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画的墨色观和语言形态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2866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视觉元素是非常重要的,墨色就是其中一种视觉元素。在中国画中,墨和色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中国画的精髓就是墨中有色、色中有墨,墨与色之间相互交融且不浮不滞。中国画中的墨不单是墨,还是色的一种,如果在画中只出现了墨和纸张,那么这幅画就是一幅黑白画作品。本文主要将墨作为一种中国画的重要语言形态进行探究,通过中国画在中国文化背景中所充当的角色以及演进道路,对中国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国画;墨色;语言形态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画不同时期墨色发展观
  (一)传统中国墨色观发展
  从奴隶社会开始就可以窥见中国画中的墨色雏形了。在奴隶社会时期,人类的文明化程度还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所以对于颜色的认识就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因此对于墨色的认识也仅限于黑白两个颜色,所以黑白两色在奴隶社会时期是绘画的主色调。在那个阶段,人们通常认为黑白两色中包含了自然界的所有,其原因是处于人们对于原始色彩的直觉。这种审美一直延续到秦代,并在秦代得到升华,至此黑白色成为了最为重要的用色方式。在秦代之后,随着朝代的更迭,墨色不仅没有没落,反而得到了更为重要的发展。
  墨色的发展顶峰是在南北朝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所提到的对表现对象以及塑造对象的一段话: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这一句话点出了色彩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古画品录》里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那就是“随类赋彩”,随类赋彩的提出对中国古代绘画墨色的应用影响非常大,不仅如此,对后世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其意义是把绘画对象的色彩以及形象等众多的因素进行结合,再将这些因素进行概括,最后对其进行提炼,从提炼出来的因素中能够体现出事物在画家主观情感中的状态。通常在这些绘画中对于自然规律也会有所体现,甚至还能够升华自己对自然规律的把握。“随类”的要求是绘画者通过自身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以及分析,把握了客观事物所存在的规律之后再对该事物表面的色彩进行提炼,使得该事物所表达的情感与绘画者的审美和情感达到一致。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朝代的更迭,墨色的运用在隋唐时期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到了盛唐时期,墨色的运用更是在发展道路中达到了相当高度的阶段。造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墨色运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成熟,还有这一时代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这个时期里,绘画的色彩除了对于墨的运用,对于矿物质色彩的运用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其中最为著名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当属敦煌壁画,在盛唐时期还出现了一种类型叫做重彩工笔画。在盛唐时期的绘画作品大多数是依靠色彩的铺排以及晕染而出的效果,这种画法在人物山水以及花卉上的体现尤为突出。中国画经历了一个从黑白色到色彩用量加大的过程,随着色彩用量的增加,中国画的色彩艺术表现力也在这一时期达到繁盛。
  一直到唐代的中晚期时代,墨色的作用在中国画中得到不断的展现,墨色的运用逐渐变成了中国画的主体语言,而墨色也从单一的黑逐渐产生了颜色的区别,产生了五种墨色,这五种墨色分别是清、淡、浓、重、焦,从这五中墨色中我们可以看出墨色的发展以及它的丰富变化。从中国画的绘画角度来看,在对绘画进行创作的过程中,用墨色作为绘画的色彩,是对绘画者的主观意识进行强调的体现。
  绘画墨法在唐代就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在五代十国时期得到丰富,山水画主要是以水墨和淡水墨进行着色。南宋和北宋时期的绘画继承了隋唐五代的成果并得加以发展,因此在两宋时期,中国画的绘画风格越来越丰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文人画和宫廷画。利用水墨对画进行渲染,主要强调的是笔墨的韵味,体现的是意境,因此成为了中国画的主流表现。到了元代,水墨画的发展更加深入,而墨法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人们对于主观意向的追求也变得更加注重,因此墨色的变化成为了绘画者追求的又一个高度,人们对于绘画的审美也逐渐向墨色的变化靠近。在写意画中,特别是花鸟画,绘画者们在对其进行创作的时候,采用不同的墨色将其生动多彩的形象进行展示,在这些画中,墨色就作为彩色进行运用。明清时代是水墨写意繁盛的一个时代,特别是花鸟画以及青藤和白阳的水墨写意,甚至达到水墨写意发展的顶峰。绘画者对于墨色的审美以及绘画者情感的体现,我们可以从清代的八大山人和石涛的绘画作品中感受出来。
  (二)近现代中国画墨色发展观
  中国画的发展到了近现代之后,对墨和色的表现力越来越强,对其的运用也更加熟稔。敦煌画壁对张大千有着特殊的作用,张大千通过对敦煌画壁的临摹,受到了色彩运用的启发,从张大千的泼墨山水画中即可看出对时代精华的体现,又可追寻传统的遗风。著名的山水画家黄宾虹游历了祖国的高山大河,与此同时还学习了古人的画法,因此黄宾虹创作出来的水墨画大多数时候都给人以酣畅淋漓的感觉,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是浑厚深沉的。黄宾虹在对水墨画进行创作的时候,主要以清、淡、重、浓、焦等五色作为绘画用色的基础对其进行创作,因此黄宾虹绘画作品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作品中众墨相宜的盛景,这也是画面时代特征的体现。中国画的墨色观到了近代变得更加多元化。
  二、中国画墨色表现力的特征
  (一)墨色的装饰性表现
  我们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墨色是具有装饰性的,因此墨色能够提升画面的装饰美感。绘画者在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通常需要对自身的艺术经验进行挖掘,然后再对自然色彩进行加工以及创作,主要方法是对创作对象进行观察,其目的是在进行创作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将其表现得更为自然,最后加以墨色的润化让画面的美感充盈,提升画面的装饰美感。画面的装饰美感可以说是主观审美的寄托,从侧面可以反映出墨色的审美观念和对墨色审美的意识。绘画者将对墨色的运用与自身的艺术经验进行结合,让画作的赏析者感受到绘画者最直观的情感,这需要创作者极强的创作表现力,同时也突出了该画作的色彩设计。
  (二)墨色的象征性表现   墨色的象征性意义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进行传达的,通过视觉系统的传达,让象征意义表现得更加地充分。人们可以通过淡墨感受到清爽透亮的美,可以通过浓墨体会到浑厚华润的感受,通过焦墨触摸到老辣苍凉的情感,除此之外还有冷色调的神秘、暖色调的温和。墨色在运用的过程中是不断进行变化的,在变化的过程中各个墨色都不是独立进行的,它们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所表达出来的意象也需要通过互相之间的协作进行。绘画作品的表现力通常是经过不同墨色之间的相互融合才能得到展现,使得画面的表现力更加丰富,让作者的情感与赏析者之间沟通得更为顺畅。墨色表现的丰富性使其所蕴含的哲学意义十分深厚。
  (三)墨色的情感表现
  对简单事物进行直白的描述是不能够称为墨色的,墨色指的是绘画者对事物的情感体现,并对其进行描述和还原。绘画者对于墨色的感情并不是单一的,它会随着时间、地点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绘画者以自身当时的感情以及对事物的领悟作为创作基础,对事物进行提炼和加工,从而利用墨色传达出情感。墨色的运用是非常富有意象特征的,这也是中国画的特色。中国画表现出来的是绘画者本身对生活和生活中的环境认识,通过墨和色的运用,将综合感悟在纸上进行体现。绘画者通过作品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自身的审美特征进行综合展现,利用墨色对生活和自然进行提炼和释放,表达出来人们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憧憬。
  (四)中国画的墨色运用
  文章的开头我们已经提到过了“随类赋彩”,它是中国画墨色之道的其中一种。南齐时代的谢赫在自己所撰写的一本名为《古画品录》中就将“随类赋彩”这一理念提了出来。他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就是将绘画对象的形象以及色彩进行综合,再对其进行概括和提炼,最后再将绘画对象的客观形态与进行概括和提炼之后的形象进行综合,对其进行体现,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升华。而“随类赋彩”就是将主观影像和客观事实进行结合,对墨色进行运用,让绘画者的主观情感与审美趣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统一。
  除了“随类赋彩”之外,中国画的墨色之道还有一类叫做“墨分五色”。墨分五色中的五色指的就是浓、淡、重、焦、清,此五色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墨分五色”主要是以墨为色,将墨和水进行一定比例上的结合,使其从颜色上进行区分。墨与水的结合有千端变化,因此墨色的表现力也非常丰富,我们经常可以在水墨画上看到简单的黑白二色所展现出来的丰富的视觉效果和美的感受。
  对墨色的认识,可以从中国画的墨色主体以及人格象征得出,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内涵是非常丰富且深厚、具有中国化特征的。对物象进行模拟不是中国艺术的最高价值,也不是中国画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国画中所展现出来的墨色艺术同样如此。墨色观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识,是主要通过写意进行的一种参禅造化。
  三、结语
  墨和色作为中国画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视觉元素,也是中国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语言形态,墨与色的作用不论是对于中华文化发展的推动还是绘画艺术的提升,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不同的社会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在画中能够得到充分体现,从而传达出情感。为了更好地将中国画的特色继承下来,我们应该努力寻找与其相符合的墨色元素以及墨色理念,如此才能够让墨和色进行良好的结合,让中国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能够将中国画的现代感进行良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贠征.浅析中国画之墨色观及语言形态[J].美术教育研究,2015(2):24-26.
  [2]张敏.探析中国画之墨色观及语言形态[J].现代装饰(理论),2015(8):202-203.
其他文献
【摘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是道路桥梁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比较困难,所以很容易造成路面质量的不合格,导致安全隐患。本文首先系统概述了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其次分析了施工中常见问题,最后提出了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施工技术;路基路面;控制措施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也不断加快,特别是路桥建设,在交通运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将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活力激发出来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也是实施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性决策。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首先就是要以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24分,每小题1分)  1.下列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中,属于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C
【摘要】城市化建设给路桥建设带来了更为严峻的考验,软土地基施工就是路桥建设时遇到的难题。为了保证整座路桥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就必须解决好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本文首先系统阐述软土地基对道路桥梁的影响,其次详细介绍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最后介绍了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软土地基;路桥施工;施工技术  0.引言  软土地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软弱性黏土、孔隙相对较粗的泥炭、
目的:探析呼吸道集束化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的77例先天性心脏病非介入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心外科常规护理;2015年1~12月收
目的:探索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在培养ICU实习护士临床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7名ICU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的批次随机将77名学生分为两组,试
目的:探讨体能评估对预测胸外科术后并发症的意义,为预见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62例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符合国情的体能评估表进行术前体能评估,观察患
前不久,第72届IEC大会在巴西圣保罗举行,受IEC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王凤清委托,IEC/理事局(CB)成员、国务院参事、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葛志荣.率国家质检总局张朝华处长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明文列示是历史的必然,而其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更加证明它的重要地位.
目的:分析并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癌致急性左半结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7例直肠癌致急性左半结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