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Tx网络维护实践探讨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ith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首先针对FTTx网络的相关概念做出了说明,而后从网络维护工作角度看对其进行了剖析,最后进一步针对FTTx网络的维护工作展开分析,从特征和提升着手点两个方面深入讨论,对于实践工作有着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FTTx;维护;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2-060-01
  随着当前社会对于数据传输需求的急剧增加,“光进铜退”的进程不断深入推进,对于光网络传输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然而光网络毕竟是兴起于最近几年的新型技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有不同程序亟待完善的地方,而维护,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1 FTTx相关概念和状况
  光纤接入服务(FTTx,Fiber To The x),是光纤数据传输服务的一个统称,而非一个技术,在这个技术簇中,依据光纤架设的深入程度,可以划分为光纤到户(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驻地(FTTP,Fiber To The Premises)、光纤到小区(FTTC,Fiber To The Curb)、光纤到节点(FTTN,Fiber To The Node)、光纤到办公室(FTTO,Fiber To The Office)以及光纤到服务区(FTTSA,Fiber To The Service Area)等多种形式。不同的FTTx,仅仅是光纤延伸范围的区别,从核心技术角度看并不存在太大差异。
  从FTTx技术的使用角度看,由于当前社会对于信息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并且涌现出多种数据形式。当前的数据传输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话音流量,包括视频、网络游戏以及大容量文件在内的多种格式数据,更是为当前数据传输网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一直以来的xDSL技术以及相应的典型铜网,已经明显不能满足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之下,FTTx的出现和拓展势在必行。在FTTx应用过程中,光纤相应技术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因此在安装和架设之后,相对于铜网会需要更少的维护工作。
  图1 FTTx网络维护工作结构
  在整个FTTx网络中,整个维护工作体系可以划分为网管维护和现场维护两个层面,其中前者负责整个网络中设备的监控以及日常运行的监督和数据记录等职能,包括故障告警以及预处理等方面;而现场维护则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末梢维护、ONU(光节点,Optical Network Unit)维护以及ODN(光配线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其职责在于现场相关设备和线路的维护。图1为FTTx网络中维护工作的结构划分示意。
  2 FTTx网络维护实践特征分析及改进
  通过对FTTx网络自身特征以及维护的总体分析,可以发现其在维护工作中存在很多与铜网不同的特征。首先体现在多业务方面,目前FTTx光网络传输数据相对于以往,在业务范围和数据格式方面都更为宽泛,从线路、接入、交换以及数据、终端和传输等多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因此在维护工作过程中,相对于铜网而言,需要工作人员有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技能,才能面对FTTx复杂的网络问题。其次体现在故障处理要求的时限方面。光数据传输网络依据与用户不同程度的延展深入,其所面对的覆盖范围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发生故障的时候,影响面也各有不同,并且随着当前用户对于数据的实时需求日渐紧迫,对数据传输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都为FTTx网络的维护时限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则体现在相应工具的匮乏方面,当前光网络传输技术虽然已经走出实验室并且在社会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从相应额检修工具以及仪器仪表角度看仍然不够成熟,严重匮乏,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对FTTx网络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形成了障碍。
  虽然FTTx光网络在架设完成,通过测试阶段之后,通常都能呈现出比铜网更为稳定的工作特征,但是究其根本,只要网络存在,故障就不可避免的将要发生。为了能够在故障发生的时候提供优质的维护服务,有必要从日常工作着手,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借以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质量和经验。
  2.1 建设维护队伍内部的开放共享环境
  FTTx网络相对复杂,更要求相关维护人员具备更广的技能面,才能够有效面对和处理在网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对于维护工作队伍建设而言,最为重要的在于在团队内部建立起一个横向的能够实现顺畅沟通的环境,通过这个环境相应的维护经验能够得到良好的传播,并且最终实现相互促进。这个沟通环境的构建,可以不仅限于维护队伍中,对于其他环节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加入进来,实现信息的开放共享。
  2.2 规章制度以及知识体系的建立
  对于网络维护工作而言,无论是FTTx还是之前铜网维护工作,都必须以必要的规章制度为依据,有了规章制度的支撑,才能保证相应的工作可以顺利进行。除此以外,组织中还应当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体系,用以帮助维护人员展开学习。对于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水平而言,建立起相应的知识系统并不难,一个良好的知识系统对于工作人员知识的学习必将大有裨益。
  2.3 加强数据分析
  关于这一方面,需要分为两个层面着手建设。其一在于完善FTTx网管系统,从软件和硬件多个角度和层面实现对整个网络的监控,并且实现对FTTx网络运行状况的数据记录。其二则在于将所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加工和分析,力图发现整个网络中潜在的问题并最终实现优化。只有两者相互推进进行,才能获取到良好的效果。
  3 结论
  FTTx数据传输网络的发展有目共睹,并且随着用户对于数据传输需求水平的不断提升,必然会进一步焕发出强大地生命力,而对于其维护以及故障排除等相应工作,更需要有关人员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加强学习,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晖,徐萍.FTTx网络维护经验探讨[J].电信技术,2008(09).
  [2]韦乐平.FTTx的网络形态、技术选择与发展策略[J].现代电信科技,2009(04).
其他文献
摘 要 每年,超过23%的交通事故是由机动车追尾碰撞造成的。这里提供了一种可以降低追尾事故发生几率的机动车之间(V2V)的无线通讯协议。本文提出并研究了一种能够为在高速公路上行使的机动车之间传播警告信息的基于MAC协议的802.11标准。设计此标准的目的是能够确保在低延时的情况下接收到警告消息,从而使驾驶员可以有足够的时间采取相应措施来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V2V;追尾防撞系统;无线通讯
摘 要 本文中对数字单相在线互动式UPS调压输出的实现的原理做了简单介绍,对以DSP(TMS320F240)为内核的控制系统在整体设计中的实现的功能做了描述,对逆变器和整流充电器的设计的实现做了详细阐述,对它们的方案的选取、模型的确定都有介绍。最后,文章还对UPS各辅助电路,如UPS网络监控技术的设计研究情况做了简单描述。  关键词 不间断电源;逆变;数字控制;切换  中图分类号:TN86 文献标
摘 要 介绍了FCS(PROFIBUS,CAN),并进行了电厂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方案设计,控制系统中硬件配置及软件设计。通过对开关量智能节点设计、模拟量智能节点设计,最终形成以智能节点为单位的现场底层网络。最后,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与分散控制系统的集成。  关键词 FCA现场总线;电厂自动化系统;网络集成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2-037
摘 要 IMS(IP多媒体系统)是当代移动核心网普遍引进的一项技术系统,在该系统的加入下,移动网络实现了质的飞跃。除了能够实现移动媒体服务的一体化改革之外,还能够加强网络通信的安全保障,提高通信的实效性。本文针对IMS及移动核心网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结合时代元素给予相关的移动核心网建设建议。以此确保IMS与移动网络的稳定融合发展。  关键词 IMS;移动核心网;现状及问题;方向;方案;
摘 要 民航通信承载着通用性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及各类专用设备数据传输的业务数据,提高其通信网可靠性及可用性尤为重要和迫切。研究设计双机热备系统方案,使通信主机出现故障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动切换;采用共享的磁盘阵列,充分保证数据的高可靠性和可用性并实现了历史数据共享功能。有效避免了长时间的服务中断,保证民航通信系统稳定、可靠的服务。  关键词 民航;通信;可靠性;可用性;双机热备  中图分类号:TN
摘 要 为了进一步探讨软件智能部署与应用方法,文中对软件智能部署和软件描述语言进行了分析,这一研究对于软件部署的改进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软件智能部署;应用;描述语言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2-047-02  软件部署是对软件进行安装和配置,使软件正常工作的过程。现有的软件部署方法包括 :手工安装、无人值守(RemoteInst
摘 要 由于WMN网络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为了更为准确的衡量WMN网络的性能,对影响WMN网络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实际WMN网络的组建和优化提供积累经验,本文采用Linux操作系统和Atheros芯片的无线模块,基于Madwifi开源代码构建Mesh路由器节点,并应用这些Mesh路由器节点组建无线Mesh多跳实验网络,深入分析无线干扰和数据转发对无线Mesh网络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摘 要 本文主要对10 kV架空线路的事故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问题提出防范措施,从而提高10 kV架空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 10 kV;架空线路;事故;防范  中图分类号:TM7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2-045-02  10 kV架空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发生事故,会对供电造成严重的影响。10 kV架空线路供电
笔者根据切身工作实践,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新型卫星影像的变化检测算法。以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和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为基础的算法,实现了传统非下采样变换和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算法的有机结合,适用于无监督、不同时相的卫星影像的变化检测。
摘 要 为改进传统LSB信息隐藏算法的安全性和不可见性,提出了基于双m序列的LSB信息隐藏算法。把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状态和本原多项式作为密钥,利用两个m序列发生器不同时刻的状态来分别确定秘密信息嵌入位置的行值和列值,再进行LSB信息隐藏。介绍了算法原理,并仿真实现了LSB(低4bit)的改进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图像降质更小,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m序列;信息隐藏;LSB(低4比特)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