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翻译作为重要的联系方式之一,在人类社会很早就开始使用,它是语言联系方式的 成果及重要成分。传统的翻译方式以翻译练习作为基础,简单的翻译就可以达到目的,当时翻 译理论很少被提到。近年来在我们国家研究翻译理论开始兴起,外国的种种翻译理论不断传入 我国。翻译者们终于放弃他们已有的经验,开始重新观望翻译理论以及重新认识到翻译不仅只 是翻译研究者的成果,也适合科学研究的成果,找出翻譯方式方法,理论结合实际就能使其发 挥重要作用并能产生效益。本课题在酝酿立项前期已经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已利用书籍、期刊等广泛的阅读和初步的调查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思想启示,为该课题的立项收集了丰富的理论证据和事实依据。此外,在此前期,本人还与导师进行过多次的讨论,从中听取了很多极富价值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导师的帮助和热情指导,最终确立该选题是一个极具可行性并定会有社会意义的课题。
【关键词】 维吾尔语翻译理论 学习策略 意义
“新形势”是新的事物发展形势,状态是中国目前不可回避的必须面对的。而当下,在“新形态”的背景下,探讨维吾尔语翻译研究及双语型人才的培养前景是很有必要的。当今中国处在新常态的发展过程中,人才对于发展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要在新的状态下看待事物本质与问题。“新形势”下用新的观点看问题,长远的眼光事物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有很大作用的,双语翻译与双语型人才培养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性更是需要我们探讨并且认真面对的。
一、维吾尔语传统翻译理论内容与缺点
纵观前人的研究成果,无论是专业著作、研究论文以及学术论文,各个学者都是从汉维双语对比的语言学角度上开展相关研究,维汉双语对比研究与维汉双语人才的培养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长治久安的跨越式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的历史意义。自新疆实施双语教育以后,社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当前的新形势对维吾尔翻译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翻译人才。“汉维翻译理论”这一课程是高校汉语专业、维吾尔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但随着本科专业课学分、课数的不断“缩水”,翻译课的课时数亦在减少,教材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知识渊博、翻译经验丰富的师资缺乏,个别校园对翻译教学不够重视等问题依然存在,就已经出版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对于维汉双语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双语语言学的对比及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上,很少集中于教学问题的探讨上和翻译人才的培养上。诸如:史震天等编著的《汉维翻译教程》(新疆人民出版社)中从翻译的各个方面以及双语翻译实践的各个角度维汉双语翻译上进行了理论性探讨,并对实践问题的解决给出了意见。校仲彝主编的《新疆的语言与文字》(新疆人民出版社)一书中对于新疆的主要使用文字进行了研究。在当今世界,翻译已经远远超出语际转换的范围,它同时成为国际与族际间进行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贸易、文化及其他方面互相交流的工具和手段。特别是通过翻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吸取经济、文化、科技等的所有有用的信息来丰富、发展、提高自己的经济、文化、科技的一种重要手段。翻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之间交流的工具,而且它又是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桥梁。当今世界文化之所以能有今天如此繁荣昌盛的局面,翻译起了巨大的作用。
二、新形势翻译理论的内容与特点
翻译学理论建立在文艺观点和科学观点之上,译学分为四个门类,即:翻译学基础理论,这部分包括一切与翻译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如语言学、哲学、文学、心理学、美学等;翻译学本体理论,这是为了区别于广义的理论,以如何认识翻译实践的性质这一问题为关键,并至少要研究五个关系:第一、与内容的关系;第二、灵活变动与准确的关系;第三、词句涵义与上下文、语境的关系;第四、异国情调与翻译腔的关系;翻译学技巧研究。从内容上看翻译学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普通翻译学、应用翻译学和特殊翻译学。从宏观上探讨翻译的性质、功能和标准以及译者的一般职责和条件等,并且从历时和共时翻译学的角度研究翻译的历史,其中不仅包括翻译的国别史和地域史,更应包括翻译的世界史。应用翻译学主要研究如何把普通翻译学和特殊译学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批评、翻译工具书的编撰和机器翻译等,从微观上对翻译的目的、功能、标准、程序和方法等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说明,以使普通译学理论和特殊译学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得到检验。刘宓庆先生把作为开放型、综合性学科的翻译学架构分为“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两个结构体系。翻译学内部系统的核心是翻译理论。他的翻译理论体系包括五个组成部分:翻译基本理论、翻译程序论、翻译方法论、翻译风格论以及翻译教学法研究。翻译基本理论是整个翻译理论的基础,由六个部分组成:基本理论模式、实质、原理、翻译思维、可译性研究以及翻译的技能意识。基本模式的内容有三条:重描写重功能和重语义。外部系统又称为翻译学的横断科学网络,分为三大领域:哲学思维、语言符号和社会文化。从以上的分析中,翻译理论概括起来有:第一、翻译的性质、原理和标准;第二、翻译的综合性、跨学科性;第三、翻译的技能意识。这是一切流动性和变异性都不能否定规范的存在。当前把外国的纯理论搬进来、学习与应用在我们的翻译研究上。同时,验证、改良、发展这些现在的翻译理论,做出质量更高的翻译作品,翻译研究以及翻译教程。
三.学习策略与意义
在翻译实践中引入翻译理论现在已经得到认可,有些人再谈“翻译无理论”,翻译理论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他们从事翻译研究有明确的目的:为翻译服务服务,同时希望他们的学习与研究翻译理论能反作用于翻译实践。译论学习需要有对翻译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应用理论,而且应用理论应该指导实践,否则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从理论上讲区别是明显的:一部分人是学习翻译理论对应,另一部分人无论相关语言是什么,翻译教学不是为了掌握语言结构和丰富语言知识,也不是为了提高文体的水平。刘宓庆认为,对学生进行翻译理论学习的目的有四:第一,培养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以强化他们对翻译的认识以及对翻译学性质的体认;第二,培养学习者的分析能力,以强化学习者对翻译主体,主体指的是翻译者、翻译客体(原语文本)、接受者(读者和社会)的性质、功能和相互关系的认识等等;第三,为学习者提供经过提升和优化的,就是说经过验证和论证过的实务处理方法和手段,最重要的是对策和策略(包括翻译思想);第四,为学习者提供比较系统的价值标准,也就是翻译的价值论,使他们在进行翻译批评或者撰写论文的时候有比较具体的遵循原则、比较系统的理论依据,而不仅是凭感性或者经验翻译。翻译实践应该重视翻译理论学习的策略,如果我们只满足于翻译实践,不把翻译理论学习提高到理性的层面去探究,不对翻译构成一个总体的概念,不去设想不同翻译实践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因此,不管咱们的文字功底如何到家、经验如何丰富、学识如何渊博,我们的翻译实践恐怕只能停留在感性的层面,只就是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认识到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那么,即翻译者应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随着新时代翻译理论发展的是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的分工越来越明显,理论和实践又是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翻译实践绝不能空谈理论,也不能一味实践,应该在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传授必须的理论知识和理论学习方法,使翻译者自觉地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结 语
总之,我们必须认识到,翻译实践有赖于翻译理论的指导,翻译人才的培养有赖于翻译学理论的探索和发展,同样,维吾尔翻译学科的建立也取决于翻译理论的研究。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展,建立翻译学科的呼声不断高涨,翻译理论这一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越来越突出的位置,它与翻译实务一起在翻译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终将为维吾尔翻译理论的建立起到奠基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托呼提·巴海.翻译经验漫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
[2] 艾合买提·帕萨尔.论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 阿尔帕提古丽. 汉维语言对比翻译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4] 格吉丁·阿里木. 翻译研究[M]. 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项目“新形势下维吾尔语翻译理论学习策略及意义研究”——(项目编号:Yxm20190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买哈布伯木·阿布都热合曼,(1990-),女,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2017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维吾尔语翻译研究。
【关键词】 维吾尔语翻译理论 学习策略 意义
“新形势”是新的事物发展形势,状态是中国目前不可回避的必须面对的。而当下,在“新形态”的背景下,探讨维吾尔语翻译研究及双语型人才的培养前景是很有必要的。当今中国处在新常态的发展过程中,人才对于发展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要在新的状态下看待事物本质与问题。“新形势”下用新的观点看问题,长远的眼光事物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有很大作用的,双语翻译与双语型人才培养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性更是需要我们探讨并且认真面对的。
一、维吾尔语传统翻译理论内容与缺点
纵观前人的研究成果,无论是专业著作、研究论文以及学术论文,各个学者都是从汉维双语对比的语言学角度上开展相关研究,维汉双语对比研究与维汉双语人才的培养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长治久安的跨越式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的历史意义。自新疆实施双语教育以后,社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当前的新形势对维吾尔翻译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翻译人才。“汉维翻译理论”这一课程是高校汉语专业、维吾尔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但随着本科专业课学分、课数的不断“缩水”,翻译课的课时数亦在减少,教材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知识渊博、翻译经验丰富的师资缺乏,个别校园对翻译教学不够重视等问题依然存在,就已经出版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对于维汉双语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双语语言学的对比及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上,很少集中于教学问题的探讨上和翻译人才的培养上。诸如:史震天等编著的《汉维翻译教程》(新疆人民出版社)中从翻译的各个方面以及双语翻译实践的各个角度维汉双语翻译上进行了理论性探讨,并对实践问题的解决给出了意见。校仲彝主编的《新疆的语言与文字》(新疆人民出版社)一书中对于新疆的主要使用文字进行了研究。在当今世界,翻译已经远远超出语际转换的范围,它同时成为国际与族际间进行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贸易、文化及其他方面互相交流的工具和手段。特别是通过翻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吸取经济、文化、科技等的所有有用的信息来丰富、发展、提高自己的经济、文化、科技的一种重要手段。翻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之间交流的工具,而且它又是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桥梁。当今世界文化之所以能有今天如此繁荣昌盛的局面,翻译起了巨大的作用。
二、新形势翻译理论的内容与特点
翻译学理论建立在文艺观点和科学观点之上,译学分为四个门类,即:翻译学基础理论,这部分包括一切与翻译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如语言学、哲学、文学、心理学、美学等;翻译学本体理论,这是为了区别于广义的理论,以如何认识翻译实践的性质这一问题为关键,并至少要研究五个关系:第一、与内容的关系;第二、灵活变动与准确的关系;第三、词句涵义与上下文、语境的关系;第四、异国情调与翻译腔的关系;翻译学技巧研究。从内容上看翻译学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普通翻译学、应用翻译学和特殊翻译学。从宏观上探讨翻译的性质、功能和标准以及译者的一般职责和条件等,并且从历时和共时翻译学的角度研究翻译的历史,其中不仅包括翻译的国别史和地域史,更应包括翻译的世界史。应用翻译学主要研究如何把普通翻译学和特殊译学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批评、翻译工具书的编撰和机器翻译等,从微观上对翻译的目的、功能、标准、程序和方法等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说明,以使普通译学理论和特殊译学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得到检验。刘宓庆先生把作为开放型、综合性学科的翻译学架构分为“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两个结构体系。翻译学内部系统的核心是翻译理论。他的翻译理论体系包括五个组成部分:翻译基本理论、翻译程序论、翻译方法论、翻译风格论以及翻译教学法研究。翻译基本理论是整个翻译理论的基础,由六个部分组成:基本理论模式、实质、原理、翻译思维、可译性研究以及翻译的技能意识。基本模式的内容有三条:重描写重功能和重语义。外部系统又称为翻译学的横断科学网络,分为三大领域:哲学思维、语言符号和社会文化。从以上的分析中,翻译理论概括起来有:第一、翻译的性质、原理和标准;第二、翻译的综合性、跨学科性;第三、翻译的技能意识。这是一切流动性和变异性都不能否定规范的存在。当前把外国的纯理论搬进来、学习与应用在我们的翻译研究上。同时,验证、改良、发展这些现在的翻译理论,做出质量更高的翻译作品,翻译研究以及翻译教程。
三.学习策略与意义
在翻译实践中引入翻译理论现在已经得到认可,有些人再谈“翻译无理论”,翻译理论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他们从事翻译研究有明确的目的:为翻译服务服务,同时希望他们的学习与研究翻译理论能反作用于翻译实践。译论学习需要有对翻译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应用理论,而且应用理论应该指导实践,否则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从理论上讲区别是明显的:一部分人是学习翻译理论对应,另一部分人无论相关语言是什么,翻译教学不是为了掌握语言结构和丰富语言知识,也不是为了提高文体的水平。刘宓庆认为,对学生进行翻译理论学习的目的有四:第一,培养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以强化他们对翻译的认识以及对翻译学性质的体认;第二,培养学习者的分析能力,以强化学习者对翻译主体,主体指的是翻译者、翻译客体(原语文本)、接受者(读者和社会)的性质、功能和相互关系的认识等等;第三,为学习者提供经过提升和优化的,就是说经过验证和论证过的实务处理方法和手段,最重要的是对策和策略(包括翻译思想);第四,为学习者提供比较系统的价值标准,也就是翻译的价值论,使他们在进行翻译批评或者撰写论文的时候有比较具体的遵循原则、比较系统的理论依据,而不仅是凭感性或者经验翻译。翻译实践应该重视翻译理论学习的策略,如果我们只满足于翻译实践,不把翻译理论学习提高到理性的层面去探究,不对翻译构成一个总体的概念,不去设想不同翻译实践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因此,不管咱们的文字功底如何到家、经验如何丰富、学识如何渊博,我们的翻译实践恐怕只能停留在感性的层面,只就是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认识到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那么,即翻译者应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随着新时代翻译理论发展的是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的分工越来越明显,理论和实践又是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翻译实践绝不能空谈理论,也不能一味实践,应该在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传授必须的理论知识和理论学习方法,使翻译者自觉地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结 语
总之,我们必须认识到,翻译实践有赖于翻译理论的指导,翻译人才的培养有赖于翻译学理论的探索和发展,同样,维吾尔翻译学科的建立也取决于翻译理论的研究。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展,建立翻译学科的呼声不断高涨,翻译理论这一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越来越突出的位置,它与翻译实务一起在翻译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终将为维吾尔翻译理论的建立起到奠基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托呼提·巴海.翻译经验漫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
[2] 艾合买提·帕萨尔.论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 阿尔帕提古丽. 汉维语言对比翻译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4] 格吉丁·阿里木. 翻译研究[M]. 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项目“新形势下维吾尔语翻译理论学习策略及意义研究”——(项目编号:Yxm20190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买哈布伯木·阿布都热合曼,(1990-),女,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2017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维吾尔语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