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政府、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贫困生作为学校的弱势群体,政府、学校都采取了不少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贫困生就业帮扶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找准切入点,创新工作模式,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促进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至关重要。
一、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及分析
1、就业压力增大,签约率较低。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就业压力逐年加大。2010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30万,比2009年增加20万人,此外,2008年和2009年还有150万人和18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估计2010年需要就业人数达到900万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贫困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面试的机会相对较少,签约率相对较低,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10个百分点。据统计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所需的打印求职材料、通讯、交通差旅、置装等费用最低约为2000元,这笔费用相当于贫困生半年的生活费。
2、求职价值取向不良,走向两个极端。贫困生的求职常呈现为两种极端模式,一部分同学期望值偏高,认为自己是“草窝飞出的金凤凰”,不愿到基层就业,更不愿回到自己的家乡建功立业,对未来的工作期望过高,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导致就业困难。另一部分同学认为自己无所依恃,又缺求职盘缠资费,加之常遭遇用人单位冷脸,早早就活跃于求职应聘活动中,积极推销自己,一有接收单位就很怕失去机会而很快提笔签约,缺乏正确的职业分析,毁约现象增加,影响了良好的就业环境。
3、经济心理双重压力,就业能力相对不足。从经济方面来讲,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父母社会地位较低,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落后,使得他们往往在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另外,在大学读书期间,由于经济困难,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和社交礼仪的训练,求职技巧和能力相对非贫困生较弱。从心理方面来讲,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还背负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家人期待的冲突,就业期望值与就业竞争力的反差,不少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失落、抑郁、激愤等心理情绪,消极的态度对待就业。
4、经济援助注重“助学”,“助就”工作体系性不强。但从总体上看,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通过“奖、贷、助、补、减”等资助措施,注重了“助学”的功能,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忽视了“助学”与“扶志”、“助就”的有机结合,贫困生就业援助工作仍然缺少通盘考虑和整体规划,工作资源和工作内容缺少整合,没有系统的解决方案,对贫困生就业鲜有专项的“助就”资助措施;有些学校开展了一些带有倾斜性的贫困生就业指导、帮扶工作,向贫困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就业辅导咨询等工作,但是在“质”和“量”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5、就业制度不健全,就业竞争处于劣势。政府、学校虽然对大学生就业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做了积极努力,但是社会就业环境中还存在着不少就业壁垒和就业歧视现象。诸如代际继承、权钱交易等现象在一些就业领域内远未灭迹,有些地区对户口的准入设置了很高的门槛,有些用人单位甚至对求职者来源地区也作了严格的限制,这些因素的存在给贫困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使得本就处于弱势的贫困生在就业竞争中被边缘化。
二、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政府方面,完善规范相关资助贫困生就业的政策
1、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为困难学生就业搭建公平竞争的平台。提高服务意识,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进一步加强、完善与劳动力市场联通的岗位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向高校毕业生提供包括职业介绍、职业咨询、求职技能培训、职业发展规划等在内的全程服务,为学生顺利就业搭建平台。建立一套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形成公开、公平、优胜劣汰的就业环境的法律和法规,使人才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合理调控毕业生,鼓励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在现有特岗教师招聘和“三支一扶”等好的做法基础上,国家通过有效的政策激励,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西部、基层、农村等)、特定用人单位(中小企业、私营企业)、特定岗位(基层中小学教师、医护人员等)等就业,并且逐步加大对大学生的收益差进行制度化的合理补偿,在工资待遇、生活条件和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方面给予较大的优惠,吸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基层就业。
3、建立“助就金”、“失业救助”等制度,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助就金”、“失业救助”等制度,在贫困生就业过程中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使一时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能够得到最低的生活保障,同时,对那些通过银行贷款上学的高校贫困生减免其部分债务,或者是延长其还贷期限,并考虑将失业的大学生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减少、解除学生择业时的后顾之忧。
(二)学校方面,建立高校贫困生就业支持体系
1、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帮助贫困生建立开放的知识结构体系。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要面向市场办学。首先在办学观念上由“以顾客需求为中心”转向主动开发未来市场,培养出未来市场需要的超前人才。这是从传统的被动适应市场到主动开发市场的飞跃。其次教学体制上改变传统的“专才教育”模式下,专业老化,学科单一的弊端,进一步淡化专业差别,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互补,在重视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素养,更要帮助学生构建开放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的修身立业打下厚实的根基。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改善贫困生就业心理状态。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帮助贫困生正确认识心理挫折,认清就业形势,合理地定位、调整就业方向,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掌握基本的自我调节方法,增强自身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对一些重点对象,要加强跟踪和情况调查,开展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根据个人专长和社会就业形势、环境确立自己的就业目标。在贫困生临近毕业时加大工作力度,重点解决焦虑型、抑郁型、虚荣型等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3、建立高校与企业合作平台,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积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合作,实现用人单位、贫困生和高校三方共赢。一是推进高校和企业联和办学,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二是注重发挥“实习基地效应”,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等方式,形成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不仅解除贫困学生的就业后顾之忧,能够让学生尽早了解企业,安心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实践的机会,而且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企业做强做大,也能够解决高校师资紧缺和缓解学生就业压力。
(三)学生方面,变压力为动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塑造良好心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正确看待自身贫困的现状,家庭经济贫困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贫困既不是缺点,也不是耻辱,要把不利的条件转化为自己进取的动力,从贫困这所大学中学会了自尊、自立、坚强、乐观,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2、改变就业观念,扩大就业范围。正确认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导向,改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变翘首观望为积极进取,变循规蹈矩为开拓创新,不仅自主择业,更应能动地创造新的职业,使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
一、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及分析
1、就业压力增大,签约率较低。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就业压力逐年加大。2010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30万,比2009年增加20万人,此外,2008年和2009年还有150万人和18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估计2010年需要就业人数达到900万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贫困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面试的机会相对较少,签约率相对较低,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10个百分点。据统计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所需的打印求职材料、通讯、交通差旅、置装等费用最低约为2000元,这笔费用相当于贫困生半年的生活费。
2、求职价值取向不良,走向两个极端。贫困生的求职常呈现为两种极端模式,一部分同学期望值偏高,认为自己是“草窝飞出的金凤凰”,不愿到基层就业,更不愿回到自己的家乡建功立业,对未来的工作期望过高,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导致就业困难。另一部分同学认为自己无所依恃,又缺求职盘缠资费,加之常遭遇用人单位冷脸,早早就活跃于求职应聘活动中,积极推销自己,一有接收单位就很怕失去机会而很快提笔签约,缺乏正确的职业分析,毁约现象增加,影响了良好的就业环境。
3、经济心理双重压力,就业能力相对不足。从经济方面来讲,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父母社会地位较低,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落后,使得他们往往在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另外,在大学读书期间,由于经济困难,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和社交礼仪的训练,求职技巧和能力相对非贫困生较弱。从心理方面来讲,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还背负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家人期待的冲突,就业期望值与就业竞争力的反差,不少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失落、抑郁、激愤等心理情绪,消极的态度对待就业。
4、经济援助注重“助学”,“助就”工作体系性不强。但从总体上看,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通过“奖、贷、助、补、减”等资助措施,注重了“助学”的功能,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忽视了“助学”与“扶志”、“助就”的有机结合,贫困生就业援助工作仍然缺少通盘考虑和整体规划,工作资源和工作内容缺少整合,没有系统的解决方案,对贫困生就业鲜有专项的“助就”资助措施;有些学校开展了一些带有倾斜性的贫困生就业指导、帮扶工作,向贫困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就业辅导咨询等工作,但是在“质”和“量”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5、就业制度不健全,就业竞争处于劣势。政府、学校虽然对大学生就业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做了积极努力,但是社会就业环境中还存在着不少就业壁垒和就业歧视现象。诸如代际继承、权钱交易等现象在一些就业领域内远未灭迹,有些地区对户口的准入设置了很高的门槛,有些用人单位甚至对求职者来源地区也作了严格的限制,这些因素的存在给贫困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使得本就处于弱势的贫困生在就业竞争中被边缘化。
二、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政府方面,完善规范相关资助贫困生就业的政策
1、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为困难学生就业搭建公平竞争的平台。提高服务意识,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进一步加强、完善与劳动力市场联通的岗位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向高校毕业生提供包括职业介绍、职业咨询、求职技能培训、职业发展规划等在内的全程服务,为学生顺利就业搭建平台。建立一套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形成公开、公平、优胜劣汰的就业环境的法律和法规,使人才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合理调控毕业生,鼓励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在现有特岗教师招聘和“三支一扶”等好的做法基础上,国家通过有效的政策激励,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西部、基层、农村等)、特定用人单位(中小企业、私营企业)、特定岗位(基层中小学教师、医护人员等)等就业,并且逐步加大对大学生的收益差进行制度化的合理补偿,在工资待遇、生活条件和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方面给予较大的优惠,吸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基层就业。
3、建立“助就金”、“失业救助”等制度,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助就金”、“失业救助”等制度,在贫困生就业过程中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使一时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能够得到最低的生活保障,同时,对那些通过银行贷款上学的高校贫困生减免其部分债务,或者是延长其还贷期限,并考虑将失业的大学生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减少、解除学生择业时的后顾之忧。
(二)学校方面,建立高校贫困生就业支持体系
1、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帮助贫困生建立开放的知识结构体系。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要面向市场办学。首先在办学观念上由“以顾客需求为中心”转向主动开发未来市场,培养出未来市场需要的超前人才。这是从传统的被动适应市场到主动开发市场的飞跃。其次教学体制上改变传统的“专才教育”模式下,专业老化,学科单一的弊端,进一步淡化专业差别,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互补,在重视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素养,更要帮助学生构建开放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的修身立业打下厚实的根基。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改善贫困生就业心理状态。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帮助贫困生正确认识心理挫折,认清就业形势,合理地定位、调整就业方向,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掌握基本的自我调节方法,增强自身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对一些重点对象,要加强跟踪和情况调查,开展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根据个人专长和社会就业形势、环境确立自己的就业目标。在贫困生临近毕业时加大工作力度,重点解决焦虑型、抑郁型、虚荣型等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3、建立高校与企业合作平台,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积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合作,实现用人单位、贫困生和高校三方共赢。一是推进高校和企业联和办学,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二是注重发挥“实习基地效应”,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等方式,形成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不仅解除贫困学生的就业后顾之忧,能够让学生尽早了解企业,安心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实践的机会,而且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企业做强做大,也能够解决高校师资紧缺和缓解学生就业压力。
(三)学生方面,变压力为动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塑造良好心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正确看待自身贫困的现状,家庭经济贫困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贫困既不是缺点,也不是耻辱,要把不利的条件转化为自己进取的动力,从贫困这所大学中学会了自尊、自立、坚强、乐观,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2、改变就业观念,扩大就业范围。正确认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导向,改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变翘首观望为积极进取,变循规蹈矩为开拓创新,不仅自主择业,更应能动地创造新的职业,使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