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教育纲要》强调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家访是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家访有利于了解幼儿情况,并解决幼儿的一些问题行为,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工作,从而大大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和效率,还可以增进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是实现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每位教师工作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家访;家园;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可见,幼儿教育离不开家长工作,幼儿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家园之间的紧密配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该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大教育环境,教师和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家访作为一种面对面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交流方式,对于全面了解幼儿、建立新型的师生平等关系,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一、家访“三”细
作为一直坚守在幼儿园一线岗位且拥有8年教龄的班主任老师,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很爱家访!”回想起这8年的家访工作点滴,我感触良多。家访工作,如同一个千变万化的魔方,我们可以在每一个家庭 、每一对父母、每一个孩子中看到这种“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切为了孩子!”我认为,一次成功的家访,首要前提是做好访前准备,方可实施家访,做到事半功倍。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细节成就完美。在家访过程中,我们要尽量注意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力求完美演绎每一次家访。
细节一:提前做好家访准备,使家访有目的,有对象,有内容。
家访前,我们要明确家访的目的,比如是预防即将出现的问题,还是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是向家长征询意见,还是对家庭教育纠正指导;是对幼儿进行鼓励还是了解幼儿家庭,还是与家长加强沟通等等。按照不同的家访目的,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家访对象,提前对家访对象的家庭状况进行先期的了解,以便确定合适的谈话方案。
细节二:注重仪表形象,创设和谐氛围
家访过程中,老师的穿着和言谈举止都体现了一个老师的形象,因此,我们家访时要尽量避免随意性的、过于个性化的穿着,可以选择一些朴实大方的、大众化的衣着,同时要注意言谈举止不亢不卑,彬彬有礼,这样能有效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在情感共鸣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氛围,使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家访谈话中来。
细节三:注重谈话艺术,忌“告状”、“训斥”性家访
家访是为了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把孩子教育好,培养好。因此,我们在家访中一定要注意与家长和幼儿的谈话艺术,总的来说,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告状”,要让自己的语言充满亲和力和感染力;尤其注意不要当着家长的面训斥幼儿,以免引起家长对孩子发脾气,使家访效应走向负面;同时注意谈话不要老师“一言堂”,要让家长和幼儿有参与谈话的机会。
具体来说,我们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讲究不同的谈话策略,对于文化背景比较好的家庭,要如实反应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同时要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他们的合理化建议,适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对于溺爱型家庭,要充分尊重家长对孩子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孩子的伟大,使他们在心理上能接受老师的意见,同时要委婉地指出溺爱对孩子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对于放任不管的家庭.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时,要多报喜,少报忧,以增强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同时告诉家长应采取什么措施,通过什么途径配合幼儿园一起将孩子培养好。
二、家访“两”反
首先是家访信息在班级的反馈。老师完成家访回到幼儿园后,不能一声不吭,毫无信息,因为那些在家访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孩子在期待着你的表扬呢,同时一些自制力差的孩子也需要通过这种形式进行鞭笞。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平台积极反馈家访信息,如晨会上进行“本周家访通报”,通报中,可以将在家里孝敬家长团结兄弟姐妹的、积极帮助家长做家务的、认真学习的、健康适度娱乐的幼儿罗列出来,既让当事幼儿及时得到激励,又在班级树立榜样,弘扬良好风气。
其次是家访后幼儿的表现在家长层面的反馈。因为幼儿不仅期待着在班级里看到肯定的目光,在父母面前,孩子更加期待父母的肯定和激励。这就需要幼儿老师将家访后幼儿的进步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对孩子的激励建立在有據可依的闪光点中。当然,偶尔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对个别进步特别大的幼儿进行回访,将幼儿的信息全面反馈给家长,同时也进一步对幼儿进行及时的鼓励,以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家访“一”赠
当我们走进幼儿家庭时,按照常规家访程序,首先是了解幼儿家庭、生活情況,然后是与家长谈话,指导一些管理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注意点,最后是与幼儿谈话,充分勉励并提出期望。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完家访也无可厚非,毕竟我们能走进幼儿家庭也不容易。但如果能在最后告别时赠送一份礼物给幼儿,作为对他们优秀表现的一种褒扬或期待,家访效果就骤然实现了升华。礼物是人情往来的常见形式,但老师给幼儿赠送礼物既入俗又脱俗,真切地显示出一份淡薄功利的心理超然境界,也显示出一份对幼儿优异表现的真诚期盼。礼物的选择要切合幼儿,不一定要贵重,更不用追求经济价值,可以是一份营养品,一份家常水果,也可以是一个开发智力的玩具,还可以是其它一些精神鼓励性的,如老师亲自题写的赠言卡片等等。礼轻情意重,幼儿一定会从我们的礼物中感受到我们的情意,甚至一些喜好恋旧的幼儿还会终身保存,这份情意一定会推动着幼儿在生活和学习的道路上认真地、积极地、高效地行走。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透过镜子看彼此。孩子的思想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思想、言谈、行为与情绪表现模式的影响。所以,了解幼儿,首先要从了解其生活环境和所接触的身边的人开始。家访联系了幼儿、家长、教师,促进了家园合作。因为幼儿、家长、教师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成长的。只有家园配合一致,才能真正实现因人而教,才能使教育面向全体幼儿,才能对每个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使教师的工作如鱼得水。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湿地廊桥,好一幅美的风景画。 行走在家访的途中,有小鸟的歌唱,有风儿的伴舞,有家长的热情接待和期盼。“走心”家访是促成家园共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家访工作,这样才能真正适应时代发展对幼儿工作的要求,完美演绎新时期幼儿工作新的华丽乐章。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关键词:家访;家园;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可见,幼儿教育离不开家长工作,幼儿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家园之间的紧密配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该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大教育环境,教师和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家访作为一种面对面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交流方式,对于全面了解幼儿、建立新型的师生平等关系,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一、家访“三”细
作为一直坚守在幼儿园一线岗位且拥有8年教龄的班主任老师,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很爱家访!”回想起这8年的家访工作点滴,我感触良多。家访工作,如同一个千变万化的魔方,我们可以在每一个家庭 、每一对父母、每一个孩子中看到这种“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切为了孩子!”我认为,一次成功的家访,首要前提是做好访前准备,方可实施家访,做到事半功倍。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细节成就完美。在家访过程中,我们要尽量注意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力求完美演绎每一次家访。
细节一:提前做好家访准备,使家访有目的,有对象,有内容。
家访前,我们要明确家访的目的,比如是预防即将出现的问题,还是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是向家长征询意见,还是对家庭教育纠正指导;是对幼儿进行鼓励还是了解幼儿家庭,还是与家长加强沟通等等。按照不同的家访目的,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家访对象,提前对家访对象的家庭状况进行先期的了解,以便确定合适的谈话方案。
细节二:注重仪表形象,创设和谐氛围
家访过程中,老师的穿着和言谈举止都体现了一个老师的形象,因此,我们家访时要尽量避免随意性的、过于个性化的穿着,可以选择一些朴实大方的、大众化的衣着,同时要注意言谈举止不亢不卑,彬彬有礼,这样能有效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在情感共鸣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氛围,使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家访谈话中来。
细节三:注重谈话艺术,忌“告状”、“训斥”性家访
家访是为了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把孩子教育好,培养好。因此,我们在家访中一定要注意与家长和幼儿的谈话艺术,总的来说,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告状”,要让自己的语言充满亲和力和感染力;尤其注意不要当着家长的面训斥幼儿,以免引起家长对孩子发脾气,使家访效应走向负面;同时注意谈话不要老师“一言堂”,要让家长和幼儿有参与谈话的机会。
具体来说,我们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讲究不同的谈话策略,对于文化背景比较好的家庭,要如实反应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同时要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他们的合理化建议,适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对于溺爱型家庭,要充分尊重家长对孩子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孩子的伟大,使他们在心理上能接受老师的意见,同时要委婉地指出溺爱对孩子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对于放任不管的家庭.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时,要多报喜,少报忧,以增强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同时告诉家长应采取什么措施,通过什么途径配合幼儿园一起将孩子培养好。
二、家访“两”反
首先是家访信息在班级的反馈。老师完成家访回到幼儿园后,不能一声不吭,毫无信息,因为那些在家访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孩子在期待着你的表扬呢,同时一些自制力差的孩子也需要通过这种形式进行鞭笞。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平台积极反馈家访信息,如晨会上进行“本周家访通报”,通报中,可以将在家里孝敬家长团结兄弟姐妹的、积极帮助家长做家务的、认真学习的、健康适度娱乐的幼儿罗列出来,既让当事幼儿及时得到激励,又在班级树立榜样,弘扬良好风气。
其次是家访后幼儿的表现在家长层面的反馈。因为幼儿不仅期待着在班级里看到肯定的目光,在父母面前,孩子更加期待父母的肯定和激励。这就需要幼儿老师将家访后幼儿的进步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对孩子的激励建立在有據可依的闪光点中。当然,偶尔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对个别进步特别大的幼儿进行回访,将幼儿的信息全面反馈给家长,同时也进一步对幼儿进行及时的鼓励,以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家访“一”赠
当我们走进幼儿家庭时,按照常规家访程序,首先是了解幼儿家庭、生活情況,然后是与家长谈话,指导一些管理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注意点,最后是与幼儿谈话,充分勉励并提出期望。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完家访也无可厚非,毕竟我们能走进幼儿家庭也不容易。但如果能在最后告别时赠送一份礼物给幼儿,作为对他们优秀表现的一种褒扬或期待,家访效果就骤然实现了升华。礼物是人情往来的常见形式,但老师给幼儿赠送礼物既入俗又脱俗,真切地显示出一份淡薄功利的心理超然境界,也显示出一份对幼儿优异表现的真诚期盼。礼物的选择要切合幼儿,不一定要贵重,更不用追求经济价值,可以是一份营养品,一份家常水果,也可以是一个开发智力的玩具,还可以是其它一些精神鼓励性的,如老师亲自题写的赠言卡片等等。礼轻情意重,幼儿一定会从我们的礼物中感受到我们的情意,甚至一些喜好恋旧的幼儿还会终身保存,这份情意一定会推动着幼儿在生活和学习的道路上认真地、积极地、高效地行走。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透过镜子看彼此。孩子的思想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思想、言谈、行为与情绪表现模式的影响。所以,了解幼儿,首先要从了解其生活环境和所接触的身边的人开始。家访联系了幼儿、家长、教师,促进了家园合作。因为幼儿、家长、教师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成长的。只有家园配合一致,才能真正实现因人而教,才能使教育面向全体幼儿,才能对每个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使教师的工作如鱼得水。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湿地廊桥,好一幅美的风景画。 行走在家访的途中,有小鸟的歌唱,有风儿的伴舞,有家长的热情接待和期盼。“走心”家访是促成家园共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家访工作,这样才能真正适应时代发展对幼儿工作的要求,完美演绎新时期幼儿工作新的华丽乐章。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