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绘本进行“育爱”课程的推进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8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76-01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确实,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而家庭和学校往往都比较注重幼儿能力的发展,却忽视了情感、态度的培养。大部分幼儿园对幼儿爱的教育也往往在某些活动中捎带而过,或者是通过某些节日通过简单的方式方法让幼儿“表现爱”(如:母亲节送花给妈妈),他们被动接收,被动表现,无法起到对爱的教育的内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情感表现。
  对幼儿进行爱的情感教育有很多方式和依托媒介,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绘本作品蕴含了多样的社会生活内容,渗透了丰富的人类情感经验,绘本也是幼儿最喜欢的读物。因此,我们尝试依托适宜的绘本,通过让幼儿视听、解读、体验的推进策略,引领幼儿走近绘本中爱的情感的理解、感受和表达。
  一、视听——初步经历,挖掘“爱”的线索
  绘本中的教育价值是多元的,根据“育爱”课程目标,我们筛选出系统的、适合幼儿阅读的、蕴含爱的情感教育的书目。同时将阅读重点放在寻找“爱”的线索中,充分挖掘其绘本中“爱”的教育价值。每一个给幼儿阅读的项目,教师都要通过分析和思考,梳理重点,还需要渲染阅读氛围,如果集体视听还需要将绘本画面放大,让所有人都看得到。孩子在初步阅读中,可以带着问题猜测故事的线索,可以自主阅读,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引领下用适当的情感和语境娓娓道来,幼儿就会通过画面观察和接受生动的语言信号的过程中,慢慢进入到绘本经历中。视听强调的是通过视觉听觉对绘本故事和情景进行初步的感受和理解,能够从情感、审美、认知等不同的角度拓宽幼儿的阅读体验,对绘本中爱的主题教育初步感受。
  二、解读——引起共鸣,浸润“爱”的情感
  通过视听绘本,幼儿一般只是经历情节,更深次的感受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解读来引起幼儿的共鸣。解读是对视听的一次跟进,在视听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判断、推理等,深入到角色、情节、主题、技法等不同角度进行阅读。特别是对“爱”的情感的解读,教师需要通过借助道具、设置问题等丰富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如《爷爷一定有办法》中,借助绘本中的物品作为道具进行引题:“你们看到这件破旧的毛毯,有什么想法?”幼儿:“想扔了它”。教师在讲完故事后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约瑟不舍得扔掉爷爷缝制的小毯子,为什么爷爷有办法将小毯子变成各种各样约瑟需要的东西?你是不是觉得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是无所不能的,为什么呢?你看,约瑟的毛毯就在这里,我们还要扔了它吗?让孩子去思考和选择,理解了什么是“愿望”,什么是“爱”,什么是“思念”,深深地引起情感的共鸣。
  三、体验——唤醒内心,推动“爱”的成长
  体验是对解读的再一次跟进,将绘本中的经典内容主动迁移到实践中去尝试,可能是一个游戏、一个角色扮演、一种想象或一种日常行为,它是对绘本的再现与超越。因为初始的儿童是一种孤立的、非反思性的自然个体,儿童的发展过程真是个体在爱的陪伴过程中,以游戏的方式逐步开启自我身体和行为的方式。所以非常需要进一步推动幼儿在“爱”的体验中成长,成就儿童饱满的个体。
  1.教育性戏剧策略体验唤醒,触发幼儿的敏感点。
  在绘本解读后,怎样将幼儿刚刚萌发的情感进行升华呢?不妨使用教育性戏剧策略,教师运用戏剧的方式扮演绘本中的人物和幼儿对话,让幼儿直面人物,让对话直激心灵。如:绘本《不会不方便》讲述一个叫阿明的腿脚不方便的孩子和同伴相处的故事。在角色解读后,健康的他们无法体会阿明的感受。所以听完故事,教师走出门口戴上帽子,拄着拐杖进来了,并用生动的肢体语言和声音说:“我是阿明”。然后教师就一直模仿阿明的动作、语言和孩子们对话,当说到:“可是,可是,你们都不和我玩,我没有朋友”时,孩子们的眼泪流了下来,阿明仿佛身边,他们仿佛就是给阿明带来内心伤害的人,所以内心的情感在教师戏剧性策略中奔涌而出,这比教师说100遍“你要爱有缺点的同伴”要强的多。
  2.角色表演体验策略,学会爱的表达。
  很多绘本故事往往会成为幼儿表演游戏的脚本,教师根据孩子们的需要,在表演区创设与之相似的场景,投放角色需要的道具,孩子们就会和自然地去扮演绘本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用角色身份去体验虚拟的生活场景,促进情感的发展,学会爱的表达。如:《逃家小兔》绘本故事后,一个孩子扮演妈妈一个扮演孩子,在表演和对话中借助绘本的角色体验,幼儿会捕捉爱的情感,体验爱的温暖,学会表达爱。
  3.关键事件联系体验策略,绘本与现实情境融合。
  爱的教育是需要与“生活经历”相融合的,绘本和关键事件联系不但能感受当下,还有助于幼儿将绘本中的爱的线索运用到现实生活,促进爱的发展。关键事件一:有意义的节日。如母亲节前后阅读绘本《我的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然后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关键事件二:班级主题活动。如:小班“我的家”主题周,进行《爸爸的手》的阅读活动,使两者的活动相互促进;关键事件三: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如同伴间产生矛盾时,让《你真好》、《找到一个好朋友》来激发对同伴的爱护之情、增强合作意识;关键事件四:国家社會时事。汶川地震纪念日、奥运会夺冠后,进行一些具有大爱理念的绘本阅读,让《彩虹色的花》、《变形记》等具有大爱涵义系列绘本来激发幼儿大爱之情。“育爱”绘本阅读与关键事件相一致,这种即时即读即体验的方法,让幼儿将绘本故事和现实情境想融合,实现心理内化,让“爱”的体验更有深度和广度。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儿童的真善美的天性隐藏在天赋能力中。依托绘本的“育爱”课程,通过视听、解读、体验,激发儿童“爱”的情感升华,可以将绘本中的可操作部分,自发地转化成幼儿的游戏或者日常探索实践,在行动中继续尝试、体验、验证、延伸绘本中的点点滴滴。育爱课程是以善致善的过程,需要教师、幼儿、家长三位一体,在互动和配合中给幼儿内心种下了一粒“爱”的种子,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2018年度福建省中小学德育研究课题“以绘本为载体的育爱课程的建构与实施”(项目编号DY201843B))的阶段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很多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尤其对于一些男生来说,学习英语缺乏兴趣和学习方法。但是,在当今时代,英语这门学科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很容易造成英语偏科,英语能力不足,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学生应该找到正确的方法来学习英语,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英语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摘 要】德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但是纵观实际,我们发现在如今的高中德育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中德育管理的全面提升。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高中德育管理全面提升对策。  【关键词】高中德育管理;基本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79-0
摘 要:目前,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方面的研究有许多,但还没有形成思路完整、目标严谨、措施系统、评价科学的体系。该文将立足于对高职学生教育现状存在的不匹配、不均力、不兼容现象的研究,着力分析学生成长规律与高职教育规律的统一、高素质与高技能的统一、核心价值体系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统一。  关键词: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 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
【摘 要】初中階段是一个人的思想逐渐开始成熟的重要时间节点,因此在这个阶段内必须重视学生的道德和法制教育。在初中阶段实现道德与法制生活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让学生们认识到行为处事的基本准则,提高学生道德与法制知识的占有量。我们就初中道德与法制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必要性和策略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初中阶段;道德与法制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
本文通过对河南师范大学普系大学生排球初学者在短期内进行训练比赛过程中出现的运动损伤、损伤的类型及分布、损伤的动作及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对于某些损伤,运动者和教练员该
摘 要:随着化工技术水平的提升,现代化工业设备在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循环流化床是化工企业的重要生产设备,其运行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效益。为了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高效生产,在其运行过程中必须要对故障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解决,确保运行效率。本文结合实践,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调整中产生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 运行 调整 问题  中图分类号:F424
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学生可以按兴趣爱好和志愿选择教学内容。由于学生对田径运动的价值认识不足,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田径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使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