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歇歇么,歇得呢;
月亮歇歇么,歇得呢;
女人歇歇么,歇不得。
女人歇下来么,火塘会熄掉呢。
冷风吹着老人的头么,女人拿脊背去门缝上抵着;
刺柯戳着娃娃的脚么,女人拿心肝去山路上垫着。
……
天上不有个女人在着么,天就不会亮了;
地下不有个女人在着么,地就不长草了;
男人不有个女人陪着么,男人就要生病了;
山里不有个女人在着么,山里就不会有人了。
——《云南映象》里最令人动容的唱词,聆听之外,我总能触摸到太多丽江女人的影子。我总想知道,别人怎么看这些勤劳的女人,或者她们怎么看自己,于是我们有了这张问卷。我相信女人们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会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有人说印象中的丽江纳西女是面目模糊的,因为她们总是弯着腰,太过辛劳;又有人觉得纳西女性其实很强势,她们是家庭真正的支撑者。我们很难评价问卷中的答案,因为与岁月、记忆比起来,文字永远太过贫瘠。
问题:1、在丽江多长时间,觉得自己对丽江女性的了解有多少?
2、与你熟知的、周围的女性相比,丽江女是不同的吗?不同在什么方面?
3、丽江女性在我眼中是……
4、关于丽江女性,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公子 女
坚持要自称“公子”的女人,多少带有侠气。英国、上海、成都,她的步伐和她的个性一样坚决。后来她留在丽江,在一个文化单位里担任翻译工作。关于丽江女人,她的回答尖锐而直接。
1、在丽江几年,单位里男多女少,因为我的工作,接触到很多纳西男人。对纳西男人的了解可能比女的多。纳西男人身上,也能看到丽江女的影子,我也可以算是通过男人,看到了她们。
2、我更熟悉上海和成都的女人,她们都属于可圈可点那一类,在她们的城市里,她们能获得非常多的空间。在这里,我个人来说更多的时候是愤怒。我知道很多纳西女很能干,特别能吃苦,但我总觉得这是不是也反映了男人不够疼她们、不够体贴,所以她们必须那么强?
3、因为高原的紫外线和日常的辛劳,很多丽江女人皮肤不好,不太注重打扮自己。虽然内在很棒,但第一印象是灰黯的。我始终觉得美丽应该是女人的一种义务,女人不像女人,那男人也会变态的!(笑)
4、关于丽江女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她们的勤劳,在我看来真是勤劳得变态了!
同复 女
纳西女,做过导演,现在是媒体总监。语速不快,总是微笑,信心十足。她不觉得纳西女人有任何不同。
1、我是土生土长的纳西人。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不是问题!(笑)
2、我在想,你们的问卷好像试图将丽江女人、纳西女人放在一个“不同”的位置上,但我不这么认为。在很多文学作品和宣传里,纳西女人是非常勤劳、非常辛苦的,一个人包揽了整个家庭的全部,而男人只剩琴棋书画这几件事可以做。这种事情,也许有过,非常小的地域范围内有过,但那是什么时候的事?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前!
3、我眼中的丽江女人就是一群现代生活中的女人,并不是某些旧的观念里的那样。真实地工作,真实地生活,面对各种压力,也享受生活中的快乐。
4、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上辈女人的耐劳和忘我,但现在我面对的生活是与丈夫共同分担,一人半边天。
Peter 男
作为客栈经营者、资深玩家的Peter,把自己的第二个客栈建在了泸沽湖畔。Peter坦言对丽江女性的了解不多——这是一个总在路上的人。
1、我在丽江的时间不算短。因为客栈的原因,接触到更多是其他城市来的游客,所以严格说起来,对丽江女性的了解并不算多。
2、肯定是各不相同的。不仅是各个地方的女性不同,就是同一地域的女性,肯定也没有相同的两个。如果你们问卷的目的是找到共性,我觉得这很难。
3、我接触到的丽江女,更多是客栈里帮工的纳西女孩,她们中的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山区,很勤快、规矩。
4、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她们家庭的相对保守,可能是出于保护的心态。当工作上遇到挫折,她们中间有的人就听从家里的意见,辞职回家了。鼓励女儿出去闯、到更大的世界看一看的家长,数量比较少吧。
文英 女
她是地道的纳西女,“纳西女人太辛苦了!”她的回答直接且略带愤怒。更多的时候,她是一位忙碌而快乐的妈妈、妻子、老师和学者。
1、我的外婆、妈妈和我自己,都是地道的纳西女。我几乎知道关于纳西女的一切。
2、两年前,我获得到复旦进修的机会,那也是我第一次离开云南,体会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反差。尽管我已不再年轻,但我仍愿意用“启蒙”去总结这一段经历,也可以说经过这样的“启蒙”,让我更认真地回头看,看我的上辈、我自己所代表的这一群人的“不同”。
3、纳西女人在我眼中是什么?她们是沙漠上鲜活的鱼。我也把这句话选做了我新书的名字。
4、你也许会奇怪,为什么我用“沙漠上鲜活的鱼”形容纳西女人。很多传统的纳西女人生活在一个没有感情的苍白的世界里,这样的世界就是沙漠。明明是沙漠,她们何以鲜活?她们从忘我的付出中得到满足和安慰,得到来自其他女性的共鸣和情谊,她们的精神世界丰富和鲜活。
李玉芬 女
李大妈的蜜饯做得好。店面不大,不仔细看连招牌都找不到,有很多人照样找来。李大妈说自己老了,现在也不像过去的年月,微薄的钱也要填补家用,但既然蜜饯有人爱吃、惦记着,那就做吧。
1、我今年七十一,也算是当了七十一年的纳西女了!
2、一代和一代不同,同样说着纳西话,我女儿和我孙女,我们三辈人都不一样。我会看不惯,但是她们的日子也照样能过下去,还过得好。这样就够了,如果都像我们这代人,太辛苦了。
3、我们年轻那会儿,太苦了。有句老话“耕牛一年能闲两季,纳西女人一天都不能歇”,跟我同辈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这么过来的。太阳还没出就起来,太阳落了也不得闲,全家大小都要照顾到,那时候就是亲戚、伙伴、邻居的女人们一起,就算苦也互相支持,一直过下来了。
4、我想说小辈的事。现在的小姑娘,太懒!我常常对我孙女说:要是像你这样,在我们那个年月,找碗饭吃都难。但真要让她做点什么,我又舍不得。能懒,也是她的好命吧。
(问卷答案为受访者陈述,不代表本刊观点)
月亮歇歇么,歇得呢;
女人歇歇么,歇不得。
女人歇下来么,火塘会熄掉呢。
冷风吹着老人的头么,女人拿脊背去门缝上抵着;
刺柯戳着娃娃的脚么,女人拿心肝去山路上垫着。
……
天上不有个女人在着么,天就不会亮了;
地下不有个女人在着么,地就不长草了;
男人不有个女人陪着么,男人就要生病了;
山里不有个女人在着么,山里就不会有人了。
——《云南映象》里最令人动容的唱词,聆听之外,我总能触摸到太多丽江女人的影子。我总想知道,别人怎么看这些勤劳的女人,或者她们怎么看自己,于是我们有了这张问卷。我相信女人们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会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有人说印象中的丽江纳西女是面目模糊的,因为她们总是弯着腰,太过辛劳;又有人觉得纳西女性其实很强势,她们是家庭真正的支撑者。我们很难评价问卷中的答案,因为与岁月、记忆比起来,文字永远太过贫瘠。
问题:1、在丽江多长时间,觉得自己对丽江女性的了解有多少?
2、与你熟知的、周围的女性相比,丽江女是不同的吗?不同在什么方面?
3、丽江女性在我眼中是……
4、关于丽江女性,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公子 女
坚持要自称“公子”的女人,多少带有侠气。英国、上海、成都,她的步伐和她的个性一样坚决。后来她留在丽江,在一个文化单位里担任翻译工作。关于丽江女人,她的回答尖锐而直接。
1、在丽江几年,单位里男多女少,因为我的工作,接触到很多纳西男人。对纳西男人的了解可能比女的多。纳西男人身上,也能看到丽江女的影子,我也可以算是通过男人,看到了她们。
2、我更熟悉上海和成都的女人,她们都属于可圈可点那一类,在她们的城市里,她们能获得非常多的空间。在这里,我个人来说更多的时候是愤怒。我知道很多纳西女很能干,特别能吃苦,但我总觉得这是不是也反映了男人不够疼她们、不够体贴,所以她们必须那么强?
3、因为高原的紫外线和日常的辛劳,很多丽江女人皮肤不好,不太注重打扮自己。虽然内在很棒,但第一印象是灰黯的。我始终觉得美丽应该是女人的一种义务,女人不像女人,那男人也会变态的!(笑)
4、关于丽江女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她们的勤劳,在我看来真是勤劳得变态了!
同复 女
纳西女,做过导演,现在是媒体总监。语速不快,总是微笑,信心十足。她不觉得纳西女人有任何不同。
1、我是土生土长的纳西人。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不是问题!(笑)
2、我在想,你们的问卷好像试图将丽江女人、纳西女人放在一个“不同”的位置上,但我不这么认为。在很多文学作品和宣传里,纳西女人是非常勤劳、非常辛苦的,一个人包揽了整个家庭的全部,而男人只剩琴棋书画这几件事可以做。这种事情,也许有过,非常小的地域范围内有过,但那是什么时候的事?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前!
3、我眼中的丽江女人就是一群现代生活中的女人,并不是某些旧的观念里的那样。真实地工作,真实地生活,面对各种压力,也享受生活中的快乐。
4、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上辈女人的耐劳和忘我,但现在我面对的生活是与丈夫共同分担,一人半边天。
Peter 男
作为客栈经营者、资深玩家的Peter,把自己的第二个客栈建在了泸沽湖畔。Peter坦言对丽江女性的了解不多——这是一个总在路上的人。
1、我在丽江的时间不算短。因为客栈的原因,接触到更多是其他城市来的游客,所以严格说起来,对丽江女性的了解并不算多。
2、肯定是各不相同的。不仅是各个地方的女性不同,就是同一地域的女性,肯定也没有相同的两个。如果你们问卷的目的是找到共性,我觉得这很难。
3、我接触到的丽江女,更多是客栈里帮工的纳西女孩,她们中的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山区,很勤快、规矩。
4、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她们家庭的相对保守,可能是出于保护的心态。当工作上遇到挫折,她们中间有的人就听从家里的意见,辞职回家了。鼓励女儿出去闯、到更大的世界看一看的家长,数量比较少吧。
文英 女
她是地道的纳西女,“纳西女人太辛苦了!”她的回答直接且略带愤怒。更多的时候,她是一位忙碌而快乐的妈妈、妻子、老师和学者。
1、我的外婆、妈妈和我自己,都是地道的纳西女。我几乎知道关于纳西女的一切。
2、两年前,我获得到复旦进修的机会,那也是我第一次离开云南,体会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反差。尽管我已不再年轻,但我仍愿意用“启蒙”去总结这一段经历,也可以说经过这样的“启蒙”,让我更认真地回头看,看我的上辈、我自己所代表的这一群人的“不同”。
3、纳西女人在我眼中是什么?她们是沙漠上鲜活的鱼。我也把这句话选做了我新书的名字。
4、你也许会奇怪,为什么我用“沙漠上鲜活的鱼”形容纳西女人。很多传统的纳西女人生活在一个没有感情的苍白的世界里,这样的世界就是沙漠。明明是沙漠,她们何以鲜活?她们从忘我的付出中得到满足和安慰,得到来自其他女性的共鸣和情谊,她们的精神世界丰富和鲜活。
李玉芬 女
李大妈的蜜饯做得好。店面不大,不仔细看连招牌都找不到,有很多人照样找来。李大妈说自己老了,现在也不像过去的年月,微薄的钱也要填补家用,但既然蜜饯有人爱吃、惦记着,那就做吧。
1、我今年七十一,也算是当了七十一年的纳西女了!
2、一代和一代不同,同样说着纳西话,我女儿和我孙女,我们三辈人都不一样。我会看不惯,但是她们的日子也照样能过下去,还过得好。这样就够了,如果都像我们这代人,太辛苦了。
3、我们年轻那会儿,太苦了。有句老话“耕牛一年能闲两季,纳西女人一天都不能歇”,跟我同辈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这么过来的。太阳还没出就起来,太阳落了也不得闲,全家大小都要照顾到,那时候就是亲戚、伙伴、邻居的女人们一起,就算苦也互相支持,一直过下来了。
4、我想说小辈的事。现在的小姑娘,太懒!我常常对我孙女说:要是像你这样,在我们那个年月,找碗饭吃都难。但真要让她做点什么,我又舍不得。能懒,也是她的好命吧。
(问卷答案为受访者陈述,不代表本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