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迅速普及的数字信息技术,为金融供给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创新机遇。国际组织在全球新兴市场的实践中,也看到数字普惠金融正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成长格局和发展态势。
科技,正助推着全球普惠金融进程。
2013年,世界银行集团发起“全球金融普及倡议2020”(Universal Financial Access by 2020),倡导到2020年底所有成年人都拥有银行账户或者享有移动金融服务。自此世行集团便致力于与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一起推广金融普惠。根据“全球普惠金融指数”(Global Findex)测算,2014年全球近20亿成年人(约占38%)仍然没有银行账户。
近几年来,一方面雨后春笋般的智能手机普及、星火燎原的金融科技应用,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另一方面,科技巨头陆续进入金融领域,并充分利用其深厚的客户数据,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移动支付技术已经帮助全球10亿人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务。
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角度看,小微金融具有“短、小、频、急、散”的特点,流程琐碎、效率低,这都构成了传统普惠金融发展的障碍。然而,通过电子支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等领先科技,信息和服务渠道变得简单易得,信贷审批和风控逐步达到规模化、自动化和精准化。被科技赋能的金融机构越来越有能力在商业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服务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单就支付这个细分领域,数字普惠金融对年度GDP增长贡献超过2%。显然,这是一个蕴藏巨大潜能的发展空间。联合国秘书长普惠金融特别代表、荷兰王后马克茜玛就曾公开表示:数字化金融服务对于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必不可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加剧了利用数字金融服务的紧迫性。但科技应用很难一蹴而就。
当前,世界上仍有很多欠发达国家的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当地百姓和商业企业的日常金融需求。这些力图创新的普惠金融实践者,往往面临着人才缺乏、设备落后、技术单一的挑战。在设计、研发、渠道推广和运营等产品创新的各个環节,他们都亟待提升。
第一个跨国API平台
Global Findex调查发现,在东南亚地区很多国家信用卡的普及率低于2%,部分国家60%的人口没有银行账户,金融服务基础相对滞后。面对问题,当地银行很难迅速提供替代方案,根据问卷调研,它们往往需要6个-8个月去设计数字产品原型,然而新品的成功率却不足40%。
与此同时,这些银行中的80%都缺少内部科技创新团队,有50%是通过网络搜索寻找金融科技合作伙伴。而那些寻求与银行合作的金融科技公司,在过去一年中,仅52%有机会与3家-8家银行洽谈,79%表示与银行真正签约需要6个-18个月时间。
而创新型平台有望缓解这一矛盾。“东盟金融创新网络”(AFIN)就是其中之一。这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由监管机构、国际组织和行业协会共同发起成立的机构,通过带动私营部门协力合作,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跨国界、开放架构的API平台——APIX。该平台致力于帮助金融创新者快速、高效地推出金融科技产品,赋能欠发达地区的银行;更好地服务“最后一公里”群体。
API的英文全称是“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译为“应用程序接口”,早在数十年前就已出现。当一个程序需要调用另外一个程序时,API就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为两者提供数据接口端口。
近年来,随着“开放银行”(Open Banking)概念的推广,银行和小微金融机构等普惠金融的“主力军”,开始利用API技术与科技公司像乐高积木一样拼接式合作,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快速自行组合与创造。
APIX平台在这一浪潮中应运而生,它涵盖金融科技市场和沙盒两个主要功能,可让新兴市场的银行在平台上“无障碍”、跨时区地与金融科技协作,共同设计金融创新产品和沙盒实验,以极低成本完善创新金融解决方案,同时将新产品雏形的推出时间缩短至10天-15天。
2019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该平台公布了一项沙盒测试结果——15家金融科技公司在5天内创造出一家数字银行,这从技术上已经成为可能。到目前为止,这一平台已吸引了50多家金融机构和300多家科技公司加入,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合作和创新机遇。
太阳能供电普惠金融样本
放眼全球,谈到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发展的跨界协同,就不能不提到东非的M-Kopa公司。它所展示的是另一种模式的普惠金融。
2010年,加拿大人Jesse Moore在肯尼亚内罗毕创立了M-Kopa。在这之前,他曾在非洲从事移动通信领域的工作,对肯尼亚当地电信公司推出的M-Pesa电子支付产品非常熟悉,M-Kopa的分期付款正是在这个平台上搭建。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市场,M-Kopa也是通过与当地电信公司旗下的支付工具MTN Money和Airtel Money等合作实现落地。 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等东非国家电网系统不够发达,无法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和城市贫民社区。而购买独立的发电机又十分昂贵,导致超过70%的家庭都不能正常使用电子设备。
为解决这个问题,M-Kopa公司成立了。该公司本质上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供电领域的普惠金融公司。一方面,它为东非广大低收入家庭提供太阳能设备;另一方面,用户不用一次性付款,可通过手机支付和SIM卡等数字技术手段,实现分期付款。
M-Kopa提供的设备通常包括一块太阳能板、两个LED灯泡、一个LED手电筒、一个可充电收音机、一个手机充电适配器。整套系统提供两年保修,电池寿命约四年。每个客户每天只需通过手机支付缴纳大概不到50美分的费用,跟当地煤油成本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坏账,M-Kopa利用技术手段监测用户还款情况,一旦欠费,就暂停设备,因此其坏账率处在比较低的水平。
在团队管理方面,M-Kopa也应用了不少创新手段。通过移动云服务平台,可从销售团队那里得到实时数据和有地理位置标注的分析报告。本来需要6小时-8小时的数据收集工作,1分钟便可完成。与此同时,M-Kopa还为全职和兼职员工提供远程培训,团队成员可以根据自己时间安排学习进程,经理们则可以实时与员工互动。
罗马并非一天建成,创新也是靠生态系统逐步演化而来。如今,M-Kopa已经发展成一家拥有近2000多名员工,超过75万名客户的跨国金融科技公司。除核心管理和产品团队,公司还有大量客服、销售和客户培训業务的雇员,不但确保产品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更为当地创造了就业,促进了包容性经济增长。
重塑普惠金融模式
除AFIN和M-Kopa,全球各新兴市场还有许多获得国内外机构支持的金融科技公司,接连迅速地重塑着当地的普惠金融模式。
在北非,传统现金大国埃及的银行账户使用率不足15%,而致力于改善当地百姓生活的Fawry支付公司则带动了2000多万用户,让他们开始习惯网上购物、电子支付生活开销、在线下零售点付款等。
在南亚,孟加拉移动支付公司bKash,用户量超过该国总人口的24%,其中90%都是从未使用过银行服务。科技不仅将他们纳入了正规的金融体系,还降低了支付和融资服务门槛。
在拉美,网络信贷公司Afluenta,通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评分模型,捕捉和预测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的金融行为,并以此为依据为他们发放低成本贷款。十年来,该公司的客户已经从阿根廷拓展到了乌拉圭、巴拉圭和智利等国。
在欧洲,面对跨境应收资产无法充分变现的困难,Demica则建立了一套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专业服务于非投资级项目以及跨国运营企业。该公司每年在35个国家为中小企业,提供超过900亿美元规模的营运资金融资服务。
综上,这些创新项目往往依靠数字化手段,解决了高成本获客和审批带来的效率问题,验证了商业可持续性,进而吸引银行等金融机构自发投入到普惠金融业务中去。
当然,仅靠数字技术还不足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为确保更多人在数字金融服务中受益,需要有完善的支付系统、良好的硬件基础设施、适当的法规和严格的消费者保护措施。无论是数字还是实体模式,金融服务都需要适应弱势群体的需求,如妇女、穷人和金融服务的首次使用者。
随着基础设施、通信技术和政策的发展,新兴市场将有更多优秀和负责任的金融科技企业创造时势,在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中,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动力。
(编辑: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