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作为教师必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等方面都要处处关心爱护他们,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他们,构建和谐的班级集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
1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能把主体的发展,仅仅看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而要把其作为教学的直接目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解决角色意识转变的问题。长期以来,因受传统教育“教师中心论”的影响,让学生围着教师转,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和学生个性发展。在21世纪的新时代,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的教育观念要更新。现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变化。教师应从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重教”向“重学”转变,由“一言堂”向师生互动转变。在课堂上,教师为“导演”,而学生是“演员”,教师成为幕后策划者,教学重点应转移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头脑里要有学生,应时时思考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如何?老师传授的知识,他们能接受吗?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水平怎样?等等,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的头脑中,要带着学生的实际水平去钻研、处理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地用好、用活教材,以提高教学效果。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爱心打开孩子们的心扉
俗话说:“情不通则理不达”,对学生心理教育,需要爱的情感,需要对孩子的满腔热情,教师要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用爱的情感去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吐露心中的积怨与秘密,解除其心理負担。有一次,我班有一个学生叫陈某某,在中考结束后,他将一封信悄悄地塞到我的抽箱里,信中写道:“老师,今天我父亲来校了,我没敢把考试成绩告诉他,因为我发现父亲在近半年来时间里,他头上的白发增了许多,人也憔悴了,父亲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从小学到中学,我一直是他的骄傲,但是这次中考没有考好,让他知道会很伤心的,我请您暂时为我保守这个秘密,请你相信,今后我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取得好成绩,让老师和我父母自豪。”看完学生的信,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方面为这位懂事的孩子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他的成长而担心。后来他告诉这位学生,我尊重他的请求,同时也帮助他分析了没有考好的原因。后来仔的学习、工作表现一直很优秀,并顺利地考上县重点高中——廉州中学。老师的包容,建立和谐、温馨的师生之情,如沐浴的春风,同学们勤奋地努力学习,在今后的各学科考试中,得心应手,大放光彩。有一年的教师节,同学们纷纷回到母校庆贺,学生见面时,第一句话就是“老师好!”并亲切地与老师握手或拥抱,师生之情浓至手足。大家敞开胸怀畅谈,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家庭锁事,无拘无束,无所不谈,快乐无比,学生对老师无比的热情,平时老师用爱心的情感,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3培养学生独立的生活能力,提高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我们关爱孩子,但不能越俎代疱。目前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逐渐扩大。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前、叠被、穿鞋……孩子的生活能力弱至低能儿。如不及时改变这种生活习惯,势必会扼杀学生的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丧失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于是我在开学的第一天,在班给会议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会学习。让学生从洗一只碗,洗一对袜子鞋子做起,每个学生亲自实践,品尝生活中的苦与乐,培养学生与困难挫折作斗争的精神。如班上有位学生叫马某某,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爷爷、奶奶及妈妈对其极为呵护,他天资聪明,但生活能力极为低下,为了改变其生活上的“低能”,每天要求他到饭堂买饭菜,学会洗衣服,打扫房间,刚开始他有些对抗情绪,哭泣、耍赖,甚至不愿到学校上课,我又亲自上门家访,与他谈心沟鬃,给予他温暖。经过几个月的刻苦锻炼,他的生活能力有很大的改变,学习的劲头也越来越高,平时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各方面表好较好,毕业后他顺利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廉州中学。马某某同学经历了挫折和艰难的磨炼,使他学会了关心、合作、竞争……培养了坚忍不拔的意志,战胜了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取得了优异成绩。
4用心灵对话,才能转化后进生
在教育过程中,要懂得形成后进生的基本原因是“教师的偏见,学生的自卑”。本来自信和自尊乃是青少年身上最宝贵的心理品质,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懂得,只有关心爱护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俗话说:“世上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对暂时落伍的学生,教师要关心近肪他们,经常找他们谈心:谈学习、谈生活、谈人生、谈未来,让学生从灵魂深处感触,让师生感情不断加深。老师首先是学生的朋友,然后才是他们的老师。在本班有一位学生叫陈某某同学,平时生活吊儿郎当,上课小动作不断,自由讲话不停,每次作业从来没有按时完成,还经常与同学闹不团结。如何才能改变他的学习态度呢?我认真地对其他作了一番细致的研究,采取有效方法:一是用“爱心”去唤醒他,有一次跟他谈话,专谈生活的事、玩的事,使他消除一见老师的面,就要作交作业的恐惧心理:二是多关心、包容、理解他,平时给予多关心照顾,每当课上做作业时,别人做四道题,我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只要求他在下课前做好两道题无差错,就算完成任务了。此法还真灵,一贯自由散慢的他,竟然争分夺秒认真做好作业,按时完成任务。三是信任他,委以特殊的重任,选他担任班上纪律委员职务,管理班级的纪律,以此让他明白组织民律是搞好学习的重要保证。在课余时间常让他到办公室看我批改作业,发现有差错的本子,让他给同学更正错误,他感到很光荣。经过老师对他的关爱和信任,他进步很快,每天及时完成作业上交。更可贵的是,现在他勤奋学习,有时下午自习课别人去玩了,他还在课室里认真的做习作。昔日的“顽童”终于被感化了,他以前的不良行为习惯,正逐步改变,使我深深体会到:爱是教育成功的源泉,只要真诚地付出“爱”,用爱心促转化学生,必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关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俗话说:“于细微之处见深情”,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往往最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而深厚的近。教师一道友好的目光,一声亲切的呼唤都会让学生如沐春风。施爱于需要时,教师应考虑如何满足学生某些合理的迫切的需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施爱于意料之处,教师要设法在师生关注中使学生产生某些出乎意料的感觉,引起学生情感的震动,从而产生情感上的炽热碰撞。施爱于批评之中,师爱从原则上来说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教师不仅要怀着一片爱心去鼓励、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也要怀着同样的爱心去批评、批正学生的缺点错误,由于批评易引起学生不悦、反感甚至恼怒的情绪,对老师爱的误解,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真爱的教育艺术,在批评时仍能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真挚之情,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1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能把主体的发展,仅仅看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而要把其作为教学的直接目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解决角色意识转变的问题。长期以来,因受传统教育“教师中心论”的影响,让学生围着教师转,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和学生个性发展。在21世纪的新时代,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的教育观念要更新。现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变化。教师应从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重教”向“重学”转变,由“一言堂”向师生互动转变。在课堂上,教师为“导演”,而学生是“演员”,教师成为幕后策划者,教学重点应转移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头脑里要有学生,应时时思考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如何?老师传授的知识,他们能接受吗?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水平怎样?等等,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的头脑中,要带着学生的实际水平去钻研、处理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地用好、用活教材,以提高教学效果。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爱心打开孩子们的心扉
俗话说:“情不通则理不达”,对学生心理教育,需要爱的情感,需要对孩子的满腔热情,教师要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用爱的情感去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吐露心中的积怨与秘密,解除其心理負担。有一次,我班有一个学生叫陈某某,在中考结束后,他将一封信悄悄地塞到我的抽箱里,信中写道:“老师,今天我父亲来校了,我没敢把考试成绩告诉他,因为我发现父亲在近半年来时间里,他头上的白发增了许多,人也憔悴了,父亲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从小学到中学,我一直是他的骄傲,但是这次中考没有考好,让他知道会很伤心的,我请您暂时为我保守这个秘密,请你相信,今后我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取得好成绩,让老师和我父母自豪。”看完学生的信,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方面为这位懂事的孩子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他的成长而担心。后来他告诉这位学生,我尊重他的请求,同时也帮助他分析了没有考好的原因。后来仔的学习、工作表现一直很优秀,并顺利地考上县重点高中——廉州中学。老师的包容,建立和谐、温馨的师生之情,如沐浴的春风,同学们勤奋地努力学习,在今后的各学科考试中,得心应手,大放光彩。有一年的教师节,同学们纷纷回到母校庆贺,学生见面时,第一句话就是“老师好!”并亲切地与老师握手或拥抱,师生之情浓至手足。大家敞开胸怀畅谈,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家庭锁事,无拘无束,无所不谈,快乐无比,学生对老师无比的热情,平时老师用爱心的情感,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3培养学生独立的生活能力,提高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我们关爱孩子,但不能越俎代疱。目前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逐渐扩大。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前、叠被、穿鞋……孩子的生活能力弱至低能儿。如不及时改变这种生活习惯,势必会扼杀学生的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丧失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于是我在开学的第一天,在班给会议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会学习。让学生从洗一只碗,洗一对袜子鞋子做起,每个学生亲自实践,品尝生活中的苦与乐,培养学生与困难挫折作斗争的精神。如班上有位学生叫马某某,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爷爷、奶奶及妈妈对其极为呵护,他天资聪明,但生活能力极为低下,为了改变其生活上的“低能”,每天要求他到饭堂买饭菜,学会洗衣服,打扫房间,刚开始他有些对抗情绪,哭泣、耍赖,甚至不愿到学校上课,我又亲自上门家访,与他谈心沟鬃,给予他温暖。经过几个月的刻苦锻炼,他的生活能力有很大的改变,学习的劲头也越来越高,平时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各方面表好较好,毕业后他顺利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廉州中学。马某某同学经历了挫折和艰难的磨炼,使他学会了关心、合作、竞争……培养了坚忍不拔的意志,战胜了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取得了优异成绩。
4用心灵对话,才能转化后进生
在教育过程中,要懂得形成后进生的基本原因是“教师的偏见,学生的自卑”。本来自信和自尊乃是青少年身上最宝贵的心理品质,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懂得,只有关心爱护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俗话说:“世上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对暂时落伍的学生,教师要关心近肪他们,经常找他们谈心:谈学习、谈生活、谈人生、谈未来,让学生从灵魂深处感触,让师生感情不断加深。老师首先是学生的朋友,然后才是他们的老师。在本班有一位学生叫陈某某同学,平时生活吊儿郎当,上课小动作不断,自由讲话不停,每次作业从来没有按时完成,还经常与同学闹不团结。如何才能改变他的学习态度呢?我认真地对其他作了一番细致的研究,采取有效方法:一是用“爱心”去唤醒他,有一次跟他谈话,专谈生活的事、玩的事,使他消除一见老师的面,就要作交作业的恐惧心理:二是多关心、包容、理解他,平时给予多关心照顾,每当课上做作业时,别人做四道题,我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只要求他在下课前做好两道题无差错,就算完成任务了。此法还真灵,一贯自由散慢的他,竟然争分夺秒认真做好作业,按时完成任务。三是信任他,委以特殊的重任,选他担任班上纪律委员职务,管理班级的纪律,以此让他明白组织民律是搞好学习的重要保证。在课余时间常让他到办公室看我批改作业,发现有差错的本子,让他给同学更正错误,他感到很光荣。经过老师对他的关爱和信任,他进步很快,每天及时完成作业上交。更可贵的是,现在他勤奋学习,有时下午自习课别人去玩了,他还在课室里认真的做习作。昔日的“顽童”终于被感化了,他以前的不良行为习惯,正逐步改变,使我深深体会到:爱是教育成功的源泉,只要真诚地付出“爱”,用爱心促转化学生,必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关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俗话说:“于细微之处见深情”,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往往最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而深厚的近。教师一道友好的目光,一声亲切的呼唤都会让学生如沐春风。施爱于需要时,教师应考虑如何满足学生某些合理的迫切的需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施爱于意料之处,教师要设法在师生关注中使学生产生某些出乎意料的感觉,引起学生情感的震动,从而产生情感上的炽热碰撞。施爱于批评之中,师爱从原则上来说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教师不仅要怀着一片爱心去鼓励、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也要怀着同样的爱心去批评、批正学生的缺点错误,由于批评易引起学生不悦、反感甚至恼怒的情绪,对老师爱的误解,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真爱的教育艺术,在批评时仍能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真挚之情,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