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头脑风暴法”在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um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脑风暴法能够使群体增强竞争意识、各抒己见,还能充分利用别人的设想来触发自己灵感的火花,建构成一个新的设想。在教学中,我们尝试应用头脑风暴法的有关原理,着力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高质量的问题的能力。首先,选择头脑风暴点;其次,形成头脑风暴小组;再次,组织头脑风暴,讨论要注意创设好质疑的氛围,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传授提问的方法,要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来寻找全面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头脑风暴兴趣群体灵感效果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又译智力激励法,是指通过一种特殊的“会议”形式,使参加人员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互相启发,为解决问题提供出一系列创造性设想的创造方法。它是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方法之一,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发明的,以后各国的创造家又根据具体情况对此法进行了修改,发展了许多种头脑风暴法,如默写式头脑风暴法、卡片式头脑风暴法等。
  头脑风暴法的实施原则是:
  1.不得批评原则
  与会者不得批评别人的想法,否则会使发言者设法去维护他的想法,而不去关心观念的产生。一种观念的产生还可能会引发另外的想法,批评就可能扼杀许多新观念。
  2.自由畅想原则
  奥斯本认为,人们容易保持沉默,这就限制了思维的展开。鼓励与会者畅所欲言,让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非常荒诞的想法。这样会减少他们头脑中的内部评价。
  3.以量求质原则
  以量为主,量中求质。
  4.综合改善原则
  与会者不仅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改进他人的观点,把别人的想法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新观念。
  头脑风暴法能够使群体增强竞争意识,受到热情感染;能够使大家各抒己见;每个人还能充分利用别人的设想来触发自己灵感的火花,或把几个人的想法综合改造,建构成一个新的设想。
  在教学中,我们尝试应用头脑风暴法的有关原理和原则,着力培养学生提问题,尤其是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的能力。课后我们通常布置一些任务,要求每一个学生在课外进行思考,寻找疑源,在下一次课堂上提出来。其基本步骤主要是:
  首先,选择议题确定头脑风暴点。课堂教学中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头脑风暴法能够帮助解决一些要求探索、设想的问题,而不被用来解决那些事先提供选项仅需判断的问题,也不能为仅需二三个不同解决方法的问题而组织这种活动。所以,教师选题时不能太随意,而是必须在众多问题中选择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作为讨论的中心。
  其次,形成头脑风暴小组。奥斯本经过多年的实践,得出结论:参加头脑风暴讨论的人数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人多了可能造成抢着发言、无法尽言的难以控制的局面,人太少又达不到思维“共振”的效果。所以,一般限定在5~12人之间。但是不同的班有不同的特点,不可一概而论,可以由教师灵活掌握。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参考班内学生的自然分组,兼顾特别调皮的学生或控制能力强的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控,形成头脑风暴小组。各小组负责人的选择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可压住阵脚,能严格执行讨论规程;二是了解头脑风暴法的程序与规则,并能严格遵守这些规则。
  再次,组织头脑风暴讨论。头脑风暴讨论不可能得出最后的方案,但是能得到许多设想,其中有一些是极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些需要经过修改和整合,也有一些是不合实际的。教师以及学生们可以从中选择最佳方案,这样不仅有利于更进一步地解放学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整个教学中教师作为“真正的”指导者,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中学生“好胜”,希望自己能超过别人;他们也“好新”,喜欢讨论新问题,追求新的表达方式。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巧妙运用头脑风暴法来组织一定数量的人发言,针对同一问题,让这些人集体思考、集体设想,学生从别人发言中得到新的启示,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法。学生对这种方式很感兴趣,因为它是以集体活动为主,课堂气氛自由开放,互相激励或启发,不同的灵感可以发生碰撞,引发更多富有创意的思想火花,启迪自己产生设想,同时又以自己提出的设想激发别人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形成良性循环。很多学生在这种集体思维的环境中受益不少,连学困生也慢慢地学会从别人的讲话中悟出构思的方法,效果较好,有利于开发集体的创造力。
  运用头脑风暴法,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创设好质疑的氛围。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先是要使学生具有积极探索的态度和猜想、发现的欲望。在教学中要设法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经常地启发学生去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逐步养成求知、好问的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对于身边出现的新问题,要敢于探索、敢于质疑,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才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第二,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一定的知识是问题产生和提出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缺少相应的知识经验和背景,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较贫乏,觉得无疑可寻,无疑可问。因此,要使学生能多提出问题,必须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可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作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提高观察能力。一般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也可以由观察大量的现象引起,学生通过观察学习,会发现许多和原有的知识经验不一致或相矛盾的现象,这样就容易产生问题。
  第三,传授提问的方法。要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习多角度提问题、看问题的方法。如提问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验证某一方面的理论或为已有的理论寻找实际依据;变结论性知识为探索性问题;对学习中出现某种矛盾的结果进行探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预测某一方面的发展等。看问题时,也可从多角度加以思考。
  总之,头脑风暴法虽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小组中若有控制欲和表现欲强的成员,常会影响他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和方向。又如,富于创造性的人有的更喜欢独思,有的则需要特定的地方与条件才能有效地思考。因此,此法的运用要建立在充分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在教学中还要不断提高认识,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实验活动,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其他文献
互联网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上网的研
浅池藕秸秆栽培产量高,易采收,省水、省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藕4000公斤,较一般浅池藕增产30%以上。    一、选择适宜品种  种藕要选择藕粗而圆、表皮白色、肉质脆嫩、味甜、品质好、产量高的早熟品种,如“鄂莲4号”、“鄂莲5号”、“济南白莲藕”等。    二、建藕池  1.选址备料。藕池要选在阳光充足、没有树木荫蔽的村头荒地、荒宅、废旧坑塘、低洼废弃地等处。建667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初中英语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英语教学作为初中教学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对整个初中教育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
[摘要]通过认真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榜样起到教师的示范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挖掘音乐自身美的内涵,优化课堂教学等方法,系统地阐述了素质教育如何融入音乐教学中。  [关键词]素质教育 音乐教学 学习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它是教育活动中一项具有形象性、新颖、活泼,有浓郁的情感色彩的活动。它能吸引学生、振奋学生并扣击他们的心弦,使学生在欣赏、认
在葡萄上合理施用稀土微肥,能刺激植株生长,促进扦插幼苗生根和根的伸长,增强根系活力,从而达到增加座果率、提高产量的目的。此外,施用稀土还可改善葡萄品质,增加果实维生素含量和
随着经济国际化的演变,英语成为当前学生就业的时候一项重要的技能,英语水平的提高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使得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