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全市面积2987平方公里,国境线长68.23公里,是古代著名“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素有“滇西边陲第一镇”之称。这里居住着汉、傣、景颇、傈僳、阿昌、德昂等众多民族。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了芒市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地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全市面积2987平方公里,国境线长68.23公里,是古代著名“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素有“滇西边陲第一镇”之称。这里居住着汉、傣、景颇、傈僳、阿昌、德昂等众多民族。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了芒市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地位。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产业链的不断升级,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岗位需求之间的匹配度越来越小,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学术人力资源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力量,在信息化时代里展示出新特质。为了提升新时代高校学术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文章通过个案分析,探究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学术人力资源的现状,凝练出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激励与考核并重、教学与科研并行、学习与指导并存的管理策略,有助于保证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革命”。
1922年5月11日,当约瑟夫·洛克兴致勃勃地进入丽江城时,眼前的一切让他有些失望。“一片土砌的小房子,还有一个集市,如此而已。”在《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一书中,他写下了与古城“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印象。然而,这个美籍奥地利人当时绝对不会想到,在接下来的27年里,他会在丽江度过大部分的光阴。洛克以丽江玉湖雪嵩村为基地,采集了大量动植物标本,拍摄了上千幅照片,翻译了上百本东巴文经书,成为最早向世界系统介绍纳西族文化的西方人。
从历史上看,丽江古城是个典型的不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创家园的边城。据历史学家研究,在明代以前,云南人口以少数民族占大多数;明朝实行军屯制度,大量汉族士兵携带家属来到云南,于是很多居住在平坝地区的少数民族逐渐与汉族交融,汉族人口慢慢超过少数民族人口。在云南原住民和汉族移民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深的明清两代,丽江也以一种神秘的力量,吸纳着无数来到这里的汉族和其他民族的移民,逐渐走向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之路。
民办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可靠人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则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助推力。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出现了发展的瓶颈,本文旨在对这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索出有效的模式,以期助推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有之义。本文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廓清现有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课程思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提出课程思政视角下“学知到学会”“判断到选择”“认知到认同”“小我到大爱”四个维度的引领路径,以期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裨益。
2018年7月15日,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展演舞台上,来自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的三丫兄弟演唱组合(以下简称“三丫兄弟”),用一首哈尼族歌曲《哈尼》征服了现场观众。三丫兄弟成立于2013年,组合成员是大丫王跨云、二丫罗进林、三丫马文华。三个肤色黝黑的哈尼族小伙子,各自擅长不同的乐器,声音也各具魅力,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天籁般的自然和音。
本文简要阐述思政工作视域下创新新时代高校资助的现实意义,探索在思政工作视域下,促进新时代高校资助创新发展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以实现高校资助有效创新,推进思政工作与高校资助协同发展为目的,分别为其提供三点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昆明市官渡区金马街道东华路社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昆明市主城区内最早的商品房小区之一。作为无物业管理的开放式老旧小区,居民的大小事情几乎全部交由社区处理,一段时期内,东华路社区“四多一少”问题(即老龄人口多、流动人口多、低保人口多、问题诉求多,愿意交纳物业管理费的住户少)较为突出。
云南跨境民族地区教育关系到云南省整体教育水平,高校跨文化教育发展关系到高教发展进程,分析云南跨境民族地区高校跨文化教育发展状况,学校存在课程资源零散、教师教学压力大任务重和学生文化知识断层等问题,解决好跨境民族地区跨文化教育问题,利于维护我国边境地区安全稳定,让不同国籍学生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交流学习,促进教育国际化和现代化。
高职院校需时刻抵御错误思潮、偏激言论对学生的思想侵蚀与误导,构筑一个坚固的育人“防火强”,即注重优化顶层设计,切实发挥协同育人的合力;做好教育对象意识形态引导,弥合协同育人张力;动态的整合教育资源,最大程度发挥育人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