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u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大招生、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加之国外经济危机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从一些具体实例中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和高校就业率低的问题,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切入到本文的主题: 高等学校办学导向的偏差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是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学生就业而不是学生毕业。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所面临的严峻性
  我国高校毕业大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 以下是近十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 2001 年, 115 万; 2002 年, 145万; 2003 年, 212 万; 2004 年, 280 万; 2005 年, 340 万;2006 年, 413 万; 2007 年, 495 万; 2008 年, 559 万;2009 年, 611 万; 2010 年, 630 万(数据出处: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历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高校毕业生潮水般涌入就业市场, 数量越来越大, 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都切身感受到了就业恐慌, 与此同时, 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 万左右, 下岗登记800 万左右, 农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1000 万左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学校的一个突出问题, 并且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 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取消统一分配派遣, 实行自主择业以来,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2. 就业渠道不畅。学校、政府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很少联系企业和用人单位, 而且信息网站缺乏全面、具体的信息, 很多就业信息迟缓, 这都会影响毕业生就业。
  3. 实践与理论缺乏紧密联系。许多高校都只注重理论的学习, 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4. 就业观滞后。现在许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陈旧, 期望值过高, 不是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 而是凭空想象,期望一步到位, 盲目理想化。再就是攀比、讲条件, 从而出现就业难。
  三、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 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些普遍的原因
  (1) 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同时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 而且, 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
  (2) 专业扎堆、就业单位扎堆和地区扎堆现象。大多数毕业生都把就业定位在高薪的外企或是经济发达地区,要不就是考公务员。
  (3) 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 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 而且, 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4) 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当大多数人都去报考热门专业的情况下, 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5) 薪水与自己的期望值不符。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 低不就” 中的“低不就”。
  (6) 各企业选人挑剔。大多企业都不愿意招聘应届大学生。
  2. 高等学校办学导向的偏差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是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说,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固然有多种因素, 但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暴露出的不足恐怕才是更需要引起重视的。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 新专业猛增。据业内人士透露, 高校争上新专业基本上分几种类型: 一是生源捞取型, 新上专业就是为了多招学生, 结网捕鱼。学校普遍喜欢上投资少、见效快、靠几本书、找几个老师就可以应付的“软专业”, 而对像工程技术这样投入比较大的“硬专业” 一般不感兴趣。二是分散就业压力型, 学生过多地集中在一个专业, 会人为造成就业压力过大, 所以部分学校将专业设置化整为零, 目的是自我减压,而不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三是历史依赖型, 主要以原有专业为基础。四是市场导向型, 市场上有什么专业热门, 就上什么专业, 不考虑就业形势的变化。
  当“就业率” 成为各高校必须承受之重, 结果怎样呢?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10 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 万人, 比2009 年的611 万多19 万人, 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人保部门表示, 2009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 今年将力争使2010 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到70%左右, 当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济南日报2 月17 日) 人保部“下达” 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与过去几年颇为类似。去年我国大学生就业受金融危机影响, 人保部确定的大学生初次就业率目标也是70%左右,最终, 基本上“圆满” 地完成任务, 官方公布的初次就业率达到68%。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据媒体报道称, 部分高校的“高就业率” 水分不小。可以相信,“部分高校” 是一个客气的说法, 虚假的“高就业率” 现象在高校中是普遍存在的。在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的当下,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正在成为“皇帝的新装”, 成了一些高校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1999 年, 国家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初衷是“将市场机制引入招生办学, 督促各高校的办学质量”。2003 年, 教育部又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 的规定, 将学校扩招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 对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 将会减少招生, 对就业率偏低的专业也要控制招生规模。据悉, 出台这项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各地方和高校树立“就业意识”, 并将就业因素纳入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如今, 数据造假竟成了应付上级的“有力手段”, 这恐怕是政策制定者所始料未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 近年来屡遭社会舆论诟病, 但有关部门却不为所动, 依旧坚持传统的统计方法, 但再“坚持” 下去, 将严重误导高校办学, 并让受教育者对就业形势产生误解。据报道, 人保部门特别提醒毕业生不可盲目乐观, 要对经济和就业回暖有个清醒的认识, 但事实上, 导致大学生就业定位“不准” 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政府部门和高校发布的就业信息———某校真实就业率可能只有30%, 公布的数据却达80%, 学生的“乐观” 能不盲目吗? 除了媒体曝光的就业率造假之外, 在就业率统计中, 把升学、留学也作为“就业” 来统计, 则是就业率指标的明显硬伤。依照这种统计法, 我国2010 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至少已经7%———201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43.6 万, 博士研究生招生6.15 万人。这种统计方法, 使政府部门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就业的蓄水池, 而高校为提高本校的就业率, 一再扩大本校学生的直研比例。所以, 就是统计就业率, 也应该统计实际就业人数与真实就业人数的比例, 而不是把升学也作为就业,造成就业率的虚高。
  四、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学生就业而不是学生毕业
  高等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办学, 考察其办学质量, 应该以同行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校友捐赠率为指标(在美国高校, 学校的办学质量评价, 更强调过程评价, 由于有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 新生选择性、新生留校率、毕业率、教学资源、校友捐赠率是评价的重要指标), 其中就业率当是重要指标。
  高校必须要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新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要有长效的机制来保证。建立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关键是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新理念。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合格与否, 任务完成与否主要还是看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被社会所认同和接受, 即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大学的就业状况和就业率直接推动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引导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特别关注和了解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率, 认真分析从就业状况和就业率中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对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素质拓展等的不同要求, 及时地进行改革调整。学校不仅要把学生就业状况和就业率作为办学的导向仪, 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金石, 而且还应把就业能力植入教学大纲, 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高质量学生和社会需求量两者不可或缺。以本科生为例, 当年的专业招生人数基本是依据四年后的社会需求确定的。而这种对四年后的预测,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太快, 往往形成巨大的落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评定也在变化。为了保证高等学校的学生既是高质量的又是社会所需求的, 就需要高等学校不断地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来实现。
  然而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方式对学生就业大多都无实际用处。签合同时盖盖章, 贴贴弄弄就业信息, 再开开就业指导讲座, 办几场人才招聘会……这就是多数高校最常见的就业指导方式。学生们对这种指导最大的不满集中在: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缺乏真正的交流与沟通, 就业指导“不实用”、“信息量小”、“内容太陈旧”。很多人不满意于学校“只是在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 至于那些一场接一场的讲座, “过来” 的学生更是说得直截了当:“数量太多, 质量不够”, 特别是学校老师的讲授单调乏味, 缺少实践经历,往往成了“听起来激动” 的“纸上论剑”。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人士言之凿凿: 学校的就业指导乏力、乏术, 使得学生在实际中遇到许多难以应付的问题。目前此类指导的状况基本是“支招多, 解惑少; 提供信息的多, 培养观念的少; 讲择业的多, 谈敬业的少”。
  要解决我国高校在学生就业指导这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高校应开设一些就业指导课, 帮助其了解社会职业状况、了解自身的职业倾向、再进行一些技巧指导, 使毕业生面临职业选择时不再盲从。其次高校还应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这支队伍要求教师掌握就业政策、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知识, 使就业指导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的有个性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最后, 就业指导中心不仅要指导学生准备简历、向学生传授求职技能、对学生进行职业测评、一对一地帮助学生总结求职经验教训、举办招聘会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等, 更重要的是要把就业能力培养“植入” 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让学生真正具备自主学习、把知识转变为技能、适应环境变化等多方面的能力。据了解, 国外不少大学就业指导部门由学生工作辅导员、心理学专家以及曾在不同行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专业人士组成。例如, 日本设立大学内部的就业指导机构。大学是大学生就业援助的主要承担者,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活动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日本大学内部的就业指导部门是直接负责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部门, 大学也普遍重视就业部门的设立。日本大学中有80%的大学将就业部门作为一个独立部门设立。同时, 大学一般都设有专职的就业指导人员指导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据统计, 平均每所大学设专门的就业指导人员的人数为4.9 人。他们通常会对每一个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细致入微的指导工作, 以把握学生的具体就业情况。
  学校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 根据国家改革发展的总体形势, 通过对已经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所在单位对学校教育过程及教育内容的评价及学生的自我评价的分析, 提出今后1-2 年社会对专业人数相对科学、明确的预测, 提出社会对毕业生质量要求的定性分析报告。同时, 改革教学方式, 以一级学科招生, 一二年级学习基础及应用基础课程, 第三年或第四年根据社会对各专业人数需求的预测,确定专业方向及人数。学校部门要根据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要求和评价及时调整、改革, 形成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的自适应机制。
  学校和企业应加强联系, 共同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第一, 加强校企合作, 让高校了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 帮助学校将这些就业能力嵌入课程设置中, 从而增强就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企业参与课程设置, 授课内容包含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授课从过去注重于传授课本知识及其与具体职业的联系, 转变到强调对通识、态度和社会技能的培养。
  第二,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让大学生及早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和要求, 树立职业意识和责任感。为了使大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 许多高校可以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以客座教授身份来校任教, 作为实践者和管理者, 他们能够提供给学生实际的帮助和指导, 他们参与授课(必修学分课程) 便于大学生了解企业要求。
  第三, 用人单位应提供给大学生更多的见习和实习机会。许多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通过将学生短期安置在企业工作或带学生参观企业、提供他们工作场所等各种就业前培训, 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
  学校还应建立就业体验制度, 一方面学校和企业或者社区之间良好的互动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供了颇多的机会, 通过建立学校与许多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 如学校的科研所或实验室可以作为大中型企业新型产品的研发基地。对于毕业后仍未能就业者, 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则会继续提供就业援助, 在实行职业咨询、介绍之外, 必要时也实行三个月的委托训练以及其他合适的援助活动。另一方面, 学校的各大专业群都可开办教学企业, 让课堂变成真实的企业运作模式, 让学生亲身体验所学的专业技能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的运用, 如电子商务或物流管理专业即可开设教学企业, 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网上创业, 让学生亲身体验网上创业的整个流程, 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 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实际掌握这门专业技能, 从而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除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长期从事就业工作外, 高等学校要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平台, 为就业学生提供丰富、快捷、详尽、方便的就业信息服务。举办专门的讲座, 开放就业资料图书查询阅览室, 设立信息公告栏等都是必须的。学校每年还要对每个博士点、硕士点、本科专业进行就业状况和就业率的检查评估, 并兑现“挂钩” 政策, 同时将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反馈,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高校可以提倡大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规划, 要求高校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档案, 明确提出毕业生都必须具有个人发展规划和成长记录档案, 以作为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参考。这一举措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纳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108-116.
  [2] 徐艳丽, 张建军.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别、特点及培育[J]. 高等农业教育, 2005(2) .
  [3] 王欢. 拓展素质教育, 提升就业能力——论大学生“就业难” 现象的原因与对策[J]. 高等农业教育, 2006(3) .
  [4] 王凤丽, 吴杰, 张福玲.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方式[J]. 职业与健康, 2008, 24(2): 165.
  [5] 杨书良, 赵桂梅, 王诤. 大学生素养与职业生涯规划[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189-201.
  [6] 胡解旺. 大学生就业报告[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62-73.
  [7] 何志祥. 关于大学生就业困惑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 2004(3) .
  [8] 吴鲁平. 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56-59.
  [9] 马士斌. 大学生生涯辅导[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101-107.
  [10] 刘新玲. 大学生就业导航[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 86-92.
其他文献
非选择题通过给出一定的材料,让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其考查的深度和广度都是选择题所不能比拟的。结合这几年的试题分析,非选择题呈现以下特点。  一、从时间上看,考题内容主要集中于近现代史  如2006年“中国近代科技落后 的原因”,2007年“孙中山先生对民族主义的看法”,2008年“乾隆帝和英国女王的通信与中国的闭关锁国”,2009年的“传统文化”,2010年的“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和20
近年来,《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暂行办法》的实施以及《进口付汇核销贸易真实性审核规定》的出台,规范了进口单位和外汇指定银行进口付汇的行为,防止了逃套汇行为的发生,基本达到
育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办公厅于2007年12月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全国高校相继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类课程,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我国
在我寄宿的美国大家庭里,有一个勤劳能干的外公,有一个说话总是带“啥”的伯母,有一对亲切的哥哥姐姐,还有一个总是爱叫嚷着“好吃”“好喝”的伯伯。我就说说“好吃”“好喝”伯
吉陶乐是一个机器人,一个与众不同的机器人。
有一天,我在院子里看见一只小鸟正在拼命地扑腾着翅膀。我连忙跑过去一看,哟,原来是一只受伤的小鸟。
当前,在维持低通胀的前题下,要实现经济的有效增长,不能仅靠大量扩张货币供给来刺激,继续走低水平、粗放型重复的老路,而应以科学的政策为前提,依托经济运转的内在机制,通过活化货币
本文简要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考察“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在中职学校践行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探析现阶段中职学校践行“以人为本”的积极教育教学态度,并就中职学校努力提升学生人生
在不久的将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智能房子。它像一个大馒头,还是彩色的。你一定很好奇它有什么功能吧?赶紧来瞧一瞧吧!第一,自动调节室温。房顶上装有一个特殊的盒子,叫“热量调节
建设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研究庄新亭陈义王德平中国建设银行作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在改革发展中,各项业务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