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香火》是导演宁浩的电影处女作。在貌似质朴的影像语言背后,是深厚的专业功底:扣人心弦的电影叙事,深沉厚实的思想内涵以及质朴却不失精当的影像风格。而这些,无疑为他的成名作《(疯狂的石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叙事 思想内涵 影像风格《香火》
带着沉寂的心情看完《香火》。仿佛一出命运的悲喜剧,年轻和尚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我们脆弱的神经。这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宁浩上学时的作业。在《疯狂的石头》的喧嚣之后重温他的处女作,得到的是心灵的宁静。本文仅从叙事、影片内涵以及影像风格等方面,简要分析一下这部片子。并略带讲一下本片对《石头》的影响。
用DV拍出来的电影想要好看,必然要故事讲得好。故事所有的起因。就是那块垫在佛像撑子下面的破布,或者说,是年轻和尚的破鞋。和尚的鞋破了,没有补鞋的布,便动用了支撑佛像的棍子下面的布。鞋补好了,佛像也塌了。为了维持这个庙,和尚外出想办法修佛像。这本不是什么离奇的故事,再加上又是发生在那样一个破落的小镇上,既不光鲜也不亮丽,实在没有吸引人之处。可和尚一波三折的遭遇却渐渐揪紧了人的心。在县衙门。领导不给修庙却答应给人修教堂,受挫之后想靠变卖窗棂换钱。又给人打了个“白条”:官方求助失败之后想到了私人求助——大师兄。已经飞黄腾达的大师兄并不念兄弟之情,一毛不拔外加冷嘲热讽,和尚除了忿忿不平地啐一口之外,只能灰头土脸地回去:之后表哥的发廊也给查封,更是断绝了求人之路。和尚开始“自救”:化缘、看相、治病,一次比一次艰难。一次比一次委屈,也一次比一次不择手段。最后佛像建成之时。恰是希望破灭之日。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泡影。黄昏的地上,拖着和尚长长的,无力的影子。
宁浩采用的是单线矛盾叠加的叙事方法。人物很简单,中心人物只有和尚这一人,故事也很简单,就是筹钱建新佛像。没有几条线索互相交错、几个人物互相映衬、几个故事互相推进的复杂,很容易把故事讲没劲了,但宁浩没有。因为在一次一次地解决问题之后随后就产生了更大的问题,之前的努力遭到全盘否定。和尚必须从头做起。到最后终于大功告成的时候,梦想的大厦骤然倒塌,在观众还没有回过神的时候,影片结束。整个电影的叙事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震撼。
可以说。这样的叙事虽然不新鲜,但是非常抓人心的。完全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在影片缓慢的,甚至是漫不经心的叙事中,观众的心却因为和尚的遭遇而被越揪越紧。我们一边感叹世事的不公,一边赞叹和尚的智慧和毅力,忧他所忧喜他所喜,一直到最后所有人都松一口气的时候,却发现最大的噩耗轰然降临。不得不佩服地说,宁浩就像一个高明的木偶大师,牵动着多少观众的心弦。他在叙事上最大的成功,就是不落俗套却又活色生香。新生代导演往往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忽视电影的故事性,宁浩没有:好莱坞电影故事性十足,却是看了开头知道结尾,宁浩也没有。看了他的电影,我想到了欧·亨利的小说。扣人心弦的故事,特别是出人意料的结局是两者的共同点,也是叙事上制胜的法宝。
一部电影如果光是故事曲折离奇还远远称不上好电影《香火》不仅故事好。更是在思想内涵上达到了一定的深度。首先讲现实层面的问题。故事背景虽说是西北一个小小的镇。展现的却是一幅人间百态图。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几乎每个人都露出了自己丑陋的嘴脸。基层干部不为民办实事。而是拿各种借口搪塞,绿灯只为“金钱”开,宁建教堂不修寺庙:另一位基层干部千方百计榨取民间财富。靠“文物”生财,却给百姓打白条,肥了自己的腰包:大寺庙的和尚经营寺庙却不经营信仰。寺庙,沦为了敛财的工具:警察,本应保一方平安,除暴安良,却是“吃了和尚吃妓女”。丑陋不堪……每个人都利用自己的职业拼命敛财,竭尽所能压榨社会底层人物。电影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以及种种社会不公平现象。
第二,讲一下隐藏在现实问题背后的信仰问题。佛,本身就是信仰的一种指称和化身。而在电影里。佛被世俗化、平庸化了。首先,佛像是被“支撑”的,一旦那块破抹布撤去,佛像便摔得粉身碎骨了:然后我们不断地听到和尚说要在年前修佛的原因是为了过年乡亲的供奉。佛存在的意义又被物质化了:最后塑造佛像的过程又赤裸裸地呈现在了众人眼前,那样一个泥坯子,涂漆画彩,便成了佛,这多少有点解构佛的尊严的味道。而在众乡亲那儿,佛是谋得一年顺利的彩头:在妓女那儿,佛是赎罪的工具:在情侣那儿,佛是最威严的“月老”:在久病不治的人那儿,佛又是治得怪病的良医……佛已经不是信仰,而是蜕化成了经世致用的良药。但如果只是一味的“信仰缺失”。或许还不是痛苦的根源。在信仰与现实之间似是而非。犹豫、徘徊、选择……这个才是导演想要表达的痛苦。和尚是有信仰的,他相信这个靠杀羊过活的村子需要一个佛来洗刷罪恶的灵魂,所以才会用越来越极端的手段重修这尊佛,保住这个百年老庙。否则,他可以去大师兄的庙做一个富裕和尚。更可以还俗杀羊娶媳妇享受正常人的暖饱无忧。但他都没有,他固执的四处筹钱,固执到观众为他担心,替他不值。而他又不是一个纯信仰主义者。纯到不食人间烟火。他照样惦记香火钱,照样去买新皮鞋,照样为了佛而欺瞒世人。真是一个可笑的悖论啊,为了追逐信仰而背弃信仰。想到这里。我不禁感慨,新生代导演那种表达内心迷茫、焦灼的传统,到宁浩这里,完全没有放弃。他只是找了一个更有趣的方式,隐晦地却又更深刻地表现了出来。
最后讲一下影像风格。这部电影是宁浩的电影处女作,是他自己扛着DV拍摄的。由于之前拍过很多年MV,他自己说“一扛机子就有MV的镜头感”。但拍这部电影的时候他克服了这一点,特意用看似缓慢且漫不经心的镜头去细心经营一个故事。片中的演员也非专业出身,演得却恰如其分。用宁浩自己的话说就是,这是一个学生作业。并没有把它包装成商品。因此,影像风格相当朴实,甚至可以说是粗糙,但只要细心去品,便觉得朴实的影像却是回味无穷。
《香火》作为宁浩的电影处女作来说,无疑是相当成功的。虽然拍摄的质量很难上院线,但内容和思想都是一流的。个人认为它和《绿草地》对《疯狂的石头》都是一种铺垫作用。万丈高楼绝非平地而起。宁浩从这两部电影里探索到了怎样讲好故事的精髓,理解了怎样用电影表达思想、情感且让观众接受的方式,并通过两部电影在国内外的获奖增强了继续电影事业的信心。于是《疯狂的石头》收获了成功。处女作便是《香火》,不知是否是一种巧合。作为新生代导演的一员,宁浩的电影之路起步不早,脚印却很坚实,每部作品都做出了不菲的成绩。观众欣喜地看到他在把电影推向市场上的进步,看到他不懈的努力换回的累累硕果。但是,我们同样担心,在商品化浪潮的;中击下,为了取得票房,宁浩的作品能否一如既往地如此耐人寻味,他的信仰的“香火”能否继续
[关键词]叙事 思想内涵 影像风格《香火》
带着沉寂的心情看完《香火》。仿佛一出命运的悲喜剧,年轻和尚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我们脆弱的神经。这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宁浩上学时的作业。在《疯狂的石头》的喧嚣之后重温他的处女作,得到的是心灵的宁静。本文仅从叙事、影片内涵以及影像风格等方面,简要分析一下这部片子。并略带讲一下本片对《石头》的影响。
用DV拍出来的电影想要好看,必然要故事讲得好。故事所有的起因。就是那块垫在佛像撑子下面的破布,或者说,是年轻和尚的破鞋。和尚的鞋破了,没有补鞋的布,便动用了支撑佛像的棍子下面的布。鞋补好了,佛像也塌了。为了维持这个庙,和尚外出想办法修佛像。这本不是什么离奇的故事,再加上又是发生在那样一个破落的小镇上,既不光鲜也不亮丽,实在没有吸引人之处。可和尚一波三折的遭遇却渐渐揪紧了人的心。在县衙门。领导不给修庙却答应给人修教堂,受挫之后想靠变卖窗棂换钱。又给人打了个“白条”:官方求助失败之后想到了私人求助——大师兄。已经飞黄腾达的大师兄并不念兄弟之情,一毛不拔外加冷嘲热讽,和尚除了忿忿不平地啐一口之外,只能灰头土脸地回去:之后表哥的发廊也给查封,更是断绝了求人之路。和尚开始“自救”:化缘、看相、治病,一次比一次艰难。一次比一次委屈,也一次比一次不择手段。最后佛像建成之时。恰是希望破灭之日。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泡影。黄昏的地上,拖着和尚长长的,无力的影子。
宁浩采用的是单线矛盾叠加的叙事方法。人物很简单,中心人物只有和尚这一人,故事也很简单,就是筹钱建新佛像。没有几条线索互相交错、几个人物互相映衬、几个故事互相推进的复杂,很容易把故事讲没劲了,但宁浩没有。因为在一次一次地解决问题之后随后就产生了更大的问题,之前的努力遭到全盘否定。和尚必须从头做起。到最后终于大功告成的时候,梦想的大厦骤然倒塌,在观众还没有回过神的时候,影片结束。整个电影的叙事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震撼。
可以说。这样的叙事虽然不新鲜,但是非常抓人心的。完全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在影片缓慢的,甚至是漫不经心的叙事中,观众的心却因为和尚的遭遇而被越揪越紧。我们一边感叹世事的不公,一边赞叹和尚的智慧和毅力,忧他所忧喜他所喜,一直到最后所有人都松一口气的时候,却发现最大的噩耗轰然降临。不得不佩服地说,宁浩就像一个高明的木偶大师,牵动着多少观众的心弦。他在叙事上最大的成功,就是不落俗套却又活色生香。新生代导演往往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忽视电影的故事性,宁浩没有:好莱坞电影故事性十足,却是看了开头知道结尾,宁浩也没有。看了他的电影,我想到了欧·亨利的小说。扣人心弦的故事,特别是出人意料的结局是两者的共同点,也是叙事上制胜的法宝。
一部电影如果光是故事曲折离奇还远远称不上好电影《香火》不仅故事好。更是在思想内涵上达到了一定的深度。首先讲现实层面的问题。故事背景虽说是西北一个小小的镇。展现的却是一幅人间百态图。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几乎每个人都露出了自己丑陋的嘴脸。基层干部不为民办实事。而是拿各种借口搪塞,绿灯只为“金钱”开,宁建教堂不修寺庙:另一位基层干部千方百计榨取民间财富。靠“文物”生财,却给百姓打白条,肥了自己的腰包:大寺庙的和尚经营寺庙却不经营信仰。寺庙,沦为了敛财的工具:警察,本应保一方平安,除暴安良,却是“吃了和尚吃妓女”。丑陋不堪……每个人都利用自己的职业拼命敛财,竭尽所能压榨社会底层人物。电影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以及种种社会不公平现象。
第二,讲一下隐藏在现实问题背后的信仰问题。佛,本身就是信仰的一种指称和化身。而在电影里。佛被世俗化、平庸化了。首先,佛像是被“支撑”的,一旦那块破抹布撤去,佛像便摔得粉身碎骨了:然后我们不断地听到和尚说要在年前修佛的原因是为了过年乡亲的供奉。佛存在的意义又被物质化了:最后塑造佛像的过程又赤裸裸地呈现在了众人眼前,那样一个泥坯子,涂漆画彩,便成了佛,这多少有点解构佛的尊严的味道。而在众乡亲那儿,佛是谋得一年顺利的彩头:在妓女那儿,佛是赎罪的工具:在情侣那儿,佛是最威严的“月老”:在久病不治的人那儿,佛又是治得怪病的良医……佛已经不是信仰,而是蜕化成了经世致用的良药。但如果只是一味的“信仰缺失”。或许还不是痛苦的根源。在信仰与现实之间似是而非。犹豫、徘徊、选择……这个才是导演想要表达的痛苦。和尚是有信仰的,他相信这个靠杀羊过活的村子需要一个佛来洗刷罪恶的灵魂,所以才会用越来越极端的手段重修这尊佛,保住这个百年老庙。否则,他可以去大师兄的庙做一个富裕和尚。更可以还俗杀羊娶媳妇享受正常人的暖饱无忧。但他都没有,他固执的四处筹钱,固执到观众为他担心,替他不值。而他又不是一个纯信仰主义者。纯到不食人间烟火。他照样惦记香火钱,照样去买新皮鞋,照样为了佛而欺瞒世人。真是一个可笑的悖论啊,为了追逐信仰而背弃信仰。想到这里。我不禁感慨,新生代导演那种表达内心迷茫、焦灼的传统,到宁浩这里,完全没有放弃。他只是找了一个更有趣的方式,隐晦地却又更深刻地表现了出来。
最后讲一下影像风格。这部电影是宁浩的电影处女作,是他自己扛着DV拍摄的。由于之前拍过很多年MV,他自己说“一扛机子就有MV的镜头感”。但拍这部电影的时候他克服了这一点,特意用看似缓慢且漫不经心的镜头去细心经营一个故事。片中的演员也非专业出身,演得却恰如其分。用宁浩自己的话说就是,这是一个学生作业。并没有把它包装成商品。因此,影像风格相当朴实,甚至可以说是粗糙,但只要细心去品,便觉得朴实的影像却是回味无穷。
《香火》作为宁浩的电影处女作来说,无疑是相当成功的。虽然拍摄的质量很难上院线,但内容和思想都是一流的。个人认为它和《绿草地》对《疯狂的石头》都是一种铺垫作用。万丈高楼绝非平地而起。宁浩从这两部电影里探索到了怎样讲好故事的精髓,理解了怎样用电影表达思想、情感且让观众接受的方式,并通过两部电影在国内外的获奖增强了继续电影事业的信心。于是《疯狂的石头》收获了成功。处女作便是《香火》,不知是否是一种巧合。作为新生代导演的一员,宁浩的电影之路起步不早,脚印却很坚实,每部作品都做出了不菲的成绩。观众欣喜地看到他在把电影推向市场上的进步,看到他不懈的努力换回的累累硕果。但是,我们同样担心,在商品化浪潮的;中击下,为了取得票房,宁浩的作品能否一如既往地如此耐人寻味,他的信仰的“香火”能否继续