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点滴想法

来源 :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枯燥的我说你听,我读你跟,不明就里的死记硬背式英语教学,对于现行新课本——阅读量大,词汇量大,信息量大,已很不适应。想要让英语成为21世纪不可缺失的工具学科之一,关键还是要注重学生对英语兴趣的培养。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快地产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呢?
  一、尊重个体
  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感到英语氛围的宽松、和谐。从学生的“成功欲”中,潜移默化引领学生走入英语世界。英语新课本给予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情景,如适用的情景有寻人寻物、电话交流、问路与指路、借物与送还、购物和用餐、出游运动、看病就医以及社会实践等。让学生饰演外国人角色举行语言实践,将死板的内容寓于有趣的情景教学之中,将课堂酿成了生动的英语外交场所。教学JEFC BookⅠ(A)Lesson 58 的Part One 时,以同桌两人为一个小组,一个饰演Mother,另一个饰演Tom,让学生根据对话内容举行情景对话。先让Tom趴在桌子上佯睡,个体学生还发出了酣声,Mother推着Tom急促地喊,“Tom! Tom! It's time to get up”这时Tom懒洋洋地问“What's the time, Mum?”当听到Mother回复“It's seven 。It's time to go to school”时,Tom突然从甜梦中惊醒说“Oh, dear! I'm late”接下来Mother告诉Tom, “Don't worry, Tom。 You can go with Dad today” Tom这才松了一口气。整个教学历程虽有点乱,且个体学生饰演得甚至比较“疯狂”,但他们那份全身心投入的劲让人感动。
  一堂情景课,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才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总之,一堂课,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继而让每位学生都觉得 缺不了自己,而且能淋漓尽致地运用自己所学,教师做到让学生感到被尊重、被关注,从而激发英语学习兴致。
  二、巧设课堂
  一堂英语课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可以设想,课堂上死水一潭,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纵使教者水平再高,其效果也是不敢恭维的。因此,作为英语教师都有必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有效地激活英语课堂气氛 。
  1、巧“导入”。
  课堂教学中“导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所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高明的教者绝对不会说“今天我们学习某课/某单元”之类乏味的话来导入,而是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巧妙导入。譬如上Unit1 Good Friends这一课时,我是以一种激情化的方式导入的,让全班学生跟着周华健的《朋友》一起唱;从而从歌词中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在Healthy Eating 这一单元中,则是以直观的图片导入,让学生判断什么是垃圾食品,什么是健康食品,从而自然地导入到上课的主题。
  2、巧“设问”。
  英语教学中找准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一个或几个巧妙而富有创意或者能引起学生关注的问题,足可以激活整个课堂气氛。
  如第十单元The world around us. 这一单元主要是关于如何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主题,在给学生看了部分濒危动物的图片后,然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Do you know any other endangered animals in the world? 学生反应很大,迅速讨论起来并大声的说出了一些濒危动物的名称。之后我又紧跟着了问了两个问题:Why are they in danger? 和 What can we do to help endangered animals? 学生都饶有兴趣,一下子活跃了整个课堂气氛。在提问时,我也注意一些后进生的反应,对他们我一般提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让他们也能体会到这种回答出问题的喜悦感,并多加表扬,使他们的心灵感到一种莫大的鼓舞与慰藉,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唤回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积极性,促进师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愉快地教与学。
  3、巧“搭配”。
  英语教学活动多,一堂课可以采用Pair work、或Group work與全班活动科学安排巧搭配,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实现自主、合作式学习,轻松愉快地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如在第七单元Cultural Relics这一单元的Speaking部分,有一个主题是关于是否要将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寺庙拆毁,而建成一处新的居民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是以一个会议的形式,将全班分成四大小组,每个小组都是参会者,分别担任专家、开发商、村民A和村民B等角色,让他们讨论后来谈谈自己的观点,然后我选了一个口语比较好的学生来当村长,主持这个会议。学生积极性都很高,纷纷讨论起来,在这个活动中小组内的学生群策群力把自己得想法表达出来,试图能说服其他组,既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收到了很好地教学实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激励意识
  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在教学上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运用激励机制,让学生在学习英语历程中获得兴趣,获得满足感和乐成感。
  1、激起学生寻找目的的兴趣与求知欲。
  教学目的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是师生配合运动的指向。初中学生往往对篇幅较长的课文缺乏应有的耐心,难以认真研读,这就要求我们在仔细钻研教材时,认真思索怎样设计教学目的。例如在教JEFC Book 3, Lesson 10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一课时,可以问“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make our world beautiful?”先让学生大胆想象、回复,然后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谜底,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去明白课文内容,知道为了使我们的天下变得更漂亮,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不应该做什么。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发生了寻找目的的念头与兴趣,充分发挥教学目的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2、让学生增强创新意识,给予适当激励。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应多角度、多方位设置多种思索题,拓宽生长学生横向、类比、逆向、遐想等发散头脑,使学生不单停留在明白和掌握所学内容的表层,而且能够使用现学知识,联合已学知识去缔造、探索,造就发散头脑,增强创新意识。如在学习“Asking the way”时,可用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学生,设置一些疑问,“Where is …?” “Which is the way to …?”“How can I get to …?”“Which bus shall I take?”“Where is the bus stop?”勉励学生认真思索,努力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乐之者。”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有过这样的感慨。作为英语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摸索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其他文献
说课是一种新型的教研形式,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新课题,它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和专家系统的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不断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其具有的独特的直观性和强烈的感染力,成为提高教学效率和体现教学艺术的最佳途径,因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说课这种新形式也悄然兴起
期刊
选ABC三人为一组和其他各组进行三人绑腿赛,如何使这一小组在竞赛中取胜?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合作”课题研究组经多次观察和研究后发现:比赛中能否取胜不完全取决于个人奔跑的速度,而主要取决于合作的效果。  在ABC三人小组中,如果把B放在中间位置,B就是该小组的中心角色,要尽可能使B得到充分表达,突出B的奔跑速度和迈腿方式。而A和C要尽可能适应B而去奔跑,如果A或C过于表现自我把自己当成主角那就错了
期刊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好效果,这些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追求。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
期刊
商河县贾庄中学是一所农村三年制初中学校,我是这所学校中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自2006年始,我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至今已近六个年头。这其中有成功,有汗水,有喜悦,有疑虑,但这是一条改革路,我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我的“三标”课改模式  “预备立标”“课堂达标”“思训固标”就是我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简称“三标”模式。这是顺应新形势发展,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构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质量持
期刊
【摘要】在多媒体信息呈现方式为文本解读扩展的今天,从名家课堂来探讨一下让朗读回归教学根本的必要性。在朗读情景设置中做体验式阅读,让学生情感智力的提升伴随对作品的深度解读,从而走向心理成熟和审美成熟。  【关键词】朗读;诵读情景;体验式阅读;情感智力;深度解读  曾在所教的不同城市不同中学的几届学生中做过一个小小的调查:有谁知道“小嗽叭开始广播了……嗒嘀嗒……”。现在的孩子们还真的没几个知道的。从拿
期刊
有人说,儿童是一本书,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认真地读懂它。有人说,儿童是一张纸,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细心的去描绘它。  教师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去思考自己的价值。教师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去讴歌自己的职业。但我可以用一个爱的眼神、一个爱的微笑来谱写生命的赞歌。  实习期间,我总是积极并努力地争取讲课机会,因为我对這份工作充满信心。2008年,我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回到了家乡,
期刊
阅读可说是一个人生存所必备的本领,从识字开始,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进行或多或少的阅读。阅读教学重要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组织学生研读课文,思考比较,讨论争辩,引导他们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咀嚼语言,吸取精华,受到审美熏染,得到情感的升华。  
期刊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把应试教育转变成为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中学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也是一线教师一直在探索方法在尝试不同教学法为之努力的目标。减负首当其冲的就是减轻学习负担,而减轻学习负担首先要做的就是减轻学生的课业量。如何留适量的作业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是每个教师在思索的问题,也是每个教师的追求目标。尤其英语这一语言学科的作业布置更是需要英语教师用心动脑巧构思。  传统英语作业中出现的弊端,
期刊
俗话说“文以载道”,语文教育兼顾着人文教育的责任,也从来无法舍弃其人文内涵,但从语文课的课程设置来看,先有文而后能载道,如果学生未能从“文”本身获得语言文字素养的提高,又焉能得知文章的主旨,从而得到“道”之教化,语文的“传道”功能也就无法实现。因而,语文的首要功能和基本功能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文本的“核心价值”,也应该回归语言积淀主旨,即是其“语言实践价值”。  我比较认同福建特级教师刘增仁老师的
期刊
【摘要】在教师的素质修养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占有重要位置。一个合格的教师,除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外,还必须具有诸如热爱、合作、活泼、愉快、乐观、幽默等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  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可以说,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教师的心里健康形象是教师的外表与心灵、学识人格、精神与品质的综合反映。加强教师心里健康形象 提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