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常常由人们接受新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因而新的训练内容,新的训练方式,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积极态度,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关键词】语言 情感 兴趣
新理念下的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使学生具有实用的写作能力。就小学来说,旨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相象作文和常用的应用文。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教育的阵地,素质教育要求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兴趣是学习的强化刘,学习兴趣是一个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就是其中原因之一。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对我后来发生的影响,就是我有强烈的多样的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达尔文小时候是个平庸的孩子,但是由于酷爱大自然,并以最大的热情从事学习,搜集标本进行野外观察,因此对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作文也不例外,作文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下面就一节怎样引导学生感兴趣的参入课堂作文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作文教学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作文教学过程活动中,教师如何恰当而自然地导入新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如我教学《记一次活动》时,我课前画上几幅画,让学生做评委,评一评,评出你心目中最喜欢的一幅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可高兴了。课的伊始,教师就扫除了学生心里障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的学生就问;“老师,是您画的吗?”“是呀。”“哦,真了不起。”教师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敢于乐于表达,来促进学生写作的欲望,每一节课都有一个起点,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在教学中就自信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性和积极性相应就会有所高。
《新课标》就明确地把“写话有兴趣”摆在首位,由此可见,低年级学生学习写活,重在培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引导学生步入知识海洋的内驱力。
二、作文教学的兴趣从情感中来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郑重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既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又有着现实的紧迫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对某件事物或活动有了情感,就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又加《记一次活动》课前学生评出了一幅色艳丽的“小丑”图画。我举起那幅画,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学生个个发出称赞声,借此时机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幅画的赞美(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一下课堂就像开了锅的水,我趁势说:“孩子们,为什么不大声说一说自己的心里想说的话呢?”这一下像开了闸的山洪。“老师,我说”
“老师,我说”教室里出现一片如“林”的小手。一个个小脸如粉红的桃花,映入我的心田,一张张小嘴如同爆行,接二连三,响个不停。什么“漂亮的小丑”、“美丽的小丑”、“爱的小丑”、“我想跟她玩”、“我想跟她做朋友”、“我也想画一幅”当你看到如此的情景,怎么不为此所动、所喜呢?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情可抒,这样的课堂教学气氛才能水到渠成。这正是现代需要的课堂教学呀!正是因为孩子们对这幅画有了情感,才能把自己的心声用词用句来表达。达到我嘴说我心,我嘴说我见,我嘴说我想的目的。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不作限制,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小学生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和情感,对教师上的一大成功,我们应当爱护这些小天使个性化的语言来完成的作文。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很容易根据学生的外在行为来判定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及程度如何。兴趣对学生个性品质及学生成绩的影响程度极大,是任何品质难于取代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清楚的认识到学习兴趣在学生个性发展学习与进步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学过程中写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三、作文教学的兴趣从激活中来
游戏是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老师们凭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知道,小学生的感情是容易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激发相应的感情。因此,作文之前设计游戏,对激活课堂十分重要,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积极参与。教师趁热打铁:“这小丑可爱吗?”“可爱”“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孩子们马上意识到‘小丑’缺了鼻子,需要画上。孩子们,现在我们就来个‘贴鼻子游戏’好不好?“教师我来”。我首先宣布了游戏的规则,接着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没有鼻子的“小丑”头像,然后让学生蒙上眼睛给“小丑”画鼻子。学生有的把鼻子画到眼睛上,有的把眼睛画到了头上,有的把眼睛画到了耳朵、下巴等等。引得孩子们一阵阵的哄堂大笑,其中有个同学观察非常的细,找准目标之后,准确的画好了鼻子的位置,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四、作文的兴趣从需要中来
需要是人的本能,当本能需要时,就会转向行为。文笔练习是要抓住兴趣的,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完游戏后,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刚才的游戏非常有趣,请大家把自己做的看的听的想的都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学生一边沉浸在刚才的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一边不停地写。学生的这种行为就是教师的需要,同时也要把这种需要转化为学生的行为。
我手写我嘴,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想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此简单而已。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万能的钥匙,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就会视写作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写,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为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之,只要老师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在课前精心的设计教案,课中认真操作,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就能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只要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
【参考文献】
1、《江西教育》第6期
2、《新课标》2003年第1期
【关键词】语言 情感 兴趣
新理念下的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使学生具有实用的写作能力。就小学来说,旨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相象作文和常用的应用文。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教育的阵地,素质教育要求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兴趣是学习的强化刘,学习兴趣是一个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就是其中原因之一。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对我后来发生的影响,就是我有强烈的多样的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达尔文小时候是个平庸的孩子,但是由于酷爱大自然,并以最大的热情从事学习,搜集标本进行野外观察,因此对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作文也不例外,作文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下面就一节怎样引导学生感兴趣的参入课堂作文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作文教学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作文教学过程活动中,教师如何恰当而自然地导入新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如我教学《记一次活动》时,我课前画上几幅画,让学生做评委,评一评,评出你心目中最喜欢的一幅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可高兴了。课的伊始,教师就扫除了学生心里障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的学生就问;“老师,是您画的吗?”“是呀。”“哦,真了不起。”教师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敢于乐于表达,来促进学生写作的欲望,每一节课都有一个起点,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在教学中就自信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性和积极性相应就会有所高。
《新课标》就明确地把“写话有兴趣”摆在首位,由此可见,低年级学生学习写活,重在培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引导学生步入知识海洋的内驱力。
二、作文教学的兴趣从情感中来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郑重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既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又有着现实的紧迫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对某件事物或活动有了情感,就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又加《记一次活动》课前学生评出了一幅色艳丽的“小丑”图画。我举起那幅画,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学生个个发出称赞声,借此时机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幅画的赞美(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一下课堂就像开了锅的水,我趁势说:“孩子们,为什么不大声说一说自己的心里想说的话呢?”这一下像开了闸的山洪。“老师,我说”
“老师,我说”教室里出现一片如“林”的小手。一个个小脸如粉红的桃花,映入我的心田,一张张小嘴如同爆行,接二连三,响个不停。什么“漂亮的小丑”、“美丽的小丑”、“爱的小丑”、“我想跟她玩”、“我想跟她做朋友”、“我也想画一幅”当你看到如此的情景,怎么不为此所动、所喜呢?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情可抒,这样的课堂教学气氛才能水到渠成。这正是现代需要的课堂教学呀!正是因为孩子们对这幅画有了情感,才能把自己的心声用词用句来表达。达到我嘴说我心,我嘴说我见,我嘴说我想的目的。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不作限制,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小学生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和情感,对教师上的一大成功,我们应当爱护这些小天使个性化的语言来完成的作文。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很容易根据学生的外在行为来判定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及程度如何。兴趣对学生个性品质及学生成绩的影响程度极大,是任何品质难于取代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清楚的认识到学习兴趣在学生个性发展学习与进步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学过程中写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三、作文教学的兴趣从激活中来
游戏是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老师们凭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知道,小学生的感情是容易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激发相应的感情。因此,作文之前设计游戏,对激活课堂十分重要,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积极参与。教师趁热打铁:“这小丑可爱吗?”“可爱”“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孩子们马上意识到‘小丑’缺了鼻子,需要画上。孩子们,现在我们就来个‘贴鼻子游戏’好不好?“教师我来”。我首先宣布了游戏的规则,接着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没有鼻子的“小丑”头像,然后让学生蒙上眼睛给“小丑”画鼻子。学生有的把鼻子画到眼睛上,有的把眼睛画到了头上,有的把眼睛画到了耳朵、下巴等等。引得孩子们一阵阵的哄堂大笑,其中有个同学观察非常的细,找准目标之后,准确的画好了鼻子的位置,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四、作文的兴趣从需要中来
需要是人的本能,当本能需要时,就会转向行为。文笔练习是要抓住兴趣的,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完游戏后,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刚才的游戏非常有趣,请大家把自己做的看的听的想的都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学生一边沉浸在刚才的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一边不停地写。学生的这种行为就是教师的需要,同时也要把这种需要转化为学生的行为。
我手写我嘴,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想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此简单而已。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万能的钥匙,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就会视写作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写,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为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之,只要老师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在课前精心的设计教案,课中认真操作,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就能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只要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
【参考文献】
1、《江西教育》第6期
2、《新课标》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