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探析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资助工作是帮助高校家庭贫困大学生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如何对资助工作做到“精准”,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让每个在校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的扶贫资助工作中存在的评选机制不健全、认定受资助学生的困难性及评定后监督机制不完善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资助管理 高校贫困生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保障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李克强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也决不让一个家庭因为孩子上学而陷入困境。”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高校国家奖学金颁奖大会上强调:“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国家促进教育公平的决心不会改变。”这就要求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必须将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指向精准化,不断增强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让每个在校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一、在高校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义
  1.在高校推进精准扶贫是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体现。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2011年度《中国家庭教育消费报告》是通过调查30多个省市的3万多家庭的教育消费状况产生的,调查对象重点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及消费意识的中坚阶层,作为主力消费人群,其教育消费理念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家庭关于教育投资的整体趋势与期许,报告显示,被调查家庭每月用于教育消费支出的平均金额为1370元,占家庭总支出的44%。报告解决贫困家庭的教育费用,一方面可以让一部分家庭摆脱贫困,另一方面这些受过资助的高校学生毕业后用自己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彻底脱离贫困状态。
  2.推进教育公平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
  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专门讲道:“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第3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中再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一方面连接着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为社会提供劳动力。教育平等就显得至关重要。教育平等是就业平等的前提。
  二、我国现行大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负责资助的管理队伍机制不健全。
  学校没有专门负责资助管理的机构,一般都是挂靠在学工处或者招生就业处,这些人员平时事务多且杂,资助只是他们的工作之一,一般把它当作行政工作之一,具有时间性和阶段性,与学生交流和学生反馈机制不是很多,不能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持久进行和关注。
  2.精准资助对象认定困难。
  (1)评定的材料可信度待考
  在学校,一般以學生交的家庭贫困调查表为主,班级有三分之二的同学都能盖到村委会和镇上的章,这给认定受资助对象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这些材料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
  (2)评定的过程单一化
  受资助对象的评定过程:国家政策文件下达到各个学校,学校学工处下发文件到各个院系,一个辅导员一般负责六七个班级,具体事务落到了各班班干身上。班干与同学们接触的时间长,比较了解情况,但是难免在评选过程中有一些人情因素,即使出现不公平的事情,事后也无法对他们追究责任。
  3.学生受资助后资金监管不力。
  虽然在评选前及评选过程中,学校一直强调要合理利用受助资金,但是还是有个别同学出现请客吃饭现象。有的同学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予举报。某些班级班干为了不得罪人,甚至把受助资金平分。即使有同学举报,结果也是取消弄虚作假同学的资格,但是对班干没有明确的文件要追究责任。
  三、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路
  1.提高学校管理部门对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意义的认识。
  实践证明,组织领导是否得力,保障是否有力,是精准识别工作能否加快进行的关键。希望学校主管领导,特别是主管学生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对精准识别工作的重视,必要时亲自带一、两个班级,去班级中走一走、看一看,感觉感觉,在评选过程中出现哪些问题,大家拿出来讨论,如果是普遍的问题,就制定政策解决。不要总是听汇报,说外行话。
  2.完善高校精准扶贫认定机制,保障扶贫做到精而准。
  (1)制定完善的精准扶贫认定制度
  精准识别和精准认定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对于贫困生的“精准识别”上,首先要根据村委会、乡镇政府盖章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和扶贫办发放的扶贫手册为依据,其次要结合在校的实际表现,指定评分细则。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能源建筑与环境学院为例,评议小组成员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和对同学负责的态度,凭申请人申请材料并结合申请人日常消费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对提出认定申请的同学进行打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80%以上评议小组成员进行打分有效),0分最低,10分最高,每位申请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算出平均分设为A,全班同学再对其进行投票,计算出投票率后设为B,按照A*70% B*30%计算出的总分高低排出名次,排名在班级人数前30%的认定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排名在班级人数30%-60%的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这样的做法加上细化识别标准,使精准识别工作更趋科学化、定量化。   (2)做好精准资助“两评议一公示”
  在评议环节,一定要选好学生代表,学生代表对申请贫困金的同学进行会议评议,并对评议的结果进行公示。学生代表的选举要公平公正,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即既要有班干部,又要有普通同学。对于对评选过程有疑虑的学生,也要让他们列席评议会议。
  (3)处理好精准资助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
  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地区经济和消费理念的差异,在评议小组评定过程中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精准扶贫机构不仅仅要下发文件,还要对一些问题编制50问、100问进行解答。对于一些动态的问题,甚至要采用精准扶贫平台进行在线答疑。
  (4)成立精准扶贫监督机构。
  每年派负责资助的老师到贫困生家里家访,通过实地走访,拍照、录像的形式,保证扶贫的公正、公开、公平性。同时,班级要成立精准扶贫监督小组,让同学们监督受资助同学日常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派学生代表,与辅导员一起到申请贫困资助的学生家里了解情况。
  3.运用多方面、多层式的方式方法精准扶贫。
  (1)国家和学校除了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勤工俭学、社会奖学金等方式外,还要设立临时或长期救助资金和救助辅助形式。
  对于已经认定的精准扶贫对象,我们要提供多种渠道和方式,一方面为他们提供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要给予他们物质补助和奖励,不让他们因为贫困而退学。除了一些常规的项目以外,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合作,为这些学生提供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机会。或者在学校为他们提供创业平台,成立创业公司。
  (2)把精准扶贫与就业工作结合
  高等学校要做好贫困户子女的就业帮扶和援助工作,建立贫困学生动态帮扶档案,在各类就业招聘洽谈活动中给予重点推荐。各校要指定辅导员、班主任开展“一对一”帮扶,并至少落实“一次个体咨询、一次优先推荐、一次技能培训、一项就业补贴”等帮扶措施,力争毕业的贫困户子女都实现就业。教育厅将农村贫困户子女就业帮扶工作列入区内高等学校落实毕业生就业政策的重要内容进行绩效考核。
  (3)建立精准扶贫网络大数据共享平台
  统一工作平台和服务窗口。建立遍布全国的服务窗口和电话中心及统一的网站。网站中可以查询学生的家庭经济信息、从小学到大学的资助记录、信用记录、平时消费等记录。
  四、结语
  实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关系到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影响到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未来生活和事业的发展。我们要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和班级资源的整合,共同努力将资助工作做到“精准”。
  参考文献:
  [1]邓巍伟.基于贫困生认定的高校资助精准化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110-112.
  [2]梁东刚.高校国家奖助学金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6(01):78-80.
  [3]龙媛.坚持助人育人并重实现高职院校精准资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9):232-233.
  [4]刘利,冯缦.高校奖助学金申请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教育现代化,2016(09):113-115.
  [5]丁正荣,刘文庆.新常态下高校学生“精准扶贫”问题分析与实施策略[J].机械职业教育,2016(06):29-30.
  [6]黄莉,唐艳乾.广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分类管理培训机制的探析[J].高教论坛,2016(06):84-87.
  [7]黄泽良.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实践和探索[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77-80.
  [8]钟军.浅析美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0):91-93.
  [9]刘余霞,苏伟刚,赵恒芳.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育人功能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0):234-235.
  [10]田中良,张娜.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精细化甄别方法初探[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95-97.
  [11]钟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101-104.
  [12]杨昆.浅谈“精准扶贫”对优化高校贫困留学生资助体系的启示[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04):338.
  [13]王一筱.高校貧困生的人文关怀体系研究[J].知识文库,2016(09):56.
  [14]伍玥琪,于杰.高校院系“精准化资助”工作思路探究——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为例[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89-92.
其他文献
2008年9月15日,华尔街金融风暴一来,让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实出现了,世界金融危机正考验着我国的大、中、小企业,加上雪灾、地震、货币紧缩等困难,我国的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啤酒原、辅料的重金属污染水平直接关系到成品啤酒的安全水平。本实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进厂麦芽、大米及淀粉中的4种具有显著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元素铅(Pb)、镉(Cd)、铬(Cr)以及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参与型教学设计相关理论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却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首先探讨参与型教学设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其次从实施过程和实际效果两个方面对该教学设计模式展开实证研究,用实验数据验证参与型教学设计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作用。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参与型 教学设计 效果验证  一、引言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
江苏顺艺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国营江宁缫丝总厂,四十多年来经过不断努力,依托科技进步、品牌培育、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到现在成为南京目前仅有的一家集养蚕、缫丝、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