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目标再生成而精彩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考虑且考虑最多的就是怎样预设教学目标。传统课堂的教学目标,往往是由教师依据本人的主观经验预设的,并且在导入课文之后直接向同学们展示。这种预设的目标,效率高、节奏快。预设目标是传统教学的显著特点,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依据教参或个人经验的预设,完全没有顾及学生的主体需要,造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适合学生的个性特点。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它告诉我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机械地照搬“预设”,而要注重学生的发展,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真实、精彩地动态生成,得到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发展,并使原有预设得到补充和提升。
  
  一、师生探讨形成目标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诱导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形成。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大胆地设计问题,暴露问题,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和求知心理,自然而然地形成教学目标。比如在听一位教师教学《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时,想确立通过诵读活动体验作者对伟人的悼念之情的目标。这位教师先故意让一位同学来诵读课文,并特别强调要诵读,这位同学却非常流畅地把课文背诵了一遍,同学们都很羡慕,以为老师一定会表扬这位同学。结果老师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背诵不错,但却不是诵读,不能体验到词中流露的感情。”这个问题使同学们对“什么是诵读”产生了强烈的探求欲望,老师见火候已到,乘机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诵读体验作者对伟人的悼念之情。这个目标的设置虽有老师的预设成分,但已有学生的广泛参与,问题的暴露过程是开启学生思维的进程的过程,老师引出的目标已在学生心中产生了共鸣,成效将不言而喻。
  
  二、学生讨论自求目标
  新课改倡导“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不妨大胆地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通过学生的讨论自求目标的解决,课前五分钟内完全可以拿出这样的学习目标。可按如下操作:教师先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学生自学后,根据自学情况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师在上课后,首先让每个小组讨论,形成本组共性问题,再交全班讨论,形成班级共识,最后教师再对目标进行甄别,筛选有价值的目标。学生讨论自求目标的生成应该是在尊重学生主体需要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质量的把关和深度的拓展。我认为这样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出疑难问题,在课堂上让他们互相讨论、互相交流,然后经过整理去易存难,把与中心有关的几个问题归纳如下:①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②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愤写《史记》的?③他又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结果怎样?讲读课文时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边议,把上述问题的解答进行归类,从而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矢志不渝的精神。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中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生成目标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学目标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在师生的互助中随机展开,不断地得到补充和修改。例如我在教学《科学怪人》一文时,分析完了主人公“怪”在哪儿时,一位同学突然发问:“老师,我不明白,为什么客人来了卡文迪什不热情招待,这不是对人不礼貌吗?”这一问题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关注,也让我措手不及。略一思考,我决定让大家展开讨论,经过激烈的辩论,同学们对主人公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当然,课堂中随机生成的目标不一定都是有价值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凭着自己的机智做出合适的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目标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在对话中产生特殊碰撞而偶然生成的,我们应该抓住这样的机遇,随时调整预设的目标。
  
  四、课堂小结强化目标
  还有一种教学目标的生成方式是由课堂小结来完成,这是在一堂课师生互动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以提问的方式由学生班内得出的。这种教学目标的形成模式,既保证了导入教学后学习的连续性,又能让学生再一次强化本课所学内容,还能体验到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的教法和学法。例如,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有位教师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先让学生复述情节,然后探讨主题,接着分析人物,最后调动想象和联想为本文另续一个结尾。即将下课时,教师在小结的时候,询问几位同学有何收获,他们尽管说得不十分准确,却都是自己独立的思考,集体的力量强化了目标的生成。
  总而言之,生成、追求的是教学的真实自然;课堂,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成功、有效的课堂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因为,精彩往往源自生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654—2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秋季腹泻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按常规补液、抗病毒治疗,均不使用抗生素。治疗组在患儿体温正常
每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后,总有一些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有些不适应新环境,从而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负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中学政治课教师,探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的出路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实施愉悦式教学法.是很有成效的。
目的:观察国产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应用血压仪观察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伊贝沙坦(150~300ng/d)治疗后血压的变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