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双语教学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基础薄弱和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立足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及其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提出与探讨双语教学的一系列实施规范和评价措施。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 评价体系 实施规范
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结果,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地方化、国际化发展的新生力量。双语教学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其与综合性大学的差距,促进其发展。本文立足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及其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提出与探讨双语教学的一系列实施规范和评价措施。
一、“双语”内涵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外文原版教材,用外语(主要是英语)和汉语(提倡普通话)两种语言并最终过渡到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通常为英语)传授专业学科知识的教学方式。因此,双语教学是培养在学科专业知识学习中听说读写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创造与英语“亲密接触”的环境。
二、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存在问题
(一)双语教师的缺乏是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在这方面资源不及全国综合性大学,因而应有更多的监督和鼓励,并大力引进既懂专业又精通外语的精英人才。同时,努力培育地方性精英人才,鼓励专任教师出国深造,既学习学科专业的前沿知识,又培养外语文化素养和提高用外语交流的水平[1]。
(二)新升格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英語功底不够扎实,从而影响他们和教师及同学之间的交流。如果贸然开展双语教学,则很可能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收效,而且会出现学生不适应、听不懂的现象。由此,双语教学的推行应步步为营。在大力提高学生普通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之后,应开展专业英语课程,并与此同时,开展双语教学。
(三)双语教学的管理规范和评价体系的分散和不健全是影响地方双语教学发展的关键。上述两个问题是基础问题,而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则是双语教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国内期刊关于双语教学学的文献很多,如孙超平等人的《制约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讨》论证了双语教学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胡蓉的《高校双语教学有效模式的构建》论述了国内外双语教学的模式及其提升策略。孙竹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双语教学改革进程及目标解析》中对2001年到2012年间的教育部的7个关于双语教学的文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这些研究主要局限于双语教学及其要素的界定,双语教学现行状况分析及改革指导意见,缺乏有关双语教学教学管理和建设过程等研究。本文重点从这方面入手,从而给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和参考。
三、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实施规范的建构
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双语教学的有关实施意见,通过调查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的现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现提出几点双语课程教学行为规范,如下图所示。
图 双语教学实施规范构建图
(一)双语课程应尽量选用国外知名作者、知名出版商和知名高校使用的、近三年出版的、适合学生的高质量的外文原版教材,特别是应优先选用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引进的原版教材。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需要,从对教材的合理使用出发,在教学中对原版教材进行改编或选编处理。
(二)承担双语教学教师要从查阅、消化国外原版教材和本专业的相关文献资料入手,结合学生的先修课程及本课程的自身特点,撰写双语教学大纲、教案和讲稿,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双语教学课件。
(三)双语课程应结合课程性质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注意充分发挥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教学内容中应适当合理地设计出学生口语训练部分,采取课堂讨论、课堂上外语提问和回答问题等交流方式。学校应鼓励教师不断探索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的双向互动,努力营造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氛围[2]。
(四)双语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应注重和鼓励学生运用外语回答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和完成书面作业;期末试卷可以采用外语命题,也可以采用双语命题。
四、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从上述的双语教学的三要素及其实施过程,总结了评价双语教学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有三个方面和八个维度如下表所示:
表 双语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双语教师的素质既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又是可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基础[3]。双语教师应该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到达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五级要求。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的教师在专业方面应该极强。教学方法与技巧是评价教师教学的关键。启发与交流式传授、见习与验证性实践及构建研究性等教学方法和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手段是评价体系的硬性指标[4]。
学生的素质的提高是双语教学的目标,也是评价双语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点。学生是否具备应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是否提高阅读专业领域前沿外文资源的能力,以及是否加深对学科专业的理解,具体操作方法可以是设定两个相同专业和年级进行比较试验。
教学过程的管理,这里主要是指对双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及整个课程的计划和管理。申报双语教学要规范,通过建立网站公开、公示整个教学过程。结合自我评价及教学效果的认定,对于以上过程的监管的满意度都可以作为考核的指标。教材的选择是经过审核的。但是对于教材的合理使用可以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注重的是“专业目标”,让学生学习并直接掌握世界最前沿、最先进的科研成果。鉴于生源、师资与课程资源等方面的差异与局限,新升格本科院校双语教学较之全国性综合性高等院校及中小学的双语教学实施难度更大。因此,只能在部分条件较为成熟的专业课程领域部分地实施双语教学。而且在双语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不能要求过高、面面俱到,要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因校制宜、因材施教,不可急功近利。
参考文献:
[1]段立先.吉林省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研究——以某高校为例[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9.
[2]汪杰锋,殷世东.高校“渗透型”英汉双语教学的尝试与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2):146-147,157.
[3]孙中华.高校双语教学教师外语水平调查分析与能力培养应对策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134-135.
[4]程勤风.高校双语教学及其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XJK012CGD039);长沙师范学院2014年度院级项目(XYYB 201413)。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 评价体系 实施规范
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结果,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地方化、国际化发展的新生力量。双语教学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其与综合性大学的差距,促进其发展。本文立足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及其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提出与探讨双语教学的一系列实施规范和评价措施。
一、“双语”内涵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外文原版教材,用外语(主要是英语)和汉语(提倡普通话)两种语言并最终过渡到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通常为英语)传授专业学科知识的教学方式。因此,双语教学是培养在学科专业知识学习中听说读写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创造与英语“亲密接触”的环境。
二、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存在问题
(一)双语教师的缺乏是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在这方面资源不及全国综合性大学,因而应有更多的监督和鼓励,并大力引进既懂专业又精通外语的精英人才。同时,努力培育地方性精英人才,鼓励专任教师出国深造,既学习学科专业的前沿知识,又培养外语文化素养和提高用外语交流的水平[1]。
(二)新升格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英語功底不够扎实,从而影响他们和教师及同学之间的交流。如果贸然开展双语教学,则很可能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收效,而且会出现学生不适应、听不懂的现象。由此,双语教学的推行应步步为营。在大力提高学生普通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之后,应开展专业英语课程,并与此同时,开展双语教学。
(三)双语教学的管理规范和评价体系的分散和不健全是影响地方双语教学发展的关键。上述两个问题是基础问题,而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则是双语教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国内期刊关于双语教学学的文献很多,如孙超平等人的《制约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讨》论证了双语教学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胡蓉的《高校双语教学有效模式的构建》论述了国内外双语教学的模式及其提升策略。孙竹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双语教学改革进程及目标解析》中对2001年到2012年间的教育部的7个关于双语教学的文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这些研究主要局限于双语教学及其要素的界定,双语教学现行状况分析及改革指导意见,缺乏有关双语教学教学管理和建设过程等研究。本文重点从这方面入手,从而给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和参考。
三、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实施规范的建构
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双语教学的有关实施意见,通过调查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的现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现提出几点双语课程教学行为规范,如下图所示。
图 双语教学实施规范构建图
(一)双语课程应尽量选用国外知名作者、知名出版商和知名高校使用的、近三年出版的、适合学生的高质量的外文原版教材,特别是应优先选用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引进的原版教材。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需要,从对教材的合理使用出发,在教学中对原版教材进行改编或选编处理。
(二)承担双语教学教师要从查阅、消化国外原版教材和本专业的相关文献资料入手,结合学生的先修课程及本课程的自身特点,撰写双语教学大纲、教案和讲稿,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双语教学课件。
(三)双语课程应结合课程性质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注意充分发挥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教学内容中应适当合理地设计出学生口语训练部分,采取课堂讨论、课堂上外语提问和回答问题等交流方式。学校应鼓励教师不断探索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的双向互动,努力营造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氛围[2]。
(四)双语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应注重和鼓励学生运用外语回答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和完成书面作业;期末试卷可以采用外语命题,也可以采用双语命题。
四、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从上述的双语教学的三要素及其实施过程,总结了评价双语教学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有三个方面和八个维度如下表所示:
表 双语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双语教师的素质既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又是可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基础[3]。双语教师应该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到达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五级要求。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的教师在专业方面应该极强。教学方法与技巧是评价教师教学的关键。启发与交流式传授、见习与验证性实践及构建研究性等教学方法和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手段是评价体系的硬性指标[4]。
学生的素质的提高是双语教学的目标,也是评价双语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点。学生是否具备应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是否提高阅读专业领域前沿外文资源的能力,以及是否加深对学科专业的理解,具体操作方法可以是设定两个相同专业和年级进行比较试验。
教学过程的管理,这里主要是指对双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及整个课程的计划和管理。申报双语教学要规范,通过建立网站公开、公示整个教学过程。结合自我评价及教学效果的认定,对于以上过程的监管的满意度都可以作为考核的指标。教材的选择是经过审核的。但是对于教材的合理使用可以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注重的是“专业目标”,让学生学习并直接掌握世界最前沿、最先进的科研成果。鉴于生源、师资与课程资源等方面的差异与局限,新升格本科院校双语教学较之全国性综合性高等院校及中小学的双语教学实施难度更大。因此,只能在部分条件较为成熟的专业课程领域部分地实施双语教学。而且在双语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不能要求过高、面面俱到,要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因校制宜、因材施教,不可急功近利。
参考文献:
[1]段立先.吉林省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研究——以某高校为例[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9.
[2]汪杰锋,殷世东.高校“渗透型”英汉双语教学的尝试与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2):146-147,157.
[3]孙中华.高校双语教学教师外语水平调查分析与能力培养应对策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134-135.
[4]程勤风.高校双语教学及其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XJK012CGD039);长沙师范学院2014年度院级项目(XYYB 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