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马云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wangnan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说,阿里巴巴只需要做102年就够了,湖畔大学要做300年
  30年前,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毕业。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去文一路斜对面的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一名英语老师。他至今认为,当老师是自己一辈子最大的荣幸。
  “9月10日是教师节,也是马老师的生日,这对阿里巴巴集团(以下简称阿里)来说也是个很重要的日子,一些重要事项会在这一天公布。”在阿里工作了10年的杨长亮告诉《环球人物》记者,马云和老师这个职业有着某种天然的聯系。“前几年,公司里大部分人还称他‘马总’,这两年叫‘马老师’的多了。”

至少要当5年老师


  1984年,马云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成为一名师范生。这是他第三次参加高考,前两次数学分别考了1分、19分,这次考了79分,仍然是个很普通的成绩。他能考上大学,靠的是出色的英语成绩。
  马云读中学时,教地理的女老师上课时经常给同学们讲故事。一天老师讲道,有一次在西湖边上,几个外国人向她询问中国地理,她英语好,对答如流。老师总结说:你们要学好地理,更要学好英语,不然当有外国人问你话的时候,你会给中国人丢脸的。老师的话深深打动了马云,他由此发奋学习英语。西湖边哪里外国人多,他就跑过去跟人搭讪。这也锻炼了他的课外活动能力。
  在杭州师范学院学习的4年中,马云当了三年院学生会主席、两年杭州市学联主席。按照正常轨迹,大学毕业后,他会按照学校分配,成为某所中学或小学的英语老师。这时,又是一位老师影响了他的命运。
  “我们是师范学校,我们的专业是按照中学课程设置的,中学学英语、数学,我们就设置英语、数学专业。学生从哪里考上来的,毕业后一般就回到哪里的中学当老师。”时任杭州师范学院副院长黄书孟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我当时主管学生工作,管理3个部门:团委、学生会、学生处。马云在学校时组织才能突出,又是杭州本地人,非常热心,英语口语又好,经常到西湖组织活动,在学校无人不知。1988年分配时,刚好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要一名英语老师,报到省里后,省里就把这个名额分到我们学校了,我一看到这个消息,没有考虑就决定让马云去。”黄书孟也是教师出身,在他看来,要当老师,专业水平当然要高,但整体素质也要高、要活。“马云是我管分配那几年第一个分到大学里当老师的。”今年76岁的黄书孟谈到此事,笑得爽朗而自豪。
  毕业那几天,黄书孟在学校门口送别学生。马云出校门时见到黄书孟,说:“老师,我要去报到了。”黄书孟就帮他拿行李。“文一路一带,学校比较集中,有‘八大学院’,离得很近。我就步行送他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门口。”到了新学校的大门口,两人立下“5年之约”。
  “马云,你小子脑子太灵活,不要刚到那里就想着辞职去干别的,至少要当5年老师,5年之内你不能走。”黄书孟说。
  “为什么?”马云问。
  “第一,既要教书育人,还要为人师表,你严格要求自己,5年下来,对你的人格修养有好处,整个人会不一样。第二,杭州师范学院的教学水平人家不知道,你干得好人家就认可你的母校,你就会为你的师弟师妹开辟一条新路,功德无量。”
  “好,黄院长,我听您的。”马云想了想说。
  “进去之后才发现很后悔,我们一个月工资只有91元人民币,而且因为我是最差的学校的老师,没人看得起我,非常艰辛。过了几年,深圳改革开放,当时有人说,可以给我1200元的月工资,我想了想要不要跳槽。因为承诺了,所以我没有走。”马云后来回忆说。
  马云上课时,除了讲课本上的知识,还讲国外的文化、风俗和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阿里18名创始人之一的蒋芳曾是马云的学生,她说,马云就像一团火,一走进教室很快就会把教室“点得热乎乎的”,有时讲到兴起,还会一屁股坐到讲台上,“特高兴地跟我们扯”。她在课堂上听到的异国文化和各种新鲜事,让她感到未来充满了可能性,充满了希望。“当时我们对世界还很不了解,他讲这些内容很契合我们的需要。”
  蒋芳还记得,大一刚入学,马云就让他们背诵《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并明确告诉他们:期中和期末考试,各有一道20分的默写题,从这些课文里出。这一招逼得学生们吃完早饭就去背课文。马云还要求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就参加四级考试,往往是全班全部通过。在当年拍摄的一个视频中,他说:“我还是比较适合教书的,我教书教得很好,真的很棒!我觉得自己可能教书教得炉火纯青!”1994年3月,马云获评学校十大“首届优秀青年骨干老师”。

把阿里园区变成校园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改革开放迎来了新的春天。1994年初,马云和几个合伙人开办了海博翻译社,做起兼职翻译的业务。几个月后,他调任学院外事办公室主任,不再从事教学工作。“我和他约定他至少当5年老师,他当了6年,还是很讲信用的。”黄书孟说。
  1999年9月,阿里成立。十几年来,马云保持了在大学当老师时的那份热情和自信,像一团火一样,把阿里“点得热乎乎的”,也激励了一代年轻人。“大家发现我是早上讲、下午讲、晚上讲,参加各种活动,老是在外面讲话,其实我对老师这件事是‘放而不弃’,总希望把经历想法与更多人分享。”他在2015年9月启动“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时说。
  杨长亮是2008年来阿里工作的,他在电视上第一次听到了马云的演讲,并记住了他。“那时有一个很火的节目——《赢在中国》,马云是评委。他说了很多励志的话,比如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很多人死在了明天晚上。我原来在一家电动车电池企业工作,觉得马云和阿里挺有意思,就过来了。”
  “我在阿里前几年,马老师总是讲一些很宏大的目标,我听了心里嘀咕:‘这怎么可能?’但后来这些目标都实现了,如今他再说这样的话,我就很自然地相信:它一定能变成现实。比如在2017年年初的一次会议上,他说我们要做全球第五大数字经济体。我们深信不疑,全体阿里人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前进。”杨长亮说。   再宏大的目标也要从点滴做起。“五六年前,马老师讲,我们是一家创业公司,应该保持创业公司的心态。现在,这些话已经融入我的骨子里了,好多事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膝跳反应。比如看到办公室的电扇没关,灯没关,我会马上去关上。有人可能觉得,阿里已经是一家大公司,但我相信,它仍然是一家创业公司。我们的很多业务,比如盒马鲜生、农村淘宝,都处于创业阶段,我们需要一直保持创业心态。”杨长亮说。
  “有时候,老师不仅仅在于有多丰富的知识,而在于有多坚强的心、多温暖的心,能够影响别人。”马云说。在他的公开发言中,多次把老师和阿里联系起来。“老师身上有一种理想主义色彩,而正是这种理想主义成就了阿里巴巴,让它能够成为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他说。
  阿里的多名员工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走在阿里的工作园区,就像走在大学校园里,同事之间互称“同学”,称马云为“马老师”。蒋芳的学妹、同为阿里18名创始人之一的韩敏,觉得在阿里园区工作的那些熙熙攘攘的年轻人,和当年被马云鼓励着拼命学英语的学生没多大区别。
  “园区里有很多雕像,其中一尊同学们看后各有各的解释:有的说像蒙古大汉,象征着力量;有的说他没穿衣服,象征坦诚;有的说他太胖了,告诉我们要时刻注意减肥。而公司至今也没有给出一个官方的说法。这就好比许多大学的校训中都有‘自由’这个词,这种精神在阿里园区同样存在。”阿里的一名员工说。
  “湖畔大学要做300年”
  “我自己是师范毕业,最遗憾的是只当了6年老师。”2015年,马云在一次活动中说。就在同年3月,由马云担任校长的湖畔大学在杭州举办了开学典礼,他又可以站在讲台上给同学讲课了。他的第一届学生有优米网络、微微拼车、俏江南等36家公司的创始人、CEO。他在开学典礼上说,很多比自己更聪明能干的人失败了,是因为他们犯了一些有意识、无意识的错误,必须把它们找出来。“希望大家今后为这个学校的创建,为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为DT(数据科技)时代作出巨大的努力和贡献!”
  “近几年,马老师在公开场合讲得最多的是‘使命、愿景、价值观’,是我们的精神导师。他不讲赚钱技巧,因为这个社會不需要再多一家很会赚钱的公司,需要更多成就他人的公司。”杨长亮说。在湖畔大学,这也是马云喜欢讲的内容。有一次,他讲道:“我曾经在日本街上的一个小店里,看到门口挂了一块牌:‘庆祝本店152周年店庆。’我很好奇,跑进店里一看,估计店面不会超过20平方米,一个老头、一个老太太在做糕点。我说:‘你们这个店有152年啊!’他说:‘152年。我们家的糕点提供给了日本皇宫。’我说:‘您怎么不想搞大一点?’他说:‘我们几代下来就在这个地方做,我们挺享受的。’企业做大,不一定快乐;做小,不一定不幸福。其实阿里在早期的时候,一分钱都没有赚,但每天收到很多感谢信,感谢我们让他挣到了钱。虽然我从他们身上没挣到钱,但他从我这挣到钱了,我觉得这东西有价值。只要有价值的东西,一定能赚到钱。”
  清控科创公司创始人秦君,在湖畔大学上过课后,有了“灵魂出窍”的感觉:“那天曾鸣教授讲使命、愿景、价值观,我好像在看天花板,突然意识到我未来的路可能到顶了。”清控科创主要从事科技园区建设运营、科技服务等业务,但秦君在老师的影响下,决定辞去原有职务,创办君紫资本,从事天使母基金和硬科技领域的天使投资。“确定自己在当下这个时代的使命,这将决定你的路能走多远;一个好的愿景能够帮助团队建立信心,驱动更多人跟着你的脚步一起走下去;价值观决定了一个团队前行的方向,要将团队前行的方向与社会前行的方向契合起来。”她说。
  2018年3月,湖畔大学迎来第四届学生,脉脉、小猪短租等企业的48名高管来听马云讲课。课堂上,学生们穿着校服——灰色西装,马云则习惯于穿一件朴素的圆领长袖衫,把袖子撸起来,一手拿本,一手拿笔,边讲边比划。“阿里巴巴只需要做102年就够了,这个学校要做300年。”马云说。
  38年前,马云在西湖畔结识了一位来旅游的澳大利亚人肯·莫利,此后他们保持通信。莫利帮助马云学英文,修改他英文来信中的错误,并邀请他到澳大利亚旅游,和他一起生活。那是马云第一次出国。他后来说,希望有一天可以成为像莫利那样的人,帮助和支持自己不认识、只是在街上遇到的年轻人。
  如今,马云正在西湖之畔做这件事。2017年2月,他又通过马云公益基金会向莫利家乡的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捐赠2000万美元,设立“马
其他文献
最近,只要遇到巴基斯坦的朋友,大选一定是绕不过的话题,他们总会三两句话就聊起政党形势。他们口中的大选指的是将于7月25日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这场大选将决定巴基斯坦的新一任政府。当地各大媒体被各类选举信息占领,政治辩论随处可见,话题也是多种多样,甚至连天灾都搭上了政治色彩。前不久,在前執政党穆盟(谢)的传统票仓拉合尔,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导致数人死亡、道路塌陷,也成了其他政党抨击穆盟(谢)的新论据。
此案不仅将朝、马、韩、美等国卷入纷争,更让人想起朝鲜半岛刺杀频繁的往事  惨死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的金姓朝鲜籍男子(朝鲜护照名“金哲”),也许注定将是一场大戏的揭幕者。他是不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长兄金正男尚无定论,一条更惊人的消息震撼世界。  2月24日,马来西亚警方宣布死者的初步解剖结果,称从死者眼睛及嘴巴采集到的样本中,验出了VX神经毒剂的成分。这种毒剂属于联合国《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所禁止
作为美国总统,他一直不愿对德宣战,但英国破译的电报暴露了德国鼓动墨西哥攻打美国的阴谋。  “把这个热爱和平的伟大民族引入一场最残酷的战争是非常可怕的,但正义比和平更珍贵。”百年前的1917年4月2日,时任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正式要求国会授权对德国宣战。威尔逊是被一封密电说服而参战的。英国作家辛克莱·麦凯最近披露了密码专家破译这封电报的来龙去脉。  “冬眠鼠”发现重磅炸弹  1
《一叶秋》简体版出版于今年7月,书中共收录了12个独立的小故事。作者张大春在这部书中秉承了他一贯独特的视角——他关注的从来都不是那些已经被盖棺定论的历史,而是隐匿在正史背后亦真亦假的民间传说。  开篇《吴大刀》,讲唐末时期的落魄浪子吴杏言,伪造“富贵命帖”迎娶节度使千金,又以一把看似千斤重的纸糊刀,唬住了敌国间谍。通过这两次投机取巧,浪荡子最终娶了美人,封了公侯,博了富贵。第二篇《苏小小》写南宋江
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第七次贸易政策审议会议日前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按照规定,世贸组织成员的相关政策必须定期接受审议。我从会议现场了解到,审议开始前,世贸组织成员向中国提交的书面问题竟达约2000个。“这次审议会议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发言的人多,二是提出的问题也多。”世貿组织秘书处贸易政策审议司司长威利·阿尔法罗在会议结束后对我说, “这两多现象反映出世贸组织成员对中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中国的贸易政策
俗话说“闻鸡起舞”,随着鸡年的到来,中国经济也被期望迎来新“鸡(机)遇”,特别是实体經济。从全球看,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正在推动制造业回归,德国更是推出了“工业4.0”计划。但在中国,仍有人建议“去工业化”,他们认为从西方国家的历史看,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后期,第三产业的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这被认为是一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  那么,所谓的“去工业化”,究竟是历史的大趋势,还是经济领域的认识误区
世界杯开赛了,中国足球却作壁上观。中国球迷伤心过后,仍把小板凳移到了世界杯的大屏幕前。即使对中国队再念念不忘,中国球迷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足球。  一开场,东道主俄罗斯队就奉献了极其惊艳的表现,前两战进了8个球,以摧枯拉朽、冲垮对手的方式赢得比赛,让人震撼。  俄罗斯队成功在哪里?他们的前身苏联队,与中国队一样出身于专业足球,也就是政府财政资助的球队。直到苏联解体,俄罗斯才组建了属于自
80岁的威廉是苏格兰一名普通工程师。他和妻子玛丽恩十分恩爱,日子过得平淡却很幸福。然而10年前,玛丽恩患了血管性痴呆,记性越来越差,甚至连威廉都不认识了。她总会望着老伴喃喃自语:“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的确很喜欢你。”  今年1月,玛丽恩去世了。威廉每天都十分思念亡妻,但没把自己关在家中以泪洗面。平复好心情后,他决定走出家门,到街上给每个遇到的陌生人送一朵红玫瑰,并跟陌生人分享彼此的故事。威廉鼓励
“王健林把国内商业地产卖了八成”“曹德旺去美国建厂赚钱”“郭广昌绕着地球投资了一圈”……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民营企业大佬的商业举动引发了各种传言,“对中国经济没信心”“转移国内资产”,甚至有不少人直接喊出“某某某要跑路!”  我们该如何看待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呢?先看一组数据: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交易金额为2158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148%;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达460亿美元,是2
《朗读者》节目组联系到叶嘉莹先生,想请她上节目,但93岁的老先生想了想,没答应。她说想学习杨绛先生,把自己“关”起来。  她的“关”不是为了幽居与隐逸——叶嘉莹现在定居南开大学,不外出的时候,她或是“关”在西南村的寓所里讲课,或是“关”在迦陵学舍里著述。2015年落成的迦陵学舍是专为她修建的一座中式书院,以她的号“迦陵”命名,供科研和藏书之用。厚重灰墙,几竿翠竹,有唐诗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