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析”“测”三位一体抓好体质健康测试与上报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本次研讨中呈现的全国各地学校学情和地域差异问题,笔者从学期初的调研与研讨、课堂教学及相关练习计划中的策略分析以及如何高效完成测试工作三方面进行如下总结。
  一、“研”——期初调研与研讨有利于体质测试项目顺利开展
  多数研讨教师的学校通过调研和研讨工作对学期初计划进行全方位统筹,给测试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充分考虑学生体能和体测项目的融合,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制订相关评价指标,如开展达标运动会,制订勤练、常赛的有效教学手段等;在学期计划中,将大课间、体育活动、体育课有机整合,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有所了解,并选择性地进行相关体能练习,促进学生积极练习;在学期计划下制订课时计划,增加课课练的体能练习比重,加强学生对体质测试项目的重视等。数据的跟踪调查也非常重要,教师可以观察每一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情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安排将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穿插在日常课堂教学内容中。
  二、“析”—— 课堂教学及相关练习计划中的策略分析
  (一)学校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1.精心设计月主题阳光体育竞赛活动,如跳绳、踢毽子、队列广播操、篮球、田径趣味运动会、体质达标测试赛等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竞赛活动。2.落实国家足球进校园活动,组织极具特色的校园足球嘉年华,一至六年级设计趣味足球、五人制足球比赛、队旗队徽设计、足球小报展、足球啦啦队口号设计等活动。3.抓好活动契机,如创新开展校园马拉松比赛,为全校学生搭建更多参与体育运动的平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突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教学研究、科研助力、教师培训等多种渠道,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为学生学练搭建平台,打造具有特色的课课练模式,充分利用每堂课10分钟的体能练习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水平及成绩。
  (三)扎实开展体育大课间和晨练活动
  设计制订《学校大课间实施方案》确定活动内容和组织方式。结合年级特点,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活动。例如:小学阶段在一至三年级创编柔韧项目操,在四至六年级创编花绳操,并在大课间和体育课中进行推广和普及。同时坚持开展长跑训练,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初高中学生,以年级和班级为单位,根据实际设计体育晨练活动,营造好体育课堂和体育活动课的锻炼氛围,为增强学生体质垫好铺路石。
  (四)坚持开展班级体育特色活动
  一是班级布置体育作业。二是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后体育锻炼,如吉林某学校,课后自主参加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滑雪、滑冰、冰球等运动项目的学生逐年增加。三是开设体育社团,体育社团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根据南方北方学校及地域差异开设足球、篮球、软式棒垒球、速度跳绳、花样跳绳、速度滑冰、跆拳道、羽毛球、田径等体育社团,为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特长搭建更多提高和学习的平台。
  三、“测”——高效完成测试工作
  (一)开展体质健康测试达标运动会
  此举在全国很多学校都在实施,效果十分顯著,表现在时间短、效率高、便于统计以及公平、公正、公开。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达标运动会,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教师负责组织、裁判、统计工作,这既是一次比赛,又完成了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统计,一举两得。对于测试项目个别有偏差或请假的学生,在比赛后可进行跟踪测试,保证测试的真实和有效性,最后由学校负责人统一进行上报。
  (二)体育课随堂测试
  在研讨中也存在一些学校和地区是在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随堂测试,此举优点在于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情特点对学生有选择地进行测试,便于安抚学生心理和使其做好充分准备,缺点是测试时间长、学生班级间差异性可能会增大(受天气、器材使用、测试人员等因素影响)。课堂中,体育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统一安排,集中3~4节课对体质健康测试项目进行测试,教师可以选择小助手协助进行组织与测试工作。
  (三)集中上报或分年级、班级上报
  集中上报和分级上报两种上报方法根据校情不同,各有利弊,但最终都是想要达到及时、高效、准确的目的。集中上报有益于对全校所有学生体质测试情况进行掌控,并能够及时汇总、反馈,错误率低;分级上报需要给每位上课教师设定截止时间点,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并由专门人员对全校整体情况进行核对、校验,此方法如果形成传统,便于上报人员掌握流程,促进体质健康上报工作良性发展。
  ——孟凡东(浙江省平湖中学,314200);曲艺(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132000)
其他文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体育教师如何基于教育现代化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学校体育教学中、学校体育活动中去真正践行落实好新的要求并作好人才支撑,笔者认为必须要加强体育教师能力建设、促进体育教师队伍发展的专业化。  一、体育教师必备素质与能力  要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体育就必须要抓住“育体育人”的宗旨因此就必须要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落实好学科核心素养,转变教学观念,由重视
在体育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请病假的学生,其中因为身体患病或受伤等原因需要医疗和静养而向体育教师提出见习的行为叫作请“真病假”。而“伪病假”主要指的是想要通过虚假的身体病态信息,骗取体育教师信任和同情,从而逃避参与练习的一种现象。这种“伪病假”学生的存在且有加剧的趋势给正常体育教学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教师在研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明辨学生请假真伪,吸引“伪病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
编者按:为加强宁波、温州、绍兴、舟山之间的学习交流,提高四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师业务素质提升,积极推进《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及其配套用书的落实,2019年5月19日—21日,由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主办、绍兴市上虞区教学研究室承办、绍兴市上虞区滨江小学协办的“甬、温、绍、舟”四地“互学互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绍兴举行。活动围绕“关系”探究下的小学球类项目教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4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这肯定了教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研制度作为我国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特殊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也历经波折,有重视、大力发展阶段,也有被质疑、冷落要解散的争议期。《意见》的颁布明确
体育课堂中,学生常常因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能引发争议和冲突。有经验的教师会发现,隐藏在争议和冲突的背后,常常是因为学生们缺少生活情景的教育,缺少在游戏环境中品德的修正,体育游戏是学生们乐于参加的活动,但需要教师能抓住课堂争议,有的放矢地开展品德教育,把健全人格的教育落到实处。  在一次二年级体育游戏课上,我提议道:“我们玩猫捉老鼠吧!两个同学扮猫站在圈外,另一半同学扮鼠,站在圈内,其余同学站在圈上手
为了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夯实体育教研主体性,丰富片区教研新样态,创新片区教研从教学型延伸到业务型、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笔者尝试从多形式教研、多资源交流、多平台搭建、多学习牵引4个方面探索,通过协作区教研、名师工作室活动、跨区域联合教研、教学联盟教研活动等实践,让基于教师发展为研究主体、抓课堂教学实效为核心、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主要矛盾为内容的教研活动体现多元化,显现新样态,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家校合作是当前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家校沟通、相互配合共建育人模式,对提升幼儿教育成效、优化教育手段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幼儿教育中,性别意识教育受观念禁锢、知识匮乏、家校分歧等因素的影响无法获得普遍重视和宣传教育,这导致我国幼儿教育中性别意识教育工作出现极大空缺。在当前物质经济良好、儿童生长发育迅速、网络环境开放的时期,此种回避式教育是不可取的。因此,只有加强家校共建的幼儿性别意识教育工作
2020年7月22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草根争鸣》总第137期话题“体育教学中如何组织展示”研讨活动在山东省泰安市王安体育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下开展,来自全国的一线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等共计538人参与了研讨,发帖量3140余条。本次研讨依托《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草根争鸣》的网络教研平台,从话题申报到定稿,进行了数次讨论,有效促进了参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肥城市设立主会场与分会场集中研讨,有力推动了
基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体能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等考虑,将体能模块纳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必学内容,凸显了国家层面對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视,凸显了体能对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凸显了体能在各项目学习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了体能模块的内容,并详细列出了11条内容要求。那么,体能模块应如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说出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动作名称,建立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动作概念;初步学习正手攻球动作,掌握蹬腿转腰、挥拍收臂击球中上部的正手攻球动作技术,发展协调性及灵敏性,培养时间、空间感觉;能够在体育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并能展示自我。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阶段  1.课堂常规。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并提出本节课的练习要求,讲解“我是‘乒乓冠军’评比表”的使用方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