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胆囊炎的疗效,推广中医药治疗胆囊炎,减少手术切除胆囊而致的弊病。方法:208例急慢性胆囊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4例急慢性胆囊炎患者全部服用疏肝利胆汤汤剂,对照组采用西医药治疗,采用χ2检验比较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有效56例,无效20例(手术治疗),总有效率80.77%。对照组治愈14例,有效50例,无效40例(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61.54%。两组总有效率及手术治疗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疏肝利胆汤治疗胆囊炎优于西医治疗,同时可减少手术治疗率。
【关键词】:自拟疏肝利胆汤;胆囊炎;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089-2
近年来胆囊炎及并发胆结石发病率明显上升,其病因多为饮食不节,胆汁代谢紊乱等所致,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手术治疗占了很大一部分,而胆囊切除毕竟不是一种完美的选择,实践证明,胆囊切除后除近期并发症外,远期还具有如下弊病。(1)功能性胆囊切除后,胆汁肠胆循环紊乱致脂质代谢的改变不能完全代偿恢复。(2)现已发现胆囊具有某些免疫功能,切除胆囊的长远影响值得临床观察和研究。(3)部分成石,刺激性胆汁来自肝脏,来自饮食结构,也是胆囊炎、胆石症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调解饮食结构,利用中医药辨证论治、疏肝利胆等方法改变脂质代谢,改善胆汁成份,积极治疗胆囊炎比手术切除胆囊更为合理。笔者多年来通过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调解,利用自拟疏肝利胆汤治疗胆囊炎及胆石症取得较好的效果,减少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且中医药毒副作用小,药源丰富,价廉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08例为门诊与住院患者。治疗组104例,其中男40例,女64例,年龄22—72岁,平均47岁;对照组104例,其中男42例,女62例,年龄24—68岁,平均46岁。病程2天至3年,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上腹胀满,胁痛背胀、口苦、纳呆,右上腹墨非氏征阳性,或食油腻、生气诱发加重,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均经B超检查确诊为胆囊炎,或并胆结石。
诊断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1993年卫生部制订发布),胆囊炎诊断标准,①持续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或伴右肩胛区疼痛。②恶心、嗳气、反酸、腹胀或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证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③病程长,病情经过有急性发作或缓解交替的特点。④胆囊区有轻度压痛和叩击痛。B超检查可见胆囊增大,壁增厚,囊内模糊或有结石影。
1.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自拟的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基本方:柴胡15g、黄芩15g、茵陈15g、川芎15g、郁金15g、枳壳10g、焦三仙各10g、香附6g、法夏10g、大黄6g、甘草6g,每天一剂,每剂煎二次,每次煎20分钟,取汁350ml,分早晚2次服,随症加减。有口苦心烦加山栀12g,黄连6g,有结石加金钱草30g,大便秘结大黄量加大至9g,发热患者加银花15g,连翘15g,生石膏30g。20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常规给以解痉、镇痛、抗菌消炎,用654—2或阿托品肌注,腹胀便秘给以50%硫酸镁30ml口服,抗菌药选用先锋类、喹诺酮类及甲硝唑等静脉点滴或口服,20天1个疗程。
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饮食清淡规律,忌酒、辛辣、肥甘、滋腻之品。
疗效标准依照卫生部频发《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B超复查胆囊壁光滑,收缩功能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B超复查胆囊收缩功能异常;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1.3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26.93%),有效56例(53.84%),无效20例(19.23%),转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对照组治愈14例(13.46%),有效50例(48.08%),无效40例(38.46%),转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61.54%。手术治疗率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
2典型病历
虎××,女,36岁,胆囊炎并多发性胆囊结石,反复发作1年余。三日前因食油腻饮食后突然发生右上腹部绞痛难忍,伴恶心呕吐、腹胀,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继住院给以禁食水,补液、抗炎、解痉等治疗,效果不佳,1日后伴恶寒发热,体温38.8℃,巩膜轻度黄染,腹痛腹胀未见减轻,痛胀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脘腹硬满,压痛明显,呕吐黄水,口苦、口干,大便七天未解,尿少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血常规:白细胞16.2×109/L,中性89%,血清胆红素31μmol/L,B超示:1、胆囊炎,2、胆囊多发结石。中医辨证:湿热蕴结,郁而化热,乃少阳阳明合病,属祖国医学“胆胀胁痛”之症,治宜清解少阳,通利阳明腑实,疏肝利胆排石。以疏肝利胆汤加减:柴胡15g、黄芩15g、茵陈24g、郁金15g、枳实10g、大黄10g、山栀15g、麦芽15g、香附6g、连翘18g、银花18g、金钱草60g、芒硝6g(冲服)、元胡6g、甘草6g。服第一煎后,腹部窜痛伴肠鸣、恶心,服第二煎后解大便三次,量多腥臭,黑褐色,随之腹痛腹胀大减,体温37.8℃,守原方去芒硝、元胡,连服3剂痛止,上腹压痛减轻,体温正常,黄退,舌脉象正常,白细胞10.1×109/L,中性63%,B超示:胆囊缩小,未发现阳性结石,但尚有疲倦,前方再去大黄、茵陈、金钱草、枳实、银花,加人参、白术、茯苓、黄芪、陈皮,共服10剂出院。
3讨论
胆囊炎中医属“胆胀”、“胁痛”范畴,其病因病机是由于肝胆气滞,湿热壅阻致肝脏的疏泄和胆腑气机通降失常而发病,常与饮食不节、忧思暴怒、寒温不适等因素而诱发。急性发作期以实症为主,慢性或缓解期以本虚标实为主。饮食偏嗜多食油腻厚味炙煿之物,伤及肝胃,气机壅塞,升降失常,土壅木郁肝胆疏泄失职,而成胆胀;或酿成湿热,阻于胆腑,使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而成胆胀,胁痛;本病例既属此类情况。忧思暴怒,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胆失通降,久郁蕴热,而成胆胀,甚或黄疸;寒温不适,感受外邪,使胆腑疏泄通降失常,而致胆胀、胁痛。素体湿热内蕴,阻于肝胆,使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胆汁外溢,可致黄疸。湿可从热化,亦可从寒化。若肝胆之热郁久化火,酿成热毒炽盛,致热深厥深,而危及生命。疏肝利胆汤加减中的柴胡疏肝解郁清热,川芎、枳壳、香附、郁金助柴胡行气疏肝,使气血条达,血脉畅通而痛止,黄芩、茵陈、连翘、芒硝、焦三仙、法半夏、大黄清热,通腑利胆,退黄止呕吐,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疏、泄、通、利、清、消则胀肿消除,湿热秽浊排出,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病势大减。胆囊炎辨证分型一般为气滞型,湿热型和脓毒型,无非轻、中、重之分,其病机大同小异,故在论治上守其方,若有并发症状随症加减多可奏效,必要时结合西医或手术治疗。
【关键词】:自拟疏肝利胆汤;胆囊炎;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089-2
近年来胆囊炎及并发胆结石发病率明显上升,其病因多为饮食不节,胆汁代谢紊乱等所致,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手术治疗占了很大一部分,而胆囊切除毕竟不是一种完美的选择,实践证明,胆囊切除后除近期并发症外,远期还具有如下弊病。(1)功能性胆囊切除后,胆汁肠胆循环紊乱致脂质代谢的改变不能完全代偿恢复。(2)现已发现胆囊具有某些免疫功能,切除胆囊的长远影响值得临床观察和研究。(3)部分成石,刺激性胆汁来自肝脏,来自饮食结构,也是胆囊炎、胆石症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调解饮食结构,利用中医药辨证论治、疏肝利胆等方法改变脂质代谢,改善胆汁成份,积极治疗胆囊炎比手术切除胆囊更为合理。笔者多年来通过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调解,利用自拟疏肝利胆汤治疗胆囊炎及胆石症取得较好的效果,减少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且中医药毒副作用小,药源丰富,价廉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08例为门诊与住院患者。治疗组104例,其中男40例,女64例,年龄22—72岁,平均47岁;对照组104例,其中男42例,女62例,年龄24—68岁,平均46岁。病程2天至3年,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上腹胀满,胁痛背胀、口苦、纳呆,右上腹墨非氏征阳性,或食油腻、生气诱发加重,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均经B超检查确诊为胆囊炎,或并胆结石。
诊断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1993年卫生部制订发布),胆囊炎诊断标准,①持续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或伴右肩胛区疼痛。②恶心、嗳气、反酸、腹胀或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证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③病程长,病情经过有急性发作或缓解交替的特点。④胆囊区有轻度压痛和叩击痛。B超检查可见胆囊增大,壁增厚,囊内模糊或有结石影。
1.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自拟的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基本方:柴胡15g、黄芩15g、茵陈15g、川芎15g、郁金15g、枳壳10g、焦三仙各10g、香附6g、法夏10g、大黄6g、甘草6g,每天一剂,每剂煎二次,每次煎20分钟,取汁350ml,分早晚2次服,随症加减。有口苦心烦加山栀12g,黄连6g,有结石加金钱草30g,大便秘结大黄量加大至9g,发热患者加银花15g,连翘15g,生石膏30g。20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常规给以解痉、镇痛、抗菌消炎,用654—2或阿托品肌注,腹胀便秘给以50%硫酸镁30ml口服,抗菌药选用先锋类、喹诺酮类及甲硝唑等静脉点滴或口服,20天1个疗程。
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饮食清淡规律,忌酒、辛辣、肥甘、滋腻之品。
疗效标准依照卫生部频发《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B超复查胆囊壁光滑,收缩功能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B超复查胆囊收缩功能异常;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1.3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26.93%),有效56例(53.84%),无效20例(19.23%),转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对照组治愈14例(13.46%),有效50例(48.08%),无效40例(38.46%),转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61.54%。手术治疗率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
2典型病历
虎××,女,36岁,胆囊炎并多发性胆囊结石,反复发作1年余。三日前因食油腻饮食后突然发生右上腹部绞痛难忍,伴恶心呕吐、腹胀,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继住院给以禁食水,补液、抗炎、解痉等治疗,效果不佳,1日后伴恶寒发热,体温38.8℃,巩膜轻度黄染,腹痛腹胀未见减轻,痛胀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脘腹硬满,压痛明显,呕吐黄水,口苦、口干,大便七天未解,尿少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血常规:白细胞16.2×109/L,中性89%,血清胆红素31μmol/L,B超示:1、胆囊炎,2、胆囊多发结石。中医辨证:湿热蕴结,郁而化热,乃少阳阳明合病,属祖国医学“胆胀胁痛”之症,治宜清解少阳,通利阳明腑实,疏肝利胆排石。以疏肝利胆汤加减:柴胡15g、黄芩15g、茵陈24g、郁金15g、枳实10g、大黄10g、山栀15g、麦芽15g、香附6g、连翘18g、银花18g、金钱草60g、芒硝6g(冲服)、元胡6g、甘草6g。服第一煎后,腹部窜痛伴肠鸣、恶心,服第二煎后解大便三次,量多腥臭,黑褐色,随之腹痛腹胀大减,体温37.8℃,守原方去芒硝、元胡,连服3剂痛止,上腹压痛减轻,体温正常,黄退,舌脉象正常,白细胞10.1×109/L,中性63%,B超示:胆囊缩小,未发现阳性结石,但尚有疲倦,前方再去大黄、茵陈、金钱草、枳实、银花,加人参、白术、茯苓、黄芪、陈皮,共服10剂出院。
3讨论
胆囊炎中医属“胆胀”、“胁痛”范畴,其病因病机是由于肝胆气滞,湿热壅阻致肝脏的疏泄和胆腑气机通降失常而发病,常与饮食不节、忧思暴怒、寒温不适等因素而诱发。急性发作期以实症为主,慢性或缓解期以本虚标实为主。饮食偏嗜多食油腻厚味炙煿之物,伤及肝胃,气机壅塞,升降失常,土壅木郁肝胆疏泄失职,而成胆胀;或酿成湿热,阻于胆腑,使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而成胆胀,胁痛;本病例既属此类情况。忧思暴怒,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胆失通降,久郁蕴热,而成胆胀,甚或黄疸;寒温不适,感受外邪,使胆腑疏泄通降失常,而致胆胀、胁痛。素体湿热内蕴,阻于肝胆,使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胆汁外溢,可致黄疸。湿可从热化,亦可从寒化。若肝胆之热郁久化火,酿成热毒炽盛,致热深厥深,而危及生命。疏肝利胆汤加减中的柴胡疏肝解郁清热,川芎、枳壳、香附、郁金助柴胡行气疏肝,使气血条达,血脉畅通而痛止,黄芩、茵陈、连翘、芒硝、焦三仙、法半夏、大黄清热,通腑利胆,退黄止呕吐,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疏、泄、通、利、清、消则胀肿消除,湿热秽浊排出,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病势大减。胆囊炎辨证分型一般为气滞型,湿热型和脓毒型,无非轻、中、重之分,其病机大同小异,故在论治上守其方,若有并发症状随症加减多可奏效,必要时结合西医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