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楼梦》这部旷世之作构造出了一种独具风格的意境美一一冷峻悲凉之美,主要是通过宝黛诗词之意、环境及景物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等方面体现。这种意境的营造表现作者非凡而独特的审美追求,给后世读者以无限想象空间和审美愉悦。
[关键词]意境;冷峻;悲凉
意境是我国文学古老而独特的美学命题,是指作品中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中国的文学,遍及诗、词、戏曲、小说等等,均重视创造意境,以意境创造为艺术造诣的极致。王国维提出意境创造是文艺创作的最高艺术标准:“词以境界为最上”;“其文章之妙,以一言以蔽之,日:有意境而已矣。”“可以说,凡是传世之作,无不充盈着奇彩缤纷的独特意境创造。”
作为一部“艺术实践中的动态的美学全汇”,“《红楼梦》则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伟大艺术超越时空的最大可能性和永恒性”。作家曹雪芹独抒性灵,充分发挥了小说可以自由舒展笔墨的优势,创造出丰富多彩、充满哲理意蕴的审美意境总体,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小说中意与境相汇、物我交融、情景相通,在意境的总体特征上呈现出一种冷峻悲凉之美,清丽峭拔,幽冷奇崛,给人以超脱旷达的审美思索与艺术品位。
一、意境是富于意味的艺术境界
意蕴则是意境的生命内核,有意蕴方有意味。所谓意蕴,就是蕴含在个别形象中的颇有哲理性的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王国维明确指出:“《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由于作家对宇宙人生的存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这就使其作品的意境创造更加富于立体感,具有了一种浓重的时代讯息和哲理意蕴。读《红楼梦》,我们都会感受到小说中渗透着对人的有限生命和人的命运的最深沉的伤感。这种伤感,既有对韶华永在、青春常住、童心不泯、个性自由的不可求的深深遗憾;又有对被摧残的美好心灵人生深深同情与哀伤,“使人在超脱的胸襟中体会到宇宙的深境。”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指出:“《红楼梦》者,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曹雪芹正是通过自己杰出的艺术实践所创造的这个艺术形象的世界里,“浸透和融入了作者一生经历的‘悲欢离合,兴衰际遇’所获得的巨大的人生沧桑之感和深厚的悲剧血泪体验。”正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就使得《红楼梦》的意境创造相应的呈现一种冷峻悲凉之美,它构成了《红楼梦》意境美的总体特征。所谓“悲凉之雾,遍被华林”(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刘熙载《艺概》中的“弦泉幽咽”是《红楼梦》的境界。司空图《诗品》中的“悲慨”一品云:“大风卷水,林木为摧。意苦若死,招憩不来。”。也正是《红楼梦》所要表现的意境。
在小说中,这种冷峻悲凉的意境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加以丰富和创造的:宝黛所咏之诗词、环境与自然景物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现分述如下:
宝黛所咏之诗词
宝玉和黛玉都是对生命和命运最敏感、体验最深刻的人物。他们的惆怅、落泪不仅是感叹他们二人爱情生活的不幸,而且还出于对生命、人生、存在的一种带有哲学意味的体验。在贾宝玉最深层的意识中,他感到这个世界是他存在的暂时形态。宝玉的《寄生草》就表现了这种人生感。“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红豆曲》则充满了忧伤、惆怅“滴不尽相思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意境苍凉悲沉,无穷感慨系乎笔端。宝玉的悲情之作《芙蓉女儿诔》写的更是“幽冷奇崛”,“哀伤顽艳”。但见“桐阶月暗、蓉帐香残、露苔晚砌、两荔秋垣……芳名未泯,檐前鹦鹉犹呼;艳质将亡,槛外海棠预老”。一副悲怆的景象,使人悲天悯人,感极而悲,浩然弥哀。宝玉的《紫菱洲歌》同样是借诗出境的佳作。“秋风、残荷、重露、繁霜”,繁华消歇、风流云散,意境无限悲凉。
“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美学风格,发展到《红楼梦》,已经呈现为鲜明的个性、内在的意蕴与外部的环境,相互溶合渗透为同一色调的艺术境界。”反映在小说中,就是作家曹雪芹往往把自然景物与环境描写紧紧地融合在人物性格的刻划里,“使人物的个性生命能显示出一种独特的境界。”作者善于把人物的个性特点、行动、心理和环境的色彩、声音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个情景交融的活动着的整体,从而创造出一系列冷峻悲凉的审美意境。
首先,是以哀景写哀情。即以萧杀之景写悲凉之情。《红楼梦》的部分意境,都有这个特征。象林黛玉诗中的景物,多属“雁断”、“乌啼”、“衰草”、“寒烟”、“风雨”、“秋霜”、“浊泪”、“冷月”、“残漏”、“黄昏”等等;所写的心境也是“寂寥”、“幽怨”、“孤标”、“断肠”等等。
其次,是以乐景衬哀情。这正是情景色彩组合中的反比关系。即景象越欢乐,悲哀越深沉,从而形成一种哀思无穷的意境;在情调与色彩的反差中,给人以幽冷孤清之感,《红楼梦》同样是以乐写哀,在繁华富丽中包含着隐忧、透露出衰落的征兆。“秦可卿丧事、元春归省、上元灯谜、中秋悲音”等等。大观园鼎盛之时,诗会游宴,莺声燕语,何等热闹:待到三春去后,诸芳散尽,轩窗寂寞,又何等冷落。”小说第七十六回,黛玉与湘云在的中秋夜联句赋诗时,相继吟出令人“神骨俱清”的诗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其共同点,则都是美景哀,不同程度地流露出对冷漠现实和不幸命运的预感。小说第四十三回,宝玉私祭金钏儿一节则又是热中出冷,以乐衬哀的精典之笔。热闹寿日偏与清冷忌日叠合,意境冷峭之至。
环境描写的发展,推动着情节环环相扣,意境亦逐层加深。第九十八回,宝玉、宝釵婚礼之际,黛玉断气之时,潇湘馆在“竹梢”、“月影”等景物中,融进了多少孤寂、凄凉,以乐景衬哀,达到了融情入景,景为情设的冷峻悲凉的艺术境界。
二、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
思想消融在情感里,情感灌注在形象中,这是《红楼梦》意境创造的一种常用手法。作家总把他的爱憎和寓意,化为境象,使“意”与“境”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小说第二十六回写黛玉去找宝玉,误吃了晴雯的闭门羹,因而想到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处境,又想到与宝玉呕气的事,“越想越觉伤感,便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第三十四回,宝玉遭贾政毒打,黛玉前去慰问,没有说一句话,只是“眼睛哭得肿桃一般,满面泪光”,宝玉心领神会其情。黛玉走后,宝玉让晴雯送给黛玉两块旧手帕,晴雯“一路盘算,不解何意。”可是,黛玉却“心有灵犀一点通”,“体贴出手帕上的意思来”。这些画面都展示出来的人物心态意境,既表现出宝黛之间爱情的真挚,志趣相同,又暗示出他们爱情的悲剧结局。这里客观的物境、作者的情意、人物的语言心理融化交织,使意境更加冷峻悲凉。
还如小说第五十八回宝玉对树伤怀的意境、第二十三回黛玉听曲胡意境、第七十九回宝黛共改诔文的意境,都有这个特色。
总之,《红楼梦》是小说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其作品表现出非凡的意境美,使人陶醉流连、神思无限。思与境偕,情景交融,是幻式意境与现实意境、个别意境与整体意境的有机统一。品味其幽情,琢磨其意理,生发无限的想象。其在写实中所透露出的冷峻悲凉之美,则是《红楼梦》意境美的一大突出特征,集中体现了作家曹雪芹的美学追求,显示出不朽的艺术魅力,给后人不尽的审美愉悦。
[参考文献]
[1]王国维撰,黄霖等导读,《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版。
[2]翟胜健,《曹雪芹文艺思想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版。
[3]干春松,孟彦弘,《三国维学术经典集》(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版。
[关键词]意境;冷峻;悲凉
意境是我国文学古老而独特的美学命题,是指作品中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中国的文学,遍及诗、词、戏曲、小说等等,均重视创造意境,以意境创造为艺术造诣的极致。王国维提出意境创造是文艺创作的最高艺术标准:“词以境界为最上”;“其文章之妙,以一言以蔽之,日:有意境而已矣。”“可以说,凡是传世之作,无不充盈着奇彩缤纷的独特意境创造。”
作为一部“艺术实践中的动态的美学全汇”,“《红楼梦》则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伟大艺术超越时空的最大可能性和永恒性”。作家曹雪芹独抒性灵,充分发挥了小说可以自由舒展笔墨的优势,创造出丰富多彩、充满哲理意蕴的审美意境总体,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小说中意与境相汇、物我交融、情景相通,在意境的总体特征上呈现出一种冷峻悲凉之美,清丽峭拔,幽冷奇崛,给人以超脱旷达的审美思索与艺术品位。
一、意境是富于意味的艺术境界
意蕴则是意境的生命内核,有意蕴方有意味。所谓意蕴,就是蕴含在个别形象中的颇有哲理性的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王国维明确指出:“《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由于作家对宇宙人生的存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这就使其作品的意境创造更加富于立体感,具有了一种浓重的时代讯息和哲理意蕴。读《红楼梦》,我们都会感受到小说中渗透着对人的有限生命和人的命运的最深沉的伤感。这种伤感,既有对韶华永在、青春常住、童心不泯、个性自由的不可求的深深遗憾;又有对被摧残的美好心灵人生深深同情与哀伤,“使人在超脱的胸襟中体会到宇宙的深境。”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指出:“《红楼梦》者,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曹雪芹正是通过自己杰出的艺术实践所创造的这个艺术形象的世界里,“浸透和融入了作者一生经历的‘悲欢离合,兴衰际遇’所获得的巨大的人生沧桑之感和深厚的悲剧血泪体验。”正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就使得《红楼梦》的意境创造相应的呈现一种冷峻悲凉之美,它构成了《红楼梦》意境美的总体特征。所谓“悲凉之雾,遍被华林”(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刘熙载《艺概》中的“弦泉幽咽”是《红楼梦》的境界。司空图《诗品》中的“悲慨”一品云:“大风卷水,林木为摧。意苦若死,招憩不来。”。也正是《红楼梦》所要表现的意境。
在小说中,这种冷峻悲凉的意境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加以丰富和创造的:宝黛所咏之诗词、环境与自然景物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现分述如下:
宝黛所咏之诗词
宝玉和黛玉都是对生命和命运最敏感、体验最深刻的人物。他们的惆怅、落泪不仅是感叹他们二人爱情生活的不幸,而且还出于对生命、人生、存在的一种带有哲学意味的体验。在贾宝玉最深层的意识中,他感到这个世界是他存在的暂时形态。宝玉的《寄生草》就表现了这种人生感。“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红豆曲》则充满了忧伤、惆怅“滴不尽相思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意境苍凉悲沉,无穷感慨系乎笔端。宝玉的悲情之作《芙蓉女儿诔》写的更是“幽冷奇崛”,“哀伤顽艳”。但见“桐阶月暗、蓉帐香残、露苔晚砌、两荔秋垣……芳名未泯,檐前鹦鹉犹呼;艳质将亡,槛外海棠预老”。一副悲怆的景象,使人悲天悯人,感极而悲,浩然弥哀。宝玉的《紫菱洲歌》同样是借诗出境的佳作。“秋风、残荷、重露、繁霜”,繁华消歇、风流云散,意境无限悲凉。
“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美学风格,发展到《红楼梦》,已经呈现为鲜明的个性、内在的意蕴与外部的环境,相互溶合渗透为同一色调的艺术境界。”反映在小说中,就是作家曹雪芹往往把自然景物与环境描写紧紧地融合在人物性格的刻划里,“使人物的个性生命能显示出一种独特的境界。”作者善于把人物的个性特点、行动、心理和环境的色彩、声音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个情景交融的活动着的整体,从而创造出一系列冷峻悲凉的审美意境。
首先,是以哀景写哀情。即以萧杀之景写悲凉之情。《红楼梦》的部分意境,都有这个特征。象林黛玉诗中的景物,多属“雁断”、“乌啼”、“衰草”、“寒烟”、“风雨”、“秋霜”、“浊泪”、“冷月”、“残漏”、“黄昏”等等;所写的心境也是“寂寥”、“幽怨”、“孤标”、“断肠”等等。
其次,是以乐景衬哀情。这正是情景色彩组合中的反比关系。即景象越欢乐,悲哀越深沉,从而形成一种哀思无穷的意境;在情调与色彩的反差中,给人以幽冷孤清之感,《红楼梦》同样是以乐写哀,在繁华富丽中包含着隐忧、透露出衰落的征兆。“秦可卿丧事、元春归省、上元灯谜、中秋悲音”等等。大观园鼎盛之时,诗会游宴,莺声燕语,何等热闹:待到三春去后,诸芳散尽,轩窗寂寞,又何等冷落。”小说第七十六回,黛玉与湘云在的中秋夜联句赋诗时,相继吟出令人“神骨俱清”的诗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其共同点,则都是美景哀,不同程度地流露出对冷漠现实和不幸命运的预感。小说第四十三回,宝玉私祭金钏儿一节则又是热中出冷,以乐衬哀的精典之笔。热闹寿日偏与清冷忌日叠合,意境冷峭之至。
环境描写的发展,推动着情节环环相扣,意境亦逐层加深。第九十八回,宝玉、宝釵婚礼之际,黛玉断气之时,潇湘馆在“竹梢”、“月影”等景物中,融进了多少孤寂、凄凉,以乐景衬哀,达到了融情入景,景为情设的冷峻悲凉的艺术境界。
二、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
思想消融在情感里,情感灌注在形象中,这是《红楼梦》意境创造的一种常用手法。作家总把他的爱憎和寓意,化为境象,使“意”与“境”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小说第二十六回写黛玉去找宝玉,误吃了晴雯的闭门羹,因而想到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处境,又想到与宝玉呕气的事,“越想越觉伤感,便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第三十四回,宝玉遭贾政毒打,黛玉前去慰问,没有说一句话,只是“眼睛哭得肿桃一般,满面泪光”,宝玉心领神会其情。黛玉走后,宝玉让晴雯送给黛玉两块旧手帕,晴雯“一路盘算,不解何意。”可是,黛玉却“心有灵犀一点通”,“体贴出手帕上的意思来”。这些画面都展示出来的人物心态意境,既表现出宝黛之间爱情的真挚,志趣相同,又暗示出他们爱情的悲剧结局。这里客观的物境、作者的情意、人物的语言心理融化交织,使意境更加冷峻悲凉。
还如小说第五十八回宝玉对树伤怀的意境、第二十三回黛玉听曲胡意境、第七十九回宝黛共改诔文的意境,都有这个特色。
总之,《红楼梦》是小说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其作品表现出非凡的意境美,使人陶醉流连、神思无限。思与境偕,情景交融,是幻式意境与现实意境、个别意境与整体意境的有机统一。品味其幽情,琢磨其意理,生发无限的想象。其在写实中所透露出的冷峻悲凉之美,则是《红楼梦》意境美的一大突出特征,集中体现了作家曹雪芹的美学追求,显示出不朽的艺术魅力,给后人不尽的审美愉悦。
[参考文献]
[1]王国维撰,黄霖等导读,《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版。
[2]翟胜健,《曹雪芹文艺思想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版。
[3]干春松,孟彦弘,《三国维学术经典集》(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