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视神经炎指发生于视神经的一切炎性病变,是神经眼科最常见的视神经疾病之一,也是中青年人最易罹患的视神经疾病.目前,国内外对视神经炎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按发病部位分类,可分为球后视神经炎、视乳头炎、视神经周围炎和视神经视网膜炎;另一种根据病因学分类,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疾病相关视神经炎、感染性疾病相关性视神经炎及全身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视神经炎.目前,我国的视神经炎病因学特点尚有
【机 构】
:
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眼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眼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眼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神经炎指发生于视神经的一切炎性病变,是神经眼科最常见的视神经疾病之一,也是中青年人最易罹患的视神经疾病.目前,国内外对视神经炎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按发病部位分类,可分为球后视神经炎、视乳头炎、视神经周围炎和视神经视网膜炎;另一种根据病因学分类,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疾病相关视神经炎、感染性疾病相关性视神经炎及全身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视神经炎.目前,我国的视神经炎病因学特点尚有待进一步开展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
其他文献
SOX家族是一组带有高速泳动区(high mobility group box,HMG-box)的转录调控分子,通过激活或抑制目标基因在胚胎发育等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SOX4是其中重要的成员之一.SOX4是由单个外显子编码,相对分子质量为47×103的蛋白质.SOX4作为转录因子通过Wnt信号通路、P53相关机制及自身的转录因子作用等途径对特定靶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近年来,随着SOX4调控靶基
阿托品是毒蕈碱受体抑制剂,1%浓度滴眼可以抑制近视的发展及眼轴的增长,但是畏光、视近模糊等常见的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期研究者逐渐将兴趣转向低浓度阿托品(小于1%浓度)的临床研究,发现低浓度阿托品滴眼可以有效延缓近视发展,比1%浓度的阿托品副作用更小,疗效也更持久稳定。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而胃癌腹膜转移是胃癌复杂和转移的常见现象,其术前早期诊断和术后治疗均比较困难.现就胃癌腹膜转移的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Marfan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发病率为0.2‰~0.3‰,病变主要涉及骨骼、眼睛、心血管系统,有时也涉及肺部、皮肤和硬脑脊膜等器官.目前研究认为Marfan综合征发病主要原因为原纤维蛋白基因(fibrillin-1,FBN1)的突变.本文主要介绍了与Marfan综合征相关的FBN1基因及突变特点,重点对目前基因诊断研究情况加以概述。
颈内静脉穿刺术是尿毒症期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建立血液通路的常见操作,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该操作具有一定风险性,误人右侧锁骨下动脉可致局部血肿,造成医源性假性动脉瘤
肿瘤的侵袭与转移是胃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参与这个过程的很多基因及其产物可能成为判断病人预后的指标.表观遗传改变及基因多态性不仅影响肿瘤的易感性也与肿瘤的恶性表型有关,也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候选指标.近年来,微阵列与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的发展正成为寻找新的胃癌预后指标的有利工具.联合检测这些标志物不仅可以预测胃癌病人的预后,而且能够提供个体化治疗与预防有用的信息。
角膜总屈光力的评估在角膜接触镜的验配和角膜屈光手术的术前评估中至关重要.测算角膜总屈光力的设备多种多样.根据测算原理的不同,角膜总屈光力大致可分为3类:模拟角膜屈光力、基于高斯厚透镜公式的角膜总屈光力和光路追击法获得的角膜总屈光力.角膜屈光术后角膜总屈光力的准确评估在提高预测拟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力的准确性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对于角膜屈光术后角膜总屈光力的评估缺乏统一标准,很多学者根据各自的研究提出
人工视觉的研究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视路的不同部位植入不同的视觉假体,以帮助失明患者获得部分有用视力.其中视神经假体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尤其对视网膜不复存在的患者提供了重见光明的可能.视神经假体以视神经的解剖特点为生理学基础,利用电流替代光使患者产生视觉感受的原理,通过外部装置获取图像后将其处理成可以被大脑识别的电信号,并向内部装置传送,与人体神经系统进行通信.视神经假体突破了视网膜假体植入方法的局限,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随着肾功能的下降,机体易出现矿物质代谢紊乱以及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25-羟维生素D[25-hydroxy-cholecalci
心肌缺血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mRNA表达增加可促进心肌新生血管的形成和侧枝循环的建立 ;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心肌缺血可促进心肌的血管重建 ,改善心肌供血 ,明显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