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徒是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培养对象,是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制度规定来看,学徒具有特定的选拔范围和法律身份。从群体特征来看,学徒群体表现出一些独特的学习风格与学习需求,新型学徒制的教学实施中应注意响应并满足这些特征和需求。本文以新型学徒制的“学徒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提出如何针对学徒群体特征的差异制定新型学徒制教学实施策略,以期为职业院校实施新型学徒制提供一种新视角。
研究背景与方法
1.研究设计
北京市顺义区人社局高级技工学校与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是多年的合作伙伴,于2010年起合作开展订单班培养,2014年起开展针对企业入职三年以上的在职职工开展“弹性学制学分制”人才培养,2015年合作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招收汽车总装岗位84名新入职员工作为学徒工。
为了了解新型学徒制的培养对象——企业新入职或新转岗的技能人才的特征,本研究将其作为基本组,而将企业弹性学制学员组(均为从业三年以上的在职职工)、企业订单班学生组(技工院校二年级在校学生)作为对照组,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6份,上述三个样本组有效问卷数量依次为52、38、26。
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一是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从事工种、从业年限、职业资格等级、学历等;二是学习风格测试,本文采用修订的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三是学习能力与需求,包括对自身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以及对不同学习方式、教学媒介、学习资料、学习时间的采纳程度。
2.所罗门学习风格问卷
学习风格是指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的或偏爱的方式,即是学习者在研究和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企业新型学徒制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应与学徒群体的学习风格相匹配,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学习风格测量工具。所罗门(Barbara A.Soloman)和费尔德(Richard M. Felder)从信息的加工、感知、输入、理解四个方面将学习风格分为4个层面8种维度,并对每个维度下学习者特征简要解释,见表1。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习风格测量结果及分析
(1)新学徒组与其他组在信息输入与信息加工维度具有相似性。信息输入方面,所有组别中视觉型学习者都远多于言语型学习者,在企业弹性学制及新学徒制学徒样本中,视觉型與言语型学习者人数比例都接近于2:1。
信息加工方面,活跃型学习者与沉思型学习者人数比较接近,前者略多于后者,且这种倾向在订单班学生组更为明显。各样本组学习者学习风格人数比例见表2。
(2)企业新学徒组与企业弹性学制组在信息感知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信息感知方面,企业新学徒组中感悟型人数比直觉型人数为67:33,企业弹性学制组的比例为42:58。经统计检验,认为两组在该维度存在显著差异,统计结果基本符合两组员工真实情况。
学徒是入场1年左右的新员工,更倾向于对事实的学习,更重视学习操作性的知识和成熟的方法,更关注与岗位技能密切相关的部分。与之相比,弹性学制学员平均从业年限在4年左右,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岗位工作熟练程度大幅增加,他们更关注抽象概念的学习,如事物间关系,更喜欢学习新概念,工作速度也更快,更有创造力。
(3)企业新型学徒组与企业订单班组在信息感知维度存在差异。在信息感知方面,企业订单班中感悟型与学习型人数比例为42:58。经统计检验,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可以推论,学徒群体与技工院校的在校生群体相比,更加切身地体验到实操能力的重要性。
(4)学习风格与年龄、从业年限的相关性统计检验。为了解学习风格是否与个人特征,如年龄、工作年限、组别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本文将组1与组2合并为一个样本组进行相关性检验。根据统计结果,可大致推论出以下几点:
第一,随着年龄增长和从业年限增加,企业员工信息输入(视觉/言语)模式改变可能性不大。
第二,信息加工方面,从业年限越长,企业员工有可能越活跃并更加乐于在团队中学习。
第三,信息理解方面,工作年限越长的员工可能更乐于从全貌而不是局部入手学习事物。
第四,信息感知方面,随着员工年龄和工作年限的增长,其工作速度更快,更善于学习新概念,更具有创新能力。结果详见表3。
2.学习需求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企业访谈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6道题,共32个小项调查学习需求,均采用量表形式,并对学徒组与弹性学制学员组之间的差异性进行统计检验。
(1)最感兴趣的培训内容。本题设计8类学习内容。学徒组兴趣点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知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弹性学制学员组兴趣点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知识。经检验,在“团队协作”与“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个选项上两个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
(2)对技能掌握水平的自我评价。本题设计6类技能。两组员工对能力掌握水平自我打分的排序一致。但经检验,两组在“岗位所需操作技能”得分上差异性显著,弹性学制组比学徒组对岗位技能掌握情况更自信。
(3)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效果最好。本题设计4类学习组织形式。两组员工都认为“以动手实践为主的技能训练”学习效果最好,而“自学配以课后作业”效果最差。经检验,与弹性学制组相比,学徒组更加不认可“教师口头讲述”的授课形式。
(4)哪种学习材料效果最好。本题设计6类学习材料。两组员工都比较青睐视觉效果强的学习媒介。经检验,弹性学制学员,即老员工更强烈希望教学中加入“实物展示”,如汽车发动机实物。这与企业调研情况相符。事实上,如在员工入职初期,即新型学徒制培养阶段就加入更多的实物展示,将有助于员工更深刻地理解工作原理。 (5)如何获取学习资料。本题设计5种获取学习资料的形式。两组员工都认为“面授时发放纸质材料”最为方便,而用“u盘考取电子资料”最不方便;而其余三种形式也都普遍受到员工的认可,得分均在0.6以上。经检验,两组间在各个选项上差异都不显著。经调查,A企业由于执行保密原则,员工平时无法从企业电脑设备上拷贝出资料,因此也就很少使用u盘,而纸质材料更适于其携带、保存与学习。
(6)如何安排学习时间。本题设计3种学习时间安排方式。两组员工最青睐的学习方式都是集中学习。相比之下,学徒组更能接受利用休息日学习,而弹性学制学员组则愿意从工作日挤零星时间学习。经检验,学徒组员工对集中学习的偏好更强。
新型学徒制的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1. 培养方案制定的策略
应充分认识学徒群体特有的学习风格与学习需求,切忌照搬照抄普通学制教育的培养方案
(1)学徒在信息感知方面更偏向于“感悟型”,较善于学习事实性、操作性知识,要求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突出岗位知识与技能。从短期内、静态来看,学徒群体与普通学制教育在校生、与企业工作3年以上的学员形成鲜明对比——学徒群体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喜欢学习事实类的内容、用成熟的方法解决问题,不喜欢学习与现实毫无联系的课程。
因此,新型学徒制教学应充分重视学徒对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课程中可以有扩展、提升和启发创造力内容,但不宜作为重点。从长期、动态来看,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学徒学习风格很可能发生变化,但这需要工作经验与人生经验的累积。
(2)学徒最关注的三个学习目标是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学习与工作密切的相关知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这与学徒身份相符,也再次说明学徒非常务实。考取更高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其在企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上迈进一个台阶、获取更多的培训、升职、加薪机会。学习与工作密切相关知识及提升团队协作能力都非常有利于其尽快适应岗位要求,顺利渡过职场适应期。
因此,课程体系中应考虑给职业资格鉴定辅导留有一定学时;在专业课之外,还应加入一定管理类、心理类课程,为学徒提升自我管理、团队协作能力提供辅导。
2. 课程实施的策略
授课时间、教材形式、教学形式的安排都应更切合学徒的要求。
(1)根据企业生产形式,授课时间可以考虑以集中学习为主,分散自学为辅。以调研企业为例,作为汽车制造业,其生产有连续性,新型学徒制面临非常严重的工学矛盾。通过对企业学徒的访谈和实践证明,集中式的面授效果较好,学徒每周可以有一段固定时间处于学习环境之中,对于他们的学习具有约束性和激励性,有利于强化学习氛围,增加学习效率。
(2)学徒多数为视觉型学习者,教材应注重形象化,增强感性认识。访谈及调研结果显示大,三分之二左右的技能型人才在其职业生涯中都较为稳定地表现为视觉型学习者。因此,教师备课时应多考虑引入实物展示、三维立体仿真式教学软件及教学视频短片,增强感性认识,也更符合感悟型学习者理解知识的方式。
(3)新型学徒制教学形式应丰富多样,融入小组学习等形式,避免照本宣科。学徒大多刚离开校门不久,对于照本宣科式的理论讲授非常厌倦,加之进入企业后面临严重的工学矛盾,虽然以集中面授的形式有利于保障学习时間,但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使学习效果最大化必须引起教师高度重视。备课不仅要“求精、求实”,还要“求新、求活”。如课堂中融入小组学习,给学徒创造机会加强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
(4)学校提供新型学徒制教学服务时,还应充分考虑企业特性和学徒学习的方便性。新型学徒制教学带有很强的服务性质,因此应在服务细节上多下工夫,基本原则是考虑学徒学习便利性,既包括授课时间、场地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整体安排,也包括学习材料发放等细节。我校实践中有两点策略可供参考,一是学习材料纸质化,如编辑印刷学习手册、岗位实践手册、专业英语学习手册等方便学徒随身携带与学习;二是学习材料电子化与网络化,如开设手机APP学习平台,方便学徒移动学习。
新型学徒制开展中很多问题有待研究,本文仅就个别企业学徒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结论难免存在偏颇与不足,望对今后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研究背景与方法
1.研究设计
北京市顺义区人社局高级技工学校与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是多年的合作伙伴,于2010年起合作开展订单班培养,2014年起开展针对企业入职三年以上的在职职工开展“弹性学制学分制”人才培养,2015年合作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招收汽车总装岗位84名新入职员工作为学徒工。
为了了解新型学徒制的培养对象——企业新入职或新转岗的技能人才的特征,本研究将其作为基本组,而将企业弹性学制学员组(均为从业三年以上的在职职工)、企业订单班学生组(技工院校二年级在校学生)作为对照组,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6份,上述三个样本组有效问卷数量依次为52、38、26。
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一是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从事工种、从业年限、职业资格等级、学历等;二是学习风格测试,本文采用修订的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三是学习能力与需求,包括对自身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以及对不同学习方式、教学媒介、学习资料、学习时间的采纳程度。
2.所罗门学习风格问卷
学习风格是指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的或偏爱的方式,即是学习者在研究和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企业新型学徒制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应与学徒群体的学习风格相匹配,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学习风格测量工具。所罗门(Barbara A.Soloman)和费尔德(Richard M. Felder)从信息的加工、感知、输入、理解四个方面将学习风格分为4个层面8种维度,并对每个维度下学习者特征简要解释,见表1。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习风格测量结果及分析
(1)新学徒组与其他组在信息输入与信息加工维度具有相似性。信息输入方面,所有组别中视觉型学习者都远多于言语型学习者,在企业弹性学制及新学徒制学徒样本中,视觉型與言语型学习者人数比例都接近于2:1。
信息加工方面,活跃型学习者与沉思型学习者人数比较接近,前者略多于后者,且这种倾向在订单班学生组更为明显。各样本组学习者学习风格人数比例见表2。
(2)企业新学徒组与企业弹性学制组在信息感知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信息感知方面,企业新学徒组中感悟型人数比直觉型人数为67:33,企业弹性学制组的比例为42:58。经统计检验,认为两组在该维度存在显著差异,统计结果基本符合两组员工真实情况。
学徒是入场1年左右的新员工,更倾向于对事实的学习,更重视学习操作性的知识和成熟的方法,更关注与岗位技能密切相关的部分。与之相比,弹性学制学员平均从业年限在4年左右,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岗位工作熟练程度大幅增加,他们更关注抽象概念的学习,如事物间关系,更喜欢学习新概念,工作速度也更快,更有创造力。
(3)企业新型学徒组与企业订单班组在信息感知维度存在差异。在信息感知方面,企业订单班中感悟型与学习型人数比例为42:58。经统计检验,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可以推论,学徒群体与技工院校的在校生群体相比,更加切身地体验到实操能力的重要性。
(4)学习风格与年龄、从业年限的相关性统计检验。为了解学习风格是否与个人特征,如年龄、工作年限、组别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本文将组1与组2合并为一个样本组进行相关性检验。根据统计结果,可大致推论出以下几点:
第一,随着年龄增长和从业年限增加,企业员工信息输入(视觉/言语)模式改变可能性不大。
第二,信息加工方面,从业年限越长,企业员工有可能越活跃并更加乐于在团队中学习。
第三,信息理解方面,工作年限越长的员工可能更乐于从全貌而不是局部入手学习事物。
第四,信息感知方面,随着员工年龄和工作年限的增长,其工作速度更快,更善于学习新概念,更具有创新能力。结果详见表3。
2.学习需求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企业访谈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6道题,共32个小项调查学习需求,均采用量表形式,并对学徒组与弹性学制学员组之间的差异性进行统计检验。
(1)最感兴趣的培训内容。本题设计8类学习内容。学徒组兴趣点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知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弹性学制学员组兴趣点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知识。经检验,在“团队协作”与“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个选项上两个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
(2)对技能掌握水平的自我评价。本题设计6类技能。两组员工对能力掌握水平自我打分的排序一致。但经检验,两组在“岗位所需操作技能”得分上差异性显著,弹性学制组比学徒组对岗位技能掌握情况更自信。
(3)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效果最好。本题设计4类学习组织形式。两组员工都认为“以动手实践为主的技能训练”学习效果最好,而“自学配以课后作业”效果最差。经检验,与弹性学制组相比,学徒组更加不认可“教师口头讲述”的授课形式。
(4)哪种学习材料效果最好。本题设计6类学习材料。两组员工都比较青睐视觉效果强的学习媒介。经检验,弹性学制学员,即老员工更强烈希望教学中加入“实物展示”,如汽车发动机实物。这与企业调研情况相符。事实上,如在员工入职初期,即新型学徒制培养阶段就加入更多的实物展示,将有助于员工更深刻地理解工作原理。 (5)如何获取学习资料。本题设计5种获取学习资料的形式。两组员工都认为“面授时发放纸质材料”最为方便,而用“u盘考取电子资料”最不方便;而其余三种形式也都普遍受到员工的认可,得分均在0.6以上。经检验,两组间在各个选项上差异都不显著。经调查,A企业由于执行保密原则,员工平时无法从企业电脑设备上拷贝出资料,因此也就很少使用u盘,而纸质材料更适于其携带、保存与学习。
(6)如何安排学习时间。本题设计3种学习时间安排方式。两组员工最青睐的学习方式都是集中学习。相比之下,学徒组更能接受利用休息日学习,而弹性学制学员组则愿意从工作日挤零星时间学习。经检验,学徒组员工对集中学习的偏好更强。
新型学徒制的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1. 培养方案制定的策略
应充分认识学徒群体特有的学习风格与学习需求,切忌照搬照抄普通学制教育的培养方案
(1)学徒在信息感知方面更偏向于“感悟型”,较善于学习事实性、操作性知识,要求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突出岗位知识与技能。从短期内、静态来看,学徒群体与普通学制教育在校生、与企业工作3年以上的学员形成鲜明对比——学徒群体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喜欢学习事实类的内容、用成熟的方法解决问题,不喜欢学习与现实毫无联系的课程。
因此,新型学徒制教学应充分重视学徒对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课程中可以有扩展、提升和启发创造力内容,但不宜作为重点。从长期、动态来看,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学徒学习风格很可能发生变化,但这需要工作经验与人生经验的累积。
(2)学徒最关注的三个学习目标是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学习与工作密切的相关知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这与学徒身份相符,也再次说明学徒非常务实。考取更高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其在企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上迈进一个台阶、获取更多的培训、升职、加薪机会。学习与工作密切相关知识及提升团队协作能力都非常有利于其尽快适应岗位要求,顺利渡过职场适应期。
因此,课程体系中应考虑给职业资格鉴定辅导留有一定学时;在专业课之外,还应加入一定管理类、心理类课程,为学徒提升自我管理、团队协作能力提供辅导。
2. 课程实施的策略
授课时间、教材形式、教学形式的安排都应更切合学徒的要求。
(1)根据企业生产形式,授课时间可以考虑以集中学习为主,分散自学为辅。以调研企业为例,作为汽车制造业,其生产有连续性,新型学徒制面临非常严重的工学矛盾。通过对企业学徒的访谈和实践证明,集中式的面授效果较好,学徒每周可以有一段固定时间处于学习环境之中,对于他们的学习具有约束性和激励性,有利于强化学习氛围,增加学习效率。
(2)学徒多数为视觉型学习者,教材应注重形象化,增强感性认识。访谈及调研结果显示大,三分之二左右的技能型人才在其职业生涯中都较为稳定地表现为视觉型学习者。因此,教师备课时应多考虑引入实物展示、三维立体仿真式教学软件及教学视频短片,增强感性认识,也更符合感悟型学习者理解知识的方式。
(3)新型学徒制教学形式应丰富多样,融入小组学习等形式,避免照本宣科。学徒大多刚离开校门不久,对于照本宣科式的理论讲授非常厌倦,加之进入企业后面临严重的工学矛盾,虽然以集中面授的形式有利于保障学习时間,但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使学习效果最大化必须引起教师高度重视。备课不仅要“求精、求实”,还要“求新、求活”。如课堂中融入小组学习,给学徒创造机会加强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
(4)学校提供新型学徒制教学服务时,还应充分考虑企业特性和学徒学习的方便性。新型学徒制教学带有很强的服务性质,因此应在服务细节上多下工夫,基本原则是考虑学徒学习便利性,既包括授课时间、场地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整体安排,也包括学习材料发放等细节。我校实践中有两点策略可供参考,一是学习材料纸质化,如编辑印刷学习手册、岗位实践手册、专业英语学习手册等方便学徒随身携带与学习;二是学习材料电子化与网络化,如开设手机APP学习平台,方便学徒移动学习。
新型学徒制开展中很多问题有待研究,本文仅就个别企业学徒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结论难免存在偏颇与不足,望对今后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