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的教材观: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因此教师可以灵活、合理地使用教材,彻底打开教材这个压缩文件包。面对语文教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让生活走进教材;二、让历史走进教材;三、让异国风情走进教材;四、让课外拓展走进教材。这样,这个压缩文件包的内涵就能得到精彩呈现。
关键词:教材; 压缩文件包; 课程标准; 生活; 历史; 异国风情; 课外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1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在学校获取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就语文教材而言,大多选用文质兼美的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内涵丰富,知识面广,牵涉古今中外,还牵涉到其他学科的内容,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语文教材就好比是一个内涵丰富多彩的压缩文件包。
老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并且会活用教材,会对教材进行扩展和补充,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基本原则。
“用教材教”这一观念便是打开了教材这一压缩文件包,活用教材,把教材的内涵揭示得淋漓尽致,把教材的外延延伸到它可能触及到的地方。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灵活使用语文教材,打开教材这个压缩文件包。
一、让生活走进教材
现行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对生活内容的写照,有的生活内容离学生实际很近,有的则离学生实际较远。即使很近的生活,学生也未必就烂熟于心。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教师有必要把生活引进教材,让生活走进课堂。比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广玉兰》,描绘了广玉兰的幽香、叶子的颜色和形状特点、花开的不同形状和四季常青、生命力旺盛的特点。我校虽有很多株高大茂盛的广玉兰树,但与之朝夕相处的学生可能只有当人提起时才会恍然大悟。课前我布置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广玉兰树,并亲自带领学生到现场指导,引导学生从它的整体外观、叶、花等方面观察。课中,我根据书中的内容,结合大家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授课。学生畅所欲言,兴奋地讲解自己的发现,还把采来的叶子和花朵拿出来描绘。这样的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远比就文字讲文字、读文字来得形象生动。
二、让历史走进教材
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内容来自于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历史,那离学生生活更是遥远,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更大。如果照本宣课,虽然也可以说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留给学生的有多少呢?比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一课中,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首先我让学生课前了解秦朝这段历史,了解秦始皇这个人、修建坟墓的目的。其次,课中我把规模宏大的兵马俑的录像配上音乐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身临其境。把个性鲜明、类型众多的兵马俑的图片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经过这样的处理,冷静的文字还原成了生动的录像和精彩的画面。融文字、录像、图画于一体的教学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完课文后仍然兴趣盎然。由于展现了那段历史,学生爱上了秦兵马俑,并为我国拥有那宝贵的历史遗产而自豪。
三、让异国风土人情走进教材
语文教材中收入了许多介绍外国风土人情和人物的文章。特别是介绍风土人情内容的文章,由于各国的文化不同,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常常会感觉词不达意。如果不走近这些文化,学生理解这些教学内容时只能是囫囵吞枣。因此,有必要让这些风土人情来到教材中,走近学生。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其中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被称为“金色大厅”的音乐之友协会大厦的规模和设施以及它们在全世界的影响,能极大限度地说明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可是这种异国建筑宏伟和独特之处,学生又怎能领略呢?我鼓励学生查找有关维也纳这种建筑的资料。课中,除了学生介绍了解到的知识外,我把在网上搜寻到的有关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的图片展示给大家。抽象枯燥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幅独具风味的图片,“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别具一格的建筑风貌形象地展现在眼前。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种建筑的宏伟和内部设施的豪华之处,从而对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果对异国他乡的这种文化建筑不能心领神会,学生又怎能把握题目“音乐之都”维也纳的真正内涵呢?
四、让课外拓展走进教材
编入教材的课文再完美、再经典,毕竟是有限的文字。如果一学期就让学生学这么几篇文章,显然离新课标要求的阅读量相去甚远。因此,在教学完相关的课文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安排学生阅读与之相关联的文章,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再了解,也是增加学生阅读量、激励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例如有位低年级老师在教了《忆江南》这首诗后,就搜集了白居易的其他两首《忆江南》,安排学生课后阅读,学生学到的就是一首加两首。江南那优美的景色、白居易对江南独特的留恋之情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后,我搜集了几篇有关彭德怀的感人文章:《彭德怀开田的故事》《忍病让药》《陈庚的“闭门羹”》《元帅之死》《悲惨辞世》打印给学生。留在学生记忆中的就不仅是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彭德怀,更是平易近人、关心百姓疾苦的伟人形象。学生也了解了彭德怀在文革中那段被迫害的经历,对彭德怀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也对彭德怀产生了更深的敬意。在这里,教材不仅仅是指书中的某一篇课文,而是有着无限宽广的外延,学生学到的也不仅仅是一篇课文,而是一组文章。让课外扩展走进教材,这对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难道不是一个好举措吗?
教材无论编制得多么出色,它依然只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被加工和重新创造的对象,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尽管它是一种主要的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灵活合理地使用教材,教材这个压缩文件包一定会被打开,打开的也一定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关键词:教材; 压缩文件包; 课程标准; 生活; 历史; 异国风情; 课外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1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在学校获取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就语文教材而言,大多选用文质兼美的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内涵丰富,知识面广,牵涉古今中外,还牵涉到其他学科的内容,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语文教材就好比是一个内涵丰富多彩的压缩文件包。
老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并且会活用教材,会对教材进行扩展和补充,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基本原则。
“用教材教”这一观念便是打开了教材这一压缩文件包,活用教材,把教材的内涵揭示得淋漓尽致,把教材的外延延伸到它可能触及到的地方。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灵活使用语文教材,打开教材这个压缩文件包。
一、让生活走进教材
现行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对生活内容的写照,有的生活内容离学生实际很近,有的则离学生实际较远。即使很近的生活,学生也未必就烂熟于心。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教师有必要把生活引进教材,让生活走进课堂。比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广玉兰》,描绘了广玉兰的幽香、叶子的颜色和形状特点、花开的不同形状和四季常青、生命力旺盛的特点。我校虽有很多株高大茂盛的广玉兰树,但与之朝夕相处的学生可能只有当人提起时才会恍然大悟。课前我布置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广玉兰树,并亲自带领学生到现场指导,引导学生从它的整体外观、叶、花等方面观察。课中,我根据书中的内容,结合大家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授课。学生畅所欲言,兴奋地讲解自己的发现,还把采来的叶子和花朵拿出来描绘。这样的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远比就文字讲文字、读文字来得形象生动。
二、让历史走进教材
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内容来自于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历史,那离学生生活更是遥远,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更大。如果照本宣课,虽然也可以说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留给学生的有多少呢?比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一课中,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首先我让学生课前了解秦朝这段历史,了解秦始皇这个人、修建坟墓的目的。其次,课中我把规模宏大的兵马俑的录像配上音乐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身临其境。把个性鲜明、类型众多的兵马俑的图片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经过这样的处理,冷静的文字还原成了生动的录像和精彩的画面。融文字、录像、图画于一体的教学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完课文后仍然兴趣盎然。由于展现了那段历史,学生爱上了秦兵马俑,并为我国拥有那宝贵的历史遗产而自豪。
三、让异国风土人情走进教材
语文教材中收入了许多介绍外国风土人情和人物的文章。特别是介绍风土人情内容的文章,由于各国的文化不同,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常常会感觉词不达意。如果不走近这些文化,学生理解这些教学内容时只能是囫囵吞枣。因此,有必要让这些风土人情来到教材中,走近学生。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其中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被称为“金色大厅”的音乐之友协会大厦的规模和设施以及它们在全世界的影响,能极大限度地说明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可是这种异国建筑宏伟和独特之处,学生又怎能领略呢?我鼓励学生查找有关维也纳这种建筑的资料。课中,除了学生介绍了解到的知识外,我把在网上搜寻到的有关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的图片展示给大家。抽象枯燥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幅独具风味的图片,“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别具一格的建筑风貌形象地展现在眼前。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种建筑的宏伟和内部设施的豪华之处,从而对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果对异国他乡的这种文化建筑不能心领神会,学生又怎能把握题目“音乐之都”维也纳的真正内涵呢?
四、让课外拓展走进教材
编入教材的课文再完美、再经典,毕竟是有限的文字。如果一学期就让学生学这么几篇文章,显然离新课标要求的阅读量相去甚远。因此,在教学完相关的课文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安排学生阅读与之相关联的文章,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再了解,也是增加学生阅读量、激励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例如有位低年级老师在教了《忆江南》这首诗后,就搜集了白居易的其他两首《忆江南》,安排学生课后阅读,学生学到的就是一首加两首。江南那优美的景色、白居易对江南独特的留恋之情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后,我搜集了几篇有关彭德怀的感人文章:《彭德怀开田的故事》《忍病让药》《陈庚的“闭门羹”》《元帅之死》《悲惨辞世》打印给学生。留在学生记忆中的就不仅是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彭德怀,更是平易近人、关心百姓疾苦的伟人形象。学生也了解了彭德怀在文革中那段被迫害的经历,对彭德怀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也对彭德怀产生了更深的敬意。在这里,教材不仅仅是指书中的某一篇课文,而是有着无限宽广的外延,学生学到的也不仅仅是一篇课文,而是一组文章。让课外扩展走进教材,这对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难道不是一个好举措吗?
教材无论编制得多么出色,它依然只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被加工和重新创造的对象,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尽管它是一种主要的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灵活合理地使用教材,教材这个压缩文件包一定会被打开,打开的也一定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