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排水问题是我国城市飞速发展的一大瓶颈,近年来随州市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城区面积迅猛扩张,人口向城市集中,由于降雨量增大、城区排水不畅,部分街道出现大面积积水。本文阐述了随州市城市排水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内优秀的城市排水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随州市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内涝;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在今年六、七月份连续出现的几轮强降雨过程中,随州同北京、武汉等城市一样,出现了严重的内涝。特别是2011年7月26日晚,随州城区普降暴雨,城区包括舜井大道、青年路在内的多条道路严重积水,以往鲜亮的城市在瞬间变成“水城”,交通中断、出行不便、财产损失,各种问题逐步显现。查阅往年资料发现,近年来随州内涝问题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在这篇文章中重点分析了当前随州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弊端以及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城市排水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
1 随州市城区排水现状
1.1排水系统现状
随州市城区人口48万人,建成区面积约48km2。随州自古有“三山拱卫,两水入城”之称。目前,随州市城市排水管理机构主要是排水管理处,其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城区排水排渍,排水设备设施的新建和维护管理,参与提出和制定城市排水事业近、远期规划。旧城区排水管网主要是合流制,城东新区及部分小区新建了雨、污分流管道,但部分片区最终汇入雨水干管,还是雨污合流。城区形成了一套雨污合流的排水系统,雨污水均依地形地势就近排入管道或渠沟,污水部分进入望城岗污水处理厂,雨水最终汇入瘚水、府河及涢水。
城区排水系统分为八大区域,即明珠渠排水区、花溪河排水区、护城河排水区、漅丝厂冲沟排水区、厥水以西排水区、涢水以北排水区、府河以南排水区。目前城区已建成排水沟方沟10800m,泵站8处,闸门2处,排水渠1082m,管网226176m,内河道16180m 。
随州城区排水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1)没有统一的污水处理系统,府河水质污染严重;(2)城市部分管渠排水不畅,每遇暴雨,城市积水严重,易涝点分布较多;(3)排水体制不健全,大量污水没有纳入城区污水管道系统,对排污体制及管理造成混乱。
1.2近年来内涝情况
1.2.1近期国内几大城市内涝情况
今年以来,南方多个城市相继因暴雨发生严重内涝的情况,以往鲜亮的城市在瞬间变成“水城”,交通中断、出行不便、财产损失,各种问题逐步显现,暴露了一个个看似实现了“现代化”的城市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严重落后,这也让一度埋在地下的城市排水系统问题浮出水面。
北京——暴雨致北京多处积水交通瘫痪,内涝再度拷问城市
2011年6月23日下午,北京遭遇入夏以来最强暴雨,局地降雨量超过100毫米,达到百年一遇标准。由于降雨正值交通晚高峰,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地铁部分站点停运。有网友调侃称,整个北京成为“积水潭”。
武汉——排水系统口径“落伍”
2011年6月以来,暴雨连降江城,每一次降雨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内涝在6月18日到达顶峰。《六月到武汉去看海,在武大操场游泳,坐公交冲锋舟》等多篇反映大雨导致城市内涝的帖子引来网民的“围观”。作为一座老城,武汉很早就有了地下排水系统,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这种标准已不能适应今天城市发展的需要,如管网、箱涵等排水系统的口径还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标准建的。
1.2.2近年来随州内涝情况
2010年7月17日凌晨2时左右,随州城区下起特大暴雨,大暴雨使随州城区发生内涝,城区、乡镇镇区普遍进水,有的地方交通中断。……2010年7月16日晚至17日晨,广水市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多个地区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应广大片城区被水淹没。广办东河、西河两岸全部积水,应山河两岸被水淹没,城区西部大片城区居民一楼被水淹没,居民均由驻广部队冲锋舟救出……
1.3内涝发生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内涝现象的分析,我认为城市排水系统脆弱是内涝发生的直接原因,排水系统问题又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建设和排水管网管护两方面的“历史欠账”:一方面是管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系统布局,城市排水系统不能与城市各方面发展规划配套,导致排水能力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排水管道不成系统,部分管线管径不合理,雨水管径普遍偏小,过水能力不足。在国内,排水管沟直径超过3米的几乎没有,而在一些国家,排水沟可以跑汽车。另一方面是排水管网的管护不到位,很多城市对污水排放管理不严,居民生活和餐馆污水任意排放,导致管渠淤积严重,过水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此外管网老化、排水管道被占压问题也比较普遍。
地面雨水渗透能力差也是发生城市内涝的原因之一。当前各个城市的地面都被大面积硬化,导致城市地面的渗水能力越来越差。正常情况下,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土壤会像海绵一样不断的吸收雨水并储存,专家把这一过程称为“海绵效应”。但硬化的地面就像铺在土壤这块海绵上的有机薄膜,降水只能流淌其上,而无法内部吸收,因此一旦雨量较大就容易形成城市内涝。
据初步估计,随州城区超过70%的路面被混凝土、沥青等不透水材料覆盖,雨水根本无法渗透,从而导致随州近年来内涝问题严重。
主城区人口负载严重也是城市内涝不可以忽略的另一原因。虽然很多城市已经意识到了排水问题的严重性并加大了投入,但由于城区人口基数大,排水配套设施依然无法满足人口负荷。以北京为例,从2002年到2009年,城市排水管道长度增加了3174公里,8年间增长了51.44%,同期人口增加了23.33%。但是从人均占有排水管道长度来看,2009年只有0.53米,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长度超过4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 当前国内城市排涝规范和现状
2006年,建设部发布了新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新的设计规范规定“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重现期一般采用0.5~3a,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a,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这表明国家规定的排涝标准为半年-三年一遇,重要地区要达到3年-5年一遇。 3 国内外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成功案例
赣州市素有“千年不涝”的说法,北宋官员刘彝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即福寿沟。福寿沟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同时为了防止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刘彝设计了十二个水窗,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则借下水道的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水力将水窗从外面紧闭,防止倒灌。至今,全长12.6公里的福寿沟仍承担着赣州近10万老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
巴黎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从1850年开始,巴黎人一共花了一个多世纪才修建完成,到1999年,巴黎完成了对城市污水和雨水的100%处理。巴黎下水道总长2347公里,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排水标准为五年一遇。巴黎的排水系统设有专门针对雨季塞纳河水的“涨水站”和安全阀,同时路边下水道也可以保证下大雨时的排水效果。
4 对策与建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城市内涝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并且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排水系统的改进也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借鉴成功案例,结合随州排水管网系统欠账过多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从人均占有排水管道长度来看,随州只有不到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无法满足城市的正常排水需求,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排水系统建设过程中,应该做到合理规划,排水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应相互贯通形成体系。同时,城市排水应和城市建设的其他配套设施相互协调,统筹兼顾。
第二、选择合理科学的排水体制。排水体制主要包括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合流制是将污水和雨水在一个管道中排放并处理,在城市老城区采用的比较多,这种排水体制的优点是维护费用低,污水和雨水都经过处理,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缺点是一旦发生内涝,污水会随着雨水漫出,从而带来公共安全问题。分流制是将雨水和污水分管道排放和处理。这种排水体制的优点是比较灵活、易于控制、不会带来污水溢出等问题,缺点是造价较高,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容易造成城市水体污染。现在普遍观点认为分流制优于合流制,在新城区建设中也被广泛采用,但我认为,两种体制各有利弊,老城区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合流制进行改造,保留合流制并在此基础上修建合流管渠截留管或许会比全部改成分流制的效果更好。
第三、加强理论研究和软件配套设施建设。英、美等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设计较大流域的管渠时采用基于计算机的过程线方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方法,设计专业的排水系统软件。此外,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备的降水信息系统,也有助于对排水数据进行实时跟踪,并针对特定地区采取特殊处理措施。
第四、道路建设需因地制宜,不能盲目搞地面硬化。大量的使用硬化地面,会导致地表层丧失透水功能。我认为道路建设不能片面强调外表的美观,更应该注重其整体功能。针对地面硬化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采用透水性地砖铺设;在居民区、公园等公共场所铺设的实心砖间留出一定空隙,增加路面透水性。在部分地区也可以采用德国的管理体制,即通过征收高额的雨水排放费限制地面硬化。
第五、加强排水管道管护,保障排水设施畅通卫生。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是解决内涝问题的开端,但治理重点仍在于日常工作中的维护。法国的下水道体系庞杂,但仍然保持较好的排水环境,甚至成为了巴黎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关键在于其拥有多达1300人的专业维护队伍。我认为在排水管护工作中,一方面要配备充足的专业维护人员,定期的对管道进行清理;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和宣传,严禁餐馆、洗车行等服务性行业将油污、杂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出。
5 结语
目前,随州正处在“落实工业兴市主战略,促进随州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城市排水是伴随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因此,必须理顺城市排水体制,加大建设资金保障力度,搞好配套设施建设,使城市排水系统功能完善,确保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生华.城市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王宝山,黄廷林,聂小保,等.生态绿地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0(3):11-13,17
[3]李树阁,李文凌.浅谈城市排水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5):216
[4]新华网、荆楚网、随州网、随州日报
关键词:城市内涝;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在今年六、七月份连续出现的几轮强降雨过程中,随州同北京、武汉等城市一样,出现了严重的内涝。特别是2011年7月26日晚,随州城区普降暴雨,城区包括舜井大道、青年路在内的多条道路严重积水,以往鲜亮的城市在瞬间变成“水城”,交通中断、出行不便、财产损失,各种问题逐步显现。查阅往年资料发现,近年来随州内涝问题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在这篇文章中重点分析了当前随州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弊端以及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城市排水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
1 随州市城区排水现状
1.1排水系统现状
随州市城区人口48万人,建成区面积约48km2。随州自古有“三山拱卫,两水入城”之称。目前,随州市城市排水管理机构主要是排水管理处,其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城区排水排渍,排水设备设施的新建和维护管理,参与提出和制定城市排水事业近、远期规划。旧城区排水管网主要是合流制,城东新区及部分小区新建了雨、污分流管道,但部分片区最终汇入雨水干管,还是雨污合流。城区形成了一套雨污合流的排水系统,雨污水均依地形地势就近排入管道或渠沟,污水部分进入望城岗污水处理厂,雨水最终汇入瘚水、府河及涢水。
城区排水系统分为八大区域,即明珠渠排水区、花溪河排水区、护城河排水区、漅丝厂冲沟排水区、厥水以西排水区、涢水以北排水区、府河以南排水区。目前城区已建成排水沟方沟10800m,泵站8处,闸门2处,排水渠1082m,管网226176m,内河道16180m 。
随州城区排水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1)没有统一的污水处理系统,府河水质污染严重;(2)城市部分管渠排水不畅,每遇暴雨,城市积水严重,易涝点分布较多;(3)排水体制不健全,大量污水没有纳入城区污水管道系统,对排污体制及管理造成混乱。
1.2近年来内涝情况
1.2.1近期国内几大城市内涝情况
今年以来,南方多个城市相继因暴雨发生严重内涝的情况,以往鲜亮的城市在瞬间变成“水城”,交通中断、出行不便、财产损失,各种问题逐步显现,暴露了一个个看似实现了“现代化”的城市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严重落后,这也让一度埋在地下的城市排水系统问题浮出水面。
北京——暴雨致北京多处积水交通瘫痪,内涝再度拷问城市
2011年6月23日下午,北京遭遇入夏以来最强暴雨,局地降雨量超过100毫米,达到百年一遇标准。由于降雨正值交通晚高峰,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地铁部分站点停运。有网友调侃称,整个北京成为“积水潭”。
武汉——排水系统口径“落伍”
2011年6月以来,暴雨连降江城,每一次降雨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内涝在6月18日到达顶峰。《六月到武汉去看海,在武大操场游泳,坐公交冲锋舟》等多篇反映大雨导致城市内涝的帖子引来网民的“围观”。作为一座老城,武汉很早就有了地下排水系统,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这种标准已不能适应今天城市发展的需要,如管网、箱涵等排水系统的口径还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标准建的。
1.2.2近年来随州内涝情况
2010年7月17日凌晨2时左右,随州城区下起特大暴雨,大暴雨使随州城区发生内涝,城区、乡镇镇区普遍进水,有的地方交通中断。……2010年7月16日晚至17日晨,广水市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多个地区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应广大片城区被水淹没。广办东河、西河两岸全部积水,应山河两岸被水淹没,城区西部大片城区居民一楼被水淹没,居民均由驻广部队冲锋舟救出……
1.3内涝发生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内涝现象的分析,我认为城市排水系统脆弱是内涝发生的直接原因,排水系统问题又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建设和排水管网管护两方面的“历史欠账”:一方面是管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系统布局,城市排水系统不能与城市各方面发展规划配套,导致排水能力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排水管道不成系统,部分管线管径不合理,雨水管径普遍偏小,过水能力不足。在国内,排水管沟直径超过3米的几乎没有,而在一些国家,排水沟可以跑汽车。另一方面是排水管网的管护不到位,很多城市对污水排放管理不严,居民生活和餐馆污水任意排放,导致管渠淤积严重,过水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此外管网老化、排水管道被占压问题也比较普遍。
地面雨水渗透能力差也是发生城市内涝的原因之一。当前各个城市的地面都被大面积硬化,导致城市地面的渗水能力越来越差。正常情况下,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土壤会像海绵一样不断的吸收雨水并储存,专家把这一过程称为“海绵效应”。但硬化的地面就像铺在土壤这块海绵上的有机薄膜,降水只能流淌其上,而无法内部吸收,因此一旦雨量较大就容易形成城市内涝。
据初步估计,随州城区超过70%的路面被混凝土、沥青等不透水材料覆盖,雨水根本无法渗透,从而导致随州近年来内涝问题严重。
主城区人口负载严重也是城市内涝不可以忽略的另一原因。虽然很多城市已经意识到了排水问题的严重性并加大了投入,但由于城区人口基数大,排水配套设施依然无法满足人口负荷。以北京为例,从2002年到2009年,城市排水管道长度增加了3174公里,8年间增长了51.44%,同期人口增加了23.33%。但是从人均占有排水管道长度来看,2009年只有0.53米,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长度超过4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 当前国内城市排涝规范和现状
2006年,建设部发布了新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新的设计规范规定“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重现期一般采用0.5~3a,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a,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这表明国家规定的排涝标准为半年-三年一遇,重要地区要达到3年-5年一遇。 3 国内外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成功案例
赣州市素有“千年不涝”的说法,北宋官员刘彝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即福寿沟。福寿沟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同时为了防止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刘彝设计了十二个水窗,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则借下水道的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水力将水窗从外面紧闭,防止倒灌。至今,全长12.6公里的福寿沟仍承担着赣州近10万老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
巴黎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从1850年开始,巴黎人一共花了一个多世纪才修建完成,到1999年,巴黎完成了对城市污水和雨水的100%处理。巴黎下水道总长2347公里,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排水标准为五年一遇。巴黎的排水系统设有专门针对雨季塞纳河水的“涨水站”和安全阀,同时路边下水道也可以保证下大雨时的排水效果。
4 对策与建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城市内涝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并且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排水系统的改进也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借鉴成功案例,结合随州排水管网系统欠账过多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从人均占有排水管道长度来看,随州只有不到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无法满足城市的正常排水需求,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排水系统建设过程中,应该做到合理规划,排水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应相互贯通形成体系。同时,城市排水应和城市建设的其他配套设施相互协调,统筹兼顾。
第二、选择合理科学的排水体制。排水体制主要包括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合流制是将污水和雨水在一个管道中排放并处理,在城市老城区采用的比较多,这种排水体制的优点是维护费用低,污水和雨水都经过处理,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缺点是一旦发生内涝,污水会随着雨水漫出,从而带来公共安全问题。分流制是将雨水和污水分管道排放和处理。这种排水体制的优点是比较灵活、易于控制、不会带来污水溢出等问题,缺点是造价较高,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容易造成城市水体污染。现在普遍观点认为分流制优于合流制,在新城区建设中也被广泛采用,但我认为,两种体制各有利弊,老城区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合流制进行改造,保留合流制并在此基础上修建合流管渠截留管或许会比全部改成分流制的效果更好。
第三、加强理论研究和软件配套设施建设。英、美等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设计较大流域的管渠时采用基于计算机的过程线方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方法,设计专业的排水系统软件。此外,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备的降水信息系统,也有助于对排水数据进行实时跟踪,并针对特定地区采取特殊处理措施。
第四、道路建设需因地制宜,不能盲目搞地面硬化。大量的使用硬化地面,会导致地表层丧失透水功能。我认为道路建设不能片面强调外表的美观,更应该注重其整体功能。针对地面硬化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采用透水性地砖铺设;在居民区、公园等公共场所铺设的实心砖间留出一定空隙,增加路面透水性。在部分地区也可以采用德国的管理体制,即通过征收高额的雨水排放费限制地面硬化。
第五、加强排水管道管护,保障排水设施畅通卫生。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是解决内涝问题的开端,但治理重点仍在于日常工作中的维护。法国的下水道体系庞杂,但仍然保持较好的排水环境,甚至成为了巴黎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关键在于其拥有多达1300人的专业维护队伍。我认为在排水管护工作中,一方面要配备充足的专业维护人员,定期的对管道进行清理;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和宣传,严禁餐馆、洗车行等服务性行业将油污、杂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出。
5 结语
目前,随州正处在“落实工业兴市主战略,促进随州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城市排水是伴随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因此,必须理顺城市排水体制,加大建设资金保障力度,搞好配套设施建设,使城市排水系统功能完善,确保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生华.城市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王宝山,黄廷林,聂小保,等.生态绿地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0(3):11-13,17
[3]李树阁,李文凌.浅谈城市排水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5):216
[4]新华网、荆楚网、随州网、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