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八里桥之战”,清军将领僧格林沁指挥3万多清军精锐骑兵对阵法军将领孟托班指挥的1万英法联军。激战中,主要装备刀矛弓箭等冷兵器的清軍器不如人,在装备火枪大炮等热兵器的英法联军面前不堪一击。惨败的清军最终伤亡过半。而英法联军仅阵亡12人。回国后的法军将领孟托班受到了英雄般的追捧,不但当上了参议员,还被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封为“八里桥伯爵”。
与此同时。清军的另一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湘军,其兵器装备水平又如何呢?
除了史料记载,有些湘军将领的诗文著述中也对当时的兵器装备有所涉及,能从中一窥当时湘军的兵器装备水平——因为湘军将领大多是读书人,像曾国藩、胡林翼等均属进士,左宗棠、郭嵩焘等皆为举人,彭玉麟、李续宾等则是秀才。这些投笔从戎的文人大多著述颇丰,其中不乏战争和兵器的记录。
举人出身的唐训方(湖南常宁人,曾任安徽巡抚、署理湖北巡抚),不但工诗文,而且善丹青,其留下的《从征十六图》中有一幅《上马袖书》图,图中的湘军将领骑马行军时仍手不释卷,体现了书生带兵的湘军精魂,同时还可见湘军的兵器装备主要是刀矛弓箭,火枪极少,充分反映出受国力和工业水平的制约,湘军当时只能混装冷热兵器的无奈现实。可见,湘军的兵器装备水平并不优于僧格林沁的精锐骑兵。
唐训方在诗作《赠鲍镇军春霆》中,不仅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湘军名将鲍超的英勇形象,还记录了当时运用的兵器装秘情况:
“镇军崛然起乡里,目光如电气如虹。樊口水面贼舟列,冲冠一怒髭如铁。手执长矛挽贼船。雷飞巨炮扫鲸穴。小池新城称伪县,矢石交攻如驰电。镇军神武奋莫当,身被重伤犹酣战。”
很长一段时间里,唐训方与鲍超都在胡林翼麾下并肩作战,唐军称“训字营”,鲍军称“霆字营”,但“霆字营”更加勇猛善战,包括太平天国悍将陈玉成都佩服至极,不敢轻视。从诗中可见,战斗中既用了热兵器“巨炮”,亦用了冷兵器“矢石”,而主人公、湘军猛将鲍超竞然仍在用冷兵器长矛——这可能源于湘军当时面临的主要对手是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军,毕竟农民起义军兵器装备水平不高,亦是冷兵器为主,热兵器为辅。“身被重伤”仍“手执长矛”奋战不止,既展示了鲍超的高超武功,也表现了鲍超的勇猛无畏。假设换作是“手执火枪”,恐怕鲍超在世人心目中的名将形象将大打折扣。
据岳麓书社《湘军史》记载,到咸丰三年(1853),曾国藩训练的湘军人员装备体系基本定型,其陆师参照明代“戚家军”编制,以营为独立战斗单位,每营战斗员为450人,非战斗员250人左右,每营官兵总数应为700人左右。营下设4哨(“戚家军”在哨下还设有小哨),每哨火器与刀矛各半,即抬枪与小枪各2队共4队,刀矛4队。除抬枪每队正勇12名外,其余小枪与刀矛每队正勇10名。营直辖亲兵6队,其中劈山炮2队,小枪1队,刀矛3队。可看出陆军武器主要有:劈山炮、抬枪、小枪、刀、矛。
而湘军水师在咸丰三年冬已有“各式炮船240艘,湘潭4营,衡州6营。营制如下:每营炮船21艘……每营合计425人。水师炮船。长龙头炮2尊,重800~1000斤,边炮4尊,各重700~800斤,梢炮1尊,重600~700斤,腰炮转珠2尊,重40~50斤。各船均配备洋枪、鸟枪及刀矛等若干,以备近战”。
由此可见,当时湘军既装备有冷兵器刀矛,亦装备有火炮、洋枪、鸟枪等热兵器。其中陆师差不多冷、热兵器各半,水师则几乎以热兵器火炮为主,可见湘军水师战斗力强还是有这个物质基础为前提的。
火炮、枪支等热兵器的大量运用,自然对火药、炮弹、子弹的后勤需求极大。《曾国藩未刊往来函稿》(湘军史料丛刊)一书中,就收录了唐训方当年写给曾国藩的一封求援信,唐在信中急切呼唤火器弹药补给:
“训方即于十一日回营,嘱令暂为坚守。惟蒙、寿两处贼若分窜,皆可远扰我军之后,殊难抽拨。现在粮食如能到齐,尚支两月,惟军装、子药俱形缺乏,恳祈吾师速饬何镇绍彩来临,并拨火药二万斤,大小炮子二万斤,火绳万盘,以利进攻……”
这封信收于同治二年(1863)六月十八日,所述场景应处在安徽叛军苗沛霖围攻蒙城的危难之际,唐训方此时需要补给的已主要是火器弹药了,估计此时湘军的热兵器装备水平已有较大提升。
在唐训方的诗作中,还多次提及“欃(chan)枪”,这又是种什么武器呢?
其实,唐的诗作《舟过金陵有感》中的“橇枪尽扫无氛埃,直抵黄龙快举杯”,以及诗作《营次弥陀镇宿河干草堂不寐有感(时李迪庵三河失利未知下落)》中的“何日扫橇枪,言归课耕读”,所提的“橇枪”并非武器,其与任何枪械无关,“橇”乃彗星别名。古人视彗星不吉,谓为“扫把星”。亦暗指妖魔鬼怪。唐训方此“橇枪”实际上指的是太平天国义军,由此可见他对太平天国是何等的恨之入骨。
(责任编辑:叶筱)
与此同时。清军的另一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湘军,其兵器装备水平又如何呢?
除了史料记载,有些湘军将领的诗文著述中也对当时的兵器装备有所涉及,能从中一窥当时湘军的兵器装备水平——因为湘军将领大多是读书人,像曾国藩、胡林翼等均属进士,左宗棠、郭嵩焘等皆为举人,彭玉麟、李续宾等则是秀才。这些投笔从戎的文人大多著述颇丰,其中不乏战争和兵器的记录。
举人出身的唐训方(湖南常宁人,曾任安徽巡抚、署理湖北巡抚),不但工诗文,而且善丹青,其留下的《从征十六图》中有一幅《上马袖书》图,图中的湘军将领骑马行军时仍手不释卷,体现了书生带兵的湘军精魂,同时还可见湘军的兵器装备主要是刀矛弓箭,火枪极少,充分反映出受国力和工业水平的制约,湘军当时只能混装冷热兵器的无奈现实。可见,湘军的兵器装备水平并不优于僧格林沁的精锐骑兵。
唐训方在诗作《赠鲍镇军春霆》中,不仅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湘军名将鲍超的英勇形象,还记录了当时运用的兵器装秘情况:
“镇军崛然起乡里,目光如电气如虹。樊口水面贼舟列,冲冠一怒髭如铁。手执长矛挽贼船。雷飞巨炮扫鲸穴。小池新城称伪县,矢石交攻如驰电。镇军神武奋莫当,身被重伤犹酣战。”
很长一段时间里,唐训方与鲍超都在胡林翼麾下并肩作战,唐军称“训字营”,鲍军称“霆字营”,但“霆字营”更加勇猛善战,包括太平天国悍将陈玉成都佩服至极,不敢轻视。从诗中可见,战斗中既用了热兵器“巨炮”,亦用了冷兵器“矢石”,而主人公、湘军猛将鲍超竞然仍在用冷兵器长矛——这可能源于湘军当时面临的主要对手是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军,毕竟农民起义军兵器装备水平不高,亦是冷兵器为主,热兵器为辅。“身被重伤”仍“手执长矛”奋战不止,既展示了鲍超的高超武功,也表现了鲍超的勇猛无畏。假设换作是“手执火枪”,恐怕鲍超在世人心目中的名将形象将大打折扣。
据岳麓书社《湘军史》记载,到咸丰三年(1853),曾国藩训练的湘军人员装备体系基本定型,其陆师参照明代“戚家军”编制,以营为独立战斗单位,每营战斗员为450人,非战斗员250人左右,每营官兵总数应为700人左右。营下设4哨(“戚家军”在哨下还设有小哨),每哨火器与刀矛各半,即抬枪与小枪各2队共4队,刀矛4队。除抬枪每队正勇12名外,其余小枪与刀矛每队正勇10名。营直辖亲兵6队,其中劈山炮2队,小枪1队,刀矛3队。可看出陆军武器主要有:劈山炮、抬枪、小枪、刀、矛。
而湘军水师在咸丰三年冬已有“各式炮船240艘,湘潭4营,衡州6营。营制如下:每营炮船21艘……每营合计425人。水师炮船。长龙头炮2尊,重800~1000斤,边炮4尊,各重700~800斤,梢炮1尊,重600~700斤,腰炮转珠2尊,重40~50斤。各船均配备洋枪、鸟枪及刀矛等若干,以备近战”。
由此可见,当时湘军既装备有冷兵器刀矛,亦装备有火炮、洋枪、鸟枪等热兵器。其中陆师差不多冷、热兵器各半,水师则几乎以热兵器火炮为主,可见湘军水师战斗力强还是有这个物质基础为前提的。
火炮、枪支等热兵器的大量运用,自然对火药、炮弹、子弹的后勤需求极大。《曾国藩未刊往来函稿》(湘军史料丛刊)一书中,就收录了唐训方当年写给曾国藩的一封求援信,唐在信中急切呼唤火器弹药补给:
“训方即于十一日回营,嘱令暂为坚守。惟蒙、寿两处贼若分窜,皆可远扰我军之后,殊难抽拨。现在粮食如能到齐,尚支两月,惟军装、子药俱形缺乏,恳祈吾师速饬何镇绍彩来临,并拨火药二万斤,大小炮子二万斤,火绳万盘,以利进攻……”
这封信收于同治二年(1863)六月十八日,所述场景应处在安徽叛军苗沛霖围攻蒙城的危难之际,唐训方此时需要补给的已主要是火器弹药了,估计此时湘军的热兵器装备水平已有较大提升。
在唐训方的诗作中,还多次提及“欃(chan)枪”,这又是种什么武器呢?
其实,唐的诗作《舟过金陵有感》中的“橇枪尽扫无氛埃,直抵黄龙快举杯”,以及诗作《营次弥陀镇宿河干草堂不寐有感(时李迪庵三河失利未知下落)》中的“何日扫橇枪,言归课耕读”,所提的“橇枪”并非武器,其与任何枪械无关,“橇”乃彗星别名。古人视彗星不吉,谓为“扫把星”。亦暗指妖魔鬼怪。唐训方此“橇枪”实际上指的是太平天国义军,由此可见他对太平天国是何等的恨之入骨。
(责任编辑:叶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