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探究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指出了当前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探究;问题与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转变语文传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机械式的应试教育模式,寻求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学习,是指为完成某个学习目标,而将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互相帮助,在学习过程中每位学生有自己的分工,组内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探究,最后再通过小组进行汇报和总结[1]。因此,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社会技能,有助于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打破应试教育的固化思想。由于小学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为了实际交流应用的学科,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探究学习的分组不合理、分工不明确
科学合理的小组分配是合作探究学习有效进行的前提。一般情况下教师的小组分配是按照座位附近的学生分成4-6人一组,这种分组方式虽然方便了小组的讨论,但不够科学合理。因为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的优势互补,假若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在了一组,抑或是比较内向的学生在同一组,那这样的分组学习很难实现合作探究学习的目的。此外,有的小组成员以自我为中心,只重视竞争,没意识到团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不愿意倾听,而有的学生则性格内向,即使有想法也不敢表达出来,因此失去了合作探究学习中应有的沟通交流与思想火花碰撞,不利于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知识,也不是语言学习本该有的样子。
(二)学生思维封闭,缺少发掘问题的能力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大都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意识,对于教师和书本的观点都认为是对的,缺乏质疑的思想,或者有问题有想法也不敢提出。此外,学生即使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也表现出思维封闭的现象,比如学生会在探索过程中去寻求一个标准答案,然而很多问题的谈论本身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的提出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不是为了找到某个标准答案。学生思维不够发散、缺乏发掘问题的能力,导致合作探究学习难以有效开展。
(三)教师对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安排不周
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合作探究学习,怎样进行合作和探究,如何进行讨论及小组汇报。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必要的引导,提问以及评价的机制也是很重要的。合作探究学习不是让教师放任不管,也不是随意地插话、打断学生的思路,更不是将教師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学生身上,取代学生的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提问过于浅显也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究;此外,教师缺乏科学、正面的评价,也会影响到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学习的对策分析
(一)科学合理的分组,有组织地运用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合理的分组是有效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应考虑到小组成员间的优势互补,将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比如将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学生互补,将性格内向和善于表达的互补,通过这样科学的分组可以让组内不同学生之前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小组组长最好采取轮流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总结能力。让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积极参与到谈论中,明确自己的责任,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团队合作中角色和作用,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除了科学合理的分组,教师还要科学安排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采用合作学习,应该选择一些有深度的,有可讨论性和探索意义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设定问题时,也不要有标准答案,这样可以让学生放开了谈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探究活动获取新知识或是解决学习问题,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探究能力的前提。小学生的天性特点本来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那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多提问问题,有了问题,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想要学生积极去探索,教师就应该设置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或是问题,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更好推动学生去的主动探究。此外,教师还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可以通过多布置实践性的作业,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知识。
(三)教师的积极评价与鼓励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很重要的。在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鼓励性评价会让学生充满动力,再接再厉;而恰到好处的批评指正,也有利于学生发现不足,完善自己。总体来说,教师应该持正面、肯定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或是探究得出结论,教师的及时、正面的评价都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体会到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得到的价值感,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 静.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3(5):30.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探究;问题与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转变语文传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机械式的应试教育模式,寻求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学习,是指为完成某个学习目标,而将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互相帮助,在学习过程中每位学生有自己的分工,组内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探究,最后再通过小组进行汇报和总结[1]。因此,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社会技能,有助于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打破应试教育的固化思想。由于小学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为了实际交流应用的学科,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探究学习的分组不合理、分工不明确
科学合理的小组分配是合作探究学习有效进行的前提。一般情况下教师的小组分配是按照座位附近的学生分成4-6人一组,这种分组方式虽然方便了小组的讨论,但不够科学合理。因为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的优势互补,假若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在了一组,抑或是比较内向的学生在同一组,那这样的分组学习很难实现合作探究学习的目的。此外,有的小组成员以自我为中心,只重视竞争,没意识到团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不愿意倾听,而有的学生则性格内向,即使有想法也不敢表达出来,因此失去了合作探究学习中应有的沟通交流与思想火花碰撞,不利于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知识,也不是语言学习本该有的样子。
(二)学生思维封闭,缺少发掘问题的能力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大都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意识,对于教师和书本的观点都认为是对的,缺乏质疑的思想,或者有问题有想法也不敢提出。此外,学生即使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也表现出思维封闭的现象,比如学生会在探索过程中去寻求一个标准答案,然而很多问题的谈论本身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的提出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不是为了找到某个标准答案。学生思维不够发散、缺乏发掘问题的能力,导致合作探究学习难以有效开展。
(三)教师对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安排不周
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合作探究学习,怎样进行合作和探究,如何进行讨论及小组汇报。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必要的引导,提问以及评价的机制也是很重要的。合作探究学习不是让教师放任不管,也不是随意地插话、打断学生的思路,更不是将教師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学生身上,取代学生的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提问过于浅显也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究;此外,教师缺乏科学、正面的评价,也会影响到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学习的对策分析
(一)科学合理的分组,有组织地运用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合理的分组是有效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应考虑到小组成员间的优势互补,将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比如将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学生互补,将性格内向和善于表达的互补,通过这样科学的分组可以让组内不同学生之前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小组组长最好采取轮流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总结能力。让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积极参与到谈论中,明确自己的责任,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团队合作中角色和作用,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除了科学合理的分组,教师还要科学安排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采用合作学习,应该选择一些有深度的,有可讨论性和探索意义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设定问题时,也不要有标准答案,这样可以让学生放开了谈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探究活动获取新知识或是解决学习问题,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探究能力的前提。小学生的天性特点本来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那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多提问问题,有了问题,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想要学生积极去探索,教师就应该设置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或是问题,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更好推动学生去的主动探究。此外,教师还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可以通过多布置实践性的作业,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知识。
(三)教师的积极评价与鼓励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很重要的。在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鼓励性评价会让学生充满动力,再接再厉;而恰到好处的批评指正,也有利于学生发现不足,完善自己。总体来说,教师应该持正面、肯定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或是探究得出结论,教师的及时、正面的评价都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体会到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得到的价值感,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 静.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