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进入深化改革期,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根据目前的改革形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因为只有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改革,才能够适应新形势、新挑战。相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并且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影响内部控制比企业内部控制更加复杂。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事业单位面临的各种新形势,提出建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有针对的提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深化改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创新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政府在职能建设和内部自身建设上更加重视创新,尤其针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够吸取和采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相关成果,以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力,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升级。
一、新时期事业单位面临的新形势
(一)国家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期时代背景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这也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开始步入新的时期。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改革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题。特别是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更应该带好头,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从自身出发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国家也在2014年,着手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调整问题上作出了改革的最有效例证,也标志着事业单位的改革步入了新的环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的关键环节,在时代的最强音号召和影响下,扎实推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事业单位发展面临突出的内部问题
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国家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体质建设一直未能进行有建设性的调整,现代社会对于事业单位的需求不断变化,使得事业单位不能适应需求,而表现出了许多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职能的发挥。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2006年,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专门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组建了专家咨询小组,2010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长提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出要推进精细化管理,强化“两基”建设,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力和严格财政监督。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满足新形势对于事业单位效率提高的迫切需求。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能力,从而优化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和责任分工,从而提高了提振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和效能;其次,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能力。随着国家对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视,内部审计成为了重要的中间环节,而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能力,加强事业单位的监督和被监督能力;最后,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和升级。作为事业单位改革重要内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够优化单位的制度建设和提高制度的执行能力,从而优化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在事业单位内部需要创设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的运行。首先,加强单位内部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事业单位内部首先领导要带头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并且督促和引导全单位上下加强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其次,完善单位内部考评机制,鼓励和支持通过内部控制提高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和管理效能,把内部控制和考评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落实各方责任,通过明确各岗位职责,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和氛围。
(二)建立单位风险评估机制
内部控制管理已经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所以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单位的风险评估机制,提高事业单位的抵御风险的能力。首先,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通过专人转岗抓风险评估,提高了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并且通过风险监督管理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执行能力;其次, 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和内部审计,加强筹资管理。减少财务风险。事业单位需要加强自身的内部审计能力,特别是对于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能力,从而减少财务风险,防止出现腐败风险;最后,建立内部报告制度。内部报告制度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信息沟通能力,从而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和信息的准确性,这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建立内部控制评测机制
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评测机制的目的在于确保各项控制制度的顺利开展。所以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适应性强,也适应事业单位的需求,所以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资金的合理使用,并且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下,加强会计核算能力,规范会计核算操作,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合理有序
开展。
(四)加强外部监督,注重审计资源的整合
外部监督是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关键环节,所以事业单位不仅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审计制度,还需要通过引入外部监督,注重对于审计资源的整合,全面加强对于事业单位管理的监督,确保各项管理制度有效运行,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要求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必须深入开展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创新,满足新形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国强.内部控制实证研究[M].吉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2]金希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之浅见[J].中国市场,2006
[3]张付荣.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0
关键词:深化改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创新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政府在职能建设和内部自身建设上更加重视创新,尤其针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够吸取和采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相关成果,以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力,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升级。
一、新时期事业单位面临的新形势
(一)国家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期时代背景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这也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开始步入新的时期。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改革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题。特别是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更应该带好头,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从自身出发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国家也在2014年,着手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调整问题上作出了改革的最有效例证,也标志着事业单位的改革步入了新的环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的关键环节,在时代的最强音号召和影响下,扎实推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事业单位发展面临突出的内部问题
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国家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体质建设一直未能进行有建设性的调整,现代社会对于事业单位的需求不断变化,使得事业单位不能适应需求,而表现出了许多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职能的发挥。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2006年,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专门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组建了专家咨询小组,2010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长提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出要推进精细化管理,强化“两基”建设,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力和严格财政监督。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满足新形势对于事业单位效率提高的迫切需求。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能力,从而优化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和责任分工,从而提高了提振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和效能;其次,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能力。随着国家对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视,内部审计成为了重要的中间环节,而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能力,加强事业单位的监督和被监督能力;最后,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和升级。作为事业单位改革重要内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够优化单位的制度建设和提高制度的执行能力,从而优化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在事业单位内部需要创设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的运行。首先,加强单位内部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事业单位内部首先领导要带头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并且督促和引导全单位上下加强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其次,完善单位内部考评机制,鼓励和支持通过内部控制提高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和管理效能,把内部控制和考评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落实各方责任,通过明确各岗位职责,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和氛围。
(二)建立单位风险评估机制
内部控制管理已经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所以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单位的风险评估机制,提高事业单位的抵御风险的能力。首先,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通过专人转岗抓风险评估,提高了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并且通过风险监督管理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执行能力;其次, 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和内部审计,加强筹资管理。减少财务风险。事业单位需要加强自身的内部审计能力,特别是对于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能力,从而减少财务风险,防止出现腐败风险;最后,建立内部报告制度。内部报告制度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信息沟通能力,从而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和信息的准确性,这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建立内部控制评测机制
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评测机制的目的在于确保各项控制制度的顺利开展。所以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适应性强,也适应事业单位的需求,所以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资金的合理使用,并且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下,加强会计核算能力,规范会计核算操作,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合理有序
开展。
(四)加强外部监督,注重审计资源的整合
外部监督是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关键环节,所以事业单位不仅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审计制度,还需要通过引入外部监督,注重对于审计资源的整合,全面加强对于事业单位管理的监督,确保各项管理制度有效运行,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要求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必须深入开展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创新,满足新形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国强.内部控制实证研究[M].吉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2]金希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之浅见[J].中国市场,2006
[3]张付荣.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