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工作方式,使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本文通过阐述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构想及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数字化 信息化
一、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
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为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载体——数字图书馆正脱颖而出。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是势之所趋。
二、图书馆数字化的构想
(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目标
大学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全面实现资料采、编、检、流集成系统的基础上,充分采用先进、成熟的网络支撑和信息处理技术,构建整体有序、可靠实用、结构开放和信息高度共享的系统信息网络。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能够处理多文种的数据格式集成化业务管理系统,拓展服务空间,实现远程检索浏览,扩大服务深度。
(二)数字资源建设上要实现的功能
电子资源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引进成熟的数字资源数据库产品:一种为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引进电子资源,包括电子期刊、电子图书镜像、联机数据库等,同时要实现这些电子资源的图书馆专项服务。自建特色数据库,包括学位论文数据库、古籍善本数据库、其它特色数据库等。实现部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需建立小型数字加工系统。
(三)用户信息服务上要实现的功能
1.Web信息服务。建立方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简单而有效的宣传图书馆,发布图书馆信息,实现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和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各方面:各种电子资源的整合,实现跨媒体跨数据库资源的全文检索: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库的集中管理,为用户提供快速有效的信息获取渠道,如数据库检索、网上读书、馆藏目录查询等,检索结果显示于同一界面,使信息的关联性能够全面简捷的表现出来:建立完整的网络数据库检索指南和学科信息资源导航系统。
2.信息检索服务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文献代查代检服务的网络化管理,包括文献检索服务,即开题立项、研究中期,直到成果验收的文献查询检索服务(文献收录及被引用检索服务)。该系统应实现:用户注册管理、用户提交检索申请、用户咨询。
3.网上读书。首先要满足读者在线搜索自己需要的图书,包括书目关键词等以及基于内容的全文检索,在线阅读各种文献:其次,可以进行任意翻页、放大、缩小、查找等操作,获得最新的图书方面的信息,在线发表自己的作品与评论。
4.多媒体视频音频点播服务。建立一套支持多人点播节目的视听系统。可以购买已经制作好的资料,存储在服务器硬盘里,内容应该包括多媒体外语教学影片、教学课件实习演示系统、古典音乐欣赏、历史文化、经典影片、视频点播VOD栏目及学术演讲、科技、英语教学片等。
5.网上学科导航数据库。建立重点学科信息网站,根据图书馆支持的重点学科发展的需要,,收集网络信息资源重新组织整合为有序整体。
6.电子阅览室。建立完备的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室的管理系统,提供馆藏目录系统查询、光盘镜像服务器检索、馆内多媒体资源服务、Intenet信息检索服务、情报检索教学服务等。
(四)管理上要实现的功能
1.图书馆一卡通服务。在馆内实现一卡通管理,就要实现在基础信息上的统一,即要实现信息管理系统、图书馆业务系统和一卡通系统基础数据的统一,实现整个在馆读者的服务和管理的统一。
2.办公自动化系统。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组成部分,该系统的建设要以网络为基础,以计算机为现代化管理手段,集图书馆的业务、人事、财务、档案、设备等系统功能为一体,与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系统紧密相联,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高办公效率。
3.网络管理应用于监控功能。该功能应实现网络设备、UP5电源的自动监测和管理。随着数据应用服务的增加,图书馆服务器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这些服务器都承载着重要的应用系统,及时监控这些服务器的正常运行是维护人员的重要职责,该功能可以对应用系统服务器进行集中监控。
三、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策略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不能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必须纳入全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一盘棋”之中。因为,各高校图书馆建设必须遵循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统一规则、统一标准、统一管理。
(二)依法建设,科学有序。高校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会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项目合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必须遵循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所统一制定的标准和法律体系,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
总之,在信息社会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要发展,要打造全新的形象,就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运用并开发信息技术,推出更多更好的信息精品,形成特色和品牌,把更全面、更先进、更优质的服务奉献给读者,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李文红.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问题探讨[J].辽宁师专学报,2003,(2).
[2]张秀文.试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刊,200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数字化 信息化
一、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
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为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载体——数字图书馆正脱颖而出。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是势之所趋。
二、图书馆数字化的构想
(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目标
大学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全面实现资料采、编、检、流集成系统的基础上,充分采用先进、成熟的网络支撑和信息处理技术,构建整体有序、可靠实用、结构开放和信息高度共享的系统信息网络。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能够处理多文种的数据格式集成化业务管理系统,拓展服务空间,实现远程检索浏览,扩大服务深度。
(二)数字资源建设上要实现的功能
电子资源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引进成熟的数字资源数据库产品:一种为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引进电子资源,包括电子期刊、电子图书镜像、联机数据库等,同时要实现这些电子资源的图书馆专项服务。自建特色数据库,包括学位论文数据库、古籍善本数据库、其它特色数据库等。实现部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需建立小型数字加工系统。
(三)用户信息服务上要实现的功能
1.Web信息服务。建立方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简单而有效的宣传图书馆,发布图书馆信息,实现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和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各方面:各种电子资源的整合,实现跨媒体跨数据库资源的全文检索: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库的集中管理,为用户提供快速有效的信息获取渠道,如数据库检索、网上读书、馆藏目录查询等,检索结果显示于同一界面,使信息的关联性能够全面简捷的表现出来:建立完整的网络数据库检索指南和学科信息资源导航系统。
2.信息检索服务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文献代查代检服务的网络化管理,包括文献检索服务,即开题立项、研究中期,直到成果验收的文献查询检索服务(文献收录及被引用检索服务)。该系统应实现:用户注册管理、用户提交检索申请、用户咨询。
3.网上读书。首先要满足读者在线搜索自己需要的图书,包括书目关键词等以及基于内容的全文检索,在线阅读各种文献:其次,可以进行任意翻页、放大、缩小、查找等操作,获得最新的图书方面的信息,在线发表自己的作品与评论。
4.多媒体视频音频点播服务。建立一套支持多人点播节目的视听系统。可以购买已经制作好的资料,存储在服务器硬盘里,内容应该包括多媒体外语教学影片、教学课件实习演示系统、古典音乐欣赏、历史文化、经典影片、视频点播VOD栏目及学术演讲、科技、英语教学片等。
5.网上学科导航数据库。建立重点学科信息网站,根据图书馆支持的重点学科发展的需要,,收集网络信息资源重新组织整合为有序整体。
6.电子阅览室。建立完备的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室的管理系统,提供馆藏目录系统查询、光盘镜像服务器检索、馆内多媒体资源服务、Intenet信息检索服务、情报检索教学服务等。
(四)管理上要实现的功能
1.图书馆一卡通服务。在馆内实现一卡通管理,就要实现在基础信息上的统一,即要实现信息管理系统、图书馆业务系统和一卡通系统基础数据的统一,实现整个在馆读者的服务和管理的统一。
2.办公自动化系统。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组成部分,该系统的建设要以网络为基础,以计算机为现代化管理手段,集图书馆的业务、人事、财务、档案、设备等系统功能为一体,与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系统紧密相联,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高办公效率。
3.网络管理应用于监控功能。该功能应实现网络设备、UP5电源的自动监测和管理。随着数据应用服务的增加,图书馆服务器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这些服务器都承载着重要的应用系统,及时监控这些服务器的正常运行是维护人员的重要职责,该功能可以对应用系统服务器进行集中监控。
三、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策略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不能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必须纳入全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一盘棋”之中。因为,各高校图书馆建设必须遵循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统一规则、统一标准、统一管理。
(二)依法建设,科学有序。高校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会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项目合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必须遵循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所统一制定的标准和法律体系,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
总之,在信息社会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要发展,要打造全新的形象,就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运用并开发信息技术,推出更多更好的信息精品,形成特色和品牌,把更全面、更先进、更优质的服务奉献给读者,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李文红.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问题探讨[J].辽宁师专学报,2003,(2).
[2]张秀文.试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