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恭贺李如茹教授研究中华戏校的新书出版,正如书名主标题《理想、视野、规范》,巨著!rn如茹下足了功夫,先将传统戏曲的授艺分别从“教坊、家乐戏班、身段谱、京剧科班”四个面向梳理,形成脉络,建立充实丰厚的背景,而后从政治、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分析辛亥革命前后戏曲界何以出现“现代”氛围,具体介绍戏曲改良,进而推到中华戏校的出现.最精彩的是对该校四位核心人物的介绍:李石曾、程砚秋、金仲荪、焦菊隐,他们各有不同专业,本书对他们的文化素养、政治背景、社会理想、教育热情分别做了深入分析,甚至还提出何以不是梅兰芳而是程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恭贺李如茹教授研究中华戏校的新书出版,正如书名主标题《理想、视野、规范》,巨著!rn如茹下足了功夫,先将传统戏曲的授艺分别从“教坊、家乐戏班、身段谱、京剧科班”四个面向梳理,形成脉络,建立充实丰厚的背景,而后从政治、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分析辛亥革命前后戏曲界何以出现“现代”氛围,具体介绍戏曲改良,进而推到中华戏校的出现.最精彩的是对该校四位核心人物的介绍:李石曾、程砚秋、金仲荪、焦菊隐,他们各有不同专业,本书对他们的文化素养、政治背景、社会理想、教育热情分别做了深入分析,甚至还提出何以不是梅兰芳而是程砚秋的问题,对程砚秋的析论最为深入.在这样的扎实研究之后,接下来才能体会中华戏校何以是不同于科班的新式学校.如茹花费全副精力,搜集最翔实的资料,以表格数字统计等方式,向读者展示该校的具体组织、课程规划、教学师资与演出情况.
其他文献
红色革命历史题材,是中国戏曲现代戏的类型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文艺的重要内容.红色主题为戏曲提供了“时代主体性的思想内容”和“独具时代性的叙事形态”①,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和艺术创作实践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红色主题戏曲在创作思想和艺术表达方面也进行了多样的探索.山东省地方戏振兴保护剧本扶持项目、山东省舞台艺术重点创作项目及济南市舞台艺术创作重点扶持项目莱芜梆子现代戏《新娘》,以女性叙事视角介入红色主题的戏曲创作,在革命历史意义的基石上,从情感、身份认同、人性等层面进行阐释与挖掘,使国家命运的宏大叙事与个体
一本书,一本奇书,一部最高端的大书在中国的奇遇和命运.rn一群人,一群奇人,一群最草根的小人物与大书的奇缘和命运.rn人在书在!rn书,给了他们命,他们把命给了书.rn这本书,就是被称为“国宝”的我国第一本《共产党宣言》.rn这本书,就是一直牵动着周恩来总理的心,让周恩来总理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的1920年8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rn《大河开凌》所描写的就是这本《共产党宣言》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经历世纪风雨的故事.如今,这本书就陈列在东营市博物馆,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本书系平装本,长18厘米,宽
近闻由重庆市歌剧院创演、冯必烈和冯柏铭创作的民族歌剧剧本《尘埃落定》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真是喜不自胜.rn冯柏铭最早斩获“曹禺戏剧文学奖”的剧本是他独立创作的歌剧《深宫欲海》,此后他与黄维若合作的歌剧《苍原》剧本又将此奖收入囊中,加上此番辅佐其子冯必烈再度获得这一殊荣,这在我国歌剧剧本文学界,确可谓之“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矣!
2021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1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在陕西西安隆重举行,由杨君执导、陕西澄城县剧团演出的秦腔现代戏《张富清1948》作为开幕大戏隆重上演.该剧精彩的舞台呈现,堪称杨君导演生涯中里程碑式的跨越,也涉及当下戏曲如何发展的诸多根本性话题.本文试从多角度探寻杨君导演艺术特色在该剧中的呈现,求教于方家.
红军长征时期,六盘山地区的回族少女花儿救下受伤的战士李瑞金,从此,西北“花儿”的旋律和江西军号的鸣奏共同谱写出一曲热血芳华的青春之歌.由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创排的音乐剧《花儿与号手》,总导演王晓鹰,作曲温中甲、刘闻,文本及歌词创作李春喜、冯静、张宗灿、田然,主演郑棋元、陈小朵、李乐尧等.该剧作为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之一,在音乐创作、人物塑造以及舞台时空等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亮点和特色.
四川川北灯戏主要流行于川东北地区,在劳动人民的实践中、在乡村环境的培育下,逐渐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种类,既有以歌舞演故事的严谨性,又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故事可稽可考,表演亦庄亦谐,在川北乃至四川有广泛的影响,深受当地观众的喜爱,成了一张展示川北地区文化风貌的靓丽名片.2006年,四川省南充市申报的川北灯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北灯戏艺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而南充又是历史文化名城,此番创作《张飞轶事》充分体现了当地有历史、有内涵、有文化的丰厚底蕴.
1959年9月1日,12岁的我考入了上海戏曲学校昆二班.当时不知昆曲是什么,更不懂什么叫艺术,只知道学校学戏不收费,吃饭不要钱.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我好奇无知地开始了戏曲艺术的一生.60年过去了,时隔半个多世纪,面对昆曲“传”字辈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和艰辛的培养,每一句话、每一件事犹如电影镜头,逐一呈现在眼前,记忆犹新、刻骨铭心.今年是苏州昆曲传习所创办100周年,又是昆曲申遗成功20载,作为昆曲人,理应缅怀“传”字辈老师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启蒙教诲,以及他们对昆剧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予以回顾总结并表达感恩之心.
《再见,1990》2.0版作为广东歌舞剧院建院70周年以来创制的第一部音乐剧,聚焦20世纪90年代前来广州打拼并心怀梦想的一群年轻人,讲述他们或美好、或唏嘘的生活.该剧积极探索本土化、大众化的音乐剧创作方法,其中既有成功范式,也有经验可循,显示了当代中国本土音乐剧的涅槃之路.
戏剧研究在整个人文学科中算是小众,刘平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戏剧研究,这本身便是一种因为真爱而选择的坚守.因为长期浸染在戏剧舞台的前前后后,他注意到民营话剧从不被重视到引起关注,再到不容忽视的规律.于是有了追踪研究“民营话剧”的起因.然而真正着手研究,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和容易.“民营话剧”与国有话剧或戏剧院团的最大不同是它的各种不固定,不固定也会带来研究的不可预测.有的团体存活时间特别短,如果没有以最快、最敏感和最准确的方式将其捕捉与记录,他们便很快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刘平先生的《民营话剧研究
浙江杭州拱墅区运河边的小河直街,恬静淡雅,汤显祖曾多次途经于此——沿河北上述职、南返回衙理政,想他扬帆涉水、迎风而立时,脑海里不知多少次描摹着杜丽娘的“酸酸楚楚”与“生生死死”.风云际会,数百年后,曾无数次饰演杜丽娘的一位昆曲旦角,在这小巷古屋开辟一室,没有演出任务时就在此交流、教授昆曲.她就是浙江京昆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