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范类成人《教育技术学》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单一,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而不能用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方法进行《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是有效的;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科学内容的学习中明显体现出优势。
关键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教育技术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a)-0073-01
1 师范类成人教育《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难以维持。师范类成人学生在教学实践和学习中积累了一些教学问题,期望通过学习《教育技术学》,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以往教学中,学习目标是由教师给定的,学生没有参与学习目标的确定过程,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动力得不到很好的维持。
(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的原因在于:一是师范类成人学生参加成人函授学习的最终目的大多数是为了获得文凭,为晋升职务和职称贮备条件,对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本身兴趣较低;二是教师授课一般采取讲授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被动接受者,教学理论与实践脱离,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学中没有考虑学习者个体差异。
(3)教学缺乏针对性,学生的学习停留在对《教育技术学》知识的简单记忆上。教育技术学的目的是促进学习,提高绩效。然而以往的教学中忽视了师范类成人学生类别、专业和学习需求等各方面差异,全部采取同样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教学,教学脱离了学习者的教学实践,学习者的学习停留在对知识的简单记忆的层面,并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绩效。
2 师范类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
师范类成人具有丰富的社会背景和教学工作经验,这种经验本身成为他们进行学习的资源和脚手架,能够主动承担学习责任,但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学习目标的确定往往是为了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时,希望自己的独立学习活动得到尊重,对学习和教学问题都有深刻的认识,更加注意对自身学习过程的反思和对教学问题的评价和对比,更加注重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践运用。
3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
3.1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概念界定
笔者参考相关文献对“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论述,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定义为: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提供若干备选学习目标,学生依据个人的学习需求、喜好、知识、能力水平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将学习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主体参与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根据学习目标评价学习成果。
3.2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发学习期望,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产生学习需求。问题情境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设置、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逐步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来设置问题情境。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设置问题情境,必须使问题情境与当前学习有关,能引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产生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进而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
第二步:选择学习目标,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提出的学习需求进行归类、分析、整理,提供若干备选学习目标,备选学习目标要考虑班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现有学习准备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需要提供一个达到教学目标最低要求的学习目标;对于现有知识储备相对较高的学生,需要提供超出基本教学目标的学习目标,学生依据个人的需求、喜好、知识水平、能力水平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第三步:学习目标具体化,学习目标具体化的过程就是学生把复杂的学习目标分解成具体的、简单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感到学习任务具有可操作性,学生依据分解后的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安排学习计划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在学习目标具体化过程中,将学习目标逐级分解,直到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来说都有高于现有水平但通过学习可以逐级实现的学习目标体系可选,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在学习目标逐级分解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
第四步:自主探究学习或小组协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认知工具,围绕自主选择确定的学习目标自主探究学习或小组协作学习。在学习中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初步建构。
第五步:交流讨论,个人自主探究学习或小组协作学习完成了对知识意义的初步建构,为深化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或班级讨论,学生通过交流,共享学习资源与成果,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交流也可获得其他同学的学习策略。教师在这一阶段学习中提供交流的工具,如现场交流,网络交流工具等;组织交流学习环境,如要求小组讨论或是全班讨论,提供讨论议题,建议讨论分歧解决策略等。教师在必要时参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
第六步:总结评价,学生依据自主选择确定的学习目标,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以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更全面、更深刻的意义建构,这种总结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反思、自评、互评等方式完成;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对当前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提出当前所学《教育技术学》知识技能在实践运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有可能部分学生经过学习后未能完全达到学习目标,教师的引导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有效学习策略的运用,增强其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运用的自我效能感;也要实事求是的指出学习的不足,提出合理的学习建议和学习策略建议。
在教学中对比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与教师告知学生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全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主动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所学技术,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第一师范学报,1999(2).
[2] 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 庞维国.自主学习—— 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吉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6~217.
关键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教育技术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a)-0073-01
1 师范类成人教育《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难以维持。师范类成人学生在教学实践和学习中积累了一些教学问题,期望通过学习《教育技术学》,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以往教学中,学习目标是由教师给定的,学生没有参与学习目标的确定过程,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动力得不到很好的维持。
(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的原因在于:一是师范类成人学生参加成人函授学习的最终目的大多数是为了获得文凭,为晋升职务和职称贮备条件,对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本身兴趣较低;二是教师授课一般采取讲授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被动接受者,教学理论与实践脱离,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学中没有考虑学习者个体差异。
(3)教学缺乏针对性,学生的学习停留在对《教育技术学》知识的简单记忆上。教育技术学的目的是促进学习,提高绩效。然而以往的教学中忽视了师范类成人学生类别、专业和学习需求等各方面差异,全部采取同样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教学,教学脱离了学习者的教学实践,学习者的学习停留在对知识的简单记忆的层面,并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绩效。
2 师范类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
师范类成人具有丰富的社会背景和教学工作经验,这种经验本身成为他们进行学习的资源和脚手架,能够主动承担学习责任,但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学习目标的确定往往是为了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时,希望自己的独立学习活动得到尊重,对学习和教学问题都有深刻的认识,更加注意对自身学习过程的反思和对教学问题的评价和对比,更加注重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践运用。
3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
3.1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概念界定
笔者参考相关文献对“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论述,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定义为: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提供若干备选学习目标,学生依据个人的学习需求、喜好、知识、能力水平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将学习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主体参与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根据学习目标评价学习成果。
3.2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发学习期望,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产生学习需求。问题情境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设置、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逐步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来设置问题情境。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设置问题情境,必须使问题情境与当前学习有关,能引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产生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进而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
第二步:选择学习目标,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提出的学习需求进行归类、分析、整理,提供若干备选学习目标,备选学习目标要考虑班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现有学习准备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需要提供一个达到教学目标最低要求的学习目标;对于现有知识储备相对较高的学生,需要提供超出基本教学目标的学习目标,学生依据个人的需求、喜好、知识水平、能力水平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第三步:学习目标具体化,学习目标具体化的过程就是学生把复杂的学习目标分解成具体的、简单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感到学习任务具有可操作性,学生依据分解后的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安排学习计划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在学习目标具体化过程中,将学习目标逐级分解,直到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来说都有高于现有水平但通过学习可以逐级实现的学习目标体系可选,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在学习目标逐级分解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
第四步:自主探究学习或小组协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认知工具,围绕自主选择确定的学习目标自主探究学习或小组协作学习。在学习中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初步建构。
第五步:交流讨论,个人自主探究学习或小组协作学习完成了对知识意义的初步建构,为深化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或班级讨论,学生通过交流,共享学习资源与成果,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交流也可获得其他同学的学习策略。教师在这一阶段学习中提供交流的工具,如现场交流,网络交流工具等;组织交流学习环境,如要求小组讨论或是全班讨论,提供讨论议题,建议讨论分歧解决策略等。教师在必要时参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
第六步:总结评价,学生依据自主选择确定的学习目标,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以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更全面、更深刻的意义建构,这种总结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反思、自评、互评等方式完成;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对当前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提出当前所学《教育技术学》知识技能在实践运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有可能部分学生经过学习后未能完全达到学习目标,教师的引导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有效学习策略的运用,增强其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运用的自我效能感;也要实事求是的指出学习的不足,提出合理的学习建议和学习策略建议。
在教学中对比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与教师告知学生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全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主动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所学技术,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第一师范学报,1999(2).
[2] 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 庞维国.自主学习—— 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吉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