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精神永不褪色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qq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曾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这片土地,那么,这片土地在你的心上,就扎下了深深的根。躬身自省,深知那片辽阔、富饶、荒凉的土地,成就了你努力过的事业,那么,你对这片土地,就一定怀有永久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我说的,当然是柴达木。
  正是这片杨春贵老人和他的同学一起为她奉献过青春、热血、泪水与欢乐的柴达木。这是一片青春的土地,生命的土地,是承载了老一辈柴达木建设者们无数记忆和情感的土地。
  5月初的一天,我们到北京寻访有关《柴达木报》创刊情况。我们一行4人来到了创办《柴达木报》的杨春贵老人家中。杨老是我们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曾任中央党校副校长。我们的到来,杨老感到十分的高兴和激动。这段历史的追溯,使老人又一次回到那个青春飞扬的年代,再次走进在柴达木的那段艰苦岁月。1958年10月的一天,意气风发的杨春贵和同样意气风发的6名北京人民大学新闻系学生来到了荒漠戈壁柴达木。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战斗”在柴达木的场景在杨春贵老人脑海中如同今日。在老人的言谈中,我们感受到,即便远隔千里,老人对柴达木热爱的情思依旧浓烈,对柴达木炽热的情怀丝毫不减。80多岁的杨老至今仍清晰的记得那苍茫的戈壁滩,天然气化城———马海,石油城———冷湖,察尔汗盐湖,昆仑山上的找宝尖兵,柴达木建设者们艰辛奋斗的日子……
  这些记忆,如诗,如画;如歌,如梦。
  当我们看到杨老珍藏的早期《柴达木报》上的新闻报道和一幅幅老柴达木照片时,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没有植物,没有飞鸟,没有人烟的荒漠。人们知道,在海拔三四千公尺的高原地区,在烈日炎炎的荒漠上进行开发,是会碰到难以想象的困难的,因此,开发建设柴达木,是一项艰苦而困难的事业。60多年前的柴达木,曾是一片不毛之地。早期的开发建设者们面对高寒、缺氧、风沙的恶劣自然环境,发扬艰苦创业的革命传统,白手起家,吃大苦、流大汗、勇于牺牲,乐于奉献。他们建构了一种属于柴达木人自己的精神———“柴达木精神”。
  在杨老的讲述中,我们和建设者们一同走进了早期柴达木盆地,在那视野开阔的草原和戈壁上,可以看到来自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青年,他们在党的召唤下,不畏坚苦地日以继夜在猛干着。到处写着:“战胜风沙严寒,钻透戈壁高山;让万宝为国利用,要烟囱林立沙滩”的标语———这就是战斗在柴达木盆地全体建设者的豪言和行动。昔日,东起达肯大版山,北到塞什腾山,西沿阿尔金山,南至连绵千里的昆仑山,在这块广阔土地上,四面八方都擂响了跃进的战鼓,千山万河都葆发着美妙的青春。“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一幅最新最美的图在柴达木的戈壁滩上出现。
  1958年10月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7名学生来到了柴达木,和当地抽調的8位同志一起,进行《柴达木报》创刊筹备工作。在缺人少机器的条件下,十四、五个人,一间办公室组成了编辑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来个群众运动,人人动手。于是编辑部里的人全上了印刷厂,有的清理铅字,有的捡标题字,有的刻字。因为都是生手,不会使刀子,一上来就割破了手指头,但用嘴吮去了血水,又接着干。1958年12月1日,伴随着一片欢呼声,盆地上第一张报纸《柴达木报》诞生了。从此柴达木有了自己的宣传阵地,坚定了建设者们开发柴达木的信心。
  盆地上,石油工人,认为时间就是油,决心“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拿下大油田。”他们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大竞赛,人人挖空心思出智慧,个个绞尽脑汁献计策,有的钻井工人自己安装井架,有的不是检修工人也在修理机件,调车使用不过来,就用人抬、肩扛,没有灯光照明,就点起野火来代替……一切为了快速钻井。
  寒风中,送报的姑娘,不畏雨雪,跋涉数百里,经常到钻井队、养路道班上去送报纸。
  露天下,养路工人,战胜了春天的风沙,战胜了夏天的蚊虫,战胜了冬天的冰封,一年四季战斗在公路上。
  这些老柴达木人不畏惧坚苦,乐于奉献,肯于牺牲,正因为有着柴达木精神坚实地支撑和鼓舞。这种精神是柴达木盆地上一颗最闪亮的宝石,它不是一瞬间的光芒四射,也不带有丝毫堂皇的理由,它成为了一代又一代柴达木人的一种信念,它赋予了柴达木建设者不懈奋斗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植根于心,凝聚着柴达木人的心,铸造了柴达木人的钢筋铁骨。历史,本就是一出声情并茂的活剧。
  今天,新时代的柴达木人在前辈们的带领下,自觉成为柴达木精神的传承者,以这种精神为支撑,把信念的根须如红柳般深深地扎在这片希望的沃土上,无论历经了多少春秋,柴达木精神在每一个柴达木人心中永远不会褪色。
  在海拔4867米的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有一支守卫铁路隧道、巡护大桥、铁路,确保列车安全通行的部队———“昆仑山隧道守护中队”。“过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中队的官兵不仅担负着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的守卫任务,还担负着从昆仑山到可可西里五道梁长达150公里的铁路巡护任务。官兵们分成若干巡逻小组,每个小组的巡逻区域达200公里以上,每天要轮换坚持巡逻20多个小时,几近全天候巡逻。多年来,每每巡逻线段被暴风雪掩埋,整个莽原大漠白茫茫一片,前方巡逻线无处可寻、无路可走时,官兵们就在与小腿等齐甚至在半米深的积雪中开辟出一条路来,然后沿着悬崖,手抓着铁路防护栏行走,一个个都变成雪人的官兵们停下来,稍稍喘一口或因缺氧猛吸一口气的时候,就成了可可西里活生生的最为壮美的雕塑。看守五道梁隧道的官兵武伟安,常年驻守昆仑山,直到孩子3岁多了都没能听到孩子喊他一声“爸爸”,但他面对困难坦然一笑,他说无怨无悔。
  格尔木邮政局投递员葛军,2009年7月格尔木至唐古拉山镇自办邮路开通后,他担负起信使任务。通过邮递工作,葛军与沿线军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成为战士心中的“葛班长”、沿线生灵的保护者、农牧民的“好朋友”、“五道梁”上的救命人,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他用实际行动弘扬了“艰苦创业、团结奉献、自信自强、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新时代柴达木精神。一个人,一辆车,满载着报纸、信件、物品,义无反顾上“天路”,默默地将爱心洒向生命禁区的每个角落,成为天路上的“鸿雁”信使。
  有辛劳的付出,就有莫大的收获。一批又一批的柴达木建设者,面对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创造了柴达木发展的奇迹。
  昔日“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柴达木盆地,迸发出了勃勃生机。石油基地油龙横卧,钾肥基地碧波荡漾,草原牧歌悠扬,枸杞红遍山川,青藏公路、铁路如玉带飘扬,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划出高原彩虹,自信的柴达木正向世人展示着经济腾飞的魅力。
  如今,游走在柴达木盆地,只见宽阔的道路周道如砥、交织如网,绿茵遍布,车辆穿梭,“银龙”腾飞……在熙熙攘攘的车流中,在载歌载舞的广场舞群中,在孩童的欢声笑语中,映出了“八百里瀚海换新颜”的新貌,展现了秉承“柴达木精神”努力建设柴达木结下的丰盛硕果。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作者简介:李欣玲,女,河北献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海西州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柴达木开发研究》执行主编。新闻、摄影作品多次获全国及省好新闻奖,发表《流年》《再见,老兵》《梨花风起正清明》等中短篇小说及散文作品。
其他文献
青海省作为我国社会结构、民族构成、文化格局比较特殊的区域之一,其自身在维护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巩固和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县级
摘要:“党员1+6”人才培养模式是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以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一名党员学生为主,带动一个宿舍6名新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以系列活动把学生凝聚在组织周围。发挥学生党员作用,解决教学管理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文章以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分享“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经验。阐述深化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党员1+6”活动品牌,凸显学院卓
摘要:科技发展离不开信息,更新思想观念,改变档案管理传统模式,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才能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代化管理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的准确性,在商业中信息能够决定成败。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如何在档案存储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原始资料的不准确因素,是
摘 要:为探讨涡流空化强化载药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效果,研究传统离子凝胶法制备壳聚糖载药微球的最佳工艺,了解空化强化制备的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规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壳聚糖质量浓度、甲基异噻唑啉酮(MIT)浓度、三聚磷酸钠(TPP)质量浓度、搅拌转速对壳聚糖抗菌微球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佳工艺为:壳聚糖质量浓度3.5 g/L,MIT浓度0.50
摘 要:为了提高切割机构的刚度,延长工作寿命,从应变能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切割机构进行分析.利用有限元仿真在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条件下,通过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应变能的叠加找出该机构的整体薄弱位置.在结构优化后在自由模态下的最大应变能数值由原来的7.045×103变为3.016×103;在约束模态下最大的应变能从5.620×103变为4.824×103,实现降低切割机构的应变能,提高结构刚度使切割机构的整体
针对低路堤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传到土基的应力较大,引发路面不均匀沉降增大和低路堤土基固结沉降增加的问题,分析交通荷载传递到路堤顶部的应力情况;再以变刚度调平思想为指导
据考证,曾经的柴达木盆地古树参天,气候湿润。很多年前的一个傍晚,我独自站在诺木洪的荒滩上,在劲风瑟瑟中默默地注视着大漠落日,突然,眼前出现奇异的海市蜃楼,一片大森林渐渐地出现在眼前,那样的真切和真实。那一刻,我没有诧异,也没有大呼小叫,因为我宁可相信,那是大自然对我神圣的启迪。  之后的有一年,我听说那里的吐谷浑古墓中发现了一千多年前的柏木。如今的诺木洪瀚海茫茫,大漠旷野。和森林联系在一起,这对现
语言是人类获取信息的载体,语言也是广播电视信息传播、传递人物的载体。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广播电视语言受到了很大影响,人们不再喜欢规范性的语言格式和
摘 要: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PrxZr1-xOy系列载体(其中,x=0.1,0.2,0.3,0.4,0.5),再用浸渍法负载镍制备镍基催化剂.分别用XRD,H2-TPR及TPO表征催化剂的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质,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催化剂在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中的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在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中有良好的活性和抗积炭能力,镨锆元素的摩尔比为2∶8时,催化剂
为设置粘弹性阻尼器的多层基础隔震结构平稳地震响应分析的扩阶复模态法。在建立了结构上、下部的运动方程以及阻尼器阻尼力的一阶微分方程基础上;将上部结构按第一振型展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