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我们教育要培养一代探索真理的人,既要赋予他们以雄厚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又要充实他们以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感情。语文课于这二者都具有特殊意义。
文学家们对于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总是予以高度评价,托尔斯泰说过:“真正的艺术产生的原因是那想表达日积月累的感情的内在要求”。《荷花淀》的作者孙犁曾经说过:“我写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战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的儿子、丈夫的人们的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岂止文学作品才具备情感因素,象《反对党八股》、《评战犯求和》这样的政论文,又何尝不饱含着热烈的爱憎情感呢?试想,如果从语文教材中抽出情感这一因素,语文教材还能成立吗?
情感还是语文学习形成兴趣和动机的力量,只有在激发起情感的前提下,语文教学的各项任务才能圆满完成。因此,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自己和学生的情感活动。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笔下的《最后一课》,显然是一节十分成功的语文课,连班上最不用功的调皮蛋小弗郎士也安静地坐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讲,而且他还觉得:“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其原因之一,就是韩麦尔老师在这一节语文课上倾吐的真情,造成了一种特殊的课堂气氛,影响了每一个学生的情绪。这个例子当然有些特殊,但我们仍可以从中体会到,老师的情感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具体说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活动是否可以包括这几个方面:
首先,在熟悉教材内容过程中,不但要弄清教材中的字、词、句、段落、层次、中心思想等,还要细心体验和品味教材表现出的情感。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看来,这是一个鉴赏的过程。这就是说,教师在备课时,自己应先受到教材的感染,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作品反映出的情绪和情景,并把这种最初的感觉和冲动保持下来,这会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潜在力量。
其次,在组织安排教学程序时,也要弄清一篇教材特别是文学作品中情感的源头、趋向、起伏、强弱。比如一篇小说,如果真正把握了作品中主人公情感上的种种变化,也就切实把握住了课文的脉络和主题,把握住了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基调,这样对教材的领会才能更透,讲解时才能更活。
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我们认为主要方法是通过师生情感交流,充分利用“形象”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成功的教学、教师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应该象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
收稿日期:2007-03-13
文学家们对于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总是予以高度评价,托尔斯泰说过:“真正的艺术产生的原因是那想表达日积月累的感情的内在要求”。《荷花淀》的作者孙犁曾经说过:“我写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战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的儿子、丈夫的人们的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岂止文学作品才具备情感因素,象《反对党八股》、《评战犯求和》这样的政论文,又何尝不饱含着热烈的爱憎情感呢?试想,如果从语文教材中抽出情感这一因素,语文教材还能成立吗?
情感还是语文学习形成兴趣和动机的力量,只有在激发起情感的前提下,语文教学的各项任务才能圆满完成。因此,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自己和学生的情感活动。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笔下的《最后一课》,显然是一节十分成功的语文课,连班上最不用功的调皮蛋小弗郎士也安静地坐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讲,而且他还觉得:“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其原因之一,就是韩麦尔老师在这一节语文课上倾吐的真情,造成了一种特殊的课堂气氛,影响了每一个学生的情绪。这个例子当然有些特殊,但我们仍可以从中体会到,老师的情感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具体说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活动是否可以包括这几个方面:
首先,在熟悉教材内容过程中,不但要弄清教材中的字、词、句、段落、层次、中心思想等,还要细心体验和品味教材表现出的情感。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看来,这是一个鉴赏的过程。这就是说,教师在备课时,自己应先受到教材的感染,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作品反映出的情绪和情景,并把这种最初的感觉和冲动保持下来,这会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潜在力量。
其次,在组织安排教学程序时,也要弄清一篇教材特别是文学作品中情感的源头、趋向、起伏、强弱。比如一篇小说,如果真正把握了作品中主人公情感上的种种变化,也就切实把握住了课文的脉络和主题,把握住了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基调,这样对教材的领会才能更透,讲解时才能更活。
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我们认为主要方法是通过师生情感交流,充分利用“形象”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成功的教学、教师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应该象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
收稿日期:200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