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叛逆现象下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总结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叛逆心理的疏导措施,针对语文课堂中重视思想教育、延伸语文教育课堂以及利用写作对学生的叛逆心理进行疏导等三方面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学在叛逆期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上提供理论保障,促进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叛逆心理
一、初中叛逆现象下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进入初中都是所谓的零零后,他们的成长面临的环境条件比较好,他们在这种宽松开放的环境下,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于这个世界的求知欲比较强烈,但是他们的年龄比较小,社会阅历比较浅所以导致他们的思想和心理不够成熟,在做事情和想问题上会出现很多问题,出现了叛逆现象。另外在教育方式上,家长和老师针对这种叛逆的学生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对于这类叛逆的学生家长要么处于不管的状态,要么就是教育方式方法不当造成学生的更加叛逆,还有在教学体制上,目前的教学体制比较僵化,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所以很多学生在叛逆期不能得到很好的引导。
除此之外,语文教学针对学生叛逆期的引导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在目前初中的语文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老师没有针对学生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没有注重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语文教学得当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对叛逆期的学生实施正确的思想指引,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育中,只注重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引导。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叛逆心理的疏导措施
(一)在语文课堂中重视思想教育
善于利用语文课堂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中语文实行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在语文教育中注重对学生思想的教育,改变传统的以语文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模式,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学校针对语文的教育主要重心在语文知识上,这样不利于对叛逆期学生思想以及心理进行积极的引导,所以需要改变这种状况,在初中的语文教育中,老师借助这批零零后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材料对初中生叛逆心理实行有效的疏导,使初中生潜移默化的接收思想教育。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先让学生自己体会其中所展现的父爱,然后老师针对其中的情感进行简单的梳理,时间控制在几分钟之内,接着实行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对自己父亲对自己所做的能展现父爱的故事进行自由的叙述,在这种自由课堂式的讲解中,让学生自己来做课堂的主体,在不断的回忆中让学生自己感知父亲爱的伟大,以此来对叛逆期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使他们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下学会感恩。
(二)延伸语文教育课堂
语文教育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思想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依靠一堂课来进行,要将语文思想教育延伸到课外,借用上课所学的语文课堂资源,进行长期的心理思想教育,老师根据课堂语文资源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或者是语文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走出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资料的正确选择,同时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让学生进行随笔记录,然后老师及时的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有效的点评。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学完《背影》这一课,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布置一次跟父爱有关的实践作业,可以做一件自己认为能够表达自己对父亲爱的事情,也可以以其他形式来展现自己对父亲的爱,然后在课堂中进行交流与分享。还可以让学生物收集相关关于父爱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另外在学习到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让学生在课后针对《水浒传》和现实中打抱不平的现象进行总结,针对这些具有英雄情结的学生告诉他们所谓的英雄是伸张正义,为民除害的人,不是他们平常所称的江湖义气或者整天的打打杀杀。
(三)利用写作对学生的叛逆心理进行疏导
写作能够最直接最简单的展现一个人的语文功底,并且语文写作的教学过程在疏导学生叛逆心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作文相当于学生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平台,老师能够通过学生所写的作文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保证老师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叛逆心理进行及时的疏导。另外,在学生进行写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关于正确思想优秀的课外书籍进行阅读,例如《傅雷家书》、《爱的教育》等课外书籍,让学生在学习如何写作的过程中,接受正确的思想引导。最后,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日记或者周记的记录,记录的事件和形式由学生自己决定,这样老师在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同时,也能保证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写作,更能保证记录时间的真实性,为后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叛逆心理疏导提供有效依据,这同样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育在叛逆期的學生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叛逆期的孩子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教育,很容易误入歧途,同时初中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针对孩子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利用语文课堂资源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思想引领,促进叛逆期的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彩灵.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4,23(5):167-167,169.
[2]刘娟.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方法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6,20(10):27.
[3]陈遵华.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4(15):107.
[4]龙布.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2(6):70-70.
[5]李鸿.利用初中语文教学对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探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5,45(15):283-283.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叛逆心理
一、初中叛逆现象下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进入初中都是所谓的零零后,他们的成长面临的环境条件比较好,他们在这种宽松开放的环境下,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于这个世界的求知欲比较强烈,但是他们的年龄比较小,社会阅历比较浅所以导致他们的思想和心理不够成熟,在做事情和想问题上会出现很多问题,出现了叛逆现象。另外在教育方式上,家长和老师针对这种叛逆的学生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对于这类叛逆的学生家长要么处于不管的状态,要么就是教育方式方法不当造成学生的更加叛逆,还有在教学体制上,目前的教学体制比较僵化,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所以很多学生在叛逆期不能得到很好的引导。
除此之外,语文教学针对学生叛逆期的引导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在目前初中的语文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老师没有针对学生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没有注重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语文教学得当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对叛逆期的学生实施正确的思想指引,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育中,只注重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引导。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叛逆心理的疏导措施
(一)在语文课堂中重视思想教育
善于利用语文课堂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中语文实行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在语文教育中注重对学生思想的教育,改变传统的以语文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模式,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学校针对语文的教育主要重心在语文知识上,这样不利于对叛逆期学生思想以及心理进行积极的引导,所以需要改变这种状况,在初中的语文教育中,老师借助这批零零后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材料对初中生叛逆心理实行有效的疏导,使初中生潜移默化的接收思想教育。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先让学生自己体会其中所展现的父爱,然后老师针对其中的情感进行简单的梳理,时间控制在几分钟之内,接着实行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对自己父亲对自己所做的能展现父爱的故事进行自由的叙述,在这种自由课堂式的讲解中,让学生自己来做课堂的主体,在不断的回忆中让学生自己感知父亲爱的伟大,以此来对叛逆期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使他们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下学会感恩。
(二)延伸语文教育课堂
语文教育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思想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依靠一堂课来进行,要将语文思想教育延伸到课外,借用上课所学的语文课堂资源,进行长期的心理思想教育,老师根据课堂语文资源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或者是语文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走出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资料的正确选择,同时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让学生进行随笔记录,然后老师及时的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有效的点评。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学完《背影》这一课,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布置一次跟父爱有关的实践作业,可以做一件自己认为能够表达自己对父亲爱的事情,也可以以其他形式来展现自己对父亲的爱,然后在课堂中进行交流与分享。还可以让学生物收集相关关于父爱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另外在学习到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让学生在课后针对《水浒传》和现实中打抱不平的现象进行总结,针对这些具有英雄情结的学生告诉他们所谓的英雄是伸张正义,为民除害的人,不是他们平常所称的江湖义气或者整天的打打杀杀。
(三)利用写作对学生的叛逆心理进行疏导
写作能够最直接最简单的展现一个人的语文功底,并且语文写作的教学过程在疏导学生叛逆心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作文相当于学生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平台,老师能够通过学生所写的作文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保证老师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叛逆心理进行及时的疏导。另外,在学生进行写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关于正确思想优秀的课外书籍进行阅读,例如《傅雷家书》、《爱的教育》等课外书籍,让学生在学习如何写作的过程中,接受正确的思想引导。最后,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日记或者周记的记录,记录的事件和形式由学生自己决定,这样老师在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同时,也能保证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写作,更能保证记录时间的真实性,为后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叛逆心理疏导提供有效依据,这同样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育在叛逆期的學生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叛逆期的孩子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教育,很容易误入歧途,同时初中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针对孩子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利用语文课堂资源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思想引领,促进叛逆期的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彩灵.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4,23(5):167-167,169.
[2]刘娟.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方法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6,20(10):27.
[3]陈遵华.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4(15):107.
[4]龙布.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2(6):70-70.
[5]李鸿.利用初中语文教学对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探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5,45(15):28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