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过去常常听到大众把“中庸之道”说成是“和稀泥”“老好人”“温吞水”一类不招人喜欢的东西,实在是拿误会当领会,把苍白作明白。中庸讲求“致中和”,并非“不愠不火,中规中矩”那么简单。
传承·之二十二
《大学》与《中庸》,简称“大中”,与“论孟”并称“四书”,代表儒家之经典阐述。加上《易》《诗》《书》《礼》《乐》五种经典(《乐》失传,儒家弟子以《春秋》替补),合称“四书五经”。研读久了,我忽然意识到整个四书五经说的是同一件事!尽管表面上各经自成逻辑,精彩纷呈,但其实都是对同一本原的“换一种说法”。
宋儒之后,“理一分殊”的观念广为流传。但纵览史书,发现儒家修身,与道家修为和佛家修行一样,说“口头禅”没有用,其实质内涵,非体悟不能真知。据此,我得以明白季羡林先生和钱穆先生为什么说“天人合一”观念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得以提出“人经合一”的修学方法,不把自己的身心放到那个“中”的地方,念经念破嘴,跪拜跪破腿,还是老百姓嘴里说的那个“穷命鬼”,面对人生莫名其妙地来、不知所以然地活、无可奈何地死去。是以只有明至道者才能亲得中庸之妙境,才能于人于事善应善行。
《中庸》的境界
欲知作品的境界,需先知作者的境界。单单在《中庸》文字上揣摩其所达到的境界,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愚者见愚,甚至以凡夫之心度圣贤之腹,强加妄念。所以我们要知道《中庸》作者子思的为人境界。
根据《庄子》的记载,曾子在修身上达到的功夫境界是“高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其在修养操守上达到的志向境界是“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子思是曾子的弟子,寿数八十二岁,按照“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当属高寿,说明子思在修身功夫上做到了“仁者寿”;至于标榜曾子的“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他更是完全做到了。史书记载,鲁穆公曾经想请子思做鲁国的国相,子思婉言推辞不就,表示自己应以讲学授徒为任。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周天子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元首”,各诸侯国勉强可比类成今天的各省,一个诸侯国的国相大概相当于今天各省的行政长官,现在有多少学者可以敬自己的业,拒绝省长的任命?就凭这一点,我认为真正理解《中庸》的人凤毛麟角!可以批评《中庸》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因为他的志向和境界是那些批评者根本无法企及的。所以,《中庸》的境界和《大学》的境界是一样的,贯通天理、伦理、心理、生理和物理,也不是普通文人的著作,没有实修体证的功夫,写不出来。
还有一件事,能够证明子思自小有如“神童”,非同一般,记载于《圣门十六子书》中。说的是孔子年纪大了,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竟然一声叹息!幼年的子思就问爷爷:您是不是在担忧后世子孙不勤精进辱没门庭啊?孔子既很惊讶也很欢喜,问子思是怎么知道的。子思告诉孔子:如果父亲砍了柴,做儿子的不背起来,就是不孝,表示自己从现在开始就要十分努力地用功学习,以继承祖业。孔子听孙子这样讲,大畅本怀,表示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子思出生时,孔子已经六十八岁了。也就是说,子思长到五岁时,孔子就去世了。就算上面的对话发生在孔子去世那一年,一个五岁的孩子有如此聪慧和坚定的志向,不令人惊叹之余而肃然起敬吗?
《中庸》的传承
俗话说“得经师易,得人师难”。子思大名孔,字子思,是孔子的嫡孙。中国自古有“三岁看大”的说法,孔子是《易经》大师,对《易经》中“蒙以养正”的道理自然了如指掌,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怎么能不给“隔代亲”的孙子一个养正的“启蒙”?所以,幼年的子思得到的是超越经师的“至圣先师”的教育。也就是说,子思自小奠基的学养,是如假包换的儒家正统传承。至于“孔门心法”,如果当时因为年龄太小而不知爷爷传授的“心法”为何物,那么后来作为传承了孔门心法的曾子的学生,子思也必定是儒家真正核心思想的“得法”者。由此可知,《中庸》和其他二十二篇子思的作品,是根红苗正的“孔子家语”。孔子去世后,据说其学说被分成了八个派别,但是最终“亚圣”孟子还是出自子思门下,不能不说子思这一脉得孔子“家传”和曾子“真传”的重要。
子思生于公元前483年,正是鲁国权臣季康子厚礼请回孔子的时候,孔子虽然回到鲁国,但是再也没有出仕做官,而是把全部心血用在了文化教育事业上。子思成年以后拒绝做国相的邀请,或许和孔子的影响有关。包括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当作人生三种至乐之一,或许也和孔子的经历有关。《中庸》里面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表明“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实际上有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学理背景做依托。历史上很多名人,在做过官、当过将军之后,告诫子孙“诗礼传家久”或者“耕读传家久”,都是有着心酸甚至血泪的教训之后的箴言。
除了从孔子、曾子那里得到口传心授,子思还必定从儒家经典当中得到启示。所以《中庸》和《大学》的思想来源非常类似,也至少有三个渊源:《易经》《尚书》和《诗经》。
《易经》有“三易”:简易、变易和不易。“庸”有“恒常不变”之意,所以“中庸”其实表达的是“不易”,也是《道德经》所言的“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那个不可言说的“常道”。《易经·坤卦·文言》中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发于事业。”君子之居“中”,是不是“喜怒哀乐之未发”之“中”?《尚书》中广为流传的“允厥执中”的思想,确是“不执两端”的明训。《中庸》说“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激幸”都可以看作是《诗经·大雅》的“理性表达”,如“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或者“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等。
《中庸》的落实
我过去常常听到大众把“中庸之道”说成是“和稀泥”“老好人”“温吞水”一类不招人喜欢的东西,实在是拿误会当领会,把苍白做明白。中庸讲求“致中和”,并非“不愠不火,中规中矩”那么简单。
《易经》中说“厚德载物”,宽厚的人看人长处,念念增长福分,所以是“福人”;福人与“服人”同音,所以肯服人长处的人就是福人。福人与富人音近,看人长处,服人长处,是福人早晚成富人。因为看人长处,心里温暖,面容阳光,说话和气,而和气生财。“和气”是天地生发万物的根本机制,夫妻和生子,阴阳和生机,天地和生万物。什么是“和”?就是“中”变动的过程,如不动为“中”,动而发之叫“和”,是活的,立体的,充满生机和能量的。《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看人长处就是看“中”,后世“看没看中”或者“相没相中”就是从这里来的。
离开了中庸的状态,没看“中”,往往就越看越讨厌了!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世间最贱的人,不是身无分文,不是没有一官半职,而是只看别人短处的人。只见别人短处的人,心理阴暗,挑剔刻薄,走的是一条通往低贱之路,纵然腰缠万贯,纵然珠光宝气,也毫无贵相。什么是贵人?就是得“中”道的人。“贵”是“贝字上面一个中”,“贝”在上古时代表示金钱,“一”表示阴阳平衡的中道,上面再加一个“中”,说明“贵”是超越物质财富而走“中”道的人。
古代中国人认为自己所居住的地区是“天下之中”,并且在文化上另有密意:处于天道之中的民族,叫“中国人”。
传承·之二十二
《大学》与《中庸》,简称“大中”,与“论孟”并称“四书”,代表儒家之经典阐述。加上《易》《诗》《书》《礼》《乐》五种经典(《乐》失传,儒家弟子以《春秋》替补),合称“四书五经”。研读久了,我忽然意识到整个四书五经说的是同一件事!尽管表面上各经自成逻辑,精彩纷呈,但其实都是对同一本原的“换一种说法”。
宋儒之后,“理一分殊”的观念广为流传。但纵览史书,发现儒家修身,与道家修为和佛家修行一样,说“口头禅”没有用,其实质内涵,非体悟不能真知。据此,我得以明白季羡林先生和钱穆先生为什么说“天人合一”观念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得以提出“人经合一”的修学方法,不把自己的身心放到那个“中”的地方,念经念破嘴,跪拜跪破腿,还是老百姓嘴里说的那个“穷命鬼”,面对人生莫名其妙地来、不知所以然地活、无可奈何地死去。是以只有明至道者才能亲得中庸之妙境,才能于人于事善应善行。
《中庸》的境界
欲知作品的境界,需先知作者的境界。单单在《中庸》文字上揣摩其所达到的境界,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愚者见愚,甚至以凡夫之心度圣贤之腹,强加妄念。所以我们要知道《中庸》作者子思的为人境界。
根据《庄子》的记载,曾子在修身上达到的功夫境界是“高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其在修养操守上达到的志向境界是“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子思是曾子的弟子,寿数八十二岁,按照“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当属高寿,说明子思在修身功夫上做到了“仁者寿”;至于标榜曾子的“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他更是完全做到了。史书记载,鲁穆公曾经想请子思做鲁国的国相,子思婉言推辞不就,表示自己应以讲学授徒为任。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周天子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元首”,各诸侯国勉强可比类成今天的各省,一个诸侯国的国相大概相当于今天各省的行政长官,现在有多少学者可以敬自己的业,拒绝省长的任命?就凭这一点,我认为真正理解《中庸》的人凤毛麟角!可以批评《中庸》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因为他的志向和境界是那些批评者根本无法企及的。所以,《中庸》的境界和《大学》的境界是一样的,贯通天理、伦理、心理、生理和物理,也不是普通文人的著作,没有实修体证的功夫,写不出来。
还有一件事,能够证明子思自小有如“神童”,非同一般,记载于《圣门十六子书》中。说的是孔子年纪大了,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竟然一声叹息!幼年的子思就问爷爷:您是不是在担忧后世子孙不勤精进辱没门庭啊?孔子既很惊讶也很欢喜,问子思是怎么知道的。子思告诉孔子:如果父亲砍了柴,做儿子的不背起来,就是不孝,表示自己从现在开始就要十分努力地用功学习,以继承祖业。孔子听孙子这样讲,大畅本怀,表示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子思出生时,孔子已经六十八岁了。也就是说,子思长到五岁时,孔子就去世了。就算上面的对话发生在孔子去世那一年,一个五岁的孩子有如此聪慧和坚定的志向,不令人惊叹之余而肃然起敬吗?
《中庸》的传承
俗话说“得经师易,得人师难”。子思大名孔,字子思,是孔子的嫡孙。中国自古有“三岁看大”的说法,孔子是《易经》大师,对《易经》中“蒙以养正”的道理自然了如指掌,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怎么能不给“隔代亲”的孙子一个养正的“启蒙”?所以,幼年的子思得到的是超越经师的“至圣先师”的教育。也就是说,子思自小奠基的学养,是如假包换的儒家正统传承。至于“孔门心法”,如果当时因为年龄太小而不知爷爷传授的“心法”为何物,那么后来作为传承了孔门心法的曾子的学生,子思也必定是儒家真正核心思想的“得法”者。由此可知,《中庸》和其他二十二篇子思的作品,是根红苗正的“孔子家语”。孔子去世后,据说其学说被分成了八个派别,但是最终“亚圣”孟子还是出自子思门下,不能不说子思这一脉得孔子“家传”和曾子“真传”的重要。
子思生于公元前483年,正是鲁国权臣季康子厚礼请回孔子的时候,孔子虽然回到鲁国,但是再也没有出仕做官,而是把全部心血用在了文化教育事业上。子思成年以后拒绝做国相的邀请,或许和孔子的影响有关。包括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当作人生三种至乐之一,或许也和孔子的经历有关。《中庸》里面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表明“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实际上有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学理背景做依托。历史上很多名人,在做过官、当过将军之后,告诫子孙“诗礼传家久”或者“耕读传家久”,都是有着心酸甚至血泪的教训之后的箴言。
除了从孔子、曾子那里得到口传心授,子思还必定从儒家经典当中得到启示。所以《中庸》和《大学》的思想来源非常类似,也至少有三个渊源:《易经》《尚书》和《诗经》。
《易经》有“三易”:简易、变易和不易。“庸”有“恒常不变”之意,所以“中庸”其实表达的是“不易”,也是《道德经》所言的“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那个不可言说的“常道”。《易经·坤卦·文言》中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发于事业。”君子之居“中”,是不是“喜怒哀乐之未发”之“中”?《尚书》中广为流传的“允厥执中”的思想,确是“不执两端”的明训。《中庸》说“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激幸”都可以看作是《诗经·大雅》的“理性表达”,如“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或者“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等。
《中庸》的落实
我过去常常听到大众把“中庸之道”说成是“和稀泥”“老好人”“温吞水”一类不招人喜欢的东西,实在是拿误会当领会,把苍白做明白。中庸讲求“致中和”,并非“不愠不火,中规中矩”那么简单。
《易经》中说“厚德载物”,宽厚的人看人长处,念念增长福分,所以是“福人”;福人与“服人”同音,所以肯服人长处的人就是福人。福人与富人音近,看人长处,服人长处,是福人早晚成富人。因为看人长处,心里温暖,面容阳光,说话和气,而和气生财。“和气”是天地生发万物的根本机制,夫妻和生子,阴阳和生机,天地和生万物。什么是“和”?就是“中”变动的过程,如不动为“中”,动而发之叫“和”,是活的,立体的,充满生机和能量的。《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看人长处就是看“中”,后世“看没看中”或者“相没相中”就是从这里来的。
离开了中庸的状态,没看“中”,往往就越看越讨厌了!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世间最贱的人,不是身无分文,不是没有一官半职,而是只看别人短处的人。只见别人短处的人,心理阴暗,挑剔刻薄,走的是一条通往低贱之路,纵然腰缠万贯,纵然珠光宝气,也毫无贵相。什么是贵人?就是得“中”道的人。“贵”是“贝字上面一个中”,“贝”在上古时代表示金钱,“一”表示阴阳平衡的中道,上面再加一个“中”,说明“贵”是超越物质财富而走“中”道的人。
古代中国人认为自己所居住的地区是“天下之中”,并且在文化上另有密意:处于天道之中的民族,叫“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