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撰写政治小论文,是新课改对学生学习提出的一项新要求,是高中政治开放性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架构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既能考查学生对所学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又能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是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之一——高中政治教师,应从小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阶段到中期写作阶段再到后续修饰阶段,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辅导。
本文围绕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角度、选题、素材、写作套路和后期修改这五个方面提出小论文写作的指导策略,用“多”“亮”“实”“顺”“美”等美妙的“音符”,谱写政治小论文的华美乐章!
一、提供撰写角度,突显一个“多”
同一个主题,同一份素材,进行广度拓展和深度挖掘,有助于多角度呈现立意。
1. 政治学科角度
小论文的撰写要始终紧扣教材知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材知识是写好政治小论文的理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已了解并掌握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等相关知识,由此构成一个学科体系。在学科理论观点的指引下选择小论文撰写角度,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使文章更具有严谨性、科学性和说服力。
例如,笔者指导学生撰写的《天蓝了 水清了——记马渚镇沿山村生态村建设》《朗霞裘服的“春天”来了》和《光耀杭州湾 照亮全世界——来自梁弄镇灯具产业的报告》三篇文章曾获余姚市高中学生政治小论文评比一等奖。三篇论文的共同点是:立足于教材,充分调动了《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如科学发展观中涉及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市场经济中涉及的宏观调控等知识,对素材的解读回归于课本,避免了空洞说理,因此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2. 时政性角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角度也应适应时代要求,密切联系国际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直面高中生思想上的现实问题。如笔者指导学生撰写的《盗版的世界“学问”大》《绿色奥运 绿色希望》和《似曾相识燕归来——小手机折射出大道理》等小论文,以盗版、北京奥运会和手机等当年的热点问题为载体,不仅引发了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度思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重课本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把新闻引入课堂,让学生逐渐积累撰写政治小论文的新鲜素材。
3. 地方人文角度
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要具有地方色彩,体现政治学科的独特性,富有研究价值。笔者发现,近几年获得一等奖的小论文一般都有一股浓郁的家乡味道。如本校学生所撰写的《姚剧——姚江文明的瑰宝艺术》和《名邦之奇葩 余姚之骄傲》两篇小论文,挖掘了余姚地方传统文化——姚剧这个文化资源,从姚剧的起源和发展为主线进行阐述,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本土文化的价值;《菜,榨出道理来》和《小杨梅 大道理》两篇小论文,选择闻名中外的榨菜和杨梅两种余姚特产,从它们的起源、现状和未来展望等角度进行撰写,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余姚本土产品的魅力;《光耀杭州湾 照亮全世界——来自梁弄镇灯具产业的报告》《同样的土地 不同的财富》《朗霞裘服的“春天”来了》《四明山经济发展的“春天”——论四明山“农家乐”》和《白色珍珠——余姚的摇钱树》等小论文,以余姚的梁弄灯具、朗霞裘皮、四明山的“农家乐”和塑料为撰写角度,告诉人们这些产业是如何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翅膀的。由于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非常熟悉,站在地方人文角度撰写政治小论文,得心应手、有话可说。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本土资源为素材,倡导“生活化”教学,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知行的辩证统一。
二、帮助学生选题,突出一个“亮”
帮助学生选好题目,是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的重要一环。小论文的题目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用最简洁、最准确和最新颖的文字告诉读者本篇文章将要阐述的问题,使人阅读之后一目了然、过目不忘。由于高中生的知识面、理解力和概括能力都有限,课余阅读报纸杂志和上网了解时事资讯的时间并不多,教师可结合政治学科实际、社会现实问题、地方人文特色和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方面来为学生选题提供素材,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不落俗套,注意“亮”度。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为文章选择一个好题目,可以对整篇文章起到点睛的作用。政治小论文的“眼”,应该明亮而富有生命力,一般为20字左右。若学生以提炼小论文的观点作为标题,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仔细研究背景材料,认真领会材料要说明的中心思想;第二,联系材料,找出其中心思想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第三,将材料中心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小论文的观点,确定标题。例如,本校一位学生以余姚特产——杨梅为主题,立题为《小杨梅 大道理》,一小一大,对比鲜明,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深刻印象,在省高中生政治小论文评比中获了奖。
三、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素材,彰显一个“实”
题目确定好之后,紧接着下一步,教师应指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小论文虽小,材料也不可少,充分占有材料是写好小论文的前提。教师在辅导中要注意提醒学生:题目不同,搜集资料的范围、重点和途径也不一样。一般说来,可让学生从以下两个途径搜集和占有材料。
1. 通过自身细致的观察和实地调查获取素材,得到第一手材料
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撰写《天蓝了 水清了——记马渚镇沿山村生态村建设》这篇小论文时,带领该文章作者前去马渚镇沿山村进行实地考察,同时走访了该村村委工作人员,真实地了解了生态村建设实况,并向当地居民发放相关调查问卷,最后进行数据等材料的汇总、整理与分析。 2. 搜集和阅读文献资料,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
俄罗斯杰出的历史学家布罗索夫说过,学问与其说是知识的储存,不如说是善于在书海中找到需要知识的本领。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书目、索引、文献等工具书刊搜集有关资料,从中得到有关论点的借鉴、印证和依据。搜集资料之后是整理资料,我们要把搜集到的资料、数据加以筛选,科学地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之成为小论文的论据。高中生在对待资料的取舍上常有以下不当行为:或不分主次,贪多求全;或急于形成自己的观点,匆匆忙忙翻阅材料,断章取义,乱摘乱引。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自己所写小论文的主题为中心,重点搜集、整理与主题有关的资料,截取其中有代表性、有典型意义的素材,按其本来面目,客观、真实地进行论证。在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材料这个环节,为了使论证更加有力,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素材。笔者在指导学生撰写题为《朗霞裘服的“春天”来了》和《光耀杭州湾 照亮全世界——来自梁弄镇灯具产业的报告》的小论文时,事先从《余姚日报》和余姚生活网等报纸杂志和网站中搜集、整理与选题相关的新闻资料,使学生拥有充足的论据,彰显文章的真实性。
四、教给学生基本的写作套路,突出一个“顺”
在搜集、整理材料之后开始进入写作阶段,此时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基本的写作套路。一般情况下,常规议论文写作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但与常规小论文不同的是,政治小论文的写作不能缺少“联系实际”这一环节。
1.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政治小论文的“首”,一般为一段,200字左右。以获得余姚市一等奖的《光耀杭州湾 照亮全世界——来自梁弄镇灯具产业的报告》这篇小论文为例(以下简称《报告》),笔者指导作者在文中首先介绍革命老区梁弄的区域特色,进而引入主题——梁弄灯具产业存在的问题,过渡自然。这表明,小论文写作必须针对特定的材料或主题,开门见山,明确中心论点,揭示本质问题,简洁而有概括力。
2. 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是政治小论文的“干”,一般为2~3段,500字左右。以《报告》为例,笔者指导学生对制约梁弄灯具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多角度分析,分析要有理有据、深入本质,避免面面俱到;分析力求字字珠玑,一针见血,具有说服力;要求论据充足,分析深刻,逻辑严密,层次清楚。
3.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政治小论文的“腹”,一般为2~3段,600字左右。仍以《报告》为例,笔者建议学生根据灯具产业制约因素提出解决措施,从转变发展方式、树立品牌和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多管齐下,针对中心论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鼓励学生发扬创新精神。
4. 联系实际
联系实际是政治小论文的“尾”,一般为一段,200字左右。再以《报告》为例,学生在文章的结尾处抒发了家乡情结,对灯具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同时展望家乡——余姚的璀璨明天,使读者内心产生共鸣。在文章结尾处联系高中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是政治小论文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它与语文议论文写作的主要区别。因此,政治小论文的结尾要紧扣论题,首尾呼应,有效点题;要深化主题,充满感召力,把议论说理升华到情感高度,达成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五、提倡反复修改和润色,追求一个“美”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写文章的技巧,其实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这说明,文章写完不代表论文的终结,还需要作者进行反复修改。一篇出色的政治小论文,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支撑,讲究文章内在的逻辑性,同时应有一定文采,具有审美价值。追求美,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的重要目标。
政治小论文的美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体。一方面,让学生对小论文的说理内容——所说之理及其布局进行修改。修改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看文章观点是否鲜明、正确,有没有用观点统帅材料,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二是看文章层次是否分明、恰当,切忌偏离中心、思维混乱和重复堆砌。经过修改,让文章观点有明确的针对性,论证过程有正确的逻辑性,阐述道理有较好的启迪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对小论文的组织形式——文字、修辞进行加工和润色。有言道,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虽然政治小论文不是文学作品,语言要求主要是准确规范、言简意赅,但适当的文采还是需要的。为此,可以借鉴语文议论文的用语特点,多参考优秀议论文的用词,以增强小论文的美感。在修改和润色这个环节,除了让学生自我检查、自我修改,教师可通过“面批”等方式,指出不当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学生润色。
总之,指导高中生撰写政治小论文,要围绕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角度、选题、素材、写作套路和后期修饰五个方面具体展开,力求使学生撰写的小论文文笔清新流畅,思路独具匠心,观点耳目一新,既有可读性又有启发性,成为一篇篇政治学习成果的华美乐章!
本文围绕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角度、选题、素材、写作套路和后期修改这五个方面提出小论文写作的指导策略,用“多”“亮”“实”“顺”“美”等美妙的“音符”,谱写政治小论文的华美乐章!
一、提供撰写角度,突显一个“多”
同一个主题,同一份素材,进行广度拓展和深度挖掘,有助于多角度呈现立意。
1. 政治学科角度
小论文的撰写要始终紧扣教材知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材知识是写好政治小论文的理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已了解并掌握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等相关知识,由此构成一个学科体系。在学科理论观点的指引下选择小论文撰写角度,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使文章更具有严谨性、科学性和说服力。
例如,笔者指导学生撰写的《天蓝了 水清了——记马渚镇沿山村生态村建设》《朗霞裘服的“春天”来了》和《光耀杭州湾 照亮全世界——来自梁弄镇灯具产业的报告》三篇文章曾获余姚市高中学生政治小论文评比一等奖。三篇论文的共同点是:立足于教材,充分调动了《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如科学发展观中涉及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市场经济中涉及的宏观调控等知识,对素材的解读回归于课本,避免了空洞说理,因此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2. 时政性角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角度也应适应时代要求,密切联系国际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直面高中生思想上的现实问题。如笔者指导学生撰写的《盗版的世界“学问”大》《绿色奥运 绿色希望》和《似曾相识燕归来——小手机折射出大道理》等小论文,以盗版、北京奥运会和手机等当年的热点问题为载体,不仅引发了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度思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重课本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把新闻引入课堂,让学生逐渐积累撰写政治小论文的新鲜素材。
3. 地方人文角度
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要具有地方色彩,体现政治学科的独特性,富有研究价值。笔者发现,近几年获得一等奖的小论文一般都有一股浓郁的家乡味道。如本校学生所撰写的《姚剧——姚江文明的瑰宝艺术》和《名邦之奇葩 余姚之骄傲》两篇小论文,挖掘了余姚地方传统文化——姚剧这个文化资源,从姚剧的起源和发展为主线进行阐述,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本土文化的价值;《菜,榨出道理来》和《小杨梅 大道理》两篇小论文,选择闻名中外的榨菜和杨梅两种余姚特产,从它们的起源、现状和未来展望等角度进行撰写,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余姚本土产品的魅力;《光耀杭州湾 照亮全世界——来自梁弄镇灯具产业的报告》《同样的土地 不同的财富》《朗霞裘服的“春天”来了》《四明山经济发展的“春天”——论四明山“农家乐”》和《白色珍珠——余姚的摇钱树》等小论文,以余姚的梁弄灯具、朗霞裘皮、四明山的“农家乐”和塑料为撰写角度,告诉人们这些产业是如何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翅膀的。由于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非常熟悉,站在地方人文角度撰写政治小论文,得心应手、有话可说。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本土资源为素材,倡导“生活化”教学,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知行的辩证统一。
二、帮助学生选题,突出一个“亮”
帮助学生选好题目,是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的重要一环。小论文的题目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用最简洁、最准确和最新颖的文字告诉读者本篇文章将要阐述的问题,使人阅读之后一目了然、过目不忘。由于高中生的知识面、理解力和概括能力都有限,课余阅读报纸杂志和上网了解时事资讯的时间并不多,教师可结合政治学科实际、社会现实问题、地方人文特色和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方面来为学生选题提供素材,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不落俗套,注意“亮”度。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为文章选择一个好题目,可以对整篇文章起到点睛的作用。政治小论文的“眼”,应该明亮而富有生命力,一般为20字左右。若学生以提炼小论文的观点作为标题,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仔细研究背景材料,认真领会材料要说明的中心思想;第二,联系材料,找出其中心思想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第三,将材料中心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小论文的观点,确定标题。例如,本校一位学生以余姚特产——杨梅为主题,立题为《小杨梅 大道理》,一小一大,对比鲜明,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深刻印象,在省高中生政治小论文评比中获了奖。
三、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素材,彰显一个“实”
题目确定好之后,紧接着下一步,教师应指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小论文虽小,材料也不可少,充分占有材料是写好小论文的前提。教师在辅导中要注意提醒学生:题目不同,搜集资料的范围、重点和途径也不一样。一般说来,可让学生从以下两个途径搜集和占有材料。
1. 通过自身细致的观察和实地调查获取素材,得到第一手材料
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撰写《天蓝了 水清了——记马渚镇沿山村生态村建设》这篇小论文时,带领该文章作者前去马渚镇沿山村进行实地考察,同时走访了该村村委工作人员,真实地了解了生态村建设实况,并向当地居民发放相关调查问卷,最后进行数据等材料的汇总、整理与分析。 2. 搜集和阅读文献资料,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
俄罗斯杰出的历史学家布罗索夫说过,学问与其说是知识的储存,不如说是善于在书海中找到需要知识的本领。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书目、索引、文献等工具书刊搜集有关资料,从中得到有关论点的借鉴、印证和依据。搜集资料之后是整理资料,我们要把搜集到的资料、数据加以筛选,科学地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之成为小论文的论据。高中生在对待资料的取舍上常有以下不当行为:或不分主次,贪多求全;或急于形成自己的观点,匆匆忙忙翻阅材料,断章取义,乱摘乱引。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自己所写小论文的主题为中心,重点搜集、整理与主题有关的资料,截取其中有代表性、有典型意义的素材,按其本来面目,客观、真实地进行论证。在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材料这个环节,为了使论证更加有力,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素材。笔者在指导学生撰写题为《朗霞裘服的“春天”来了》和《光耀杭州湾 照亮全世界——来自梁弄镇灯具产业的报告》的小论文时,事先从《余姚日报》和余姚生活网等报纸杂志和网站中搜集、整理与选题相关的新闻资料,使学生拥有充足的论据,彰显文章的真实性。
四、教给学生基本的写作套路,突出一个“顺”
在搜集、整理材料之后开始进入写作阶段,此时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基本的写作套路。一般情况下,常规议论文写作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但与常规小论文不同的是,政治小论文的写作不能缺少“联系实际”这一环节。
1.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政治小论文的“首”,一般为一段,200字左右。以获得余姚市一等奖的《光耀杭州湾 照亮全世界——来自梁弄镇灯具产业的报告》这篇小论文为例(以下简称《报告》),笔者指导作者在文中首先介绍革命老区梁弄的区域特色,进而引入主题——梁弄灯具产业存在的问题,过渡自然。这表明,小论文写作必须针对特定的材料或主题,开门见山,明确中心论点,揭示本质问题,简洁而有概括力。
2. 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是政治小论文的“干”,一般为2~3段,500字左右。以《报告》为例,笔者指导学生对制约梁弄灯具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多角度分析,分析要有理有据、深入本质,避免面面俱到;分析力求字字珠玑,一针见血,具有说服力;要求论据充足,分析深刻,逻辑严密,层次清楚。
3.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政治小论文的“腹”,一般为2~3段,600字左右。仍以《报告》为例,笔者建议学生根据灯具产业制约因素提出解决措施,从转变发展方式、树立品牌和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多管齐下,针对中心论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鼓励学生发扬创新精神。
4. 联系实际
联系实际是政治小论文的“尾”,一般为一段,200字左右。再以《报告》为例,学生在文章的结尾处抒发了家乡情结,对灯具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同时展望家乡——余姚的璀璨明天,使读者内心产生共鸣。在文章结尾处联系高中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是政治小论文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它与语文议论文写作的主要区别。因此,政治小论文的结尾要紧扣论题,首尾呼应,有效点题;要深化主题,充满感召力,把议论说理升华到情感高度,达成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五、提倡反复修改和润色,追求一个“美”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写文章的技巧,其实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这说明,文章写完不代表论文的终结,还需要作者进行反复修改。一篇出色的政治小论文,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支撑,讲究文章内在的逻辑性,同时应有一定文采,具有审美价值。追求美,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的重要目标。
政治小论文的美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体。一方面,让学生对小论文的说理内容——所说之理及其布局进行修改。修改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看文章观点是否鲜明、正确,有没有用观点统帅材料,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二是看文章层次是否分明、恰当,切忌偏离中心、思维混乱和重复堆砌。经过修改,让文章观点有明确的针对性,论证过程有正确的逻辑性,阐述道理有较好的启迪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对小论文的组织形式——文字、修辞进行加工和润色。有言道,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虽然政治小论文不是文学作品,语言要求主要是准确规范、言简意赅,但适当的文采还是需要的。为此,可以借鉴语文议论文的用语特点,多参考优秀议论文的用词,以增强小论文的美感。在修改和润色这个环节,除了让学生自我检查、自我修改,教师可通过“面批”等方式,指出不当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学生润色。
总之,指导高中生撰写政治小论文,要围绕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角度、选题、素材、写作套路和后期修饰五个方面具体展开,力求使学生撰写的小论文文笔清新流畅,思路独具匠心,观点耳目一新,既有可读性又有启发性,成为一篇篇政治学习成果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