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观察能力是感受生活、学好语文的前提与基础,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应当学会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写作思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本文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基础,对其观察能力的现状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并就此提出几点培养建议,以期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五年级;观察能力;语文教师]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包括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而观察能力则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与写作能力的重要前提。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均是教育工作者精挑细选的,这些课文不仅结构严谨、文笔优美,而且具有较大的教化意义,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教材课文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好素材,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点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仔细观察,通过观察来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情感,从而促进个人阅读学习效果的不断提高。
一、小学五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现状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超过10岁,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与思考能力,但由于其接受教育的时间不算长,且未经过重点的培养与训练,导致其观察能力迟迟得不到提高,在阅读课文的时候经常会感到一头雾水,搞不清楚作者具体写作思路,也无法感受到课文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降低了阅读的效果。然而,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一般采用理论教学法进行教学,试图将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全部灌入学生的脑海中,而忽视了学生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其阅读能力、观察能力迟迟得不到提高。良好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写作水平的前提与基础,通过细致的观察,学生开始了解到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特点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促进个人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具体路径
观察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不仅要包括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由左到右等空间观察方法,还包括对比、分解等具体观察方法,这些观察的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层次感,符合人们的生理习惯与阅读习惯,不会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不知所云,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上述观察方法教给学生,让其逐步学会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去阅读课文、观察生活,从而不断提高个人的语文能力与综合素养。
1.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观察
不同的事物可以采取不同的观察方法,而不同的观察方法则可以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事物。一般而言,景物描写均是按照空间顺序进行描写,如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西到东等等,这种描写方式遵循了人们的生理习惯,从而让人在阅读的时候不会感觉到层次混乱、毫无章法,如《秋思》这首诗,作者采用的就是由上到下的描写方式,先描写头上的“枯藤、老树、昏鸦”,再描写地上的“小桥、流水、人家、瘦马”,通过有层次的景物描写来展现作者孤独、凄凉的心境。人物描写的主要方式为从细节方面的描写,如通过一个人的衣着、神态、语言以及动作等方面来展现一个人的神态,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作者的细节描写相对较多,如通过“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来展现闰土的可爱、朴实,让人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脑海中不自觉想形成闰土的形象。除此之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处于运动状态的事物时,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运动的方向、速度等,抓住事物运动的特点,从而使得观察与描写更为细致、深入。
2.引导学生进行分解观察
所谓的“分解观察”,也就是将事物同时分为几个部分進行观察,从而能够更为全面地展现出该事物的具体形态。然而,由于五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学习能力还相对较低,其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会仔细地进行阅读观察,容易忽略课文的精髓段落或者好词好句。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进行学习观察,了解作者的具体写作思路,从而使得学生学习与观察更为细致、深入,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有所提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仔细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好处等,从而不断提高其阅读能力与观察能力,让其在今后的阅读与写作过程中,能够仔细进行观察,并学会模仿教材的描写方法。
3.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
对比描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描写方法,从而使得事物的形象、特点更加的立体、突出、鲜明,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感受,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过这种描写手法,从而导致其在阅读的过程中容易忽略作者“良苦用心”,感受不到文章的精髓。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了解这种描写手法的特点与优点,从而加深其阅读体会。如学习到《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询问学生:“为什么作者在描写桂林水景之前还要简单描写大海、西湖的景色?为什么在描写桂林山景的时候还要描写泰山、香山的景色?”学生沉思过后,得出了答案:“是为了衬托漓江水的清澈和桂林山的奇秀。”由此,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与写作过程中,便懂得运用对比描写的方式来展现事物的特点,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良好的观察能力对于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以此不断提高其观察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世群.在阅读教学中生成学生的观察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2014(12):66-67.
关键词:小学语文;五年级;观察能力;语文教师]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包括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而观察能力则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与写作能力的重要前提。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均是教育工作者精挑细选的,这些课文不仅结构严谨、文笔优美,而且具有较大的教化意义,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教材课文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好素材,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点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仔细观察,通过观察来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情感,从而促进个人阅读学习效果的不断提高。
一、小学五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现状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超过10岁,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与思考能力,但由于其接受教育的时间不算长,且未经过重点的培养与训练,导致其观察能力迟迟得不到提高,在阅读课文的时候经常会感到一头雾水,搞不清楚作者具体写作思路,也无法感受到课文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降低了阅读的效果。然而,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一般采用理论教学法进行教学,试图将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全部灌入学生的脑海中,而忽视了学生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其阅读能力、观察能力迟迟得不到提高。良好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写作水平的前提与基础,通过细致的观察,学生开始了解到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特点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促进个人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具体路径
观察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不仅要包括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由左到右等空间观察方法,还包括对比、分解等具体观察方法,这些观察的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层次感,符合人们的生理习惯与阅读习惯,不会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不知所云,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上述观察方法教给学生,让其逐步学会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去阅读课文、观察生活,从而不断提高个人的语文能力与综合素养。
1.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观察
不同的事物可以采取不同的观察方法,而不同的观察方法则可以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事物。一般而言,景物描写均是按照空间顺序进行描写,如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西到东等等,这种描写方式遵循了人们的生理习惯,从而让人在阅读的时候不会感觉到层次混乱、毫无章法,如《秋思》这首诗,作者采用的就是由上到下的描写方式,先描写头上的“枯藤、老树、昏鸦”,再描写地上的“小桥、流水、人家、瘦马”,通过有层次的景物描写来展现作者孤独、凄凉的心境。人物描写的主要方式为从细节方面的描写,如通过一个人的衣着、神态、语言以及动作等方面来展现一个人的神态,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作者的细节描写相对较多,如通过“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来展现闰土的可爱、朴实,让人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脑海中不自觉想形成闰土的形象。除此之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处于运动状态的事物时,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运动的方向、速度等,抓住事物运动的特点,从而使得观察与描写更为细致、深入。
2.引导学生进行分解观察
所谓的“分解观察”,也就是将事物同时分为几个部分進行观察,从而能够更为全面地展现出该事物的具体形态。然而,由于五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学习能力还相对较低,其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会仔细地进行阅读观察,容易忽略课文的精髓段落或者好词好句。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进行学习观察,了解作者的具体写作思路,从而使得学生学习与观察更为细致、深入,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有所提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仔细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好处等,从而不断提高其阅读能力与观察能力,让其在今后的阅读与写作过程中,能够仔细进行观察,并学会模仿教材的描写方法。
3.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
对比描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描写方法,从而使得事物的形象、特点更加的立体、突出、鲜明,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感受,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过这种描写手法,从而导致其在阅读的过程中容易忽略作者“良苦用心”,感受不到文章的精髓。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了解这种描写手法的特点与优点,从而加深其阅读体会。如学习到《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询问学生:“为什么作者在描写桂林水景之前还要简单描写大海、西湖的景色?为什么在描写桂林山景的时候还要描写泰山、香山的景色?”学生沉思过后,得出了答案:“是为了衬托漓江水的清澈和桂林山的奇秀。”由此,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与写作过程中,便懂得运用对比描写的方式来展现事物的特点,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良好的观察能力对于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以此不断提高其观察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世群.在阅读教学中生成学生的观察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2014(1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