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密”遇上“意外”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经常会站出来说“我们应该每5年做一个生活规划”,还有人会说“我就喜欢车到山前必有路,这种方式很适合我”。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不好去判断孰优孰劣。但是我们都遇到过长期规划与突然的机遇之间的抉择关口,从分析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可以学会另一种更明智的平衡二者关系的方法,这甚至可以帮你找到真正热爱的工作。


  人人都期待的职业开局莫过于——在刚踏入社会时就能明白,对你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激励你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但以现代人的经验看,这样的理想要实现起来困难重重。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是世界一流的管理学家,《创新者的窘境》和《创新者的解答》两本著作堪称经典。他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过程中体悟到相似的人生:人们很难一开始就做对,成功也不是依靠这个来实现的。相反,成功取决于不断的试验,直到你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为止。通常只有少数幸运的企业和人,在一开始就能找到最终将其引向成功的战略。
  在人生和职业生涯中,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都是在周密战略和意外战略间做出决定,不断行驶在前进的道路上的。没有哪个方法一经提出就更好或更糟,而是要根据你走到哪个阶段来确定。明白了这一点——懂得战略是由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因素构成,并且明白环境会告诉你哪种方法最好——才能让你更好地从不断向你呈现的各种机会中做出选择。
  “周密战略”往往都源于“应急战略”
  我们都有自己的职业计划,与此同时,我们既会面临机遇,也会碰到威胁,机遇和威胁会让我们措手不及。那我们该怎样分配自己的资源呢?比如怎样分配时间、才能和精力,也就是说我们如何为生活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战略呢?有时这一战略非常接近我们的意愿,但是,当我们真正付诸实际行动时,得到的结果却往往与初衷大相径庭。
  战略管理的艺术并不是简单抑制最初并没有包含在计划内的部分。在那些我们没有预料到的机遇和威胁中,几乎总有更好的选择,比我们当初的计划还要好,所以我们需要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然后再去管理和丰富我们的资源。
  这个管理过程可能很有挑战性,难以掌控,但是几乎所有公司都是通过这个过程获得制胜战略的。沃尔玛就是另一个很好的例子。
  面对机遇如何做出最佳选择
  有多少年轻人认为应该制订职业规划以及未来5年的生活规划呢?事实上,凡是卓有成就的人都会给自己施加压力这样做。
  我们通常在周密战略和意外战略间做出决定,不断行驶在前进的道路上的。两种战略方法都在努力赢得我们的心,想成为我们真正采用的战略。
  如果你已经找到一种事业出路,既能为你提供先决条件的基础因素,又能提供动力因素,就适合做周密战略。你的目标要清晰,并且能根据现有经历知道是否值得为之奋斗。不要担心以后需根据意外机会做出调整,而要把心思放在如何最好地实现你精心制订的目标上。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这样的职业,你就要像新成立的公司一样找出路,此时需要有应急战略。也就是说如果你处于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另外一种生活体验,并随着从每次经历中学到的东西做出相应的调整,再很快进入下一轮体验中。不断经历这个过程,直到你的战略开始运转。
  随着职业经历的积累,你会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领域,并且能够在这个领域做得很出色。但是,如果你以为只要坐在象牙塔里,把问题从头到尾仔细地考虑一遍,有一天答案就会突然跳出来,那等待你的只会是失败。
  几乎所有战略都是周密战略和意外机遇结合的产物,关键是要走出去,并行动起来,一直到你明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兴趣和重点放在哪里。当你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就应该立即将应急战略转化成周密战略。
  “发现-驱动计划”能帮你做出最佳选择
  “我随时会敞开大门,拥抱机会。”当然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相比之下,要知道自己真正应该追求哪种战略就难得多了。
  理想的情况是,你不需要读完医学院才发现不想做医生,那要怎么做才能知道哪个机会最适合你呢?
  有个工具可以帮助你测试你的周密战略或应急战略是不是卓有成效。这个被称为“发现—驱动计划”的工具要求你说出需要得到验证的假设条件,效果则是“哪些假设条件需要得到验证,才能说明这个战略有效”。
  就像听起来那样简单,很少有公司会通过问这个问题来考虑是否需要追求新的发展机会,他们往往从一开始就在无意中铺设了失败的平台——他们会根据最初设想的以为会发生的情况,做出是否继续投资的决定,但是他们从没有测试过这个最初的设想是否行得通。因此,他们会发现自己沿着这个路线走得很远,他们调整自己的设想和假设以适应真正发生的情况,而不知道在还没有走得太远前做合适的选择并进行测试。
  在接受一项工作之前
  你也可以用上述这种规划帮你考虑工作上的问题。我们都想事业成功、有职业幸福感,却总是在走得太远后才意识到做出的选择达不到自己期望的结果,这个工具就能帮你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从事某项工作前,仔细地列出还有哪些事是需要别人来澄清或提供的,以便能完全达到预期,问问自己:“要成功完成这项任务,先要验证哪些假设条件是真实的?”把这些假设条件列出来,想想它们是不是可控的。通常的情况是,许多要验证真实性的最重要的假设条件都与其他人有关。
  同样,明白下面这一点也很重要:能帮你做这些关键事情的人是不是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你呢?换句话说,是不是因为要帮助你成功完成这项工作,先要假设这些人都是无私的呢?同样重要的是,问问你自己,哪些假设条件需要被验证是真实的,你才会对做出的选择感到满意?你做决策是根据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动因?为什么你认为这会是自己喜欢做的呢?你有什么证据来证明吗?   在每次考虑更换职业时,你要先想想:需要被证实的最重要的假设条件是什么,要怎样才能对这些假设是否有效进行不昂贵的、快速的测试,从而确保你前面走的是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发现—驱动计划”能够帮助你完成这些工作。
  一旦你懂得应急战略和周密战略的概念,就会明白:想寻找事业中真正起作用的方法,帮你清楚地预见未来,简直是在浪费时间,因为它有可能会使你关上心门,把偶然机遇拒之门外。当你仍在为事业做考虑时,应该让生活范围大大拓宽,应该依靠自身所处的特定环境,准备好为各种机会做试验,从而为找到支点做好准备,然后继续调整战略,直到找到既能满足基础因素,又能给你动力的事业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对自己诚实——这看起来确实有点困难,也许你很难做改变,认为坚持按已知的情况实施似乎更容易。这种想法会很危险,因为你只是在拖延时间。或许几年后的某天早晨醒来,你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辈子我究竟想做些什么呢?”
  沃尔玛“被迫”找到辉煌战略
  如今很多人都认为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他们以为他成立公司时就有了改变世界零售业的计划,但事实并非如此。
  最初沃尔顿想在孟菲斯市开第二家店,因为他认为大一点的城市就要开大一点的店,但最终因为两个原因,他选择了在另一个小得多的城镇——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开店。据传,一是他的妻子明确地告诉他不会搬去孟菲斯市;二是他自己也意识到把第二家店开在第一家店附近,更方便分摊运费和送货费,也可以利用其他后勤服务。最后,这件事教会了他如何制订一个辉煌的战略,那就是只在小城镇开大店——抢占市场优先购买权,让其他折价销售的零售商无法与他竞争。
  克里斯坦森的坎坷职业路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曾经从事过三种职业:先是做顾问,然后是企业家和管理者,现在是学者。读大一时,他非常热爱《华尔街日报》,就想成为这家报社的编辑——这是他的周密战略,认为自己如果懂经济或是商业的话,可以从成千上万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于是他在大学期间选择去杨百翰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经济学,后来再到哈佛大学读MBA。
  读MBA第一年,克里斯坦森向华尔街日报社申请了暑期职位,但没有收到任何回复,他备受打击。此时有个去咨询公司实习的机会出现,当时,他穷困潦倒,决定接受这份工作,心想可以从中积累经验,到时再离开咨询公司,去日报社开始职业生涯,这是他的应急战略。
  不幸的是,在经过深思熟虑计划要去日报社做编辑时,他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顾问工作。毕业5年后,正当他决定是时候开始做个真正的编辑时,一个朋友敲开家门,请他一起创办公司。想到可以自己做生意,面对的前景正是过去这几年帮客户解决过的挑战时,他兴奋地几乎是跳起来抓住机会的。当时想,“如果告诉华尔街日报社的编辑,我已经切切实实地创办并经营了自己的公司,那么我对他们来说将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公司在1987年的股市黑色星期一后迅速贬值,在他被解雇还不到一星期,一位教授破格召唤37岁的他入学攻读博士学位。应急战略再一次占据优势,阻止克里斯坦森走向当初的周密战略之路。
  尽管是通过应急之门进入学术领域的,但是他内心深处认为,有必要将这条新开拓的道路变成自己的周密战略。为了在这个领域获得成功,他意识到自己需要真正把重点放在这方面,当明白了对自己而言什么最重要的时候,就这么去做了。
  反面案例
  迪士尼过去在南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和东京启动了主题公园的项目,都很成功。它的第四个选址是在巴黎郊区,这次简直是一场灾难。在头两年里,他们损失了将近10亿美元。为什么公司在另外三个项目上能够取得巨大成功,而在这个项目上却错得如此离谱呢?
  后来人们才发现,最初的计划是根据假设制订出来的,如假设每天可能有多少游客总数,每个游客来了会停留多长时间之类的。这些设想都是根据轴心区附近规划中的公园人口密度多少,以及气候类型、收入水平和其他因素等来做预测的—这个规划假设这里每年有1100万游客。在其他项目中,迪士尼客人平均逗留3天。他们的计算模式便是用1100万乘以3,于是设想出每年有3300万“游客逗留”。并且,迪士尼还据此建立了配套的酒店和基础设施。
  然而在巴黎,人们发现,第一年的确每年有接近1100万游客参观迪士尼,但是,平均每个游客逗留的时间只有一天。
  这是为什么呢?
  在其他公园,迪士尼建了45个游乐设施,因此人们可以开心地玩3天,但是巴黎这边的迪士尼乐园只设计了15个游乐设施,人们在一天之内就能玩遍所有设施。
其他文献
中国有2亿适婚男女正在单身,还有无以计数的已婚人士感到不幸福。问题出在哪儿?是钱吗,还是别的什么?  我不幸福之我有落差  在百合网最近一次的婚恋调查报告中,大约有78%的女性认为自己的另一半要比自己的收入多一倍以上才能结婚。物质生活的提速、社会观念的变迁,让人们普遍生活在焦虑中,尤其是社会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女性,更需要通过结婚来寻求保护。  这种保护不仅仅在于实际的日常生活,更在于心里层面的慰藉和
期刊
一位博斯北京办公室的员工,现在仍记得第一次跟Sarah见面握手时的感觉,“她的手很软,不像一般的职业女性那般用力”。一直以来,我们对咨询公司的女老板大体会有这样的印象:“哇,那些女人中的战斗机!”但是见白欣慧(Sarah Butler)头一眼,你不会被她的气场所“震慑”。她金发高挑、举止优雅、英式口音、不笑不说话。  但是她的雷厉风行也许藏在皮袍之下,她的一位下属印象最深的是,她讨论业务时“在纸上
期刊
如果对袁凌没有太多了解,只看他职业道路步步高升的履历,你会判断他是一个学习能力和目标感很强的人。作为70年代生人,深造和创富浪潮中的每个热点,袁凌都没有放过。  商学院的概念刚刚兴起时,袁凌以740分的GMAT高分和几乎满分的TOEFL成绩获得了雷鸟全球管理学院MBA的全额奖学金,并以“杰出毕业生”(比例占毕业生人数的5%)荣誉毕业。毕业后他成为Beta Gamma Sigma(美国优秀商学者荣誉
期刊
尽管有无数的老板义正言辞地声称它会影响工作的节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破坏办公室的和谐氛围,但有更多的人会把它奉为职场中的重要一环。它,就是办公室八卦。  事实上,从心理学上可以得出办公室八卦生存的逻辑。八卦,本质上是一种资源的互换,这种行为并不一定能够达到什么效果,但是互相分享、交换以及保守秘密的行为,如同“投名状”一般,很容易让彼此产生信任。参照萧伯纳的说法:“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
期刊
微信大热,我也参加了好几个群,同事、同学、同好、同游,各种理由都可以建个群。好体验就不说了,我说两个坏体验:一个是重复且同质的信息泛滥,一个是随处可见难辨真伪的正能量。重复同质信息的泛滥让人不胜其扰,每个早上,你都会收到来自各个群里朋友们的“早上好”;每个夜晚,“晚安”也不会低于百次。遇到有人的生日,小蛋糕的图标能从早掉到晚。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提醒的声音早关上了。而朋友们出于善良本意转发的各种
期刊
2012年,被称为90后入职元年。智联招聘调查发现,时值岁末,本应在职场有所建树的新生代求职者,反而在离职上表现活跃,人力资源市场上的“香饽饽”,为何却成了企业HR眼中的“跳槽客”,这些新生代的求职者究竟在想些什么?   2012年新生代求职者偏爱国企  智联调查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90后毕业生打算去外企工作的比例变化不大,而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则有明显下降,降幅达到了9%。而去国企工作的比例幅度
期刊
春节过后,通常是跳槽高峰的“金三银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每一次跳槽都合适,也许你是为跳而跳的慌不择路,也许你是单纯为了薪水的提高而忽略了其他需要适应的因素。总之,决定在新东家稳定工作之前,适当做一些判断,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面试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公司选择适合空缺职位相应人才的过程,更是求职者判断应聘单位是否符合你的职业需求、有助于你职业规划实现的过程。所以面试是通过双方的表达
期刊
2013年的春节,孟雷过得并不顺心,就在新年前,他被公司裁员了。此前,他在上海一家网络游戏公司做游戏开发,刚刚做了爸爸的孟雷因为责任的加重而对未来更有干劲,他刚刚成为一个项目组的组长,想着来年能够大展拳脚的孟雷没有想到12月底的那个周五,HR通知了他们整个team被裁掉的消息。  在目前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裁员的消息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有一天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果套用一句话“没
期刊
《找我1》  作者:黄铁鹰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宁高宁评价黄铁鹰是一位“很不同的管理学教授”,他注重调研,注重现实,注重搞清楚企业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所以他才写出了《海底捞你学不会》。这次黄铁鹰跟找同行网的专家化身为诊断企业管理和职场发展问题的“老中医”精选了20个案例。汇集了当事人和点评人的故事,由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同一件事情,现实变得如此立体、性感和迷人。
期刊
让你的营销赶快性感起来  《让营销更性感》  作者:李治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自从有人知道我曾经是杜蕾斯微博团队的一员,很多人都会身体前倾,压低声音,两眼放光地问我:“嘿,那个大雨天鞋套的事是你们干的不?”“是!必须是!”于是,又有很多人问同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品牌的微博怎么做成杜蕾斯那样?”亲,有没有搞错!不是每一个品牌都是杜蕾斯!这样极具话题性和传播力的品牌全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