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 教育”为医学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具有互动教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体现教育的公平;可视化教学更高效的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医学教育教学不局限于课堂中等优势。因此,互联网 教育应用于医学实践教学能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医学实践教学
如今“互联网 ”已經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在教育领域中“学校 教室 教师”是传统的模式,但在“互联网 教育”环境中,以学生为中心,改变原有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的模式。许多学者对“互联网 教育”,尤其是“互联网 高等教育”进行了深人思考。“互联网 教育”将知识的一切都分解成碎片,然后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起来,成为新的体系、新的结构。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到教学内容,乃至教育观念和教育目的都会发生全方位的深刻变革。“互联网 教育”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而是一种提高和优化,“互联网 教育”更强调教学资源的公平、教学的时空突破和个性化的学习,传统教育和“互联网 教育”都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最终目标。医学实践教学在资源平台的支撑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时安排等入手,进行基于实际病例的教学设计。在管理层面,利用信息化技术重新调配教师(主讲与助教)、学生和技术支持人员的构成并建立他们之间的协作关系,从而利用信息化技术规范资源建设,保证资源的质量。利用信息化突破时空限制,将医生经典的“一对一”师徒传承转换为“一对多、多对一”的大众传承,整体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互联网 教育”在医学实践教学的优势
1.互动教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体现教育的公平
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问答为辅,以“教”为中心。而在“互联网 教育”环境中,原有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的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答疑解惑。教学过程的强互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 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互动教学已突破了时空限制,可实现一个主课堂 若干个辅课堂的异地互动模式,辅课堂的师生能与主课堂的师生实时互动。异地互动教学弱化了时空限制,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体现教育的公平。医学课程深奥、枯燥,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少。如何向课堂时间要效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得学生用较短的时间融会贯通各知识点并应用于临床,信息化的互动教学是一个有效途径。
2.可视化教学更高效的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人的感觉知觉77%来自于视觉,14%来自于听觉,9%来自于其他。龙茹华等通过传统教学法和可视化教学法在本科生学习气管插管术的比较证明视觉对于医学学习效果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可视化是将数据、信息和知识转化为可视的表示形式并获得对数据更深层次认识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是可视化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和支撑,通过可视化教学可以充分调动人的视觉积极,在个人视觉感官上将抽象、复杂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在教学中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一种更高效的方式去理解知识,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对于医学教学来讲,可视化教学体现在两方面:教学资源的可视化和教学过程的可视化。教学资源的可视化主要体现在资源能以3D, VR等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而不是枯燥的平面图片或视频等,以便学生快速认识各类器官和组织等,同时能以便捷的方式去操控可视化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主要体现为教学过程的录播,将教师上课过程中的音视频、课件资源等完整地记录下来。教学过程录播便于教师对上课过程的回溯和优化,便于学生课后的巩固和复习,在信息化条件支撑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突破时空限制,使医学教育教学不局限于课堂中
医学院的信息化设施建设起点高、功能强,但为达到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需要大力进行以学习空间为代表的信息系统建设。目前“互联网 教学”已突破时空限制,不局限于课堂中,因此要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将教学实践的各环节有机地衔接与贯穿。学习空间的建设是云计算技术的典型应用,强调计算的泛在性和分布性,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和网格计算的融合应用,能够实现大规模计算能力、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服务的需求。通过在师生中的调研,完整的学习空间。学习空间以信息化方式为载体贯穿课前、课中、课后3个时段,做到有机衔接,而不是相互割裂。电子板书通过平板电脑 互动白板、智能黑板等形式将教师的书写笔迹动态记录下来,作为师生回溯课堂内容的重要资源,各类数字资源的制作为学习空间提供必要的素材,将各类资源有机组织起来可以构成实用的学习空间。学习空间的底层可以通过“应用” “云盘” “学习群组”的形式实现。学习空间的实施为学生学习过程和轨迹提供记录,为后续的科学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持。
二、“互联网 教育”在医学实践教学应用反思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对象、内容和条件等,选择合适、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对最终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何让教师以较高的信息素养去驾驭医学教学与实践系统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课题。通过系统使用过程中与教师的交流,对于提高医学类教师信息素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教师充分认识信息素养在教学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理念。(2)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注重信息素养的提升。(3)建立与完善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激励机制与评估机制。
医学院建设信息化医学教学的目的是依托信息化环境改革教学方式,建成集教学过程质量控制与评价、远程指导、师生互动、自主学习为一体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信息化技术在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医学特色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与方法。
参考文献:
[1]何海生.“互联网 教育”视角下可视化技术的创新应用[J]. 信息记录材料 . 2017(09):142.
[2]苗利萍,曾静贤,张蓉,等.可视化技术在困难气道处理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 2016(12):1020-1021.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医学实践教学
如今“互联网 ”已經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在教育领域中“学校 教室 教师”是传统的模式,但在“互联网 教育”环境中,以学生为中心,改变原有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的模式。许多学者对“互联网 教育”,尤其是“互联网 高等教育”进行了深人思考。“互联网 教育”将知识的一切都分解成碎片,然后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起来,成为新的体系、新的结构。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到教学内容,乃至教育观念和教育目的都会发生全方位的深刻变革。“互联网 教育”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而是一种提高和优化,“互联网 教育”更强调教学资源的公平、教学的时空突破和个性化的学习,传统教育和“互联网 教育”都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最终目标。医学实践教学在资源平台的支撑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时安排等入手,进行基于实际病例的教学设计。在管理层面,利用信息化技术重新调配教师(主讲与助教)、学生和技术支持人员的构成并建立他们之间的协作关系,从而利用信息化技术规范资源建设,保证资源的质量。利用信息化突破时空限制,将医生经典的“一对一”师徒传承转换为“一对多、多对一”的大众传承,整体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互联网 教育”在医学实践教学的优势
1.互动教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体现教育的公平
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问答为辅,以“教”为中心。而在“互联网 教育”环境中,原有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的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答疑解惑。教学过程的强互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 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互动教学已突破了时空限制,可实现一个主课堂 若干个辅课堂的异地互动模式,辅课堂的师生能与主课堂的师生实时互动。异地互动教学弱化了时空限制,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体现教育的公平。医学课程深奥、枯燥,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少。如何向课堂时间要效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得学生用较短的时间融会贯通各知识点并应用于临床,信息化的互动教学是一个有效途径。
2.可视化教学更高效的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人的感觉知觉77%来自于视觉,14%来自于听觉,9%来自于其他。龙茹华等通过传统教学法和可视化教学法在本科生学习气管插管术的比较证明视觉对于医学学习效果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可视化是将数据、信息和知识转化为可视的表示形式并获得对数据更深层次认识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是可视化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和支撑,通过可视化教学可以充分调动人的视觉积极,在个人视觉感官上将抽象、复杂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在教学中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一种更高效的方式去理解知识,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对于医学教学来讲,可视化教学体现在两方面:教学资源的可视化和教学过程的可视化。教学资源的可视化主要体现在资源能以3D, VR等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而不是枯燥的平面图片或视频等,以便学生快速认识各类器官和组织等,同时能以便捷的方式去操控可视化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主要体现为教学过程的录播,将教师上课过程中的音视频、课件资源等完整地记录下来。教学过程录播便于教师对上课过程的回溯和优化,便于学生课后的巩固和复习,在信息化条件支撑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突破时空限制,使医学教育教学不局限于课堂中
医学院的信息化设施建设起点高、功能强,但为达到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需要大力进行以学习空间为代表的信息系统建设。目前“互联网 教学”已突破时空限制,不局限于课堂中,因此要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将教学实践的各环节有机地衔接与贯穿。学习空间的建设是云计算技术的典型应用,强调计算的泛在性和分布性,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和网格计算的融合应用,能够实现大规模计算能力、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服务的需求。通过在师生中的调研,完整的学习空间。学习空间以信息化方式为载体贯穿课前、课中、课后3个时段,做到有机衔接,而不是相互割裂。电子板书通过平板电脑 互动白板、智能黑板等形式将教师的书写笔迹动态记录下来,作为师生回溯课堂内容的重要资源,各类数字资源的制作为学习空间提供必要的素材,将各类资源有机组织起来可以构成实用的学习空间。学习空间的底层可以通过“应用” “云盘” “学习群组”的形式实现。学习空间的实施为学生学习过程和轨迹提供记录,为后续的科学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持。
二、“互联网 教育”在医学实践教学应用反思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对象、内容和条件等,选择合适、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对最终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何让教师以较高的信息素养去驾驭医学教学与实践系统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课题。通过系统使用过程中与教师的交流,对于提高医学类教师信息素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教师充分认识信息素养在教学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理念。(2)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注重信息素养的提升。(3)建立与完善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激励机制与评估机制。
医学院建设信息化医学教学的目的是依托信息化环境改革教学方式,建成集教学过程质量控制与评价、远程指导、师生互动、自主学习为一体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信息化技术在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医学特色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与方法。
参考文献:
[1]何海生.“互联网 教育”视角下可视化技术的创新应用[J]. 信息记录材料 . 2017(09):142.
[2]苗利萍,曾静贤,张蓉,等.可视化技术在困难气道处理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 2016(12):1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