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默的思考,深刻的体验。真正的我是生活在梦想世界之中的。我通常用绝大部分精力来幻想、来推测,而用极少数的时光来应付日常生活。因此我漂漂浮浮、麻木、沉醉,只在某些个特殊的瞬间才可深刻体验生命的存在。
2010年4月,第二个星期天,年迈的外婆随着一把大火的熄灭,成了鹰的赞歌,生命的故事。从此人们只能谈起她,而不能再遇见她。她成了真正的传说,抽离鲜活的身体,浮游到遗忘的年轮中。悲伤是什么?我不知道悲伤,我没有见证她离去的过程,我何以知道撕裂了的痛苦。深刻的悲伤是来自冬日的雷声,瞬间让某个心灵颤抖、抽搐。我没有在最后的时刻见证生命的枯干,我该如何延续悲伤带来的绵延愁绪。在我的生活流程里,四月,我就应该呆在学校里,外婆就应该活在远方。我们不能相互感知对方的气息,自然便不能感受到失去的痛。
可是在七月,我们就应该在实存的时空里感知相同的事物。
真正的悲伤来自于七月。真正的疼痛来自于那份不能共同参与了的生命历程。生与死把陪伴横切开来,“陪”的上一半与“伴”的上一半永远组不成某种有意义的抽象符号。要为自然立法的人类未能造出这个词来代表现实存物。而它们的下一半亦不具备此功能。如果是竖切那该多好,“陪”即“伴”,“伴”亦“陪”。相陪相伴,挥挥手,我再回来;一根拐杖,一个身影,您在等待,我们都还可以再见。一次次的离别都深深地铭刻在了那根拐杖上。拐杖落地的脆响,老少身影相随,摇摇晃晃穿过院子,接上庄道,停息在村口。老者扶杖远目相送,少者一步三回头,句句:“回吧!”,可死亡带走了一切。
来了,我从没有荞香的异乡归来;来了,我来参加一年中唯一剩下的庆典;来了,我带着茫茫然的心。有人说,我会觉得她还在;有人说,我会撕心裂肺;有人说……我只是思考,如果两个人的共同习惯,少了一个人的陪伴,另一个人怎样才能不悲伤地去完成这个习惯?
为了不让我们自己悲痛,世人都选择或戒掉这种习惯。可是我不能,世俗的规矩让我必须归去验证外婆的逝去,去实施只属于我了的义务。无人等待,无人相送!自己和影子相伴?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拐杖从外婆手中转到舅妈手中,急切的等待,村口的相送。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改变。舅妈用她细腻的温情扫去了血脉断裂分层的疼痛,天衣无缝的地弥补了死亡留下的空缺。不再年少的我,还未老去的她,我们在拐杖的见证下继续演绎广阔世界里的微尘离别。
一个细腻的思虑,让我未能完成痛苦的禁言。这个细腻的思虑让我遇见高贵的温情,高贵与高贵相遇,温情的气氲弥漫灵魂深处的裂缝,在欢乐的阳光下架起了彩虹。我,抑制不住地抬头仰望天空。
一封家书
敬爱的阿普阿嫲:
您们好!以往我们之间的交流都是靠“说”来实现的,从来没有进行过书面交流,原因有一下几个:
我用的书面文字是第二母语,而恰好您们都不会说这门语言,更别说能看懂文字了。而很惭愧的是,我会说自己的母语却不会写。鉴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从未给您们写过信,但是今天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相信您们也会喜欢它的。那就是,我用汉字写下我想要和您们说的事情,然后让博帮忙翻译给您们听。(谢谢阿发,我可爱的弟弟,卡莎莎!)
汉语里有句俗语:“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很幸运,爷爷奶奶您们依然还能陪着我,还能给我讲述我所不知道的先祖历史;还能给我回顾一幕幕动人的迁徙史;还能面对面地向我传授族谱知识。为此,我常常打电话给做医生的姑母,也就是您们最小的孩子,向她表示感谢。说到孩子,我是您们心中常常牵挂的孩子,即便我已经成年。我是家中的老大,本应比其他孩子辛苦得多,但事实上因为您们的宠爱,得到的温暖和幸福绝不比其他弟弟妹妹们少,您们肯定还记得:
以前,没有搬家的时候,您们卧室的拐角处挂了一个黑色的皮包,里边有很多糖果。在那个没有零食的童年岁月里,它们成了我最大的诱惑。从小我个子就长得慢,看着弟弟妹妹们狂飙的身高,我只能跟家里那只常吃蜈蚣,会啄人的公鸡比个儿。也因此很担心,有一天那只皮包会被挂到我拿不着的地方,但无论是我七岁、六岁、还是更小的时候,皮包总挂在我刚刚够得着的地方。每当我很馋的时候,总会偷偷溜进您们卧室,在黑暗中准确找到皮包,摸到糖果。记忆中似乎皮包里永远都有糖果,它们甜蜜了我整个缺乏物质的童年。可能您们不记得了,也许奶奶您还记得,说不定您还在暗中偷看过我偷糖果的样子。(阿发,你别笑,我能够想象您现在的表情)
还有那两只黑色的塑料桶,它们陪伴着我消磨了无数个没有玩伴的午后。当年的村庄,坐落在松林层层叠叠、日夜苍翠的山下。我们家背靠松林,面向原野。(估计阿发,你不记得了)站在院子里,满眼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家。但这上百来户的人家中,只有两家是和我们同宗的。出于宗族的关系,我和宇常被其他小孩子排挤。阿吉是我唯一的玩伴,但他那时太小,每天的午后都要睡个长觉,在这无数孤独的午后,黑桶们就伴随着我穿过院子,路过木桥,到达泉眼;再跌跌撞撞,水花四溅地回到家里。每次都被母亲骂弄湿了衣裤,踩坏了鞋袜。但我不会理会,当时我很高兴我也能和别人一样有了一件可以每天“围着转”的东西。因为母亲和奶奶您不是围着一人高,窄瘦、窄瘦的酸菜木桶“转”,就是围着丰韵的、圆的钢制水桶“转”,亦或围着又宽又矮的白桦桶伺候猪儿们,在这些木桶边上转转,一天就过去了。我记得,在一个无聊的午后,我发现了早被奶奶您忽略了的黑桶,它们依偎在偷漏进来的阳光下,默默地向我招手。而很幸运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爷爷您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从姑姑们千里迢迢驮来的斑竹中挑了一枝,开始为我设计午后的小伙伴。墨绿的斑竹哗啦啦地在您的长刀下均匀地分开。您握着其中的一半,召唤我过去,在我的身上比量了又比量,说了句跟竹子无关的话:“不行,得多吃饭啊!”同时在比量好的地方削掉无用的部分,并在两端快接近末尾的地方横掘出两条系绳子的深沟,轻轻吹掉竹渣沫儿,顺手拽下脚边零星的竹叶,抹干净斑竹背上黑茸茸的毛毛,端详端详便满意地递给了我。我拿着光秃秃的扁担跑去缠着奶奶给它系上绳子、绳子上再挂上铁钩。从此那绿得发黑的扁担和七上八下的黑桶便挂在我肩上,穿行于寂静而明媚的午后,骑着时光的白驹,一路护送我,直到现在,继续在飞向未来。(阿发,你羡慕吧?)
平时在家的时候常和您们聊天,却从未聊如此细致的事情,但它们始终停留在我记忆之中,日夜明晰。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虽然小时候的伙伴并不多,但您们给我留下了许多快乐的记忆。虽然皮包早已不知去向,我现在也不缺糖果吃,人们也不再用扁担。但我还想听爷爷您讲土匪的故事,还想和奶奶一起看夕阳,还想和您们一起坐在火塘边,默默坐着感受彼此的生命,感受那神秘的血缘:我的过去在您们身上,您们的未来在我这里。(阿发,估计您翻译不出来了,翻译不出来就算了,谢谢你!在你哥哥和我不在家的时候,常陪阿普阿嫲聊天,照顾阿普阿嫲,现在他们应该会想和你讲很多过去的故事,可能在这些故事中你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
祝阿普阿嫲身体健康!替我问候阿达阿嫫!也祝阿发,你学业进步!
此致
敬礼!
孙女:阿嘎
2015年10月4日
2010年4月,第二个星期天,年迈的外婆随着一把大火的熄灭,成了鹰的赞歌,生命的故事。从此人们只能谈起她,而不能再遇见她。她成了真正的传说,抽离鲜活的身体,浮游到遗忘的年轮中。悲伤是什么?我不知道悲伤,我没有见证她离去的过程,我何以知道撕裂了的痛苦。深刻的悲伤是来自冬日的雷声,瞬间让某个心灵颤抖、抽搐。我没有在最后的时刻见证生命的枯干,我该如何延续悲伤带来的绵延愁绪。在我的生活流程里,四月,我就应该呆在学校里,外婆就应该活在远方。我们不能相互感知对方的气息,自然便不能感受到失去的痛。
可是在七月,我们就应该在实存的时空里感知相同的事物。
真正的悲伤来自于七月。真正的疼痛来自于那份不能共同参与了的生命历程。生与死把陪伴横切开来,“陪”的上一半与“伴”的上一半永远组不成某种有意义的抽象符号。要为自然立法的人类未能造出这个词来代表现实存物。而它们的下一半亦不具备此功能。如果是竖切那该多好,“陪”即“伴”,“伴”亦“陪”。相陪相伴,挥挥手,我再回来;一根拐杖,一个身影,您在等待,我们都还可以再见。一次次的离别都深深地铭刻在了那根拐杖上。拐杖落地的脆响,老少身影相随,摇摇晃晃穿过院子,接上庄道,停息在村口。老者扶杖远目相送,少者一步三回头,句句:“回吧!”,可死亡带走了一切。
来了,我从没有荞香的异乡归来;来了,我来参加一年中唯一剩下的庆典;来了,我带着茫茫然的心。有人说,我会觉得她还在;有人说,我会撕心裂肺;有人说……我只是思考,如果两个人的共同习惯,少了一个人的陪伴,另一个人怎样才能不悲伤地去完成这个习惯?
为了不让我们自己悲痛,世人都选择或戒掉这种习惯。可是我不能,世俗的规矩让我必须归去验证外婆的逝去,去实施只属于我了的义务。无人等待,无人相送!自己和影子相伴?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拐杖从外婆手中转到舅妈手中,急切的等待,村口的相送。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改变。舅妈用她细腻的温情扫去了血脉断裂分层的疼痛,天衣无缝的地弥补了死亡留下的空缺。不再年少的我,还未老去的她,我们在拐杖的见证下继续演绎广阔世界里的微尘离别。
一个细腻的思虑,让我未能完成痛苦的禁言。这个细腻的思虑让我遇见高贵的温情,高贵与高贵相遇,温情的气氲弥漫灵魂深处的裂缝,在欢乐的阳光下架起了彩虹。我,抑制不住地抬头仰望天空。
一封家书
敬爱的阿普阿嫲:
您们好!以往我们之间的交流都是靠“说”来实现的,从来没有进行过书面交流,原因有一下几个:
我用的书面文字是第二母语,而恰好您们都不会说这门语言,更别说能看懂文字了。而很惭愧的是,我会说自己的母语却不会写。鉴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从未给您们写过信,但是今天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相信您们也会喜欢它的。那就是,我用汉字写下我想要和您们说的事情,然后让博帮忙翻译给您们听。(谢谢阿发,我可爱的弟弟,卡莎莎!)
汉语里有句俗语:“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很幸运,爷爷奶奶您们依然还能陪着我,还能给我讲述我所不知道的先祖历史;还能给我回顾一幕幕动人的迁徙史;还能面对面地向我传授族谱知识。为此,我常常打电话给做医生的姑母,也就是您们最小的孩子,向她表示感谢。说到孩子,我是您们心中常常牵挂的孩子,即便我已经成年。我是家中的老大,本应比其他孩子辛苦得多,但事实上因为您们的宠爱,得到的温暖和幸福绝不比其他弟弟妹妹们少,您们肯定还记得:
以前,没有搬家的时候,您们卧室的拐角处挂了一个黑色的皮包,里边有很多糖果。在那个没有零食的童年岁月里,它们成了我最大的诱惑。从小我个子就长得慢,看着弟弟妹妹们狂飙的身高,我只能跟家里那只常吃蜈蚣,会啄人的公鸡比个儿。也因此很担心,有一天那只皮包会被挂到我拿不着的地方,但无论是我七岁、六岁、还是更小的时候,皮包总挂在我刚刚够得着的地方。每当我很馋的时候,总会偷偷溜进您们卧室,在黑暗中准确找到皮包,摸到糖果。记忆中似乎皮包里永远都有糖果,它们甜蜜了我整个缺乏物质的童年。可能您们不记得了,也许奶奶您还记得,说不定您还在暗中偷看过我偷糖果的样子。(阿发,你别笑,我能够想象您现在的表情)
还有那两只黑色的塑料桶,它们陪伴着我消磨了无数个没有玩伴的午后。当年的村庄,坐落在松林层层叠叠、日夜苍翠的山下。我们家背靠松林,面向原野。(估计阿发,你不记得了)站在院子里,满眼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家。但这上百来户的人家中,只有两家是和我们同宗的。出于宗族的关系,我和宇常被其他小孩子排挤。阿吉是我唯一的玩伴,但他那时太小,每天的午后都要睡个长觉,在这无数孤独的午后,黑桶们就伴随着我穿过院子,路过木桥,到达泉眼;再跌跌撞撞,水花四溅地回到家里。每次都被母亲骂弄湿了衣裤,踩坏了鞋袜。但我不会理会,当时我很高兴我也能和别人一样有了一件可以每天“围着转”的东西。因为母亲和奶奶您不是围着一人高,窄瘦、窄瘦的酸菜木桶“转”,就是围着丰韵的、圆的钢制水桶“转”,亦或围着又宽又矮的白桦桶伺候猪儿们,在这些木桶边上转转,一天就过去了。我记得,在一个无聊的午后,我发现了早被奶奶您忽略了的黑桶,它们依偎在偷漏进来的阳光下,默默地向我招手。而很幸运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爷爷您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从姑姑们千里迢迢驮来的斑竹中挑了一枝,开始为我设计午后的小伙伴。墨绿的斑竹哗啦啦地在您的长刀下均匀地分开。您握着其中的一半,召唤我过去,在我的身上比量了又比量,说了句跟竹子无关的话:“不行,得多吃饭啊!”同时在比量好的地方削掉无用的部分,并在两端快接近末尾的地方横掘出两条系绳子的深沟,轻轻吹掉竹渣沫儿,顺手拽下脚边零星的竹叶,抹干净斑竹背上黑茸茸的毛毛,端详端详便满意地递给了我。我拿着光秃秃的扁担跑去缠着奶奶给它系上绳子、绳子上再挂上铁钩。从此那绿得发黑的扁担和七上八下的黑桶便挂在我肩上,穿行于寂静而明媚的午后,骑着时光的白驹,一路护送我,直到现在,继续在飞向未来。(阿发,你羡慕吧?)
平时在家的时候常和您们聊天,却从未聊如此细致的事情,但它们始终停留在我记忆之中,日夜明晰。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虽然小时候的伙伴并不多,但您们给我留下了许多快乐的记忆。虽然皮包早已不知去向,我现在也不缺糖果吃,人们也不再用扁担。但我还想听爷爷您讲土匪的故事,还想和奶奶一起看夕阳,还想和您们一起坐在火塘边,默默坐着感受彼此的生命,感受那神秘的血缘:我的过去在您们身上,您们的未来在我这里。(阿发,估计您翻译不出来了,翻译不出来就算了,谢谢你!在你哥哥和我不在家的时候,常陪阿普阿嫲聊天,照顾阿普阿嫲,现在他们应该会想和你讲很多过去的故事,可能在这些故事中你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
祝阿普阿嫲身体健康!替我问候阿达阿嫫!也祝阿发,你学业进步!
此致
敬礼!
孙女:阿嘎
2015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