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当追“科技星”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k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和国家这样重视关怀科技工作者,不仅是为了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奋发图强,也凸显了科技的重要性,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科学、敬科学、学科学的风气,从而引导更多的青少年从小立志攀登科学高峰,向这些先进科学工作者学习,勇做科技“追星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书写了科技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我们的科技事业需要世世代代传承发展下去,需要引导、鼓励更多青少年从小立志投身到伟大的科学事业中去,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祖国世世代代强盛不衰。
   科技明星是最值得人們去追的。引导青年追科技明星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将科学家身上的那种精神发扬光大。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追科技明星,就是要弘扬科学精神,让广大青年都来尊重科学,崇尚科学,并且努力学习运用科学。
   引导青年追科技明星,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学习科技明星那种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献身科学的事业心。科技明星都是在崎岖的科学道路上艰难跋涉过来的。刘永坦在他的科学研究领域苦苦追求、默默奉献,曾获得“孺子牛金球奖”;钱七虎把“科技强军,为国铸盾”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一个人如果有了科学家这种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那么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无论干什么事,终将无难不克,无坚不摧。这样看来,科技明星不仅立志科研的青年人应该追,立志其他任何光荣事业的青年人也都应该追。追他们不仅是因为他们博学,值得人们引他们为师,更因为体现在他们身上的那种闪闪发光的精神。
   追科技明星,就是追求进步,追求文明。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应该在全社会营造出敬重科学家、崇尚科学家、学习科学家的良好氛围。
  (节选自“中青在线”2019年1月9日)
其他文献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留给我们的最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古人隐居的爱好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三皇五帝时期。  鉴赏  方山子传  [宋]苏 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
期刊
在高考作文中,议论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快速有力地论述对某一客观事物的见解,表明自己的态度,使读者信服,就显得很重要,这要求考生注意论证方法的运用。以笔者多年的阅卷经验来看,阅卷老师比较青睐以下几种论证方法:   一、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指用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之理的论证方法。在两事物之间,只需要有类似之处,即可用一事物比喻另一事物,从而论证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理。这是一种特殊的论证方法,比
期刊
颁奖词   身在市井,未曾放下心中豪情;曾经军旅,岂容凶手闹市横行;于人群中挺立,喝断暴徒的路,聚拢起民间的正气。侠隐于市,见义而勇,勇不在于强悍,而在于无所畏惧。  人物事迹   2018年9月8日,吕保民在幸福北街菜市场发现一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歹徒连刺五刀,身受重伤。最后在村民们帮助下,歹徒被制服。吕保民其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   5年的军旅生涯使勇敢坚强的品格深深留在了
期刊
颁奖词   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人物事迹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搏击长空二十余载;她被称为“军中居里”,潜心科研填补多项空白;她将毕生积蓄捐给家乡,自己最好的鞋只有15元……她就是马旭。   1933年,马旭出生于黑龙江省木兰县一个医学世家,14岁入伍参军,后加入空降兵部
期刊
碎霰落地,扣着青石板,一摊苔花自眸前走过,似有笑声清朗。我撑伞独行,心生些许惆怅。  耳畔评弹悠悠,我不觉加快步伐。拐角处有一老妪,发已斑白,眼角皱纹历历可见。可她的手指依旧灵动,眼神依旧明亮,细指翩飞,已奏出一曲春天。环顾四望,无人;老妪眼里亦无人。她只与她的音乐独处,心里漾起幸福的涟漪,她只愿与她的音乐为伴,物质上的孤独就随风远去。  雨不停,老街上空已迷漫着一股似雾非雾的水汽。伸手挥舞水汽,
期刊
颁奖词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人物事迹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杜富国的伤情
期刊
从故宫的壮美震惊世界,到书法的秀美闻名全球,从国宴的精美震惊来宾,到诗文的华美享誉国际,中国除了做到“各美其美”的自我欣赏,更做到了“美美与共”的世界认同,这其中不乏中国的华夏魅力,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琢磨之细、切磋之深的力量。   一个社会体系乃至国家之中最不起眼的大概就是低头钻研这一项用心费神的行为。大到国,小到家,再到人,若真可潜心琢磨,那便真能做到极美而大同了。   为人细琢,可鹤立于众人。
期刊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2019年1月8日上午举行的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两名技术工人再次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他们是来自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铁路车辆装调工、中车首席技能专家罗昭强,和来自上海航天八院的首席技师王曙群。这两名技术工人均属于生产一线的职工,但他们的创新成果却都属于各自领域的关键技术,并且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其实,这次获奖的“大国工匠”远不止上
期刊
押题理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载人航天、探月、大飞机、蛟龙、超级计算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机器人、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我们无法拒绝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无论是否做好了准备,都需要张开双臂拥抱它。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但它同时也有另一面,若缺失了人文情怀,其负面影响是不堪想象的。科技离不开人文支撑,科技求真,人文求美,只有真与美结合,科学才会焕发更耀眼的光
期刊
“我要回家!”他内心无比坚定。   每每想到“家”,他心中就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在按捺多年后,这种情愫决了堤,占据了他的整个胸膛,他决定走向那远方的家,带着朝圣般的虔诚与激动。   紧贴胸膛的,是老家的地图,他一直把它带在身边,虽然早已泛黄,棱角还有些硌人,但他依然不愿把它放入冰冷的包裹中。   晴雨交替,风换了力道,水亦改了味道。他搭过货车,挤过巴士,乘过火车;他满怀憧憬、像朝圣者一般走在回故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