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所,启动金融中心引擎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mworkh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浦东伴生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同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建国以来内地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上证所开市那天,来自上海、山东、江西、安徽、浙江、海南、辽宁等地的25家证券经营机构成为交易所会员。这些会员分为专业经纪商、专业自营商、监管经纪商和自营商几种。当时,上证所采用现货交易方式,不搞期货交易。开业初期以债券包括国债、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交易为主,同时进行股票交易。
  1990年12月19日上午,上证所举行开业典礼,当时的上海市市长朱镕基出席了开业典礼。上证所理事长李祥瑞授权总经理尉文渊在交易大厅敲响正式开市的第一锤,半小时后,前市收市时已成交49笔,面额为5879008元。
  刚开始,上证所对股票的交易价格进行管制,将股票交易的涨跌幅严格限制在1%以内。而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肯定股票作用以后,股市规模迅速扩大。
  1992年5月21日,上证所全面放开股价,实行自由竞价交易,大盘快速上涨。5月26日,上证综合指数创当年最高纪录。
  
  创新为纲
  
  上证所自诞生之日起,就十分注重創新。1992年12月,上证所建立了国债期货市场。刚开始只允许部分券商进行自营买卖,后来才向个人投资者放开。彼时,恰逢股市过热,管理层进行宏观调控,投资者关注重点亦从股票转移到国债期货。国债期货一时奇货可居,市场一片看好。但由于管理层对风险控制缺乏足够认识,在危机发生时无法做出相应调整,在1995年2月发生了著名的“327国债期货事件”。
  尽管国债期货的尝试最后以失败告终,但上证所开展的国债期货交易,是我国进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一次重要的开拓性尝试,改变了以前国债无人问津的局面,为以后的金融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样本。
  上证所的创新尝试,启动了资本市场的引擎。
  18年来,从最初的单一综合指数,到名目繁多的各类指数体系,上证所形成了较完备的指数体系,成为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衡量中国证券市场表现的权威统计指标。上证180,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借鉴国际经验,用科学的编制方法,建立了一个能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概貌和运行状况、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上证50,集中了上海证券市场规模最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综合反映了一批最具市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形成了中国的蓝筹股群体。
  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专家呼吁,推出具有中国特色、能够综合反映沪深两市走势的统一指数。200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了牵头开发统一指数的想法。上证所指数专家委员会提出详细的指数设计编制方案,在中国证监会牵头下,沪深两个交易所坐在了一起进行研讨。1997年开始酝酿,2005年正式出炉,沪深300指数的推出,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跻身世界一流交易所
  
  经历过风雨的上证所,即将迎来18岁的生日。这也是一次成年的仪式。上证所正一步一步地实现其“跻身世界一流交易所”的远大目标。
  2007年上证所最大的亮点是蓝筹股市场的建设。中国人寿、中国石油、中国神华等一批超大盘蓝筹企业的上市,完全确立了上证所主板市场的地位,对于提升上证所乃至整个上海金融业的国际地位意义十分重大。
  创出2007年全球IPO(首次公开发行)规模纪录的中国神华回归A股,当天便为沪市贡献了11428亿元的市值。中国神华在上证所上市后,上证所拥有的公司总市值超过20万亿元,跻身全球六大交易所。
  由此,上证所对于蓝筹企业的吸引力更是与日俱增。数据显示,仅2007年,上海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总额达1166.2亿元,约占全国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总额的15%,且创下单年直接融资额的最高纪录。上海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重(即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额/新增贷款余额)约37%;经济证券化率(上海上市公司总市值/上海GDP)达到362%,均大大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这些数据均反映出上海已具备国内资本市场中心的条件。可以预见,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外资金融机构集聚上海。上证所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将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注入强大的活力。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基于GIS信息与Ribbon Snake模型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的自动提取算法。利用数据构造的样条曲线作为道路的初始中心线,通过自动调节各能量函数在总能量函数中所占的权重以及控制点的搜索范围,实现了模型的分级演化。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从实验效果和算法效率两个角度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