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感是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就要调动多种教学手段。本文是我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语感;朗读;想像;生活
我是中职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学生读完一段文章,让他们说说大意,他们难以为答。我想这就是缺乏起码的语言感受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即语感,也就是学生通过阅读,和文本进行对话,获得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它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然而语言是一种符号,它是观念的,不是感性的,感知语言是一种能力,是需要训练的。这里谈谈我在增强学生语感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 、要感兴趣
学生之所以到了高中仍缺乏语感,很主要的原因是对语文没有兴趣,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即俗话说的总不“入门”。我就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常跟学生提起我喜欢的一段话:“多么美呀,多么精巧啊,我们祖国的语言,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像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只要你调度得当,它就能把你心里最细微的情绪表达出来。”我也常给学生讲起我读小学课文《澜沧江边的蝴蝶会》的感受:一篇好的文章,它竟能给一颗幼小的心灵以极大的美感享受;以致今天有人问我最神往的地方是哪儿,我仍会回答,西双版纳,那个蝴蝶飞舞的地方。如果不爱祖国语言,能有这样的感受吧?
二、要悉心体会
一篇文章,学生一读而过,他们能收获什么?所以我主张读书一定要多读,勤思。
当代作家史铁生的《合欢树》一文,学生读完一遍,竟然表情快乐,有的还在窍笑,这显然没能准确感受文情、文理。我提出问题:文章开头写年轻妈妈和孩子比作文,写儿子顽皮不理睬母亲,这有何用意?“二十岁,我的两条腿都残废了”几个朴素的字有多大份量?你们考虑过吗?学生表情严肃起来,他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风华正茂的年龄,遭受不幸,美丽好胜的母亲再也无心照顾自己,小心谨慎为儿子分忧。他们读懂了文章,也懂得了,品味语言,增强语感,是靠我们用心去体会的。
三、勤想像
语感和想像是紧密相关的。叶圣陶先生在谈论语感问题时,曾说过:“要驱遣我们的想像,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红楼梦》中有段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我对学生们说:“你们谈谈,王熙凤这人怎么样?”学生们纷纷说出“凤眼”“吊眉”什么样,“威不露”、“笑先闻”又是怎样的性格。有学生还在黑板上描画几笔,勾勒人物形象。另一学生还讲述了他所认识的一泼辣、刁钻的女子酷似王熙凤……显然,学生对本段文字的感受是很到位的。贾宝玉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这段描写,我让学生展开想像,学生说:春光,早晨,鲜花饱绽,披露带雨,这是怎样靓丽呀,再加上鬓若刀裁,眉如墨画,贾宝玉不是帅呆了吗?这显然也领会了语句内涵。这其中的原因是,学生调动了自己的想像,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所以对文章内容便如身临其境,亲见其人了。
四、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文字本身毕竟是抽象的,对于形象思维发达的年轻学生而言,有很多时候是不愿自己动脑,主动攻克“难关”的,尤其是当今社会,电视等各种媒体,集声音、色彩、形象于一体,比文字具有太多的诱惑力。于是学生们习惯于看电视剧《三国》、《水浒》、《红楼》……谁愿意去买本名著来读?
那么,课文怎么办?我想可以适当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赤壁赋》一文,精选一幅插图;学《春江花月夜》一诗,选一段美景或舞蹈视频,再配上背景音乐。无需占用很多时间,学生便会陶醉在诗情画意之中。而老师应适时地提醒一句:这么优美的画面和声音都来自于什么?是文字啊!是语言啊!这样,整篇文章的内容在学生脑海中就都活路起来了。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效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受能力。
五、朗读很重要
加强朗读训练能帮助学生创设课文情境,使学生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熏陶,体悟文章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质,在语言能力训练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琵琶行》一课,教师用满含深情的语调朗读“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别有幽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用欢快流畅的语调朗读“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声音便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唤起他们美的情思,进而引领他们感受语言的魅力。郭沫若的《太阳礼赞》一诗,“太阳啊,我背立在大海边头紧觑着你,你不把我照得个通明我不回去。”这样的句子,也要通过朗读,才能真切感受到了充斥在作品中的澎湃的激情。教师范读或找录音带,学生模仿诵读都是很必要的。
六、要坚持
对于有些议论,说明性的文字,则要指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考,只要坚持不懈,是会有很大进步的。这一训练,可以从一个句子,一小段话练起,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七、要有生活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文章是人世情感的练达,一个不热爱生活,不细心观察体验生活,不勇于实践的人是永远不会学好语言的。马克思曾经说:“感觉是在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所以,我时常提醒学生:别忘了懂生活、有实践才是根本。
【关键词】语感;朗读;想像;生活
我是中职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学生读完一段文章,让他们说说大意,他们难以为答。我想这就是缺乏起码的语言感受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即语感,也就是学生通过阅读,和文本进行对话,获得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它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然而语言是一种符号,它是观念的,不是感性的,感知语言是一种能力,是需要训练的。这里谈谈我在增强学生语感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 、要感兴趣
学生之所以到了高中仍缺乏语感,很主要的原因是对语文没有兴趣,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即俗话说的总不“入门”。我就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常跟学生提起我喜欢的一段话:“多么美呀,多么精巧啊,我们祖国的语言,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像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只要你调度得当,它就能把你心里最细微的情绪表达出来。”我也常给学生讲起我读小学课文《澜沧江边的蝴蝶会》的感受:一篇好的文章,它竟能给一颗幼小的心灵以极大的美感享受;以致今天有人问我最神往的地方是哪儿,我仍会回答,西双版纳,那个蝴蝶飞舞的地方。如果不爱祖国语言,能有这样的感受吧?
二、要悉心体会
一篇文章,学生一读而过,他们能收获什么?所以我主张读书一定要多读,勤思。
当代作家史铁生的《合欢树》一文,学生读完一遍,竟然表情快乐,有的还在窍笑,这显然没能准确感受文情、文理。我提出问题:文章开头写年轻妈妈和孩子比作文,写儿子顽皮不理睬母亲,这有何用意?“二十岁,我的两条腿都残废了”几个朴素的字有多大份量?你们考虑过吗?学生表情严肃起来,他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风华正茂的年龄,遭受不幸,美丽好胜的母亲再也无心照顾自己,小心谨慎为儿子分忧。他们读懂了文章,也懂得了,品味语言,增强语感,是靠我们用心去体会的。
三、勤想像
语感和想像是紧密相关的。叶圣陶先生在谈论语感问题时,曾说过:“要驱遣我们的想像,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红楼梦》中有段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我对学生们说:“你们谈谈,王熙凤这人怎么样?”学生们纷纷说出“凤眼”“吊眉”什么样,“威不露”、“笑先闻”又是怎样的性格。有学生还在黑板上描画几笔,勾勒人物形象。另一学生还讲述了他所认识的一泼辣、刁钻的女子酷似王熙凤……显然,学生对本段文字的感受是很到位的。贾宝玉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这段描写,我让学生展开想像,学生说:春光,早晨,鲜花饱绽,披露带雨,这是怎样靓丽呀,再加上鬓若刀裁,眉如墨画,贾宝玉不是帅呆了吗?这显然也领会了语句内涵。这其中的原因是,学生调动了自己的想像,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所以对文章内容便如身临其境,亲见其人了。
四、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文字本身毕竟是抽象的,对于形象思维发达的年轻学生而言,有很多时候是不愿自己动脑,主动攻克“难关”的,尤其是当今社会,电视等各种媒体,集声音、色彩、形象于一体,比文字具有太多的诱惑力。于是学生们习惯于看电视剧《三国》、《水浒》、《红楼》……谁愿意去买本名著来读?
那么,课文怎么办?我想可以适当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赤壁赋》一文,精选一幅插图;学《春江花月夜》一诗,选一段美景或舞蹈视频,再配上背景音乐。无需占用很多时间,学生便会陶醉在诗情画意之中。而老师应适时地提醒一句:这么优美的画面和声音都来自于什么?是文字啊!是语言啊!这样,整篇文章的内容在学生脑海中就都活路起来了。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效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受能力。
五、朗读很重要
加强朗读训练能帮助学生创设课文情境,使学生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熏陶,体悟文章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质,在语言能力训练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琵琶行》一课,教师用满含深情的语调朗读“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别有幽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用欢快流畅的语调朗读“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声音便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唤起他们美的情思,进而引领他们感受语言的魅力。郭沫若的《太阳礼赞》一诗,“太阳啊,我背立在大海边头紧觑着你,你不把我照得个通明我不回去。”这样的句子,也要通过朗读,才能真切感受到了充斥在作品中的澎湃的激情。教师范读或找录音带,学生模仿诵读都是很必要的。
六、要坚持
对于有些议论,说明性的文字,则要指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考,只要坚持不懈,是会有很大进步的。这一训练,可以从一个句子,一小段话练起,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七、要有生活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文章是人世情感的练达,一个不热爱生活,不细心观察体验生活,不勇于实践的人是永远不会学好语言的。马克思曾经说:“感觉是在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所以,我时常提醒学生:别忘了懂生活、有实践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