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路夼村位于栖霞市桃村镇东北,全村808户,2258人,总面积1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0亩。具有神秘传奇色彩的塔顶山、玉顶山、南刁山等九顶五十峰将这个山村环抱其中。多年来,该村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据自己的地理环境,立足山区优势,以高效农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了生态保护、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使贫穷落后的山村变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2006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到9800万元,集体积累17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700元,超出全市农民人均收入3834元。2007年,在烟台市“佳隆杯”美丽乡村评选活动中获得“烟台市最佳美丽村居”荣誉称号。
  
   重塑青山绿水 夯实发展基础
  
  治理“穷荒山”。从1982年开始,经村两委研究,提出了“山上栽松,固土绿化;山腰植果,拓宽经济门路;石丛插槐,覆盖乱石堆;山下栽种观赏树木,美化周围环境”的规划,村两委又按照“一栽一道岭,一植一座山”的思路,带领群众发展旅游采摘园2500余亩,栽植苹果、大樱桃、板栗、香椿等1万多亩。目前,该村绿地面积达到了110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5%以上,成为全省村级森林覆盖率最高的村,被国家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十佳村”,被国家环保局授予“全国生态环保达标市示范村”。
  修筑“通天路”。荒山开发后,群众有了耕地,发展也有了希望,但“东西运不上去、庄稼搬不下来”的问题接踵而来,行路难成为全村老少的一块“心病”。为此,村两委又带领群众开始了艰难的修路工程。经过五年多不间断的施工,共挖掘土石方100多万方,使用炸药10多吨,修出了十几条环山机耕水泥路,使环山路总里程达到了41公里,所有大小山头和果园、耕地、林区都实现了“联网”,使“路绕岭走、车随山转,靠山没山、路路相连”的美梦成了真。
  兴修“致富水”。水是农业的命脉,不解决水的问题,一切都是白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里原有的水利设施因长期停用和失修而几乎全部报废,全村80%的土地浇不上水。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路夼村两委班子重新带领全村男女老少走上了山坡,拉开了兴修水利的新战场。又是几个冬秋,几度花开花落,硬是在山坡岭间开挖出4座蓄水量达25万多立方米的大型水塘,新建了3座三级扬水站、19座蓄水闸门和26个蓄水池,修补水渠20多华里,使国路夼村“水不上山、遇旱无水”的状况成为历史。
  
   发展生态农业 建设富民家园
  
  为加强生态建设,提高乡村整体文明水平,他们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封山、禁牧的同时,把解决农民烧柴问题、防止上山乱砍滥伐、消除农村“三大堆”作为重点,抓住国家扶持农村能源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了农村沼气,在全村开展了以建沼气、改灶、改厨、改圈、改厕、改院为重点的“一建五改”工程。目前,村集体先后投资60多万元,建起了200立方米水压式中型沼气池1座、500立方米沼气池一座,并免费为村民供气。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该村特别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农业的协调发展。为了提高农产品品质,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提高农民收入,他们依据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以集体百果园为示范区,全面实施了“两减三保”工程(即减少农药施用量、减少化肥施用量、保产量、保质量、保环境)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全村果园推行了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浇水、统一采摘的“五个一”工程,使用了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绿肥、沼肥和复混肥,推广使用了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推广了苹果套袋技术和果园种植三叶草等技术,拉动了全村果品标准化生产。
  
   立足资源优势 发展观光农业
  
  国路夼村距烟台市区只有35公里,三面环山,面积广阔,山峰环列,沟长谷深。经过10多个年头的植果种树、治水修路和发展生态农业,几个改造和治理大工程、大项目相继完成,国路夼村穷山恶水,脏乱荒芜的现象不见了,旧貌换了新颜,取而代之的是山绿了、水清了、人更美了,山中云雾缭绕,怪石嶙峋,山下绿树成荫,曲径通幽,春天百花争艳、夏季杨柳依依、秋天硕果累累、季来大棚飘香的四季生态平衡的新农村景象,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十几年来,国路夼村经过艰苦创业、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不仅打开了致富之门,而且走出了一条山区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国路夼人又制定了《国路夼村五十年发展远景规划》,确立了发展复合型循环经济、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区的奋斗目标,着力建设“两区三庄五园”(即农家别墅区、深加工区,避暑山庄、松林山庄和绿林山庄,生态科技园、樱桃风情园、药膳园、特色植物园、养殖园),争取早日升级为国家4A景区,真正把国路夼村建设成为集居住生产、休闲度假、健康美食、商务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村,国路夼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橄榄油的质量取决于橄榄树的品种、生长条件、病虫害及防治、采摘时果实的成熟状况、采摘后的处理方式、加工方式、储存等。为了得到高质量的橄榄油,不仅在采收时不能损伤果实,而且需将收获的果实及时加工取油。根据质量差异,国际橄榄油协会将(可食用)橄榄油分为初榨橄榄油(Virgin Olive Oil)和精炼橄榄油(Lampante Olive Oil或Refined Olive Oil)两大类、5个级别。 
期刊
三鹿有了绿色配方奶粉,华牧有了绿色安全鸡蛋,双鸽有了绿色冷鲜猪肉,黑马有了绿色面粉……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升温,农产品质量等级认证也变得热起来。与前几年政府出钱搞认证相比,现在一些个人和企业自费筹资认证的越来越多,可以说,涌起了一股农产品质量等级认证的热潮。但是专家建议,企业和个人要量力而为,不要盲目追求高等级,更不能一认了之。      质量等级认证热起来     提起农产品质量认证,若在三四
期刊
历来象征团圆喜庆的中国饺子在2007年似乎有点不同寻常。沸沸扬扬的“毒饺子事件”在国际上造成很大影响,我们都在默默地关注,等待中日双方检测的最后结果——     真相大白    据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说,日本德岛县知事饭泉嘉门于2008年2月14日终于正式宣布,该县日前发生的“敌敌畏饺子”事件已经确定与近日一系列的所谓“中国饺子事件”无关,根源在于销售饺子的店内违规使用了杀虫剂。  看完终于松口气,
期刊
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是这样说的:16岁花季 、17岁雨季 、18岁的花样年华。伴随着2008的脚步,绿色食品也即将迎来它18岁的生日、也是一个花样年华的日子。    “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增进消费者健康;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经过18年的培育,如今在神州大地已开始生根发芽并逐渐茁壮成长起来。2008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将本着: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并举的工作方针
期刊
五光十色的食品包装上面的文字说明,有多少真实的信息,有多少雾里看花?想买得明白,买得聪明,首先要细细读懂食品标签。    单位热量还是整包热量?  也许你每吃一袋薯片之前,都要仔细地看看热量。如果这袋薯片所含的热量在允许范围之内,那么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快朵颐了。可是,即便如此,为什么你还是发胖了?秘密就在重量上。例如,薯片标签的热量很可能是某单位所含的热量,而这袋薯片虽然看起来很少,但却是此单位的
期刊
为了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膨化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膨化食品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5个省、直辖市62家企业生产的80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9.7%。    此次抽查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401-2003《膨化食品卫生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7718-2004《预
期刊
市面上销售的蜂蜜合格率仅为60%。在“3.15”即将到来之际,深圳市消委会公布了蜂类产品的比较试验报告,报告显示蜂类产品市场上,以次充好、掺假的现象比较严重,甚至有个别产品铁含量超标。       蜂类产品合格率为66%    据悉,这次比较试验的样品在深圳市六个区的零售商场随机购买,样品涉及全国22个省市的75家生产企业100批次的蜂产品,其中蜂蜜80批次、蜂花粉12批次、蜂王浆8批次。然后由深
期刊
世界十大种子公司是杜邦(Dupout美国)、孟山都(Momsanto美国)、先正达(Syngenta瑞士)、 利马格兰(Limagrain法国)、圣尼斯(Seminis墨西哥)、 埃德瓦塔(Advanta荷兰)、 道化工(Dow美国)、 KWS AG公司(德国)、 Delta & Pine Land 公司(美国)、 Aventis 公司(德国),美国占十分之四,且第一、第二的是美国公司。杜邦公司在
期刊
新疆林果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新疆具有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昼夜相差大的独特的气候条件,因此瓜果不但品种繁多,而且品质优良,一年四季干鲜瓜果不绝于市,主要有哈密瓜、西瓜、库尔勒香梨、无核白葡萄、蟠桃、石榴、无花果、苹果、樱桃、核桃、杏子、桑椹、沙棘等。目前,新疆林果种植面积已超过1300万亩,林果业形成了以杏、核桃、红枣、香梨、石榴、苹果、巴旦木等为主的南疆特色林果主产区;以葡萄、大枣为主
期刊
有诗云:饮雨前龙井方知灵隐境界,品秋后观音可悟罗汉地步。  八马茶业有限公司座落于铁观音发源地——安溪县西坪镇,源于百年前声名显赫的老字号“信记”茶行。公司的创办者——王氏家族正是清乾隆年间发现、培育出世界名茶铁观音的王士让的后代,秉承家族两百多年种茶、制茶、售茶的深厚渊源,辅于现代科学技术、质量管理和品牌运营之策略,辛勤耕耘,厚积薄发,从90年代开始,公司连续十四年营业和纳税位居安溪民营茶业企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