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山区威宁县么站镇玉米引种展示试验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71839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高寒山区威宁县么站镇海拔2 208 m的地块,引进9个杂交玉米新品种进行种植展示。结果表明,广玉8号、阿单11、毕单15、宣黄单4号4个品种适宜在威宁县么站镇海拔2 200 m以下及威宁县相同生态区域的中等肥力地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展示;产量;高寒山区;贵州威宁;么站镇
  中图分类号 S513.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4-0031-02
  威宁县么站镇农作物以玉米和马铃薯为主,常年玉米种植面积1 334 hm2左右,杂交玉米覆盖率60%左右,生产上种植的杂交玉米品种数量较多,产量参差不齐。许多品种已推广利用多年,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已暴露许多品种缺陷,严重制约玉米产量的提高。引进玉米新品种进行种植展示,让当地农民更了解新品种,从中筛选出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新品种进行推广使用,对提高该镇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展示地概况
  展示试验选择在威宁县么站镇新飞村一农户的承包土地上进行,示范地块海拔2 208 m,土壤小黄泥灰泡土,肥力中等,前作为玉米,地块平整。
  1.2 供试材料
  展示品种共9个,分别是阿单11、保玉7号、荷玉1号、曲辰3号、广玉8号、宣黄单4号、昭阳5号、毕单15、云单14。
  1.3 试验设计
  展示试验共设9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采用大区顺序排列[1-3],不设重复,每品种种植5个双行,面积70 m2,种植密度5.7万株/hm2,采用育苗定向移栽加地膜覆盖种植。
  1.4 试验实施
  示范于4月6日播种,4月25日移栽,移栽时采用拉绳定行定株移栽,确保行株距均匀一致。移栽时用圈肥15 t/hm2、三元复合肥375 kg/hm2作底肥,7月10日用尿素300 kg/hm2追肥1次。展示于10月11日收获。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收获时每品种收中间3个双行计产,计产面积42 m2,并取样进行室内考种[4-6],推算小区产量和各个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选择出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展示品种植株性状及经济性状
  从表1可以看出,展示的9个品种平均株高在250~290 cm之间,植株最高的是广玉8号,平均为290 cm,植株最矮的是保玉7号和荷玉1号,平均为250 cm;平均穗位高在114~155 cm之间,穗位最高的是广玉8号,平均为155 cm,穗位最低的是云单14,平均为114 cm;平均穗长在15.0~19.7 cm之间,穗长最长的是毕单15,平均为19.7 cm,穗长最短的是昭阳5号,平均穗长15 cm;平均穗粗在5.0~5.2 cm之间,穗粗最粗的是保玉7号、广玉8号、宣黄单4号,平均为5.2 cm,穗粗较细的是阿单11、毕单15、云单14,平均为5.0 cm;秃顶长度在0.1~2.6 cm之间,秃顶最长的是荷玉1号,为2.6 cm,秃顶小的是广玉8号和毕单15,秃顶长0.1 cm;平均穂行数在13.0~15.4行之间,穂行数最多的是宣黄单4号,平均为15.4行,穂行数最少的是保玉7号,平均为13.0行;平均行粒数在27.9~41.6粒之间,行粒数最多的是广玉8号,平均为41.6粒,行粒数最少的是荷玉1号和昭阳5号,平均为27.9粒;百粒重在27.1~41.8 g之间,百粒重最高的是保玉7号,为41.8 g。百粒重最轻的是曲辰3号,为27.1 g。
  2.2 展示品种产量状况
  从表2可以看出,展示的9个品种,平均出籽率在74.8%~80.9%之间,出籽率最低的是广玉8号,为74.8%,出籽率最高的是毕单15和保玉7号,为80.9%。产量水平在6 135.71~11 316.67 kg/hm2之间,产量最低的是曲辰3号,为6 135.71 kg/hm2,产量最高的是广玉8号,为11 316.67 kg/hm2。
  3 展示品种综合评价
  广玉8号株高290 cm,穗位高155 cm,穗长19.3 cm,穗粗5.2 cm,穗行数15.2行,行粒数41.6粒,轴色红色,粒色黄色,粒型马齿型,百粒重36.6 g,出籽率74.8%,产量11 316.67 kg/hm2,产量居第1位。
  阿单11株高260 cm,穗位高115 cm,穗长18.6 cm,穗粗5.0 cm,穗行数13.2行,行粒数36.2行,轴色红色,粒色黄色,粒型马齿型,百粒重32.7 g,出籽率76.8%,产量9 266.67 kg/hm2,产量居第2位。
  毕单15株高270 cm,穗位高120 cm,穗长19.7 cm,穗粗5.0 cm,穗行数13.8行,行粒数39.2粒,轴色白色,粒色白色,粒型半硬粒型,百粒重29.0 g,出籽率80.9%,产量9 228.57 kg/hm2,产量居第3位。
  宣黄单4号株高280 cm,穗位高120 cm,穗长18.1 cm,穗粗5.2 cm,穗行数15.4行,行粒数34.2粒,轴色红色,粒色黄色,粒型硬粒型,百粒重29.9 g,出籽率77.8%,产量8 857.14 kg/hm2,产量居第4位。
  云单14株高260 cm,穗位高114 cm,穗长17.2 cm,穗粗5.0 cm,穗行數13.8行,行粒数32粒,轴色白色,粒色白色,粒型半硬粒型,百粒重30.1 g,出籽率79.6%,产量7 404.76 kg/hm2,产量居第5位。
  保玉7号株高250 cm,穗位高120 cm,穗长16.8 cm,穗粗5.2 cm,穗行数13.0行,行粒数32粒,轴色白色,粒色黄色,粒型马齿型,百粒重41.8 g,出籽率80.9%,产量6 752.38 kg/hm2,产量居第6位。   昭阳5号株高282 cm,穗位高115 cm,穗长15.0 cm,穗粗5.1 cm,穗行数14.4行,行粒数27.9粒,轴色红色,粒色黄色,粒型马齿型,百粒重29.1 g,出籽率75.4%,产量6 533.33 kg/hm2,产量居第7位。
  荷玉1号株高250 cm,穗位高130 cm,穗长16.7 cm,穗粗5.1 cm,穗行数13.8行,行粒数27.9粒,轴色白色,粒色白色,粒型马齿型,百粒重27.2 g,出籽率80.7%,产量6 276.19 kg/hm2,产量居第8位。
  曲辰3号株高260 cm,穗位高115 cm,穗长16.7 cm,穗粗5.1 cm,穗行数14.2行,行粒数32.5粒,轴色红色,粒色黄色,粒型马齿型,百粒重27.1 g,出籽率76.7%,产量6 135.71 kg/hm2,产量居第9位。
  4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广玉8号植株株高、穗位偏高,但百粒重高(36.6 g),出籽率高(74.8%),产量最高,达11 316.67 kg/hm2,建议在威宁县海拔2 200 m左右的中等肥力地块推广种植;阿单11株高、穗位适中,百粒重较高(32.7 g),产量居第2位,为9 266.67 kg/hm2,建议在威宁县海拔2 200 m以下地块推广种植;毕单15株高穗位适中,百粒重稍低(29.0 g),但是是白粒种,籽粒属半硬粒型,出籽率较高(80.9%),产量较高,为9 228.57 kg/hm2,建议在威宁县海拔2 200 m以下地块推广种植;宣黄单4号株高、穗位高适中,百粒重稍低(29.9 g),但是硬粒型,品质好,产量水平稍低,为8 857.14 kg/hm2,建议在威宁县海拔2 200 m以下中下等肥力地块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因产量水平低(不到7 500 kg/hm2),不建议推广种植。
  5 参考文献
  [1] 李莲娜.社旗县2014年夏玉米品种展示比较试验初报[J].现代农村科技,2015(2):48-49.
  [2] 韩兆乾.2013年阜阳市颍州区夏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4(3):62.
  [3] 张运锋,杨开荣,樊应虎,等.2012年楚雄州玉米新品种展示[J].宁夏农林科技,2013(4):8-9.
  [4] 索艳青,曹雪梅,田彩娟,等.衡水市六个夏播玉米品种展示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2(11):26-29.
  [5] 谭觉会.贵州省杂交玉米新品種展示[J].贵州农业科学,2009(3):22-24.
  [6] 王育城,江新晓,钟元和,等.全国鲜食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2004(5):21-22.
其他文献
<正> 一、明确教学目的是改革的基础教育部于一九八一年颁发了《全日制三年制重点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已根据这个大纲编写了教材。但是,目前尚没有为普通中学
针对圆管表面斜裂纹,建立基于弹性断裂理论和复变函数理论的计算模型。研究圆管表面斜裂纹发生扩展时临界状态所对应的应力强度因子和裂纹临界尺寸在各种相关因素影响下的变
运用模板提取和搜索匹配特征点的方法进行了树木图像拼接研究,通过树木图像的颜色分割、灰度化、梯度化获取模板,以相似性测度寻找匹配特征点,结合模板半径与拼接成功率和拼接时间的关系,最终达到拼接成功率94.9%、一次拼接时间174 ms的综合水平,为农药精确对靶喷雾技术中扩大采集树木图像视野实时树木图像拼接提供了方法。
为了筛选出适合东源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2018年晚造东源县种子管理站引进杂交水稻新品种10个在东源县进行生产试验,分别对各品种的生育期、分蘖动态和成穗率、主要农艺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