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组成及其培养现状,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将高职轻化工程教师职教能力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和提升的有效途径,从而加深对其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不断丰富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为高职轻化工程教师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轻化工程;职教能力;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112-02
一、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组成
高职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功底,而且需要具备较高的生产实践操作水平。鉴于各专业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复杂性,要求教师具有不同的职教能力。本文提出的职教能力可由下面四个共性要素组成:专业知识理论能力、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社会实践与服务能力、综合职业指导能力。
(一)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能力是基础
高职教师应不断深入学习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理论知识,实时了解专业知识的发展新趋势,加深认识所教授的学科,对所拥有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多元化革新构建,从而站在更高的高度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
(二)过硬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是关键
高职教师应树立全新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度剖析高职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心理特点,同时了解行业、职业和岗位的需求,掌握新技术的实际运用,强调实践训练环节的必要性和支撑性,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以能力为导向,把握好适合专业技能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和课堂组织教学策略,这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实施和目标至关重要。
(三)出色的社会实践与服务能力是重点
社会实践与服务是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总结和经验深化。高职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将理论知识和生产活动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拓宽和更新知识视野,提高学术和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实践能力,追踪专业所在行业的最新发展要求和动态,这对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实践技能有积极影响,继而保证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并推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彰显高职教育特色。
(四)突出的综合职业指导能力是保障
职业技能竞赛、頂岗实习和择业就业规划是高职教育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和素质能力的重要环节。高职教师应致力于其中,通过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咨询和帮助工作,使学生学到专业技术和获得素养,并将其在实习和就业中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此外,还可促使学生在毕业后具有专业再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后续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现状
基于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和文献,针对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现状,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层面上已经开展了充分的讨论分析,并在实践层面上有了一定的行动探究。例如,从组织制度和管理层面上,对学校已有的教学评价、职称评审、绩效办法等进行改革,将教师的实践能力放在重点考查位置,加强和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塑造,制定与高职教育特色相契合的量化评价和绩效考评等机制体制,对教师的知识和技术等方面实施长效提升规划,从而培养教师的职教能力。再者,学校已为教师建立综合培训体系,包括岗前培训、职业能力考核、下企业生产锻炼、学术研讨与交流等,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教能力。其中,校内培训更为直接有效,通过系统深度优化培训内容、模式和过程等,可让校内全体教师参与,形成自我专业发展的主动意识,达到持续培养和提升教师职教能力的目的。另外,下企业生产锻炼促使教师带着任务参与企业实际研发生产工作和职工岗位培训中,其实践效果和成效显著,对于提高教师的职业认识和职业素质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反观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其已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并在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心得,累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总的来说,它们都十分重视教师职教能力,而且采取一系列手段来实现职教能力提升的目标,包括注重教师的入职培训和实践经历等。其中,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欧洲等西方国家根据当地院校情况,已形成全面的教师培训系统、教师评价标准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等,具有可操作、可连续、可持久的特点。这些国家的政府部门为保障教师职教能力的发展与提升,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及完善来为其奠定法律基础。
职教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此外,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其中包括教师的职教能力应与之相适应。所以,和职教能力有关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对此,围绕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问题,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发展现状,学习国外职教能力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究和采取更多适合我国需要的有效途径来持续发展和提升职业教师的职教能力,这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三、高职轻化工程教师职教能力发展与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参加培训进修,提升专业知识理论能力
参加培训进修对教师的帮助和作用较大,使其能适应处于动态发展的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程系教师不定时开展教研室研讨活动,通过讨论、展示、实践、反馈等方式,教师及时学习和吸收新知识,使教学理论认识有所提高和更新。此外,系内教师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集中培训进修,如高职教育名家大讲堂,其内容涉及高职教育新理念、高职现代化和信息化教学模式与管理、高职职业教育建设及发展、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工作、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高职课程教学设计和建设等。 在学校的支持下,系内教师还会参加国内各级各类的培训进修,其形式包括国内访问学者、业务培训、在职攻读学历(学位)教育等。近年来,系内部分青年教师到国内高水平大学访学进修,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另外,系内部分教师根据自身需求,在华南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进行在职攻读学历(学位)教育,并顺利获得相应的研究生学历与学位。再者,系内不定期派教师赴国内机构进行业務培训学习(国培或省培),研习国内外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和优质的高职教学资源。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进修,系内教师学习了新理念、完善了专业知识结构,整体的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依托职教能力测评,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自2019年以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程系教师(包括兼职教师)开始参加学校开展的教师职教能力测评工作。以全员培训、全员训练、全员测评为平台,以学校主导、系部主体、教师主动参与为动力,每一位教师从担任的主干课程中任选一门课程作为测评课程,遵循“6+2”基本原则,对该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及部分单元教学设计进行说课演示。
系内教师在测评与自我实践过程中获益良好,能转变教育观念、促进自身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切实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及人才培养质量。
(三)凭借产学研合作,提升社会实践与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与地方区域行业企业紧密相连。在互利共赢、互通有无的基础上,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程系加强教师与企业人员双向的互动与交流。譬如,系内每年安排部分专任教师到合作企业中参与实践锻炼,下企业顶岗实践时间充足,保证教师能够全程投入生产服务一线工作中。通过自身体验,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帮助解决课堂教学和实践经验相分离的问题。
此外,系内教师经常为地方区域企业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及鉴定、专业知识应用等继续教育业务。此外,系内教师主动对接企业,了解企业实际所需,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服务;近年来,系内承接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经济社会服务。通过这些工作,教师的社会实践与服务能力有所增强,同时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四)借助指导学生参赛,提升综合职业指导能力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借助职业技能大赛的契机,可提高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近年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程系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例如,系内教师和学生于2018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染色小样工技能大赛并获得一等奖;于2018年参加全国高职院校化妆品配方技术技能大赛并获得一等奖;于2019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并获得三等奖等等。
系内教师通过这些比赛经历,均推动自身实践技能的发展。另外,教师从中了解到专业岗位技能的新发展、新要求、新需求,从而革新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在提升教师职教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职业岗位和工作技能要求。
四、结语
总的来说,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由多个要素所组成,它的培养和发展与教师、学生及院校的成长密不可分,是一项体系工程,需要多方的协同努力。另外,对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案例分析,梳理该校轻化工程系教师职教能力发展与提升的有效途径,并分析这些途径在提高教师职教能力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而为提升高职轻化工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朱蓝辉.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发展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
[2]陈建录.澳大利亚职业教师专业化体系探悉[J].中国教师,2011(2):69-77.
[3]李爱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4.
[4]宫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政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1):26-32.
[5]李春华,程君.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4(9):21-22.
◎编辑 司 楠
[关 键 词] 高职;轻化工程;职教能力;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112-02
一、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组成
高职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功底,而且需要具备较高的生产实践操作水平。鉴于各专业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复杂性,要求教师具有不同的职教能力。本文提出的职教能力可由下面四个共性要素组成:专业知识理论能力、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社会实践与服务能力、综合职业指导能力。
(一)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能力是基础
高职教师应不断深入学习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理论知识,实时了解专业知识的发展新趋势,加深认识所教授的学科,对所拥有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多元化革新构建,从而站在更高的高度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
(二)过硬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是关键
高职教师应树立全新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度剖析高职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心理特点,同时了解行业、职业和岗位的需求,掌握新技术的实际运用,强调实践训练环节的必要性和支撑性,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以能力为导向,把握好适合专业技能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和课堂组织教学策略,这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实施和目标至关重要。
(三)出色的社会实践与服务能力是重点
社会实践与服务是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总结和经验深化。高职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将理论知识和生产活动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拓宽和更新知识视野,提高学术和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实践能力,追踪专业所在行业的最新发展要求和动态,这对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实践技能有积极影响,继而保证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并推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彰显高职教育特色。
(四)突出的综合职业指导能力是保障
职业技能竞赛、頂岗实习和择业就业规划是高职教育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和素质能力的重要环节。高职教师应致力于其中,通过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咨询和帮助工作,使学生学到专业技术和获得素养,并将其在实习和就业中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此外,还可促使学生在毕业后具有专业再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后续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现状
基于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和文献,针对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现状,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层面上已经开展了充分的讨论分析,并在实践层面上有了一定的行动探究。例如,从组织制度和管理层面上,对学校已有的教学评价、职称评审、绩效办法等进行改革,将教师的实践能力放在重点考查位置,加强和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塑造,制定与高职教育特色相契合的量化评价和绩效考评等机制体制,对教师的知识和技术等方面实施长效提升规划,从而培养教师的职教能力。再者,学校已为教师建立综合培训体系,包括岗前培训、职业能力考核、下企业生产锻炼、学术研讨与交流等,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教能力。其中,校内培训更为直接有效,通过系统深度优化培训内容、模式和过程等,可让校内全体教师参与,形成自我专业发展的主动意识,达到持续培养和提升教师职教能力的目的。另外,下企业生产锻炼促使教师带着任务参与企业实际研发生产工作和职工岗位培训中,其实践效果和成效显著,对于提高教师的职业认识和职业素质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反观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其已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并在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心得,累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总的来说,它们都十分重视教师职教能力,而且采取一系列手段来实现职教能力提升的目标,包括注重教师的入职培训和实践经历等。其中,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欧洲等西方国家根据当地院校情况,已形成全面的教师培训系统、教师评价标准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等,具有可操作、可连续、可持久的特点。这些国家的政府部门为保障教师职教能力的发展与提升,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及完善来为其奠定法律基础。
职教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此外,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其中包括教师的职教能力应与之相适应。所以,和职教能力有关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对此,围绕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问题,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发展现状,学习国外职教能力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究和采取更多适合我国需要的有效途径来持续发展和提升职业教师的职教能力,这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三、高职轻化工程教师职教能力发展与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参加培训进修,提升专业知识理论能力
参加培训进修对教师的帮助和作用较大,使其能适应处于动态发展的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程系教师不定时开展教研室研讨活动,通过讨论、展示、实践、反馈等方式,教师及时学习和吸收新知识,使教学理论认识有所提高和更新。此外,系内教师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集中培训进修,如高职教育名家大讲堂,其内容涉及高职教育新理念、高职现代化和信息化教学模式与管理、高职职业教育建设及发展、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工作、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高职课程教学设计和建设等。 在学校的支持下,系内教师还会参加国内各级各类的培训进修,其形式包括国内访问学者、业务培训、在职攻读学历(学位)教育等。近年来,系内部分青年教师到国内高水平大学访学进修,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另外,系内部分教师根据自身需求,在华南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进行在职攻读学历(学位)教育,并顺利获得相应的研究生学历与学位。再者,系内不定期派教师赴国内机构进行业務培训学习(国培或省培),研习国内外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和优质的高职教学资源。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进修,系内教师学习了新理念、完善了专业知识结构,整体的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依托职教能力测评,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自2019年以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程系教师(包括兼职教师)开始参加学校开展的教师职教能力测评工作。以全员培训、全员训练、全员测评为平台,以学校主导、系部主体、教师主动参与为动力,每一位教师从担任的主干课程中任选一门课程作为测评课程,遵循“6+2”基本原则,对该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及部分单元教学设计进行说课演示。
系内教师在测评与自我实践过程中获益良好,能转变教育观念、促进自身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切实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及人才培养质量。
(三)凭借产学研合作,提升社会实践与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与地方区域行业企业紧密相连。在互利共赢、互通有无的基础上,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程系加强教师与企业人员双向的互动与交流。譬如,系内每年安排部分专任教师到合作企业中参与实践锻炼,下企业顶岗实践时间充足,保证教师能够全程投入生产服务一线工作中。通过自身体验,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帮助解决课堂教学和实践经验相分离的问题。
此外,系内教师经常为地方区域企业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及鉴定、专业知识应用等继续教育业务。此外,系内教师主动对接企业,了解企业实际所需,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服务;近年来,系内承接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经济社会服务。通过这些工作,教师的社会实践与服务能力有所增强,同时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四)借助指导学生参赛,提升综合职业指导能力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借助职业技能大赛的契机,可提高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近年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程系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例如,系内教师和学生于2018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染色小样工技能大赛并获得一等奖;于2018年参加全国高职院校化妆品配方技术技能大赛并获得一等奖;于2019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并获得三等奖等等。
系内教师通过这些比赛经历,均推动自身实践技能的发展。另外,教师从中了解到专业岗位技能的新发展、新要求、新需求,从而革新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在提升教师职教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职业岗位和工作技能要求。
四、结语
总的来说,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由多个要素所组成,它的培养和发展与教师、学生及院校的成长密不可分,是一项体系工程,需要多方的协同努力。另外,对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案例分析,梳理该校轻化工程系教师职教能力发展与提升的有效途径,并分析这些途径在提高教师职教能力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而为提升高职轻化工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朱蓝辉.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发展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
[2]陈建录.澳大利亚职业教师专业化体系探悉[J].中国教师,2011(2):69-77.
[3]李爱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4.
[4]宫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政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1):26-32.
[5]李春华,程君.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4(9):21-22.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