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CBNweekly K=Stephen Kaye
转型对于一家已经成功的企业来说是件矛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利润率下降、资金困难的问题,而不及时转型又可能会被瞬息万变的市场抛弃。全球管理咨询公司合益集团(Hay Group)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ephen Kaye就认为,优秀的企业会在取得成功的时候就考虑转型,即使暂时不转型,也要及时警惕并响应市场变化的信号。
C: 哪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转型需求比较明显?
K: 所有区域的企业都面临转型的需求,但转型背后的驱动因素不同。成熟企业在国内没有增长态势了,需要开拓替代性的市场或者需要调整结构从而降低成本。除此之外,高增长的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一些公司正在全球化,这些中国公司可能面临增速放缓的情况,如何适应这种情况是中国企业转型的一个难点。一般在经济景气的时候所有公司几乎都能成功,但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企业如何脱颖而出,这就是检验这个企业能否高效地运行了。相比之下,西方国家企业的转型驱动力在于如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北美很多企业背负着沉重的医疗费用和负担,它们可能有几十万员工已经不在这个公司工作了,但在医疗方面仍然要承担一些义务。欧洲企业里年龄比较大的老员工是终身制,就很难做灵活的安排。另外还有技术的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用到的人力数量会越来越少,对员工的技能也有不同的要求,他们是否有多元化的技能,这对组织也是比较大的挑战。另外在西方经济没有实现增长的时候,想让企业再推动相关的变革,会遇到比较大的阻力。通常比较景气的时候,公司不一定能意识到求变的紧迫性,但等到不得不变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主要的挑战在于,那些已经比较成功的企业如何能够未雨绸 缪。
C: 为了确保转型能够更好地进行,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方法?
K: 在正式转型之前,首先要清楚转型的方向。第二点就是要确保组织内部有合适的能力,要确保有专门负责的人牵头和推动,特别是要有一位高管负责推动和把控转型项目的执行工作。除此以外,组织层面要让公司获得转型的能量,成功地为最后的转型奠定基础。对于合益集团来说,自上而下推动转型还是不够的,最好能在组织内部成立一个特别小组,以便更好地把转型的目标和信心传达给组织的不同层级。这个小组能够像榜样一样,更好地引领组织层面对转型的重视,让所有人更清楚地理解目标。这个具有吸引力的团队能很好地提高转型对组织的吸引力。最后就是连贯性。在转型过程中要保持立场和信心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不要让人们对转型的坚定与否有所质疑,要承诺把转型坚持下去,这样员工对转型的方向才更加清楚。
C: 最终成功转型的企业因为什么而成功?失败的企业又是因为什么?
K: 10年前我们都有手机,但都不是苹果、三星,而是诺基亚、索尼、爱立信,但看看现在它们在哪儿?在市场和技术发生非常大变化的时候,它们没有及时响应和警惕市场信号,没有做出反应。成功的例子是公司正在获得非常大的成功时,CEO就在敦促转型。有一家公司叫Netflix,推出了非常有创新精神的业务模式去挑战传统的视频租赁业务。它以前的模式就是播放视频大片,当时推出以后大获成功,但是这家公司的CEO在这个时候就要求公司转型成视频流的模式,从而对电视内容的交互模型带来颠覆式的影响。Netflix就是在取得成功后迅速转型,如果不转型它可能还会推出几部成功的、好卖的大片,但不一定能够持续下去。我认为中国企业的挑战是,有些中国企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此一定要关注和拥抱变化,提前展开创新。当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不能松掉这根弦,要继续关注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即使现在不错,市场还是在发生很快的变化,所以情况好的时候未必要转型,但一定要保持对市场的关注和警惕。(采访:何丹丹)
转型对于一家已经成功的企业来说是件矛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利润率下降、资金困难的问题,而不及时转型又可能会被瞬息万变的市场抛弃。全球管理咨询公司合益集团(Hay Group)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ephen Kaye就认为,优秀的企业会在取得成功的时候就考虑转型,即使暂时不转型,也要及时警惕并响应市场变化的信号。
C: 哪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转型需求比较明显?
K: 所有区域的企业都面临转型的需求,但转型背后的驱动因素不同。成熟企业在国内没有增长态势了,需要开拓替代性的市场或者需要调整结构从而降低成本。除此之外,高增长的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一些公司正在全球化,这些中国公司可能面临增速放缓的情况,如何适应这种情况是中国企业转型的一个难点。一般在经济景气的时候所有公司几乎都能成功,但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企业如何脱颖而出,这就是检验这个企业能否高效地运行了。相比之下,西方国家企业的转型驱动力在于如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北美很多企业背负着沉重的医疗费用和负担,它们可能有几十万员工已经不在这个公司工作了,但在医疗方面仍然要承担一些义务。欧洲企业里年龄比较大的老员工是终身制,就很难做灵活的安排。另外还有技术的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用到的人力数量会越来越少,对员工的技能也有不同的要求,他们是否有多元化的技能,这对组织也是比较大的挑战。另外在西方经济没有实现增长的时候,想让企业再推动相关的变革,会遇到比较大的阻力。通常比较景气的时候,公司不一定能意识到求变的紧迫性,但等到不得不变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主要的挑战在于,那些已经比较成功的企业如何能够未雨绸 缪。
C: 为了确保转型能够更好地进行,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方法?
K: 在正式转型之前,首先要清楚转型的方向。第二点就是要确保组织内部有合适的能力,要确保有专门负责的人牵头和推动,特别是要有一位高管负责推动和把控转型项目的执行工作。除此以外,组织层面要让公司获得转型的能量,成功地为最后的转型奠定基础。对于合益集团来说,自上而下推动转型还是不够的,最好能在组织内部成立一个特别小组,以便更好地把转型的目标和信心传达给组织的不同层级。这个小组能够像榜样一样,更好地引领组织层面对转型的重视,让所有人更清楚地理解目标。这个具有吸引力的团队能很好地提高转型对组织的吸引力。最后就是连贯性。在转型过程中要保持立场和信心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不要让人们对转型的坚定与否有所质疑,要承诺把转型坚持下去,这样员工对转型的方向才更加清楚。
C: 最终成功转型的企业因为什么而成功?失败的企业又是因为什么?
K: 10年前我们都有手机,但都不是苹果、三星,而是诺基亚、索尼、爱立信,但看看现在它们在哪儿?在市场和技术发生非常大变化的时候,它们没有及时响应和警惕市场信号,没有做出反应。成功的例子是公司正在获得非常大的成功时,CEO就在敦促转型。有一家公司叫Netflix,推出了非常有创新精神的业务模式去挑战传统的视频租赁业务。它以前的模式就是播放视频大片,当时推出以后大获成功,但是这家公司的CEO在这个时候就要求公司转型成视频流的模式,从而对电视内容的交互模型带来颠覆式的影响。Netflix就是在取得成功后迅速转型,如果不转型它可能还会推出几部成功的、好卖的大片,但不一定能够持续下去。我认为中国企业的挑战是,有些中国企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此一定要关注和拥抱变化,提前展开创新。当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不能松掉这根弦,要继续关注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即使现在不错,市场还是在发生很快的变化,所以情况好的时候未必要转型,但一定要保持对市场的关注和警惕。(采访: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