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外语教学带来了机遇,本文以人文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说为依据,探讨多元化英语教学模式(自我驱动模式、立体信息输入模式和文化意识培养模式)。
关键词:多媒体环境 教学模式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习理论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个阶段,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与迁移,主张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过程存在个性化差异,因此教学是为了促进学习而非控制学习,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营造学习环境,借助社会交往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解决实际问题、习得技能,不主张对教学目标做统一要求,因而学习评价、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较为困难,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策略。
教学模式是指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体系,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乔伊斯和威尔等在《教学模式》(Models of Teaching)中定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间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朱小蔓教授给出的定义是:“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支配下,对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系统而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经验,加以一定的抽象化、结构化的把握所形成的特殊理论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应使英语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应以课堂教学与校园网上运行的英语教学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主要发展方向。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优越条件,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和传播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外语教学效率,培养优秀的外语人才是当前迫切的任务。过去受硬件条件的限制,教学模式保持着“教师——黑板——粉笔”的讲授型,教师讲精讲细讲透,学生习惯听记,师生交流互动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未能发挥出来。而现在有了多媒体的支撑,教学模式可以向既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又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开发培养创造力、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方向转变,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何克抗,1997)该理论除了强调以学生为基础设计教学,使学习的目的用发现、探索等个性化方法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性和社会性,强调学习是一种目标的指引、意义的建构和信息的不断积累。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教学是传播者通过传播媒体传输教学信息的双向或者多向动态过程,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又是教学的信息来源,为了及时高效地传输语言信息,使教学要素(教师、学生、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以语言学习理论和教育理论为依据,以多重原则(师生互动协作原则、教学环境优化原则、学习者为本原则、多维信息输入原则)为导向,建构了如下多媒体教学模式。这些模式从英语课型、语言技能、个性差异等变量出发,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硬件设施,整合教学策略,营造自然的学习氛围,使外语教学由封闭式、单向性的知识传播向开放式、多向性的信息传播转变。
自我驱动模式(Self?鄄driven Model)
美国教育家Knowles指出:学习者善于探究事物之来龙去脉;乐于独立思考,自我驱动性强;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因此,我们认为建构自我驱动模式可以使成人学习者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我驱动模式以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运用认知重组教学原理,引导学生积极建构和转化知识。罗杰斯认为,学习者只有按照一种与自我概念相吻合的方式学习时,才能称之为意义学习,这种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具有自我参与、自我驱动、个体渗透和自我评价的特点,显而易见,人本主义教学观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注重学习潜能的自主发挥。建构主义倡导者强调学习者主体对知识的积极建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认识发端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主体认知结构的发展源于主体积极构建知识的过程。而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一个人的整体知识是在不断的与环境交互作用和变化过程中组建的,在建构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促使学生通过积极的学习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自我驱动模式主要通过师生共建信息资源,创设信息条件,使学生主动实施学习计划,一方面教师为学生搜集各种原始学习材料,例如音像、文字、网上信息等,为其自主学习提供必要信息;另一方面师生共同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英语教学资料库,丰富教学资源。资料库可按课型特点分为听说技能训练库,外语文化信息库,经典名著资料库,语言学理论资料库等;按照其适用范围分为初级专业试题库,中级专业技能库,高级研究信息库等。学生根据学习需要,查询访问不同资料库的多种信息,获取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篇章、修辞等)与交际能力(如文化风俗、交际方式、会话策略等)的信息资料与数据,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这种自我驱动模式具有信息重组、变动和随意组合的优势,有助于学习者从情感和认知两方面投入学习活动,发现、掌握、领会语言知识,从而进一步改变其学习行为、学习态度,提高其目的语习得能力。
立体信息输入模式(Multi?鄄dimensional Info?鄄input Model)
著名语言教育理论家克拉申认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大于学生目前语言能力的信息输入量;同时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心理障碍最小的状态下自然习得语言。适当的语言输入和适度的情感过滤可以激活学习者的二语言习得制,促进其语言习得,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基于克拉申输入假说,我们认为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课件,利用在线信息、原声电影、电视新闻等融声像、语言文字于一体的多维立体信息进行语言知识输入。这种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信息源既可以强化信息刺激,又可以增加信息输入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 教师运用该模式时,应以教学内容为主体,在愉快的氛围中为学习者提供大量易懂的语言输入,使之顺畅地进入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经过“内化”成为其“习得的语言能力”。
文化意识培养模式(Culture?鄄awareness Culti?鄄ation Model)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构成语言表达的基本内容;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涉及到文化的方方面面。克拉申认为外语学习既是进入目的语文化的一种社会化过程,又是用目的语表达自己的语言习得过程。因此,外语学习需要了解相应文化背景知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第21页)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
胡文仲、高一虹(1997)也指出:“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视界;掌握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获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而通过真实材料进行观察模仿是外语学习者认同目的语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该模式主张置语言学习于文化情景之中,利用真实材料(如电影录像片段,CCTV-4和CCTV-9节目节选,音像光盘资料等)进行语言文化输入,让学生在分析挖掘其风俗习惯、人际关系、价值观念、非语言交际手段等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感性认识,培养文化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文化输入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点,以知识文化、交际文化为中心,以专题为呈现形式。其中知识文化主要包括目的语国家的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科学技术,物质文化,文学艺术等。交际文化主要包括风土人情、行为规范、交际礼仪等。在文化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对比中西文化的异同,探索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多维度、多渠道地进行文化信息输入,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目的语文化,使其在体会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心理认同趋势,从而正确阐释目的语文化内涵,恰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结束语
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建构涉及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教育传播技术、计算机科学等若干方面,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以上模式充分考虑英语在非母语环境下的教学现状,注重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多重信息输入,顺应学生的内部发展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为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全方位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照,希望对外语教学理论建构和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Bruce Joyce,Marsha Weil & Emily Calhoun Models of Teaching [M].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9
2.朱小蔓, 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模式建构与理论反思[M].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
3.张尧学,关于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3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技术研究,1997
5.Knowles,M. S. Andragogy in Action[M]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ublishers, 1984
6.Kramsch, 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7.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8.唐淑敏,王雪梅 多媒体环境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3
关键词:多媒体环境 教学模式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习理论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个阶段,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与迁移,主张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过程存在个性化差异,因此教学是为了促进学习而非控制学习,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营造学习环境,借助社会交往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解决实际问题、习得技能,不主张对教学目标做统一要求,因而学习评价、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较为困难,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策略。
教学模式是指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体系,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乔伊斯和威尔等在《教学模式》(Models of Teaching)中定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间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朱小蔓教授给出的定义是:“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支配下,对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系统而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经验,加以一定的抽象化、结构化的把握所形成的特殊理论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应使英语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应以课堂教学与校园网上运行的英语教学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主要发展方向。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优越条件,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和传播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外语教学效率,培养优秀的外语人才是当前迫切的任务。过去受硬件条件的限制,教学模式保持着“教师——黑板——粉笔”的讲授型,教师讲精讲细讲透,学生习惯听记,师生交流互动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未能发挥出来。而现在有了多媒体的支撑,教学模式可以向既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又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开发培养创造力、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方向转变,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何克抗,1997)该理论除了强调以学生为基础设计教学,使学习的目的用发现、探索等个性化方法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性和社会性,强调学习是一种目标的指引、意义的建构和信息的不断积累。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教学是传播者通过传播媒体传输教学信息的双向或者多向动态过程,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又是教学的信息来源,为了及时高效地传输语言信息,使教学要素(教师、学生、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以语言学习理论和教育理论为依据,以多重原则(师生互动协作原则、教学环境优化原则、学习者为本原则、多维信息输入原则)为导向,建构了如下多媒体教学模式。这些模式从英语课型、语言技能、个性差异等变量出发,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硬件设施,整合教学策略,营造自然的学习氛围,使外语教学由封闭式、单向性的知识传播向开放式、多向性的信息传播转变。
自我驱动模式(Self?鄄driven Model)
美国教育家Knowles指出:学习者善于探究事物之来龙去脉;乐于独立思考,自我驱动性强;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因此,我们认为建构自我驱动模式可以使成人学习者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我驱动模式以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运用认知重组教学原理,引导学生积极建构和转化知识。罗杰斯认为,学习者只有按照一种与自我概念相吻合的方式学习时,才能称之为意义学习,这种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具有自我参与、自我驱动、个体渗透和自我评价的特点,显而易见,人本主义教学观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注重学习潜能的自主发挥。建构主义倡导者强调学习者主体对知识的积极建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认识发端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主体认知结构的发展源于主体积极构建知识的过程。而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一个人的整体知识是在不断的与环境交互作用和变化过程中组建的,在建构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促使学生通过积极的学习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自我驱动模式主要通过师生共建信息资源,创设信息条件,使学生主动实施学习计划,一方面教师为学生搜集各种原始学习材料,例如音像、文字、网上信息等,为其自主学习提供必要信息;另一方面师生共同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英语教学资料库,丰富教学资源。资料库可按课型特点分为听说技能训练库,外语文化信息库,经典名著资料库,语言学理论资料库等;按照其适用范围分为初级专业试题库,中级专业技能库,高级研究信息库等。学生根据学习需要,查询访问不同资料库的多种信息,获取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篇章、修辞等)与交际能力(如文化风俗、交际方式、会话策略等)的信息资料与数据,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这种自我驱动模式具有信息重组、变动和随意组合的优势,有助于学习者从情感和认知两方面投入学习活动,发现、掌握、领会语言知识,从而进一步改变其学习行为、学习态度,提高其目的语习得能力。
立体信息输入模式(Multi?鄄dimensional Info?鄄input Model)
著名语言教育理论家克拉申认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大于学生目前语言能力的信息输入量;同时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心理障碍最小的状态下自然习得语言。适当的语言输入和适度的情感过滤可以激活学习者的二语言习得制,促进其语言习得,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基于克拉申输入假说,我们认为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课件,利用在线信息、原声电影、电视新闻等融声像、语言文字于一体的多维立体信息进行语言知识输入。这种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信息源既可以强化信息刺激,又可以增加信息输入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 教师运用该模式时,应以教学内容为主体,在愉快的氛围中为学习者提供大量易懂的语言输入,使之顺畅地进入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经过“内化”成为其“习得的语言能力”。
文化意识培养模式(Culture?鄄awareness Culti?鄄ation Model)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构成语言表达的基本内容;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涉及到文化的方方面面。克拉申认为外语学习既是进入目的语文化的一种社会化过程,又是用目的语表达自己的语言习得过程。因此,外语学习需要了解相应文化背景知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第21页)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
胡文仲、高一虹(1997)也指出:“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视界;掌握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获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而通过真实材料进行观察模仿是外语学习者认同目的语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该模式主张置语言学习于文化情景之中,利用真实材料(如电影录像片段,CCTV-4和CCTV-9节目节选,音像光盘资料等)进行语言文化输入,让学生在分析挖掘其风俗习惯、人际关系、价值观念、非语言交际手段等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感性认识,培养文化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文化输入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点,以知识文化、交际文化为中心,以专题为呈现形式。其中知识文化主要包括目的语国家的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科学技术,物质文化,文学艺术等。交际文化主要包括风土人情、行为规范、交际礼仪等。在文化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对比中西文化的异同,探索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多维度、多渠道地进行文化信息输入,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目的语文化,使其在体会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心理认同趋势,从而正确阐释目的语文化内涵,恰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结束语
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建构涉及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教育传播技术、计算机科学等若干方面,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以上模式充分考虑英语在非母语环境下的教学现状,注重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多重信息输入,顺应学生的内部发展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为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全方位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照,希望对外语教学理论建构和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Bruce Joyce,Marsha Weil & Emily Calhoun Models of Teaching [M].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9
2.朱小蔓, 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模式建构与理论反思[M].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
3.张尧学,关于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3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技术研究,1997
5.Knowles,M. S. Andragogy in Action[M]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ublishers, 1984
6.Kramsch, 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7.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8.唐淑敏,王雪梅 多媒体环境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