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教育部开始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作为本世纪初实施的全新的国家课程,其综合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等基本特性和要求,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史上,无论是在课程理念、教育思想,还是在内容建构、教学方式方法革新等方面,堪称史无前例。
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科目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学生生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因此本课程顺应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教育上,它起到其他学科所起不到的独特作用。如何进行本学科教学,我想应该从探讨高效课堂模式入手加强研究。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按照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品德教育类、习惯养成类、社会常识类。品德教育类又分为活动性、明理性两类,社会常识类又可分为生活社会常识、科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等四类。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构建“亲历体验型”、“讨论思辩型”、“情境模拟型”、“成果展示型”、“课本剧表演型”等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如: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它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4.“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发现知识——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本模式的操作方法
(1)创设情境 引趣激情
教师立足教材,联系实际,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充分运用故事、小品、角色扮演、多媒体等手段真实地再现某些典型的生活场景,利用情境的感染和移情作用,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和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2)发现问题 自主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同时,教师还要从学生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中提炼出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创新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力求既能引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又能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较正确的答案,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思维。
(3)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
通过合作交流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批判、修正,从而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开展探究活动时可以根据探究问题的难易度,组织多种形式的合作探究。生生间小组合作探究;师生间集体探究;“组合式”二度探究。
(4)明理强化 实践探究
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知识,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
5.“五环节”教学模式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基本特征。本学科的课型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活动型、实践体验型和综合学习型三种基本课堂形式。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这三种课型。即“情景设置、目标内化——自主合作、信息搜索——精讲点拨、知识整合——当堂训练、巩固双基——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1)情景设置、目标内化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每种课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知的环境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课即将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或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
展示目标的方法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小黑板张挂、口头表述或出示投影片和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节课采用何种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标的表述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切不可照搬教参教案上的教学目标,更要忌空、大、虚。
(2)自主合作、信息搜索
这个环节是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的课型中处理方法也大不一样。
活动型教学: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实践体验型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品德与社会课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社会即课堂,课堂即社会,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专门的时间,提供足够的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我们生活的区域和环境。如在教学《通信的种类和发展》一课时,我们要让学生亲自到邮局寄一封信,或寄一张汇款单,或在网上练习E-mail。让学生体验通信的快速发展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也就是说,凡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体验的内容,就要放开手,制定周密计划,亲自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银行、保险公司,办理一次存款、取款业务,填写一份存款单、保险单,或成立“社会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参与社区服务。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综合学习型教学:高年级教材中涉及到许多有关历史、地理、社会常识和法律常识的内容,对于这类型教学内容,要实现多种学科的整合,组织开展综合性学习。这样,根据课文内容搜集相关的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课文内容,放在前一周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则放在前几周甚至前几个月进行。收集社会信息的途径有多种,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然后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个阶段在出示教学目标后进行。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小组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部的资料要研究透彻,以便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3)精讲点拨、知识整合
这个环节是教师围绕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的理论(概念、观点、原理)进行精讲点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在感知教材的过程中搜集到的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讲在学生不会之处,二要对学生自行得出的结论要加以补充和更正,三要注重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四要发挥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节课下来,教师的单项讲述只不过几分钟的时间。
(4)当堂训练、巩固双基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训练是多种多样、而且贯穿整个课堂。此处所讲的训练是指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归纳整理信息之后,教师要针对本课所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训练习题,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一方面对学生的目标达成进行检测,具体操作如下:
1.课堂训练累计时间在20分钟左右,巩固练习(或目标检测)占用5分钟即可,确保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2.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
3.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5)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对一堂课学生参与教学情况的评价,也是对本节课知识、能力、方法的总结和概括。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强化双基、深化升华之效。此环节的操作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自我总结,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感悟或还存在的疑惑。
2、回扣学习目标,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的各项要求。
3、深化问题,设置悬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4、布置实践性作业,加深对课上所学知识理解的同时,让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目前由于缺乏品社专业任课教师,学校要提高品社(品生)教学水平就要做到定期搞教研活动,研究品德与生活(社会)有效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师更多的了解此学科的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教学体系,通过利用媒体资源,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构筑以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使教师准确达到学科的认知目标、有机挖掘学生的情感、科学指导学生的行为素养。在每次教研活动都要有收获,不走形式,同科老师之间要互相听课,评课,平时多探讨,多加强交流。从而,有效提高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质量。
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科目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学生生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因此本课程顺应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教育上,它起到其他学科所起不到的独特作用。如何进行本学科教学,我想应该从探讨高效课堂模式入手加强研究。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按照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品德教育类、习惯养成类、社会常识类。品德教育类又分为活动性、明理性两类,社会常识类又可分为生活社会常识、科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等四类。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构建“亲历体验型”、“讨论思辩型”、“情境模拟型”、“成果展示型”、“课本剧表演型”等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如: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它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4.“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发现知识——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本模式的操作方法
(1)创设情境 引趣激情
教师立足教材,联系实际,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充分运用故事、小品、角色扮演、多媒体等手段真实地再现某些典型的生活场景,利用情境的感染和移情作用,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和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2)发现问题 自主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同时,教师还要从学生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中提炼出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创新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力求既能引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又能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较正确的答案,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思维。
(3)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
通过合作交流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批判、修正,从而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开展探究活动时可以根据探究问题的难易度,组织多种形式的合作探究。生生间小组合作探究;师生间集体探究;“组合式”二度探究。
(4)明理强化 实践探究
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知识,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
5.“五环节”教学模式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基本特征。本学科的课型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活动型、实践体验型和综合学习型三种基本课堂形式。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这三种课型。即“情景设置、目标内化——自主合作、信息搜索——精讲点拨、知识整合——当堂训练、巩固双基——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1)情景设置、目标内化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每种课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知的环境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课即将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或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
展示目标的方法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小黑板张挂、口头表述或出示投影片和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节课采用何种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标的表述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切不可照搬教参教案上的教学目标,更要忌空、大、虚。
(2)自主合作、信息搜索
这个环节是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的课型中处理方法也大不一样。
活动型教学: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实践体验型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品德与社会课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社会即课堂,课堂即社会,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专门的时间,提供足够的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我们生活的区域和环境。如在教学《通信的种类和发展》一课时,我们要让学生亲自到邮局寄一封信,或寄一张汇款单,或在网上练习E-mail。让学生体验通信的快速发展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也就是说,凡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体验的内容,就要放开手,制定周密计划,亲自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银行、保险公司,办理一次存款、取款业务,填写一份存款单、保险单,或成立“社会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参与社区服务。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综合学习型教学:高年级教材中涉及到许多有关历史、地理、社会常识和法律常识的内容,对于这类型教学内容,要实现多种学科的整合,组织开展综合性学习。这样,根据课文内容搜集相关的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课文内容,放在前一周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则放在前几周甚至前几个月进行。收集社会信息的途径有多种,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然后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个阶段在出示教学目标后进行。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小组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部的资料要研究透彻,以便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3)精讲点拨、知识整合
这个环节是教师围绕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的理论(概念、观点、原理)进行精讲点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在感知教材的过程中搜集到的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讲在学生不会之处,二要对学生自行得出的结论要加以补充和更正,三要注重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四要发挥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节课下来,教师的单项讲述只不过几分钟的时间。
(4)当堂训练、巩固双基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训练是多种多样、而且贯穿整个课堂。此处所讲的训练是指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归纳整理信息之后,教师要针对本课所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训练习题,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一方面对学生的目标达成进行检测,具体操作如下:
1.课堂训练累计时间在20分钟左右,巩固练习(或目标检测)占用5分钟即可,确保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2.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
3.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5)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对一堂课学生参与教学情况的评价,也是对本节课知识、能力、方法的总结和概括。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强化双基、深化升华之效。此环节的操作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自我总结,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感悟或还存在的疑惑。
2、回扣学习目标,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的各项要求。
3、深化问题,设置悬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4、布置实践性作业,加深对课上所学知识理解的同时,让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目前由于缺乏品社专业任课教师,学校要提高品社(品生)教学水平就要做到定期搞教研活动,研究品德与生活(社会)有效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师更多的了解此学科的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教学体系,通过利用媒体资源,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构筑以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使教师准确达到学科的认知目标、有机挖掘学生的情感、科学指导学生的行为素养。在每次教研活动都要有收获,不走形式,同科老师之间要互相听课,评课,平时多探讨,多加强交流。从而,有效提高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